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聊斋志异》读后感1000字

《聊斋志异》读后感1000字

《聊斋志异》是一本由(清) 蒲松龄 著 / 马瑞芳 选译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页数:6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聊斋志异》读后感(一):第24页 《劳山道士》

王生从小爱慕道术,听说劳山有很多仙人就去拜访。道士对王生说修仙不是一年半载,怕你不能吃苦,王生回答自己能吃苦。于是道士就让王生拿着斧头去砍柴,砍了一个月,师傅也没有教王生怎么成仙,王生吃不了苦准备回家,有一点晚上,王生砍柴回到道观里,看见师傅陪客人喝酒,师傅剪了一张纸变成了月亮,酒多得喝也喝不完,还让天上的嫦娥弹琴喝酒助兴,更有甚者,道士居然跟到月亮上给客人送行,把王生惊呆了,他羡慕师傅的高超技艺,决定留下来学个一招半式再说,后面再过了一个月,王生还是嫌砍柴太辛苦,修仙术没有进展,还是想回家,临行前,他想让师傅教给他一招半式,证明他学过仙,道士问他想学什么,他说想学穿墙术,道士教给他口诀,他还真的能在墙壁之间来去自如了,师傅嘱咐他:如果动机不良,仙术就要失灵。王生回家后吹嘘自己仙术学成,坚硬的墙壁也挡不住自己,准备给妻子演示一下穿墙术,想不到一碰到墙壁上面,人没穿墙,反而头上还撞了一个大包。

启发意义:想取得成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不能总想取巧走捷径。

《聊斋志异》读后感(二):“管中窥豹”——读《聊斋志异》有感

提到《聊斋志异》你会想到什么?大多数人不外乎是两种的看法,其一,是受《倩女幽魂》、《画皮》等经典影视剧作品而影响,认为《聊斋》是一部描写神鬼志怪的爱情悲剧小说集;其二,就是被1987剧版《聊斋》影响,认为《聊斋》是一部恐怖小说集。在看这本上古版的《聊斋志异》之前。我是属于第一种观念的人,对于《倩女幽魂》里聂小倩和《画皮》中小唯,多多少少有些意难平。在阅读完这版《聊斋志异》之后,我不自觉的想起李希凡先生的一句话 “聊斋红楼,一短一长,千古流传,万世流芳”。《聊斋志异》真的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

既然是书评,首先介绍一下这本书吧。《聊斋志异》全书将近五百篇,本书节选自其中63篇汇集成文,可以将这63篇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爱情故事,不惧封建礼教,勇敢追求自由爱情。如《莲香》。

二是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如《叶生》。

三是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对人民的压迫,如《席方平》。

四是发人深省的伦理故事,如《王六郎》

这63篇故事的分类,大致上也就是《聊斋志异》全书近五百篇的分类。

根据目录将选取的63篇故事,做了一个分类,可以发现这本书的排序是根据24卷版本的《聊斋志异》从前往后选取。其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特点,《梦郎》的故事原本是分在卷24,但是这里排到卷15和卷18之间。其中,卷2和卷6选取得最多,都是6篇。卷16和卷17无一入选。在文学作品中聊这种分类是比较另类的书评,我认为研究这63篇故事的分布,可以为以后阅读全文时,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那些卷可以精读,哪些卷可以速读。内容结构上,全书都是保持在同一个基调上,先是文言文全文,后附上精译文。中间不惨杂译者的个人看法(除蒲松龄先生的观点外)。

介绍完这本书的结构分布,就让我来谈论一下这本书的优点:

1、题名取为“管中窥豹”,就是说读者可以通过这一本书的63篇故事,来了解《聊斋志异》全文近五百篇的故事内核,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最深刻的内核。

2、节选的63篇故事极具代表性,这里的代表性不仅仅指故事在艺术成就上具有代表性,更是指在受众上极具代表性,如《聂小倩》、《画皮》和《花姑子》等。就好像《倩女幽魂》的电影中,大家都在为宁采臣和聂小倩的阴阳相隔而长吁短叹,但是在书中算是个happy ending。影片中的兰若寺,在原文中寺院并没有名字,“兰若”两字应该取自原文中“解装兰若”。燕赤霞也并非电影中的茅山术士。这种的差异和意外发现也可以让看完电影的多数人,有一种在原文中寻找彩蛋的乐趣。

