绿林网

《暮色》读后感精选

《暮色》读后感精选

《暮色》是一本由[美国] 詹姆斯·索特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暮色》读后感(一):情感惊鸿一瞥

读这本书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虽然语言很简练,但文字的密度巨大;叙述的视角在你不留神的时候已经悄悄转换。

11个短篇,多跟感情有关。它们的共同主题是——暮色。明暗交替之时,万物消散之刻,是结果,也可能是开始。

我最喜欢的是《二十分钟》。在二十分钟里,一个人的一生慢慢回放,同时生命也在不可挽回地流逝。有悬念,也有身临其境感,让我感到,时间的冷酷无情。

情节很克制,不说透,有很多留白,甚至有多重意味的结局。需要读者自行解读,甚至是自行构思,将情节补充完整。所以,读完一篇要好好地回味才行。一本二百多页的书,我用了一个星期才读完,可见作者的功力。

《暮色》读后感(二):缓慢的毁灭

缓慢,又戛然而止。绝望,又些许疏离地渐渐消散。

都是关于破灭,消逝,失败。

「他认为失败是浪漫的。」,是否失败才是生命的佐证,离群索居才是人最本质的渴望。索特笔下的这一切都被描写得好美,像海边慢慢黯淡的暮色。

整本书有很多我反反复复念了几次也依然很喜欢的句子。三两个字,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和《光年》一样,索特的文字总是诗意化的,像绘画里简单几笔,就很有画面感。

必须记录下我最喜欢的几篇。

被遗忘的她的一生,幻想一点点熄灭。索特写说「她想。她应该告诉他自己所有的感受,所有那些心突然揪紧的时刻。充满希望和漫长白昼的夏天已经过去。她很想跟在他身后,开车从他的房前路过。灯应该还亮着。她能透过窗户看到里面的人。」

最喜欢歌德堂的毁灭。反反复复读了几次。毁灭是混凝土的覆盖。当人生走进拂晓的灰烬里,他说,我们正在接近宇宙的核心。在期冀伟大时却缓慢地被证明是失败作品的中心,只能安慰自己卡夫卡也寂寂无名了一生,但是人生比破碎的梦还冰冷,她终将离开他,伴随着她最爱的建筑的毁灭。

《暮色》读后感(三):永恒的故事

菲利普·古雷维奇评价詹姆斯·索特道:“凡是被他描述过的事物,都有更多被唤起。”在“描述”与“唤起”这一过程中,索特的写作方式与故事风格是延绵不绝的一道线,串联起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极简主义的写作风格,如沉默寡言的硬汉,背后是无声胜有声的坚韧与充沛。索特创造的故事世界,充溢着大量的留白,既为故事的发散提供了土壤,又为读者预留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暮色》这部短篇小说集中,处处可以看到留白的印迹。在《在丹吉尔的海滩上》,马尔科姆、妮科与英格在锡切斯海滩上的短暂旅行;在《二十分钟》,简·瓦雷骑马不慎摔倒,在倒地不起的时刻,回忆起了过往的种种;在《美国快车》,弗兰克和艾伦在美国的工作以及欧洲的旅行;在《异国海岸》,特鲁丝在格罗利亚家照顾孩子,认识了一个叫罗比·沃克的男人,两人通信的内容激怒了格罗利亚,于是决定解雇特鲁丝······

同样是索特的短篇小说集,《暮色》与《昨夜》可互文参照,结合阅读。索特做过飞行员,他曾说过,飞行生活的问题在于它完全是活在当下的,转向写作可以从“日子的废墟”中制造出持续而永恒的东西。但在这种“永恒的东西”之中,却可以看到索特式故事的碎片感,以及由此而生发出的疏离感。

《暮色》毫无疑问是清冷的,在清冷的外表下裹着一颗狂热的内核,认真读来,初始感到陌生,继而陷入疯狂。

《暮色》读后感(四):献给那些遭受过生活重击的人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这就是生活啊。磨损了的爱,耗尽了的热情,被扔到脑后的梦想,被生活重击,但又日复一日幸存下来。

