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山河犹存读后感锦集

山河犹存读后感锦集

《山河犹存》是一本由[日] 陈舜臣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5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山河犹存》读后感(一):国破山河在

前几天被一张对比图刷屏,对比的是相距两个甲子的辛丑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 本书中的那些勇于为国献身的爱国志士都没有白白牺牲,正是他们在国家内外交困之际仍旧奋斗不止,才有我们今天的态度。国破山河在,我辈当自强不息。 本书的故事起于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止于十年后的第一次淞沪会战停战后,中国的这十年是动乱的十年,是自鸦片战争到抗日胜利这百年间的缩影。 在本书中,陈老以笔下虚构的主角穿插于各个历史事件之中,带着我们走进那个并不遥远但又不够熟悉的年代。近代史的民国时期,在之前几十年的时期似乎是个忌讳,书籍影视里凡是讲那个时期的事儿往往都是站在红军的角度来讲述,以至于我们看到的故事往往有些片面。大概只有陈老这样的日籍华侨才能站在圈外,以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那个时代发生的种种事情。也让后世的我们在读到这部作品之时能够看到更多那个时代的面貌。 陈老在本书之中,借着笔下人物之口说出了他对那个时代一些事一些人的看法,能够从中感受到他虽然自幼生长于日本,但身上中国人的血始终在流淌着。对一些历史事件,他也进行了自己的分析,让我们对那段并不怎么熟悉的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读这本书时,读到第三章里面讲述近百年前中日关系的变化,结合近几年中日关系的演变,有种历史重演的印象。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大地震后,中国各界捐助日本,去年国内疫情爆发后,日本送来了山川异域日月同天的援助物资。在关东大地震前几年,1919年的五四运动主题就是爱国抗日,前几年也因钓鱼岛问题,国内人士抵制日货,两国关系紧张。国家直接的关系,每每涉及到领土主权等根本问题时,总是容易变得紧张。但在面对种种天灾之时,援助之手又令紧张的关系稍有缓和。只可惜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扩张令原本可以避免的令两国人民深受灾难的战争最终还是一发不可收拾。陈老对此无不深刻惋惜,只希望后世之人能够吸取历史教训,不要再走上曾经的不归路。 话说回来,日本侵华,不仅仅在于日本的野心膨胀,也怪当时国内经历军阀混乱,积弱日久,幸有孙文先生力主北伐,看到孙文临终前喊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才知孙文的伟大。孙文深知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会导致国破的重大问题,就是帝国列强和军阀割据,主权不再,何谈国家强盛。 故事的主角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看到了国破,但也看到了国破之后的山河犹存。

《山河犹存》读后感(二):家国外,魂安在

我有一个雄心,就是一边思考中国的近代史,一边将中国近代史写成小说。”——陈舜臣

历史中很多人事物都十分复杂,尤其人,是个多面体动物,真实的人不会如文学作品表现的那样非黑即白,而那个年代所产生的革命情感,家国民族情义,不是我们今天用单一的态度就能去理解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个年代沉睡的国人,是中国青年们叫醒的。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成了中国图强的范本,不少青年纷纷留学日本学习技术与文化之经验,盼着归国报效。然而中国等不及他们的学成归来了,她在内忧外患之下飘摇,其中一个外患,无疑是日本侵华计划。中国青年们心怀祖国,不少人停止学业归国抗日,敦促军阀和政府履行应有之职务,全力抵制外人入侵。与此同时,他们不断演讲、派发传单,普及教育,务求唤醒“民不问国事”的国民,救亡图强。《山河犹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发生的。

《山河犹存》的故事源于1923年发生在日本关东的一次天灾,地震。吴康与王希天因此事失踪,实际上地震只是日本当局秘密执行任务的借口。男主温世航为寻找朋友而踏上归国之路,以他为视野,见证了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的动荡与漫延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有意思的是,在这本小说中,我们还能看到日本侵华前的变化,侵略战争并非日军心血来潮的决定,它更大程度是国家上层与国民合力鼓吹的结果。尽管陈舜臣借着1932年短暂的和平来结束《山河犹存》,但正如书中提及,“满洲国”建国,虹口公园爆炸案一一发生,所谓和平,那只是暴风雨前夕的宁静。

