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春》读后感精选

《伊春》读后感精选

《伊春》是一本由赵松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202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春》读后感(一):【叽叽咕咕小感想】伊春

很……奇妙的一本小说,跟我以前看的任何一本都不一样。在微信读书上读又在纸书上读,断断续续的,有点模糊,不是很清晰,就跟小说里的内容一样。觉得作者老师是特别会创造氛围的,无论这本书是不是与我本身气场相合,每一次读都会被自然的代入进文章的世界里。

并不是很好阅读的一本书,整本书可以用“暧昧”来形容,暧昧的氛围,晦涩的情感,灵巧的笔触,技法是很独特的,拥有作者个人魅力的。每篇小说绵绵长长的,但都是飘在空中的,没有很稳定的着落点,读的时候也觉得无论是书中人物还是自己,都是虚虚浮浮的,空灵而有距离感。

或许很多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写作方式,我觉得这样的小说更像是作者在自言自语,有很强烈的“私人定制”“非礼勿视”的感觉。意识流大于实体,碎片化的人物,环境,人称。在地铁上读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是书中人影在晃,而不是窗外的阳光给我造成的眩晕感。

作者靠精而冗的语句创造出氛围感,细腻但容易脱离,很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迷茫。但有时有显得苍白露骨。

找不到很好的词语去形容整体的感觉,只觉得我在作者老师模糊的,跳跃的,冰蓝色的,深邃的思维宇宙外围逛了一圈,但不敢接触内核。

《伊春》读后感(二):春日伊始,只是一团朦胧雾气

与其说《伊春》是一本故事集,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一本渲染氛围的情绪集。

就像书中反复提及的那个词一样,“悬停”,是一种凝固停滞的状态。也就像里面每个故事里的每个人物一样,他们都似乎脱离了纵向的时间轨迹,而是在人生时间的某一个节点上停滞驻足了。静静地在漂浮在那里以思绪的方式无限横向延伸,将每一秒时间放大,探寻横向上的无限时间。

因此书中的故事看似写了很久,延伸了很久,带领我们从整个世界游览了一圈又回到原点,但时钟似乎没有分毫的前进与变化。所以看完整本书之后,可能会发现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无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似乎都是一个人,是同一个停滞凝固的人。这也许是当我们失去了纵向的时间延伸,停留在某一个点上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同样的一个瞬间。

因此在阅读《伊春》时与其去固执的追求理清故事逻辑和发展线索,反而显得有些斤斤计较了。不如索性同赵松一起沉浸在这样一团朦胧模糊的雾气当中,感受着他在你眼前用文字搭建的那一片,旖旎的,冷清的,看似轻飘又无比厚重的氛围梦境。

为了强化这种模糊感,书中许多故事不仅用第二人称这种反常的视角来书写,更有很多片目是一二三人称完全混用的,呈现出一种跳跃的混乱感。如后记当中作者自己所说,这是为了探索呈现出人类意识本身存在的暧昧难明的感觉。他以叙述方式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影响整体故事线的跳跃呈现方式,从外在形式上来呼应文本内容所想要表达的暧昧模糊的情感状态和意识状态。这实质上打破了原有的故事叙事方式,以文学这门艺术形式的建筑结构来辅以内容传递的实验手法。

但这种手法注定是充满争议的,因为每个读者对于故事的阅读习惯和信息接受的心理预期都有所不同,那么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暧昧难明的情绪传递方式,可能就要看读者本身的感知偏好了。

像王家卫的电影一样,整体氛围细节的塑造和人物思绪的延伸是更首要的呈现部分,而强烈的矛盾冲突相对来说就不会那么显眼。因为无论再怎样尖锐的激烈的矛盾,当它们停滞在某一瞬间的时候,永远也只是一块宁静的碎片而已。

《伊春》读后感(三):《伊春》 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我不是搞文学的,也不了解在相关领域内,有没有一套客观的体系,可以用于评判一部作品的水平。从一个普通读者的朴素观点来看,我一直认为,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读完《伊春》之后,我主观地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作品。

随着年纪的增长,以及家庭事务和工作事务的增多,最近一两年以来,我阅读虚构文学的次数和想法已经越来越少。尤其对新出版的作品抱有偏见,觉得阅读新作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基本是在趟雷,平稳走过去的机会小,半路被崩的概率大。