有几篇和卡佛有相似之处,比如《尘土》和《阿尼罗》。有几篇像菲兹杰拉德,比如《美国快车》、《电影》。有几篇像莱辛,对女性心理的描述细腻得几乎不像是男性作者,比如《在丹吉尔的海滩上》、《二十分钟》、《异国海岸》和《暮色》。

最具索特个人特色的,莫过于描写作家生活的《否定之路》和《哥德堂的毁灭》。《否定之路》是我在全集中最喜欢的一篇,索特用隐忍克制的笔法和简洁优雅的词句写下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转变过程。男性的自我认同来源于事业,女性的自我认同来源于爱情。事业不成功的男性往往会陷入自我否定和颓废,而不再盲目追求爱情的女性,却会焕发出强大的自信和魅力。这个主题有些像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男人因为理解而离开,女人因为理解而爱上,这种张力贯穿在索特小说中所有的男女关系里面。

索特描写景色的句子非常优美,充满了力量,读到有些句子的时候,心中的脆弱像在显微镜下一般被放大了。也许人生从来都没有成功或者失败,也没有幸福或者不幸,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无聊。

《暮色》读后感(五):那就好好告个别吧

没有读过索特其他的书,整本书读下来,有几个短篇《在丹吉尔的海滩上》《二十分钟》《电影》《暮色》攫住人心,剩余几个就轻轻划过,留不下太多印象。对于大篇幅的短句、不同视角切换这样的著作,是很考验翻译功底的,语言突然的中断,留下大幅空白,就像惊愕住的神情被定格,然后镜头转到了另一场域,依然是生活在行进,没有故事、没有语言,不知所终,不知起始。

用《电影》里的那段话概括最为恰当,“这是一部不那么直接的电影,表面看来风平浪静,日常生活的那种平静。当然了,那并不意味着死水无波。在可见的事物之下隐匿着情感,并因这种隐匿而愈发强烈。恐惧只是偶尔出现,就像冰山的尖顶,不祥地从不知何处冒出来,又没入视野之下。”生活,看似勃勃生机的进行着,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涌动,蕴藏着说不出的危机,朝着显现的结局。今日登高望远,顷刻覆灭倒塌。

《暮色》,它是时间性的。“日子如锡皮般纷纷砸下”“仿佛没入了一个有一个十年”“温暖片刻行将消失”。它是连续的,一端是白日艳阳,一端是夜晚深沉,时间缓缓流过,扫过时间自身的每一寸,你驻足,就会看见。它是连续的,一端是过去,一端是未来。多少人怀揣着对过去放不下的偏执生活在当下,无法拥抱未来。那些突然停住的手、始终站定不肯转身的背影、被压抑着没有歇斯底里的挣扎,都困在了当下。它,试图说明,一个人何以陷入如今的境地。

《暮色》,它是色彩性的。暮色,沉沉,一切即将结束,还能看到来时的光亮熹微,那一微光还在心头点亮,人,活着,有时就囿于这一点光,小心护守,不让熄灭,有时又感恩于这光,是它让人的生命不曾熄灭。说到底,不知是谁在呵护谁。灭了,光亮便沉默于黑暗之中。于是,个人消失,焦点消失,人成为偌大世界里的微观,一切过去和未来、音容笑貌和故事,都不再被继续观察和记录,它已停止,湮灭于众生之中,无影无踪。

《暮色》,它是内容性的。一个爱坐在山头看落日的人,内心是安静而克制的。在暮色这种失去性语言的场域里,看着光线被一点点蚕食殆尽,心是寂寥的,是那种不会哭泣的失落和孤单。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在暮色的笼罩下,会想到热闹的酒会、灿烂的人生。哪怕一对热恋的人,在这样被暮色涂抹、四下寂静的旷野中,不能不感到逝去的必然。有的时候,山盟海誓,激情相拥,怅惘未来,都是为了抵抗这模糊、朦胧、说不清、看不清、猜不透的失去。

刘若英在《似水年华》中有一句台词,“傍晚总是会让我觉得很无助,如同全部都要完毕了,但是新的开端又毫无踪影。所以我从小就惧怕面临这个时分,如同身边的全部很快就要消失,却无力去拯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