事实上,这本书凸显出陈舜臣的“心机”。众所周知,他不仅擅长推理小说,他还擅长历史小说。这些带着真实历史背景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陈舜臣对中国史史料的搜集整理,再结合个人切身经历而创作出来的。因而他也会加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别忘了,他最初的人生规划是走学术研究之路的。更重要的是,他台湾中国日本三者身份的变化总让他对自身身份认同产生与别不同的更多的思考。国家、民族与个人尊严,到底如何处理这些情感与关系?进一步思考,何为狭隘的爱国情绪,那到底何又为广义的爱国情绪?不管如何,陈舜臣依然想通过《山河犹存》表达自己反战的愿望,毕竟从那个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亲身见历的伤痛,非和平时代的人所能想象。

知道吗,“温世航”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名字。巧就巧在,当年归国搞革命的海外(东南亚)华侨,偏偏都爱取“温”姓。

不讳言,我并不愿意对陈舜臣的《山河犹存》多作评论与解读。它很容易触动我无法言说的那部分,这也是我迟迟不翻这部历史小说的原因之一。读小说与写论文不同,后者是在客观理性的状态下进行,只要不进入“大关怀”的阶段,论者还是很容易从中抽离。但前者容易使读者跟随作者的笔法投入自己的感情,那个我正在书写的年代,那些在革命面前挥洒热血与高举拳头的知识青年的身影,在陈舜臣这类亦真亦假的历史小说中清晰又突出……

《山河犹存》读后感(三):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段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忆

一个时代所代表的意义是深远的,也只有那个时代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意义的所在。就像是最珍贵的回忆刻进了心里,即使时代已远去,我们仍然会怀念那个时代曾经带给我们的记忆。

只是有些记忆对于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人显然不是一段美好的记忆,比如华裔作家陈舜臣聚焦近代中日关系力作《山河犹存》中所叙述的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到1933年,这十年间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难以磨灭的历史史实。

陈舜臣作为一名华裔日本作家,他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成就令两国人民折服,人虽出生于日本神户,却心存中国,从他的作品中便可知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程度。他的历史作品在主观意识上更加偏向中立,通常会以中立的态度叙述真正的历史史实,这也让中日两国人民在看他的历史小说时在认知上不会产生偏颇。

近期陈舜臣的《山河犹存》简体中文版由新华先锋初次出版,文中作者用虚构的小人物视角下的宏观视野来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重揭1923年至1933年之间中日两国十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

对于近代史的描述,我们总会刻意地避免,无非是因为那段令人提及便内心沉重的日子如烙印一般将耻辱汇入历史的长河,让人思及悲愤、念及伤怀。

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是无法逃避的历史烙印,或许只有我们直面历史所带来的深思,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山河犹存》在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与英雄人物的故事,用虚构的人物温世航的经历叙述日本关东大地震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走向。温世航这个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文中他在中日两国近十年的关系演变中所经历的成长无一不透露出作者对于那段历史的认知,更像是以作者的视角将十年来的历史过程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叙述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这其中不乏一些爱国人士以及比较熟知的历史事件,如王希天失踪案、孙文赴日寻求帮助、在大地震中日本留学生的生存状况,以及处于混乱中的中国流失的各种文物,这诸多历史事件的串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被严重打压时的中国现状,同时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混乱状态激起了一众有志之士的爱国情怀,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孙中山的那句: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于自身之肩上。

正确地看待历史、直观地了解历史才是我们作为后辈对于真实历史的尊重,即使在历史中看到国破,仍然可以在历史中看到山河犹存。

《山河犹存》读后感(四):《山河犹存》:身临其境的历史系小说

如果不读陈舜臣的《山河犹存》,我将永远不知道王希天是谁。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各国无暇东顾的时机,以威胁利诱的手段,历时五个月交涉,企图迫使袁世凯政府签订,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无理要求,这些条款称中日“二十一条”,后经中日协商,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中日民四条约》”。逼迫段祺瑞政府签定卖国的《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王希天和留日爱国学生目睹日本强权霸道的现实,更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在一高化学讲堂集会,王希天手持报纸大声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诸君不见报纸所载中日军事密约乎?我们当速起共谋抵制之方!”

