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100字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100字

《细说史记三千年》是一本由王嗣敏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2,页数:202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一):现代人眼中的历史:细读史记三千年

《史记》是我国历史文学中影响极为深远的一本著作,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书中撰写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至今已有很多译本和注释流传。 数千年来,它都是人们研读学习历史的最佳选择,但如果想从现代人的角度出发,更容易更清晰地学习历史记载中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一本辅助阅读的《细说史记三千年》就十分有存在的必要了。 这套书中有作者对《史记》中人名,地名,官名一一做出的补充解释,也有各部分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的图解梳理,最重要的是,它并不是简单的注解或翻译,而是将《史记》中的记载重新拆分组合,按时间线重新梳理后再进行的创作。 西汉,是《史记》中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太史公司马迁所处的时代。自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就开始有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跟随刘邦起义的谋士将领也各有际遇,再到后面汉武帝的征伐,西汉历史一直有着丰富的素材。 《细说史记三千年:西汉名臣》部分,有陈平、周勃二世家和十二列传,是作者反复研读史记并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后,用更加平实易懂的现代方式将其重新表达输出而得。 如丞相陈平,《史记》中《陈丞相世家》简单直接地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而《细说史记三千年》的《陈平世家》却足有六章,将陈平的履历按时间划分为六个阶段,从幼时读书至老年身后事,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人物心理和想法上的转变,领会更加深刻。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细说史记三千年》作者从更加贴合现代人的角度出发,通过五维思维的运用,以“学术、故事、战略、组织、细节”的视角,积十年之功,广征博引,撰写出更清晰的《史记》脉络;顺三千年时间线,将历史人物事件讲的更加立体,把《史记》读的更清晰,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史记的精神内涵。希望深入学习史记的你一定不要错过哦!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二):【历史的沉重】

《细说史记三千年·长平之战》读书笔记

王嗣敏 [著] 华夏出版社 220,000字 289页

【历史的沉重】

读完《长平之战》,忍不住构思了一个小短文。

“秦”和“赵”是系出同门的两个师兄弟,在江湖上各自拼搏。

“秦”在边陲之地艰难求生,拼性命为盟主做了几件事儿后终于得到了认证,虽然不被江湖认可,可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开疆扩土的起始资源。

“赵”开始的时候是在江湖大佬手下兢兢业业博得了不小的名声,可也险些身死道消。积累了一定的身价后也抓住机会伙同他人瓜分了原老板的身价。因为敢想敢拼逐渐在江湖上发展壮大。

然而,当“秦”在一次常规的扩张操作时,“赵”不知道是被人做了局还是犯了眼红或是膨胀的失去了理智,而选择截胡。早已经打出了火气的“秦”这可忍不了,于是争斗的双方换成了“秦”和“赵”。而“赵”在这时候还出了一系列的昏招,最终付出惨重的代价而结束了这对“师兄弟”间的传奇。

以上只是我的戏言,毕竟记载中单单赵国被“坑杀”的士卒就有四十五万之多,轻飘飘的文字埋葬着历史的沉重。

我是先看了《霸主之路》,里面着重介绍了晋国和霸主晋文公,引出后续的三家分晋,《长平之战》首重介绍了其中赵国的起家、发展、壮大、衰败。对于秦国的介绍也有但略少,更多的内容引申到《秦史之谜》中。这个系列的每一册各有侧重,极大的弥补了我看不懂史记的遗憾。

因“长平之战”的研究已经有一些了,王嗣敏在书中除了讲述这段历史外,还介绍了春秋战国的四大战神: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还有完璧归赵和将相和的蔺相如。另外就是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感概,虽然在分析秦赵两国领导层的战略战术时言说了一些国家领导应该怎样会更好更正确的建议,但是也可以作为公司领导的参考。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读历史,可以只为兴趣,也可以是为了让自己少犯同样的错或不犯同样的错,甚至多做些引申,类似的错误也能避免掉。沉甸甸的《史记》既然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自当历久弥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自是可以选择《细说史记三千年》这种通俗易懂的读本来入门来思考来培养兴趣。

【PS.《霸主之路》中我复制的图表待补。】

《细说史记三千年》读后感(三):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一场战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廉颇、白起、赵括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枚符号。大家只记得这场战役白起杀降的残忍与赵括的“纸上谈兵”,但大家有没有仔细想过几个问题:

1、 赵国为什么贪心要上党?可不可以不要?

2、 赵国为什么要换掉廉颇?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3、 为什么秦国能用三万秦军堵死四十五万赵军?

4、 白起真的坑杀四十五万赵军吗?

5、 长平之战对战国格局造成了什么影响?

王嗣敏所著的《细说史记三千年.长平之战》对这场战争从多维度进行了讲述。值得肯定的是该书分析十分客观,希望大家能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下面我从作者角度叙述下作者的观点,其中有我赞同的,也有我不赞同的。

战争背景:

此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260年,此时秦国商鞅变法已经历近百年,秦国综合国力已居首位。赵国经赵武灵王改革,位居七国第二。再其次是楚国、齐国、魏国、韩国、燕国。楚国、魏国、韩国被白起暴揍,十分恐惧秦国。齐国和燕国的一场恩怨导致两国国力迅速衰落。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野王,致使韩上党地区成为飞地,上党已成为秦国到嘴的肉。韩国不甘这么丢失上党,于是上演了一出“驱狼吞虎”。韩国官方说将上党献给秦国,暗地里指使上党太守冯亭将韩上党献给赵国。

赵国为什么贪心要上党?可不可以不要?

