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于一读后感精选

小于一读后感精选

《小于一》是一本由[美] 约瑟夫·布罗茨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6,页数:4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于一》读后感(一):唯一让我自觉慢下来慢下来享受的一本好书

美藉苏联人、诗人布罗茨基的随笔《小于一》是我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本越看越愿意慢下来读的书,实在精彩!布罗茨基表现出杰出的批论家本色。若有一定基础,听他的讲课,绝对是一种享受!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不能系统地读外国诗了。每次翻阅外国诗集,总因干巴巴、不明白而放弃,这感觉是对的!诗是语言的最高形态,含有大量的暗喻、指代,诗文背后有大量的文化信息,不下功夫不可能欣赏得了;翻译不得不丢掉了韵律、诗的音乐属性,自然读起来干巴巴的!

罗布茨基对诗、诗人的分析不能简单地归入入木三分之说,他的分析是那样的专业、细微、通透,直指人心、诗心,读后只能拍案叫好:原来诗是这样子的,原来诗应该这样解读欣赏!所以,不论对诗、还是本书,不慢下来是不可能读进去的,这也是欣赏的起码要求。

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诗人阿赫玛托娃、卡瓦菲斯、蒙塔莱、曼德尔施塔姆、沃尔科特、茨维塔耶娃、普拉东诺夫、尤其奥登进行了入纹入理的文学评论分析,力透纸背,精彩绝伦!我想说,作为外行,以后知道如何欣赏外国诗了。

此外,本书有几章记录作者自己、父母以及生长地彼得堡,也算一部简单自传了,更多的是透露了在苏联那特殊年代下的特殊记忆。一声叹息!

《小于一》读后感(二):翻译太让人失望了,这是显而易见的几个例子。

这是一些显然粗糙的例子。

基本上至少1/4的句子显得生硬,每隔一两页就有一句是英语硬翻的,必须通过想象英语原文理解其真实的意思。

(老是说我字数不够,那就再接着写)

《小于一》是本书的第一篇,写的是作者的成长经历。关于“小于一”的含义,作者在第13页有说明:

很遗憾,这段关键的文字,拗口、难懂,我很难想象这是诗人的语言(无论是原作者还是翻译者)。

《小于一》读后感(三):从小于一到等于一

历时一个多月,读完小于一,绝对的五星级推荐。惊叹作者的才华与观点,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好的一本随笔集。

开篇写于1979年的“小于一”,我想最后在结束篇章写于1985年的“一个半房间”中,找到了等于一的答案。

《小于一》是意识自我的真正开始,“意识的真正历史,开始于人们的第一个谎言”。“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控制他感到不满,与一个成年人面对责任时的恐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不是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你也许是小于一个”。对于生活在俄罗斯社会主义的特殊阶段,我可能只能透过我们的历史去揣测国家命运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但不得不说,这也成就了布罗茨基对于自我和生活的深刻认知。

《哀泣的缪斯》《钟摆之歌》《在但丁的阴影下》《文明的孩子》《自然力》《涛声》《诗人与散文》《一首诗的脚注》《空中灾难》《论奥登…》《取悦一个影子》展现了俄罗斯文学,如果可以细细读过阿赫玛托娃,卡瓦菲斯,蒙塔莱,曼德尔施塔姆,陀思妥耶夫斯基,德里克,茨维塔耶娃,普拉东诺夫,奥登…再回来看小于一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和认知的更新。

其中两小篇《论独裁》《毕业典礼致辞》藏在文学评论中,短小却不容忽视。《论独裁》深刻揭示了一个独裁者的模式,“疾病与死亡也许是独裁者与其子民唯一的共同点”“良好的独裁制度的长度一般是十五年,至多二十年。超过这个长度,将无一列外地滑向兽性”“金字塔的稳定是很少见依赖其顶尖的,然而却是那顶尖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毕业典礼致辞》则对于一个个人的善恶提出了审慎的考量,如何监视关于善的概念?恶喜欢稳固,它永远借助大多数目,借助确定无疑的花岗岩,借助意识形态的纯正,借助训练有素的军队,借助稳定的资产。这与它内在的不安全感有关。“当一个人开始觉得他胜于另一个人时,恶便开始生根了”。

《一个半房间》是布罗茨基对于其原生家庭的回忆,对于父母,以及自己的回忆,在那个回忆或者夹杂着些许美好想象的一个半房间中,我想布罗茨基找到了等于一的方法。

《小于一》读后感(四):比起明天,昨天可怕多了

《小于一》是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布罗茨基的作品集。布罗茨基197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1977年加入美国籍,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他是位小众作者。

《小于一》的书名听起来也难辨其意。用布罗茨基的原话表述是:

一个孩子对父母控制他感到不满,与一个成年人面对责任时的恐慌,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你不是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你也许是小于“一”个。

