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故宫宴经典读后感有感

故宫宴经典读后感有感

《故宫宴》是一本由苑洪琪 / 顾玉亮 / 苏徵楼(绘)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2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故宫宴》读后感(一):不过如此

满怀期待地看完,最后感觉就是题目的四个字:不过如此。

作者的工作和研究水平应该是挺高的,但写作水平么……整本书读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几乎每一篇都戛然而止,意犹未尽。这两个成语用在这里并不是褒义。介绍的每一道吃食,似乎都没有说完,讲到高潮处,一翻页,忽然没了,成了下一道菜。就像上来一道菜,吃一筷子,还行,再吃一筷子,有点味道了,再想吃,撤了……

另外,全书介绍清代各帝王的饮食,但大部分篇幅都放在乾隆和慈禧那里,再有康熙占一部分,其他的都零星出现。原以为故宫文化研究专家应当是考据自各种宫廷文献记录而谈,实际上确实有一部分是引自文献,但还有很多“据说”的民间传说故事,似乎是某度搜索拼贴而来,一下拉低了全书格调。

书中配图都不错,用了很多画,很多食物实拍,都挺美。还有几张猫做形象的宫女图……

《故宫宴》读后感(二):复原80道皇家美食/听起来就就口水的文化记忆

1、《故宫宴》是一本记录清朝故宫皇家美食和文化风俗的书,里面不仅有每道美食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还有其背后的故事,代代相传,变成了我们的记忆。 这本书也可以有另一个名字:《故宫餐饮手册》入门版本,满足了故宫粉丝们的好奇。 2、书中根据每个月/节庆(故宫宴席),推荐应季食材/菜单, 真实依据是来源于皇帝的《膳食档》 3、书中有很多趣味性的小细节/故事, * 比如:皇帝一定在除夕交子时吃素馅饺子,膳食房是如何根据鞭炮声音准确判断,并且保证饺子在这个时间煮熟。 * 比如:荐新礼,在节日先给神圣/前人上供,然后后人吃,现在我们老家春节等也有这个习俗。每年总要有一些重要的荐新礼: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惟岁除如旧。 * 比如:奶茶,清朝皇室也挺别喜欢和奶茶,乾隆皇帝喝奶茶时,就有专用的奶茶碗:白玉描金镶嵌红宝石(这个碗我专门去百度搜了一下,真的巨漂亮) * 比如:结缘豆,四月初八也就是传说中的浴佛节,膳食房会给皇帝、黄豆煮10000颗豆子,当天第一眼见到的人,都要给对方1颗豆子,希望可以结好/善缘。 * 比如:立春要嚼萝卜,叫做咬春。 4、书中还说了很多菜单/菜名,我听上去就流口水,嘴馋,手痒,想吃呀。 * 清炖鸭子:这是乾隆最喜欢的菜单,先将调好味的鸭子装在瓷罐里,再把瓷罐装入一个盛有一半清水的有蒸汽锅里,然后盖紧锅盖,勿令散汽,文火连蒸三天,鸭肉极为酥烂。 * 羊方藏鱼:将吃草的羊和水里的鱼共煮,将“鲜”发挥到了极致。: * 八珍汤:用薏仁、扁豆、茯苓、莲子、瓜冬皮、芡实、炒山药、小米一同煮熬,长期饮用可以清火、生津、滋养皮肤与头发。 * 吃羊肉的菜肴花样繁多,比如:羊西尔占(羊肉丸子),他世蜜、烧养肝、烹羊肚、羊渣古。 * 饽饽桌上非常好听的点心名目,都赋予吉祥美好的意思。如:采芝花篮、太平宝钱、吉祥仙糕、仙葩笟篱、宝塔献瑞、如意云果、万年洪福。 * 瓤豆芽:将豆芽菜去两头,用铜丝挖空,然后塞进肌肉或猪肉剁成末制成馅,在蒸熟。扁豆如此,去两头,挖出豆粒,放进肉馅,上笼蒸。