但读完《伊春》之后,真的感觉投给它的时间是完全值得的,是划算的,是回得来本金的。

我把自己愿意读的小说分成两种,一种是读起来特别爽,犹如在跑道上一路冲刺,情节乒乓五四,阅读一气呵成,读完之后也不能说有感觉,也不能说没感觉,反正爽完了也就完了,短期内没有再重来一遍的兴趣了;一种是读的过程特别沉浸其中,就像在泳池之中游泳,有一种阻滞感、陷入感和前进感。后者可以给我非常奇妙的体验,读的过程中需要屡屡停下来思考一下,跳出一下,平复一下,然后继续向前,读完之后,也愿意随时翻回起点重新来过。

毫无疑问,《伊春》对我而言,属于后者。不夸张地说,这部作品可以和我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和我的阅读体验相结合,给了我比较大的触动。

随便举个例子,作者在书中的一部短篇——《南海》中写到,“你怕麻烦。你也不怕麻烦。最麻烦的,难道不是一切都成了习惯?真到了没有任何麻烦的时候,你就会变成自动运行的机器,让时间和空间都失去意义。……你不想判断什么。所有判断都是某种惯常逻辑的结果,会让你在乏味中不知不觉地窒息。”

上面这段内容,在阅读的时候就把我给阻止到了,阻止我马上越过这段文字向后继续,而是拉住我思考了半天自己的生活,并让我对自己的人生经验做了相关的整合。

在阅读过程中,类似前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让我觉得惊喜,给我很多思考和收获。

更巧合的是,书中一些作者设定的主人公不着调的某些习惯,我也具备,比如更改号码乱发短信(年轻时候的事,早就不再这样做了)等等;作品中出现的一些地名和城市,我也熟悉。因此代入感往往更加明显,融入情节里面会更加容易,甚至产生这是一部量身定做的作品之类的感觉。

因为有很强的代入感,作者的那些写作手法和情节设定,我接受起来毫无障碍,甚至可以说完全投入其中,获得了一种充满眩晕的阅读体验。一旦从情节中回到现实里面,这种眩晕感就会转变为对作品强烈的响应感受,就好像看一张三维图片,投入看了很久之后,从三维情景中走回到图片之外一样。

我买了作者大部分的作品,希望可以重复这种相同的体验,希望可以感受更多不同的体验。

感谢作者。

《伊春》读后感(四):在意识的海洋里荡漾

幸福哪里会有什么经验,只有不幸才会有经验。 本书《伊春》共由十个短篇故事构成,能感受到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打破常规来进行创作,正因如此,这本书的前八个故事读起来令我感觉有些不适应。只有后两个故事还算处于常规状态,因此读起来毫不费力。 前八个故事与后两个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叙述的角度,视角不同,带来的阅读体验天差地别。前八个故事看似是以第三人称展开,却又绝不同于过往所见的第三人称,人物登场后仅仅用了一个“他”/“她”,没有姓名,只有一个ta字。甚至,当再出现登场人物的时候,就用“你”来表示。当故事里的角色无名无姓,只有一个人称来表示时,令人是多么的不适。只有最后两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展开的,方才感觉回到正轨。 用人称而非人名,不用第一人称,感觉很别扭,却又是反映出了时代的冷漠。正如作者赵松在本书同名短篇《伊春》里所说的那样:人大体上就是这样的,很少真的会想去了解身边的某个人。现代社会,不少人通过隔着电子屏幕与他人的交流越来越多,反而面对面的交际越来越少,看似能够结识越来越多的人,实际上却是与自己身边亲近的人越来越疏离。通过网络认识的人,不就正如本书故事中的那些登场人物一样,我们真的在意他到底叫什么名字吗,叫张三与叫“他”又有多大区别呢。 要说前几个故事不那么好读,不仅仅是人称视角这些的“非常规”带来的别扭,更要加上那股扑鼻而来的意识流气息。这种意识流的感觉,正如作者在《南海》一篇里所形容的:“近来脑袋里的氧气每次似乎只够看几页书”。在前几个故事里场景的切换总是来得有点突然,一个小节结束,另一个小节开始,整个场景完全变化了,让人难以捕捉。仿佛是在各个意识里头穿行。直到猛然之间才发现文字展现的原来是某人的意识,其实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也就与庄周梦蝶这个典故联系起来了,说不定这个世界只是存在于蝴蝶的意识里头。正如赵松笔下的世界,也是世界只是存在于“他”的意识之中,是“他”用不间断的思考让世界得以存在。 在本书之中,赵松笔下的人物意识流动,那流动的意识的源头其实都是在赵松的脑海之中。因此,我们也可从字里行间窥探一下赵松的意识。他在《南海》一篇里提到列侬后来的生活,过着惬意而舒服的生活。又说“舒服其实也就是自寻死路,但人有时就是这样的,明知是死路也还是想舒服些。”这就是赵松对人的某些行为的思考,反正最终都是死路一条,我们明明知道诸如懒惰之类是不好的行为,但偏偏就是不想努力。再如在《尼泊尔》一篇里,赵松又说到“有很多事儿,说到底,其实谁也帮不了谁。到头来,还是只能自己受着。”这话就是反映了一股残酷而又现实的孤独,看着还真令人感到寂寞。 如果你对意识流动感兴趣,如果你对思索人性感兴趣,那就打开本书,走进赵松的世界,感受下他的意识大海里那份孤独吧。