书里有对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奥登等人作品的极为精细的评述,更有对独裁者罪行的揭露和讽刺。虽然读起来有些吃力,但时时有被布罗茨基的智慧光芒点亮的感觉。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所说:“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并称其为“俄语诗人与英语散文家的愉快结合。”

美国艺评家苏珊·桑塔格说:他像一枚从一个帝国射来的导弹,承载着的不仅是他的天才,还有他那来自俄国文学里崇高而严苛的诗人威严感。

而我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布罗茨基对历史和未来的颠覆性洞见。

这里说的历史,除了如《一座改名城市的指南》中提到的苏联的大的历史环境,也包括他不断提及的个人成长中不断生成和追溯的微小回忆。在他看来,昨天远比明天更有吸引力,也更接近死亡。因为“过去不像未来那样辐射如此巨大的单调。未来因为其大量,所以是宣传。杂草亦然。”也因为“记忆,我想,是一个替代物,替代我们在愉快的进化过程中永远失去的那条尾巴。”

在文学创作中,历史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阴影的存在。《在但丁的阴影下》一篇中,他写道:

与人生不同,一件艺术作品从来不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它永远被置于与其前辈和先行者的比较之下审视。伟大艺术作品的阴魂在诗歌中尤为明显,因为诗歌的词语远不如它们代表的观念那样易变。……“经典”施加如此大的压力,有时候会造成言辞瘫痪。……未来的难以承受要比现在的难以承受容易面对,原因之一是人类的深谋远虑要比未来可以带来的任何东西都更具毁灭性。

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无惧未来的散文家,没能见证高歌“未来已来”的今天,1996年,布罗茨基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5岁。

《小于一》读后感(五):读布罗茨基的散文,是一种力量

“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再一次采访中,布罗茨基如此介绍自己。

《小于一》是约瑟夫•布罗茨基的首部散文集,仅十八篇文章,独特的文体,使这本书拥有独特的魅力。这是一个伟大诗人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私人回忆录。

语言是一个陷阱,一旦为了某一个语言或者哲学上的理念陷溺进去,就会把许多伟大的名字当成拼图贴在上面。

看这本书想到了茨威格。又想到了俄罗斯诗歌的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安娜·阿赫玛托娃,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她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普希金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这位俄裔美国作家、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布罗茨基。他是诗人。他的散文集《小于一》也随之誉满天下。这本书初版于2014年9月,当年横扫国内所有年度好书榜单,次年1月已获得第4次印刷。译者黄灿然先生在《后记》中写道:“任何读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很多东西,不仅可作为文学力量和人格力量的参照系,而且可作为一个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别人写作的斤两。至少,受到这本书的洗礼,我们就不会对那些不管是流行作家还是精英作家的文章太过在意,这可省去我们很多时间。”

书中的精彩笔画穿越了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正如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本书让我们认识了那个诗人的另一面,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约瑟夫·布罗茨基生于列宁格勒一个犹太家庭,15岁便退学进入社会。他先后当过火车司炉工、板金工、医院陈尸房工人、地质勘探队的杂务工等。业余时间坚持写诗,译诗。

卓异的诗才很快使他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

其中的阿赫马托娃在布罗茨基罪判处5年徒刑时,非常关心他,并说服很多朋友去探望他,还与其他人一道筹款买东西送给他。其实阿赫马托娃一直很担心布罗茨基的命运,据曼德尔施塔姆遗孀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在回忆录中记载,在所有使晚年略感宽慰的青年朋友之中,布罗茨基是最严肃、诚实和无私的一位。

这位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阿赫马托娃,实际上对布罗茨基影响很大,书中有一篇—哀泣的缪斯,笔墨中写满了对她的崇敬与欣赏。她属于那种就这么简单地“发生”的诗人,他们带着一种早就建立的措辞和他们自己的独特感受力来到世界上。她一出现就装备齐全,从来不与任何人有相似之处。

艺术不模仿生活,哪怕仅仅出于担心陈词滥调。她依然忠实于自己的措辞,忠实于私人音色,忠实于通过个人心灵的棱镜来折射生活而不是反映生活。

对一位具有阿赫玛托娃这等高度的诗人来说,这意味着被活埋,然后用一两块木板来给那坟堆做记号。她的不见天日,是多种力量的结果,主要是历史,其主要特点是粗俗,其直接代理是国家。

感谢黄灿然先生的精彩翻译,20年时间的雕琢,让我们看到了鞭策入里的文字,其实好文章不用评论,读完就明白了。我想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位诗人,看看他的散文会更直接一些,也更加真实,因为随笔的散文无意中也带着他的思想,即使在文字后面也依然精彩,使我们了解那个社会,那段历史,或者某个城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