《故宫宴》读后感(三):22/复原80道皇家美食/听起来就流口水的文化

读后感: 1、《故宫宴》是一本记录清朝故宫皇家美食和文化风俗的书,里面不仅有每道美食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还有其背后的故事,代代相传,变成了我们的记忆。 这本书也可以有另一个名字:《故宫餐饮手册》入门版本,满足了故宫粉丝们的好奇。 2、书中根据每个月/节庆(故宫宴席),推荐应季食材/菜单, 真实依据是来源于皇帝的《膳食档》 3、书中有很多趣味性的小细节/故事, * 比如:皇帝一定在除夕交子时吃素馅饺子,膳食房是如何根据鞭炮声音准确判断,并且保证饺子在这个时间煮熟。 * 比如:荐新礼,在节日先给神圣/前人上供,然后后人吃,现在我们老家春节等也有这个习俗。每年总要有一些重要的荐新礼: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中元,冬以冬至,惟岁除如旧。 * 比如:奶茶,清朝皇室也挺别喜欢和奶茶,乾隆皇帝喝奶茶时,就有专用的奶茶碗:白玉描金镶嵌红宝石(这个碗我专门去百度搜了一下,真的巨漂亮) * 比如:结缘豆,四月初八也就是传说中的浴佛节,膳食房会给皇帝、黄豆煮10000颗豆子,当天第一眼见到的人,都要给对方1颗豆子,希望可以结好/善缘。 * 比如:立春要嚼萝卜,叫做咬春。 4、书中还说了很多菜单/菜名,我听上去就流口水,嘴馋,手痒,想吃呀。 * 清炖鸭子:这是乾隆最喜欢的菜单,先将调好味的鸭子装在瓷罐里,再把瓷罐装入一个盛有一半清水的有蒸汽锅里,然后盖紧锅盖,勿令散汽,文火连蒸三天,鸭肉极为酥烂。 * 羊方藏鱼:将吃草的羊和水里的鱼共煮,将“鲜”发挥到了极致。: * 八珍汤:用薏仁、扁豆、茯苓、莲子、瓜冬皮、芡实、炒山药、小米一同煮熬,长期饮用可以清火、生津、滋养皮肤与头发。 * 吃羊肉的菜肴花样繁多,比如:羊西尔占(羊肉丸子),他世蜜、烧养肝、烹羊肚、羊渣古。 * 饽饽桌上非常好听的点心名目,都赋予吉祥美好的意思。如:采芝花篮、太平宝钱、吉祥仙糕、仙葩笟篱、宝塔献瑞、如意云果、万年洪福。 * 瓤豆芽:将豆芽菜去两头,用铜丝挖空,然后塞进肌肉或猪肉剁成末制成馅,在蒸熟。扁豆如此,去两头,挖出豆粒,放进肉馅,上笼蒸。

《故宫宴》读后感(四):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

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 中国是注重吃的国度,从古至今,饮食方式、方法都是一项纳入礼仪传统中的重要内容。除了饮食是每日生活的必须之外,它的附加意义也是非常鲜明的。比如宴请、祭祀、都有固定流程和规格,它甚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不但国中流行,也享誉世界。吃的传统能够发扬光大,一方面是它有文化的底蕴支撑,有学术著作,有礼仪规范;另一方面是后世的人,也继承了祖先的做法,这就是传统了,传统被固定下来,就形成了民族的部分特性之一。 而集中饮食文化传统大成的,无疑是皇家王室。政治权力集中一切社会资源,也最讲究礼仪规范,因为它要成为民间学习崇仰的对象,是标版,是威严,是不可侵犯高高在上权力的象征。它也总结纳入了优秀民间饮食精粹,有绝技大厨,精美食材,皇室的饮食自然不同凡响。考诸历史,历朝历代正史虽不载,但野史笔记,代有传承,不绝于缕。尤其到了明清之际,封建王朝发展走向了巅峰、顶点,饮食文化也水涨船高,达到了它的极度繁荣阶段。这一点从明清的世景小说中,就可以侧证,比如《金瓶梅》《红楼梦》等,更有《随园食单》这样的专门文化著作。 《故宫宴》是现代人对清朝皇室饮食所做的一本文化阐释之书,它把文化历史和饮食方式方法结合起来,不但阐述了饮食的来源、变迁,也对民族特点做了引申和概述。故宫,因其是最高皇权的象征,它的饮食特点其实也代表了当时时代的发展趋向。当然,中国地大物博,南北饮食习惯多有不同,即使是当权者,也无法把一些古老传统改变,它只是固守自己的民族传统,吸收了一些其它优秀的传统。主体上,还是以本民族满族生活习性为主,其它附之。 明朝的荐新物品和清朝的对比,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来。满族发祥于东北,所以东北的物产进入荐新的不少,比如鲤鱼、野鸡、蘑菇、木耳、蟫蝗鱼等等,荐新就是祭拜祖先,敬献神明,所用的物品自然是本民族喜爱常用的物品。明朝就没有这些东西,用的藕、菱、莲子等都是南方特产。可见,饮食文化与政权变迁都是有关系的,一切都要围绕皇权需要而改变、变革,即使是吃,也不例外。 《故宫宴》以12月份为分隔,共介绍了68种宫廷特色饮食。每一个月之前,都有一篇清朝饮食的掌故随笔开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清朝的饮食文化习俗。第一篇《新春宗亲宴》中,就介绍了乾隆皇帝大宴皇亲宗室和文武百官的程序状况,各种各样繁文缛节、礼仪,其实彰显的就是一个皇家权威。十二月份的《满汉席》,则为一般大众所知,因为影视剧作品当中介绍宣传的太多了,一百一十多种满汉菜点,的确烘托了华夏文化的泱泱大观,也显示了皇室奢靡和巨大浪费。 饮食是为人服务的,这就得随着人的需求而制作。所以许多食物,追溯它的历史,其产生都有社会环境的匡定和制约。比如现在大家常吃的饺子,在满族没有统一全国偏居一隅时期,它就是为了方便作战和生活而流行的,因为其制作方便,容易携带保存。不同处,是掌握全国政权后,皇帝正月初一吃饺子素馅的,因为为了祭奠起兵后战死牺牲的战士,这就有了庄严的内涵了。其余不一而足,都有典故和传说在里面,那就是文化的底蕴了。 一个没有文化传承的民族,是危险和危机重重的民族。没有根本,枝叶也不会永远茂盛。所以,对于民族文化是必须宏扬、传承下去的。尤其是像这部饮食文化的集大成者、代表者,还是要不断深入挖掘更多的细节,研究更好的制作方法,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宝库。饮食不小,文化更大,读一读《故宫宴》,就可以深切感知了。好美食者,可以借鉴;好文化者,可以典故;好研究者,可以发明。由此可见,饮食之大矣哉!