很明显,赵国要上党等于虎口夺食,会遭致秦国报复。如果不要呢?上党地区位置十分接近邯郸。秦国控制了上党,就像在赵国后背架了一把刀,在韩国头上架了一把刀,今后会十分难受。

赵孝成王询问了大臣。赵豹反对接收,因为这明显是韩国挖的坑,要了肯定招致秦国报复。赵王又问了平原君赵胜,赵胜同意接收,因为有了上党,就有了对抗秦国的桥头堡,赵国军事实力不必秦国差,最近的阏与之战赵奢大败秦军。赵王内心是想要上党的,因为他刚即位4年,想要出点业绩,于是他同意赵胜的意见,派赵胜接收了上党。

作者这里认为可以要,运作好了,把其他5国拉上,是可以打胜的。我认为不可以要。赵国目前是七国第二,其他国力不及赵国,在其他五国眼里赵国也是一个危险,就等老大老二打个两败俱伤,然后混水摸鱼。这也是长平之战五国不出手,后面的邯郸之战却能出手的原因。

赵国为什么要换掉廉颇?有没有更好的人选?

赵国接收上党后秦王震怒,派出王龁军团抢夺上党。赵国这边主帅为廉颇,快速抵达长平。廉颇不愧为战国名将,他迅速建立了三道防线:空仓岭、西壁垒、丹河东岸。两军一接战,廉颇发觉赵军和秦军有很大差距。空仓岭、西壁垒相继失守,损失了一些军官和军队。廉颇立刻采取守势,在丹河东岸布防,拒不出战。廉颇的意图是:秦军补给线长,而赵军补给线短,赵军等待出现战机再战。这一等,就是两年。

这一对峙,秦、赵两国国力都承受不了了。赵王多次催促廉颇让其速战,秦国则使出离间计,在邯郸散布“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奢之子赵括”。赵王心动了,决定换下廉颇。

可谁来替换廉颇呢?作者分析了下:蔺相如病重,乐毅估计早就死了,田单和乐乘是外国人不受信任,李牧此时估计还未成长起来,想来想去只有赵括还行。虽然蔺相如、赵奢、赵母都反对,可这个赵王做事还是不靠谱,派赵括换下了廉颇。

为什么秦国能用三万秦军堵死四十五万赵军?

秦军得知赵军主帅换为赵括,立刻将秦军战神白起秘密调来任主帅,王龁担任副手。相比赵国,赵括到任立刻将廉颇和副将全部换下,必然会对指挥造成影响。

赵括不久就主动寻找战机,白起故意示弱,让赵军夺回西壁垒,到达空仓岭一线。同时派精锐25000人从北侧迂回至石长城,5000人从南侧迂回至石长城。夺取石长城后切断了赵军的补给线。

切断赵军补给后,秦王亲自赶往河内郡坐镇,征兆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火速增援。而赵括却没重视这3万人,没有全力夺回石长城。等秦国增援到达后,四十万赵军再无可能突围。

白起真的坑杀四十五万赵军吗?

作者认为不会坑杀这么多赵军,多次战斗秦赵两国会造成大量伤亡,在长平古战场发掘的尸骨都有致命伤,没有活埋的痕迹。证据不支持坑杀四十五万赵军之说。

我认为不会坑杀这么多人。首先,众所周知,古人打仗都会吹嘘自己人数,那时生产水平抽调这么多人很难,所以绝没这么多人参战。其次,军队大部分人员是辅助人员,有运输辎重的、防卫粮道的、有喂马的、有铁匠、做饭的等等,实际上阵砍人的不足五分之一。最后去掉战死的,能有五万战俘就很不错了。坑杀这么多人是为了政治宣传。

长平之战对战国格局造成了什么影响?

这里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次年秦国发动的邯郸之战,秦军被楚、魏、赵三国联军击败(这回看到其他五国的鸡贼了吧),上党地区又丢了。所以在地域层面上,秦国最终并没占到便宜,甚至是吃亏的。但是秦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了,赵国的有生力量被消灭。

至此,其他六国再无人可以抗衡秦国,为嬴政扫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写在最后

秦国的统一其实是政治制度的胜利,商鞅变法的最终的目的是君主集权,它削弱了封君贵族们的权力,并将权力全部集中到君主手中。为了维持平衡,君主需要外国的士人来管理国家。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恨商鞅的秦惠文王杀了他后依然实行商鞅变法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外来的和尚”在秦国这么好“念经”;这也是秦王能高效调度资源击败赵国的原因。

这时其他六国依然采用封君管理国家,导致人才无法受到重用。当商鞅变法成功时,秦国和其他六国已经不在一个维度上了,任你英主频出,也挡不住降维的打击。亦如八国联军将诺大的清王朝打得倒地不起,不是清王朝皇帝昏庸,而是制度不在一个维度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