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奇云读后感100字

奇云读后感100字

《奇云》是一本由[美]约翰·杜海姆·彼得斯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5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云》读后感(一):栖居的港湾

毫无疑问的,在拉图尔所揭示的大自然的法则中,最终启示下的人类的本身使得在此前的一切美都失去了色彩,而只有凝视着真相、从而拥有生活才是值得过的。作为诗意栖居地的海洋是不朽的,是神圣的天然一体,在这样的港湾的面前,谁也不会再在意金银或身体,这样的上升逻辑在第三章中得到了更明显直白的呈现;哲学家是转过身去直视阳光的。

彼得斯轻易驳倒了海德格尔,通过论证技术是对于自己所匮乏事物的渴望,而使海德格尔的论点失去了基础;然后进一步的,论述了天赋本身的地位——作为介于可朽与不朽之间的精灵,以及书写所欲求的对象——不朽,再进一步论证了科学的生产性,实践的行为孕育了人类的活动,而通过不断探索,人最终认识到理论的真相。

然而彼得斯并没有彻底反驳基特勒;事实上,在书本中,彼得斯提到,基特勒也仍然试图提出质疑。彼得斯从对海德格尔的补充开始;他没有提及皮恩那种“多变的道具”,而后者正是技术决定论的另一个重要面向。

《奇云》读后感(二):打开的问题意识与矛盾的理论基点

可能就像一直讨论的那样,彼得斯确实没想清楚很多东西,但他在中间部分所陈述的各种素材足够打开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传播学问题域。

但与强烈的启发相对应的则是内部理论的自相矛盾与模糊性。彼得斯在试图建立的以媒介为本体的本体论,恰恰缺乏了本体所需要具有的本质性。也就是说,虽然在彼得斯笔下,媒介与黑格尔口中的绝对精神与老庄语境里面的“道”十分类似。但是这也只是类似而已。因为我觉得,彼得斯之所以认为媒介如此重要,并不是因为媒介决定了我们的存在,而是媒介决定了、并且在不断决定着我们的“前知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彼得斯对于媒介的定义虽然套着物质性的外壳,但实质上仍然是笼罩着社会学互动论、意义生成的幽灵。在这里,“媒介即隐喻”和“物质性”两个奠定传播学主导性方向的基准并没有灵活或者平滑地接合起来,而是在对撞。

换句话来说,彼得斯的媒介并没有确定的本体,这个所谓的本体其实是与人的前知识互相决定的。而这种所谓的关于“中介”的媒介哲学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认识论,但绝对没有提升到本体论的范畴。

《奇云》读后感(三):一本没读懂也没坚持下去的书

这本书到底在写些什么啊?

我真的没读懂,从序言开始就读不懂了。作者说他要写媒介哲学,但我觉得它更像是媒介诗学,就是读起来没有什么逻辑节奏,每一行都饱含深情,可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却云山雾罩。于是它成了少数我没法坚持读完的书。

不过作者要传达的意思我大概能懂,他是借用媒介这个概念写出一种世界观,一种万物互联,学科交叉融通的感觉。他的思想和行文也如同变幻莫测的云朵一样,忽聚忽散,不甚清晰,传递出的更多是一种模糊的意境和不甚清晰的理论。正如他的观点“所有媒介都非表意,它们本身即存有”一样,要的不是有确定内容的含义,而是一种意象,一种体验和感觉。第一章一开头就讲了个好玩的事。从1930年到1940年初,奥兹的父母会定期给亲戚们拨打长途电话,通话的结尾是“我们再写信约下一次通话时间吧。”然后他们挂上电话又回到写信的生活。这并不是一个具有荒诞意味的周而复始,他们打电话的目的不是交换新闻,而是有着更加原初的目的——听到对方的声音以确认对方还活着。他们通过写信和电话保持联系首先是为了维护着他们的关系生态,其次才是为了互通消息。

这种看待媒介的角度很特别,但我也只能大概领会一点感觉。

《奇云》读后感(四):什么是才是永垂不朽的?

