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解构现代化》的读后感大全

《解构现代化》的读后感大全

《解构现代化》是一本由温铁军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构现代化》读后感(一):有趣

本书是温老师2000-2004年的演讲辑录,主要是围绕三农问题展开的,在展开过程中会引申到一些基本国情和过去政策推出的来龙去脉,读起来比较过瘾。

最近网上喷温老师的挺多,感觉上怪怪的,好像任何与改革开放不同的观点都不可接受,也不可被讨论。温老师自己这样说:我不是一个书斋型的学者,而是一个四处游走的调研工作者。我从调研中得到的大体上都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可能确实没有理论深度,也就不能从理论上去给大家解说现在的问题,只能以我最擅长的方式做发言,就是给大家讲故事。曾经有很多年轻朋友问我的学术思想,很惭愧,直到现在我都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我想,我还是就这样做下去吧,等我们这一代人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将来由后人总结归纳,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到底做了或者说了些什么,是否有理论价值。

我觉得温老师提供了非常宝贵的一线调研的经验和感受,个人觉得其实把国内情况国际对比讲的非常透彻。他跟农民走的比较近,然后本身又是搞三农研究的,所以也不能排除从情感或利益出发进行的解读。不过农民在国内是普遍的失语的,他们的心声并没有被很好的表达,也没有渠道表达。所以有人替说说话,至少增加了某种的全面性和多维性吧。

《解构现代化》读后感(二):常看常新

2020年出版的书,但内容却是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的,虽然数据老,但是很多判断还是很有价值。且因为是演讲集,有一些内容重复(与他的其他书也有一些内容重复)。

关于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是长期殖民化的结果,其原始资本积累建立在对海外殖民地资源的占有基础上。而这条现代化道路基本无法复制。在劳动力过剩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进行积累的方式是“劳动替代资本投入,这使得城市工业品几乎占领不了农村市场。所以中国走了一条高度中央集权下的自我剥夺之路:农村推行统购统销和人民公社;城市建立计划调拨和科层体制,通过占有全部工农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中央财政二次分配,投入以重工业为主的扩大再生产,形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建立了国家独立所必需的工业经济基础,因此其实牺牲的两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都转化在未改制之前的国有企业资产中间。作者建议推行工人产权,制定“劳动贡献股”,以承认劳动者的财产权利。不过这个方法在大部分地区都没能推行,确实不好操作。同样农村地区可以把社区资产和农民的土地做股,既保障农民利益,又能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同样的,这个措施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强,有试点,但未能推广开。

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政府退出亏损的农业产业,也放弃了对农民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土地对农民来说不仅是生产资料,还是承担社会保障和社会职能的生存资料。如何解决农业收益过低的问题?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像日韩、台湾省那样推行合作社或类似模式,让农民能进入到与农业相关的可盈利产业(如农村信用社之类的金融),不过20年过后,貌似这个模式不太可行。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委实不太容易。

《解构现代化》读后感(三):将“就业最大化”立为基本国策

既然中国劳动力严重过剩,为何还要提倡生孩子呢?孩子总有一天也会变成劳动力,那不是变相增加就业负担吗?

对于这个问题,要考虑到,孩子成为劳动力,往往需要十几、二十年。一个家庭为培养孩子成材,必定会砸下重金。

越多的孩子,意味着越多的消费。在由消费推动增长的消费者社会,需求增加意味供给的扩大,变相缓解失业问题。

对Ta而言,生孩子是double win:孩子出生不用养,父母花钱,扩大了需求;孩子长大,变身劳动力,再来一波收割。

孩子变多唯一问题是在未来加剧老龄化,因为人都要老去。但那是猴年马月的事了,短期提高出生率对Ta绝对有益。

老龄化的问题在于,老人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需求(很少消费),他们成为对Ta无用的人,况且还得花钱养他们。

按照资本主义“用完即弃”的逻辑,劳动力一旦失去劳动能力,无法创造价值,就该被清除掉。但这在现实世界不可能。

由于没法解决老龄化(只能等自然死亡),那么只能在生孩子上做文章。通过提高出生率,缓冲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削减。

生孩子虽然短期促进消费,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久而久之,更多的孩子,同时是更多的老人,就业问题虽然缓解,但也意味着,要养活老人和孩子,处在中间层的劳动人口将工作至死。

《解构现代化》读后感(四):没有新东西:读温铁军《解构现代化》

温铁军教授的书,我看过好几本了。

《八次危机》、《去依附》、《告别百年激进》。

有以上三本打底,这次买的《解构现代化》,就显得缺乏新东西。

“解构现代化”的意思,就是西方的现代化成功之路,中国走不了。

西方列强到了工业资本时代,就要输出商品,争夺世界市场,世界上的殖民地都被瓜分完了,日本想要复制一下欧洲的殖民主义,出兵征服亚洲,结果被打残了。

温铁军教授在书中说,中国站到了日本曾经站到的位置上。

他说中国的未来在于区域一体化。结合他在别的书里的论述,应该还有一带一路。

中国的工业产品需要市场和原材料,西部大开发是内部市场,一带一路是外部市场。

温铁军教授是农口出身,他强调三农问题首先是农民问题,即农民的生计问题。

中国有数亿农民,人地矛盾突出,欧洲通过殖民,向美洲澳洲输出了1/4人口,消灭了大量美洲原住民,迁徙了大量非洲原住民去美洲。

这个经验中国无法复制。

中国也没有办法如英国那样,靠剥削殖民地来缓解内部矛盾。

所以只能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重复欧美经验?——无法复制的现代化》是2002年1月在“中日知识共同体会议”上的发言,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见识,不愧是专家,可惜我在互联网上一直没看到过。

同一年,他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内部座谈会上做了《中国能再争取20年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吗?》的发言,提出“只要资本出逃,就必然导致美国在外边打仗”的论断。今天已经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是他当时已经讲清楚了里根政府提高利率的金融政策导致资本进入和制造业移出的逻辑。

“大工业一旦形成,必然要求大规模商品输出,商品输出必然与别的国家发生冲突,发生冲突必然要求代表资本利益的国家采取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而军事手段只不过是政治手段中比较极端的。”(第73页)

他说经济学家盛洪有一个著名的研究,在军事上的投入是你增加1%,优势就增加100%。

我还是第一次得知盛洪居然有这么一篇著名论文。

他提到曾经有一篇结构主义经济危机的署名论文,四位署名作者之一就是曾任建行行长和海南一把手的救火队长。

中日甲午之战,就是慈禧把购买军事装备和弹药的钱拿去修颐和园了。二战就是陷入经济危机的德国率先把工业转化为军工,打得其它国家找不着北。

这些观点,拿来做思政教育,效果比官方学说要好得多。

关于现代化,他提到巴西这些国家,人均GDP比中国高,城市化率比中国高,结果是贫民窟中犯罪横行。

失去土地的农民进城以后,一旦遇到经济危机,就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之前他在别的书中,提过,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缓冲器,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可以回故乡,土地可以成为保障。

所以,这就是国家限制超大城市扩张的考虑之一?坚决不放开超大城市户口的原因之一?

《小舍得》里,米桃读完了初中,能不能考高中?

他在《“入世”与中国“三农”问题》里说写道:“除非实现重大战略调整,就是大幅度加快城市化,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允许他们进城,放开城市户口,在就业、劳保、社保等一系列待遇上一视同仁。”

他曾经设想的,现在正在实现。

即使他设想过的成为现实,他也是悲观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