3、门槛低,因为是精选精译,而且前文有文言文的原文,后面有精译文,所以对于新入坑国学经典的人是相当友好的,只需要一点的语文功底和基础就能无障碍的理解,这篇故事的意思,不会因为某些词句的翻译不准确而造成的文章理解不准确。

那么说完优点,当然要说说缺点。

1、这本上古的《聊斋志异》每个小故事的前面是文言文原文,就真的只有文言文的全文,如果在一些重难点的词句中,添加适当的脚注,这样对于我这种喜欢先阅读原文,在看译文的人来说,且基础比较薄弱的人是比较友好的。虽然,文章整体内容上的理解不成问题,但是有些关键信息会翻译错,也会造成理解误差。

2、这本书的译者是马瑞芳老师,这本书的结构,我前面提过是先是文言文全文,后附上精译文。中间不惨杂译者的个人看法(除蒲松龄先生的观点)。这本书的受众大多数的人都是对于国学经典书籍的喜爱者,对于国学经典的研究不深,所以若能加入译者或者其他人研究的《聊斋志异》故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这样的引导,那么在之后阅读《聊斋志异》全集时,可以使读者更加容易明白故事的内核。

3、这个缺点不单纯算是缺点,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小说都会出现的一个特点,虽然译文很确切,但是叙事方式太平铺直叙,不容易抓住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就像我们公案小说比不上外国推理小说的受众数量,我们古代小说重视结果,只要最后的结果,并不在乎这个讲故事的方式。而推理小说多数不重视结果,反而重视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制造悬念的过程。然后这本《聊斋志异》的译文,虽然准确,但是只能让已经对《聊斋志异》感兴趣的人阅读下去,不能让别人通过阅读这篇故事,从而对《聊斋志异》感兴趣。

最后,来总结一下我对这本上古《聊斋志异》的看法,这本书适合的人群大概是三种。第一,可以作为高中生提升自己语文能力的课外读物,有精译文,原文内不添加脚注会增加部分难度,但是依旧是能够驾驭,而且通过查找古汉语字典也可以加深对文言的认识;第二,就是我们这种对于《聊斋志异》有一定兴趣,不需要去购买全集,可以先通过阅读这本书,了解《聊斋志异》的故事内核,这样的方式比较合理和经济;第三,就是原著党和影视党,最近有很多的小说被改编而搬上大荧幕,如果喜欢寻找原著和剧版的区别和彩蛋的人,值得一读。

最后,借用郭沫若先生的对联来结束这篇书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读后感(三):留仙笔墨孤愤之书,今观马瑞芳老师译评《聊斋志异》

1987年一部电视剧一经播放就家喻户晓,有人称之为成长的童年阴影,有人为之翻开书卷内心五味杂陈。电视剧的开头,那月隐星稀夜,山野荒郊处,一昏黄灯笼自远飘来,伴随着风声呼啸,一人端坐窗前,奋笔疾书,冷寂孤灯下,一个花鬼狐妖的世界,各种诡异离奇的故事轮番上演,这就是根据蒲松龄撰写的文言文小说《聊斋志异》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聊斋》,至今还有人津津乐道。小时不识其中味,如今读完留仙作品才云作者痴。

1、落魄文人搜神著说传雅响

蒲松龄,是科举道路上高开低走的典型案例。19岁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考中秀才之后,乡试屡考不中,直到72岁才补为贡生。人生之路如此曲折,写作《聊斋志异》也曾被讽无益,好友规劝"聊斋且莫竞谈空"。就是这样不顺遂的人生经历让这位“雅爱搜神”的文人更全身心投入到所谓的歧途中。康熙十八年,蒲松龄40岁写出这部狐鬼小说并定名为《聊斋志异》,之后不断增补修改,古稀之年封笔,创作时间长达五十多年。

《聊斋志异》是独属于蒲松龄的搜神记,他取法唐传奇,追踪晋宋志怪,破前人叙事之规矩,自成新体。全书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柳泉居士谈狐说鬼,嬉笑怒骂道尽世间百态,笑声朗朗的婴宁、美丽狐女辛十四娘、为爱断指丢魂的孙子楚、结交陆判换心欲望膨胀的朱尔旦,这些妖魔鬼怪、狐仙精灵的故事,令人分不清说的究竟是人是怪。