随后,王希天与一高同学以及在早稻田大学读书的同学和东亚高等预备学校的周恩来等人,联合留日学生,组织“留日学生救国团”。

1918年初,中国留日学生组织了声势很大的“爱国拒约”运动。王希天随同请愿团回国,陆续在京、津各校宣传讲演。

5月21日,北大、高师、高工、法高等校 2000多学生,赴总统府请愿。王希天、李达、许德珩等8名学生被推选为请愿代表,去见大总统冯国璋,要求废除中日军事协定。

这是中国学生第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反帝爱国斗争。为抗议军阀政府的罪行,王希天同北京的学生组成了“留日学生救国团支部”,并组织爱国人士抵制日货。

1918年下半年,王希天返回日本。为唤起人民觉醒,他决定弃工学文。1923年9月1日上午11时55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在日本东京、横滨一带发生。就在这混乱之中,日本反动当局开始屠杀革命志士和旅日华工

9月9日下午,王希天被日本宪兵逮捕,押往宪兵司令部。在押往军营的途中,他们用刺刀将王希天挑死,然后扔进了火堆。英勇的华工领袖王希天,为华工救济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逝时,年仅27岁。

《山河犹存》是一本讲诉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至1933年上海事变这十年间中日两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以虚拟人物温世航,带着读者辗转往复中日两国之间,见证推理着真实历史的的发展。

而上述的历史事件,就是温世航开启见证中国人自强不息,努力守护山河国家不懈努力的历史开幕。漫漫十年主人公辗转在广东、台湾、浙江等地见证了当时的中国现状,还或间接或直接接触到中国人民自我救赎的大事件,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合作等等。

这本书看上去是一本小说,但是它依然具备陈舜臣独有的个人特色,他的身份是华裔日本人,特殊的身份让他不断的寻找自我身份的平衡,在分析阐述中日的发展历史时更加客观,通过大量史料和多角度的推理,一点点把历史铺展开来。

在日本文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日本史看司马辽太郎,中国史要看陈舜臣。日本电视台只要播放有关中国历史的节目,几乎都会请他出场。甚至在日本书店,只要有中国史的地方,就会有陈舜臣的书籍。

可以说他是日本人真实看中国的媒介,没有政治的渲染,依据史料和推理,尽可能还原出历史的真实。

如果你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渴望了解日本人对中国这段历史如何分析评判,一套小说带你看历史。

《山河犹存》读后感(五):看十年风云 品家国冷暖

前段时间上映的一部电影《1921》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影片讲述了13位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在风雨如磐的日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现场观影的观众都被影片所深深打动,有人因为中国有了自己的火种而心潮澎湃,也有人看到先辈们“不惜惟我身先死”的牺牲而眼泛泪光,对先辈们的感激与共情成为了观众们的集体感触。

是啊,革命先辈们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的信念。他们的故事永世长存。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那个时代的普通民众,面对山河破碎,又是何去何从呢?

日本国宝级文学大师陈舜臣的历史著作《山河犹存:燃烧的中国魂》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从1923年关东大地震到1933年上海事变这十年间神州大地上的风云变幻。

家中世代经商的年轻华侨温世航与寡母寄居在东京赤坂的双烟馆。他和意气相投的十几位留学生共同组成了“同舟会”,并把双烟馆作为集会场所,大家你来我往其乐融融。可是这一切却因为一场前所未有的关东大地震而改变……

这次,作者再次以他高超的写作技巧,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近代中日两国发生的大事件,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军政、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变化,展现了那个时期中国青年们的奋斗不息的精神。书中还附有不少珍贵报刊文献资料,为读者提供了看待那段纷乱历史的新视角,启发新的思考与感悟。

十年之间沧海桑田,中日两国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在发展,在崛起,而中国还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道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主人公温世航作为时代的经历者,辗转于中日两国之间,脚步遍布台湾、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国共合作、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军阀混战、“双十惨案”……一桩桩近代中日两国发生的大事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他在见证近代中国现状的同时,更是在见证着中国有志青年的救亡图存之路。他们中间有人选择从军,有人选择投身秘密运动,还有人选择从事记者报道,坚定和温和、暴力和牺牲、成功与失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拯救自己的祖国而无怨无悔。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人热血沸腾,令人唏嘘不已。

除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作者还加入推理和情感的元素,让整个故事更具可读性。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昔日诗圣杜甫眼见着山河破碎却有心无力,而如今面对祖国的残垣断壁,以温世航为代表的年轻人却在行动着。他们不是电影中《1921》中的那些革命先辈,他们选择的道路不一定符合那个时代的规律,他们的努力也许并不能获得成功,但是这群满怀理想和抱负的热血青年,在国家和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为改变国家的命运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正是那个时代四万万同胞的代表,正是依靠着他们的努力与牺牲,我们才能抵御住外敌的侵略,才能在废墟中重建新的中国。

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今天,面对徐徐展开的梦想画卷,处身历史变革的时代大潮,青年人要如何选择、如何作为,才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孙中山

愿与大家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