《故宫宴》读后感(五):瞧一瞧,皇帝每天都吃点啥

普通人家的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皇帝老儿当然也不例外,只不过相对来说肯定是为讲究、更为精致——举全国之力维系的一日三餐,自然不是常人所能想象。不过,也不必想当然地就觉得一定如此!且来听一听、看一看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原宫廷部副主任苑洪琪对于清代各个皇帝的日常饮食的一种详尽记录吧。在《故宫宴》一书中,苑洪琪和“中国厨王”顾玉亮“近距离”地再现了皇家餐饮的本来面目。与自己心目中的皇家美食有距离吗?

苑洪琪在故宫工作了44年,她所在的宫廷历史组研究的就是宫廷生活和衣食住行。在《故宫宴》一书中,她的介绍依据的是《膳底档》的记录。《膳底档》会将早膳和晚膳的食谱、厨师名单、用膳地点、膳桌摆设、使用餐具以及皇帝是否有赐膳等情况进行记载,包括宫中和宫外都同样详尽。可以说,其对皇宫饮食的记录是可信的。虽然其中展示的80余篇故宫御膳档案、80余种皇家美食确实夺人眼球,也足够精美尽善,但要说要多么豪华——不妨和想象中皇家美食比一比,比如史书中曾经记载的西晋的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对比一下——那是很难“名副其实”的!

在《故宫宴》一书中,两位作者以清代荐新食材为例,介绍了皇宫饮食的“日常情况”。所谓荐新,源于一种礼节:当有新的收获物时,人们不是自己先享用,而是要先举行仪式祭拜、敬献神明和祖先,然后自己享用,这就叫荐新礼。皇帝虽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好像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想吃多好就能吃多好——事实上,这几乎就是一种假象。以清代皇帝为例,基本上多为时令鲜蔬水果以及禽蛋、猪、鹿、兔、鱼等按月更换的食材,比较突出满族发祥地东北物产而已!皇帝当然有机会吃到更精致的美食,但多数时候,他们的日常饮食,当如《故宫宴》中所介绍的情况。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再有条件,天天大鱼大肉,放到谁身上,纵然财力承担得起,胃里也无福消受啊!

《故宫宴》书中,按月分别介绍了80余种宫廷美食,比如新年子时第一餐的饺子,而且清代皇帝吃的居然还不是肉饺子,而是特别限于素馅,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不过,这素馅的种类确实堪称琳琅满目:馅料以干菜为主,有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辅以蘑菇、笋丝、面筋及豆腐干、鸡蛋等。看上来就是比较做的时候比较麻烦一些而已,当今时代,大部分的家庭如果想要讲究一些,准备这些食材并且做一做,都是相当容易就能办到的。其他诸如火锅、元宵、鱼、饽饽、奶茶……似乎也没什么稀罕之处。不过,这确实是皇帝的日常饮食记载,可以说基本差不离。所以啊,皇家美食虽然高大上,但也确实没有多么高不可攀,现今的人们,想要“重温”皇家美食,多半不需要多么花费,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尝试一番。

值得一说的还有一个,影视作品中有所谓“满汉全席”一说,成为大型豪华宴席的总称,好像就有多么多么了不起一样!事实上,文献记载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满汉全席”的说法,真实的满汉席也并非源于宫廷,而是源于扬州,是江南的官场菜。日益奢侈豪华且风靡一时的满汉全席,到清代末期才形成,但也没有全国统一的菜单!

宫廷中的很多食材,其实和民间的也相去不远,只不过好多是换了个好听的名字,听起来高大上而已。比如,“如意菜”其实就是豆芽,它还有个名字是“银条”。炒豆芽就是寻常百姓菜,换成是“馏银条”,就是皇帝吃的美食了!其实,那不就是一回事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