蒲松龄的老乡,清代诗坛盟主王士祯曾为《聊斋志异》多加点评,还专门写诗《戏书蒲生<聊斋志异>卷后》:

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可见,王士祯对《聊斋志异》与作者蒲松龄是大加赞赏,而此书附梓过程实在坎坷,由于蒲氏后人家境贫寒,书籍手抄本传天下,到了乾隆三十一年,才有编刻出版,也就是“青柯亭刻本”,后世版本及点评版本也广为流传,比如何守奇评本、吕湛恩注释本、何彤文刻何垠注释本、但明伦评朱墨套印本、四家合评三色套印本等。

2、马瑞芳选译《聊斋志异》古今对话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从问世以来其影响力和文学成就都是世界级的,这是一个作家天才想象的文字体现。鲁迅先生评价《聊斋志异》“专集之最有名者”,认为其是中国志怪小说的巅峰之作。郭沫若先生提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价"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作家莫言说自己的作品是向蒲松龄致敬,博尔赫斯在《聊斋》的西班牙语选本序言写道:使人依稀看到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同时也看到一种与荒诞的虚构的异乎寻常的接近。

百年来被文学大家与普罗大众如此喜爱的蒲松龄,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称他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马瑞芳老师说起自己与蒲松龄的缘分是其母亲的嫁妆书箱里装的就是《聊斋志异》。很多人认识马瑞芳老师是在“百家讲坛”上主讲《聊斋志异》的节目上,老师对原著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评论,并多角度进行观察切入解读。在对名著解读中,《西游记》点评最佳的是明代的叶昼托李卓吾先生,点评《红楼梦》的脂砚斋、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毛宗岗父子、还有腰斩《水浒传》的金圣叹,与评译《聊斋志异》的马瑞芳老师都可谓是点评翘楚。马老师点评借古人之语,发今人之神思,鉴文学世界之架构文字,通古今思想之传承。

该如何正确欣赏这部畅销百年的经典小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聊斋志异》是马瑞芳老师四十年来精心校正之本,中有白话翻译、精彩点评与珍藏插图在其中,读文言艰涩处,再细读译文与点评,豁然开朗。《前言》就解读了整本书的思想内涵与深度,书中选取的描写“官虎吏狼”黑暗时世、科举弊病、爱情百花园、发人深省的伦理故事四大类,涵盖了原版本最精致优秀作品。

单篇白话翻译与点评,则更关注这些“和易可亲,忘为异类”的神鬼狐妖,不管是文中的男性乌托邦还是爱情世界里聊斋女性对真善美与美好人格的追求与向往,不管长千字的《莲香》、还是短百字的《种梨》、《绿衣女》,马瑞芳老师都把蒲松龄文字中“描写委曲,叙次进然”,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简单的对白中矗立起来的人物形象捕捉到,从而剥开《聊斋志异》的文学之核和人性的幽微深处。

比如《绿衣女》一书生深山读书,遇见一绿衣女,两人相爱,出门被蛛网抓住,书生挑开蛛网,现一绿蜂,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上,走作“谢”字......自此遂绝。马瑞芳老师在点评中指出“物而人”是蒲松龄的拿手好戏,短小精悍文字中扑朔迷离,而绿衣女这个美妙女孩与书中其他女孩不同的地方,是她胆子小,这里有格外的解释,根据绿衣女所唱小曲隐喻其原先丈夫被其他鸟类吃掉,故来人间寻找伴侣。

蒲松龄一声悲喜坎坷,创作了“寄托孤愤”的不朽著作,寄托了作者在“子夜莹莹,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的艰难困苦状态下,暗含“永托旷怀,痴且不讳”的良苦用心。研究一辈子蒲松龄的马瑞芳老师脚步丈量过蒲松龄的家乡,研读过关于蒲松龄的诸多文字,翻阅各种《聊斋志异》版本,点评中见蒲氏之神韵,也沿用了传统审美印象的批评模式与金圣叹的“细读法”,为读者牵起与《聊斋志异》的缘分,感受当代作家与古代作家的心灵对话,图文交映,伟大的作品,永远值得去一再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