这本书读的比较慢,开始每天只能读一章,后面读不动了搁置了好久。中间还跟着我坐了一次飞机,一次高铁,每次拿出来厚厚一本,总是有点望而生畏。 这次因为痛风滑膜炎在家休息,终于重新捡起来,又花了两天把剩下读完了。 有些书读不下去是写得太差,有些书读不下去是写得太好,需要慢慢消化。《奇云》显然是一本惊世之作,大大地拓展了我认知的边界以及思考问题的视野。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害怕死亡,害怕亲人的离去。现在我了解到了,不管是照片、录音、视频、坟墓等等其实都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从广义角度来看,目前人人都可以“永生”。最近我看了很多老的港片,很多明星已经逝世了,如张国荣、成圭安、梅艳芳、吴孟达等等。但是我们看到旧电影,依旧觉得他们非常鲜活,他们过去生活的片段得到了“永生”。秦始皇一辈子都在寻求长生不老药,肉身虽然没有永生,但是他统一六国的历史、他的皇陵、他的兵马俑,已经替他永生了。

换句话而已,每一个肉身消失的人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我们相处。

另外,这本书里面关于“鲸、海豚 、火、时间、塔楼、坟墓、建筑、互联网”等等的描述,都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确不得不惊叹笔者的想象力和洞察力。

有些书适合消遣,一笑而过;有些书适合翻阅,读读即可;有些书适合精读,总能给自己很多启发。我们走在森林、海边、大厦之间,不会有压迫感。走在书丛中,却会有一种压抑的快感。前者是单向释放,容易透支;后者却是饱食再消化,值得好好回味。

这本书,我没读透,但是收获已经颇多。准备以后认知提高一些,再细细品味。

《奇云》读后感(五):Toward a Philosophy of Elemental Media——作为存有的媒介

奇云之奇,在于幻象且瑰丽,在于千变万化而独具趣味。通读全书,全然能望见彼得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他跨越学科式的渊博知识。作为全书的开篇明义“现在是我们提出一种媒介哲学的时候了”定下基调:Toward a Philosophy of Elemental Media。彼得斯自己就是媒介的隐喻,他的一边是北美英尼斯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另一边是德国基特勒、本雅明的技术哲学理论。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在这里成为了媒介的世界——也许我们若对研究自然与技术产生兴趣,就永远绕不开海德格尔。

在第一章彼得斯解释了作为基础设施型媒介的存有媒介的存在是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竟然常常无视它的存在和对我们主体的塑造。紧接着通过鲸的“存在”(在我看来对于鲸来说,何尝不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此在”)来想象人类关于“技艺与技术”的媒介意义,海洋是媒介的关键在于船舶的发明,船的意义钩连起陆地和海洋的联系,船舶既是我们的存在港湾,也是人类的媒介。

彼得斯又把目光聚焦在“火的布道”,火不仅是媒介,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元媒介,亦或是充满想象的“天问”:作为时间的苍穹中的灯光,以及作为时机的时代和季节。彼得斯认为卢梭的“自然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技术与人的关系不是单向影响或是决定,而是没有非技术的人,人离开了技术就不再是人,没有技术的人类世界是想象不到的。

作为铭刻型的媒介,“face”与“book”则将读者带入到书写的媒介世界里,借助神学的概念引出了“宇宙之书”,脸书能成为“宇宙之书”吗,这一问题并不是在问“脸书能成为涵盖一切的媒介吗”,而是在问“脸书能成为图书馆式的天堂”吗。因此对于交流,人类并不是在问“我们能够与上帝交流吗”,而是生活在一个上帝的世界里,我们如何能彼此关心和爱吗?

梅尔维尔说,然而,希望常在,时间和潮汐四溢横流。只要我们仍有云,我们就有希望,仍能战斗,仍然会爱。我们现在还能欣赏云之美,还能与之为伴,知道这一点就已足够了——这不仅已够我们自己欣享,还够我们与他人分享。

“我喜欢云……飘过的浮云……那边……远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