《伊春》读后感(五):孤独人群。

今年江南的梅雨季似乎比往年来得早很多,算起来还是农历四月的日子,但是淅淅沥沥的小雨似乎要下满好几周。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排成队等红灯的汽车,不乏因为有插队而响起的喇叭声。玻璃上的水汽和窗外时大时小的雨点声拍打在河面,桌上的茶已经冷了,手里的书也从崭新的变得皱皱巴巴。我喜欢这种时间经过带来变化的感觉。每到周末我总是会跟自己说,放慢一点,把过生活和自己的性子都放慢一点。不要这么急躁,慢慢来,把时间用充分了,会看到听到体会到更多工作日被忽略的生活细节。

看赵松这本书也有一阵子了,它刚好就是一本需要这么慢慢看的书。如果太浮躁你会错过很多他想写的东西。十篇小说,十个故事,不同的主人公和不同的人生轨迹。我一直认为任何文学故事都源于生活,那些我们听到的荒诞的新闻,狗血的电视剧,未结的世界谜题。都源于生活,我们最纯粹的生活,正是这些最平凡的人和事组成了这些经历,才让文学创作有所依据。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喜欢停留在机场的主人公,喜欢公园的离异独居女子,跟隔壁大叔在一起的小女孩,像风一样看似潇洒的女子,渴望亲情的孩子。这些主人公都是生活中的数万人的剪影,作者描绘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内心,只用一个他或者她来代替,非常前卫的创作手法。也很有自我主义,他更喜欢把场景描述和人物对话写的很细腻,把主人公的称呼写的简单化。也许是作者想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人物的名字。毕竟大千世界,名字只是一个代号,短暂邂逅过后也只不过是缩减成他和她的故事。

大部分的故事都写的很孤独,人物很孤独,人际关系很孤独,事物的转折也让人感受到了孤独,而且这种孤独不分年纪,有意料之外带有成熟感的少年少女,也有中年男女年纪渐长之后的消愁。特别是《公园》这篇我看了好几次,女人独自一人生活的家可以看到公园,很喜欢公园,从公园建成前到建成后一直去看。有空的时候在家也会观察着公园一年四季的变化。在这些描述的背后,衬托出她是一位离异的女子,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居住。感情的伤害给她带来了孤独,唯有对着公园发呆可以让她静下来。而后她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让父母来一起居住帮她带孩子。同时跟偶然遇到的6年前的朋友相聚,以为是对方是幸福满满的婚姻不想却是不和谐婚姻也遭受着常常被丈夫殴打的状态。看到这里我想喜欢公园的女主心态应该也是有了变化。人有很多面具,往往会遮挡起不想让别人看到的一面,但是各中心酸只有自己知道。可以一时欺骗自己和别人,但是一定不是长久之计。她以为别人的婚姻圆满但其实夫妻不和还伴随着家暴。反观自己自己离开了不幸的婚姻,父母也在身边陪伴,孩子也在身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我们时常从一个角度观事,长久以来逻辑思维定式,也无法跳出原来的圈子。换个角度来看故事,也许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糟。人总是有很多面,有已经被大众认知的人设,也有想隐藏起来的人性,或者是还有未开发的性格。这本书里我就看到了很多个这样的主人公,作者用细腻的写作手法,把他们的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没有明确时间线的故事看似遥远但是真实,如果你对这种写作手法感兴趣,一定要看这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