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1000字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1000字

《成长的边界》是一本由[加] 大卫·爱泼斯坦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356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02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一):典型的事后凑书写法

从写作方法上来看,这本书的案例特别细致,杂混了大量不是特别重要的信息,先有海量信息再去提炼内容的写法显露无疑。典型的先搭架子,再填充的写法。看着看着容易让读者忘记了书中的观点,而只记着故事了。作者搞新闻的,想必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这个写法也太凑数了。整体上不是特别喜欢这类的作品。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二):为什么不需要“赢在起跑线”——《成长的边界》

一说到育儿,听到最多的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都迫切希望的。但是要怎样培养他们成龙成凤却是一个高难的问题。是走培养专才的路,还是让孩子成为通才呢?

《成长的边界》是比尔·盖茨2020年度书单重磅推荐——“一本戳穿专业化神话的好书”。

作者大卫·爱泼斯坦用大量的名人实例证明了跨界成长更能成功。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三):通才成长

这是一本能提升我们能力的书——《成长的边界》。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过早专业化对成功是不利的,通才更容易成功。正如书中所说,未来需要的是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两种能力都需要我们拥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不是因为手里有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

书中用大量的事例告诉我们:学习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工具,而是成就优秀的品质。无论学识还是认知,都要跳出现有的范畴,去更广阔的天地来看待这个世界,成为一个有着无限成长边界的人才。

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为什么应该有跨领域的学习经历和在实践中反省改进自我的能力。短期的走弯路,多实践,才能真正认识自己,找到最匹配自己的人生舞台。我希望你读完这本书,能和我一样愉悦有启发。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四):学习更多知识或技能的入门技巧

现代教育倡导赢在起跑线上,早早的选择一个专业研究成为专才。其实还有一条更好的路,快速尝试然后再选定一条适合的路去走,而尝试期间也并不浪费,比如有运动员练过篮球练过羽毛球,最终却在拳击的路上走了下去,而他的这些练习都精进了他的步伐。 读这本书我感觉到知识是有边界的,以前提倡专才,后来提倡T型人才,现在提倡 π型人才,这是因为时代的周期不同,不同类型的人才能更好的生存。 这也符合近期看到的,书都提到要学习多种知识或技能的入门技巧,比如呆伯特的作者,画工一般,会计技能一般,销售技能一般,管理技能一般。但是结合起来就成为了很厉害的技能。 还有一个就是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的入门技巧有助于实现远迁移,比如丰田解决库存的难题来源于超市的库存管理,这就需要你既知道丰田又知道超市。 要多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所有的兴趣就像你曾经吃下的饭一样,也许你不记得了,但是他都成为了你成长的能量。

《成长的边界》读后感(五):【每天一本书】20210604,D116,《成长的边界:超专业化时代为什么通才能成功》,评分4

01 为什么通才更有优势

作者给出的核心理由是:通才具备了广泛融合各类知识并进行迁移的能力。其实就是类比思维。在学习理解事物的时候,用得到这个思维,在说服他人的时候,也用得上这个思维。

所以我们现在常说要学会迁移、要跨圈。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坚持把一只脚踏出自己的世界外,比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刻意尝试。

02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通才

一是建立联系,不光要知道怎么用,还要有意识地去学习。通过一个知识点,发散去地学,发展内涵和外延,举一反三,进行深度思考。

二是交叉练习,混合记忆。如果想要灵活地掌握知识,必须变换学习内容和情绪。可以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