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阳明学十讲读后感100字

阳明学十讲读后感100字

《阳明学十讲》是一本由周志文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6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阳明学十讲》读后感(一):致良知丨人人皆可成圣贤

中学初识阳明先生,为他的“心学”着迷,懵懵懂懂在“良知”的推动下,妄图感悟天地,以修正法,可世事混沌,认知浅薄,在“格物”上却没有真正履行下来,直到细读周志文先生的《阳明学十讲》,才领悟了其中精髓,踏上本性自足的实践之路。

经典的当下解读

本书源自教育电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播内容,共十讲,从儒学发展史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阳明学传承了民族哲学的发展历程,又结合王阳明个人生活、学习及从政从军的经历剖析了其“心学”三变的缘由及其“格物”的实践性,同时在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及后继门派发展的过程中说明了阳明学对社会及国际的多方面影响。

作者用当下平实口语化的语言诠释了经典思想的魅力与核心,读者不必非得通晓哲学、更不必深究古文字句涵义就能领悟其中的智慧,这与王阳明敢于打破读书人或知识分子的学说界限,推崇“愚夫愚妇”皆可用的理念形成了一致。让人人皆可成圣贤的学习之路更加平坦。

王阳明思想的“知行合一”“本自具足”在当下浮躁焦虑又内卷的社会环境下十分有借鉴意义,为总是奢望从“他者”那里获得解脱的人们找到了自省之路,而这条路的核心在于何为“良知”,何为“行”?在他看来,要先有良知,再去格物,格物就是行事,因此便能“知行合一”。

“心”的究竟

曾有人指着岩中花树问王阳明: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他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王阳明的所说的“心”究竟是什么呢?

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老师、量子理论之父——马克斯·普朗克博士说: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这与往前400多年的阳明心学不谋而合,王阳明说:心即理——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后来王阳明被贬龙场,他日夜反思自己,终于顿悟。原来被我们一直追寻的“理”不是在天地万物之间,而是在我们的心中。心即理也,理为道也,道生天地万物,圣人之道就是指的一个人良知,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它无需外求,已在内心。

“心”的内化在阳明学“泰州学派”王艮“万物一体”和罗汝芳“不学不虑”观念的推动下更加强调人性至诚,由己及人即平天下的治世核心。

知行合一的实践性

说到格物,大家都知道王阳明格竹子的故事,结局是他非但没格出来什么,反倒大病一场,后来才悟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而“格物”就是要你在事事物物上“好善去恶”地磨练自己,以求已失的良知在胸中再度涌现。

而“知行合一”除了“即知即行”外,还要求“知”是可以实践的知识。相较于孔孟,王阳明的知识更具有现实意义,他在被贬龙扬的情况下,仍能不计前嫌三次平定国家大乱,集军功、事功于一身,又到处施教、讲学不停。他的实践性让“心学”落到了真实的生活中,心为格正,格为心良,推己及人,影响着每一个人,波及了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

众生平等的民族性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短短四小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关键。分了善恶就心动了,此刻便需“致良知”以“格物”——为善去恶。王阳明将他的学说落到了“愚夫愚妇”这里践行,从另一种意义上开启了人权的发展,他所教的学生中三教九流皆有,从不分高下,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也将学说推及到更广泛的普罗大众身上。

周志文先生从阳明学在各国的发展及同期欧洲思想变革的过程中引出了“众生平等”的观念,进一步突出了阳明学追求平等的民族性,主张人人具有良知。

良知人人都有,不假外求。本自具足,知行合一,人人皆可成圣贤。

感谢周志文先生。

《阳明学十讲》读后感(二):责编说书:难得的阳明学入门读本

“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在阳明及阳明学依然被热议的当下已经成为高频词汇,有着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如何了解阳明及阳明学,当然需要一本深入浅出且能够引起阅读兴趣、激发思想、“接地气”的入门读本,而不是让人望而生畏的高深的学术研究著作。如果你有这个需求,那么接下来推荐的这本《阳明学十讲》不敢说是你的唯一选择,但应是你的必读书目之一。

一 要言不烦,文字老辣。

这个特点并非编辑编书自编自夸,而是由来有自,近来先后有两位学者如此评论。一位是著名作家、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先生。他在探照灯好书8月榜单中推荐了《阳明学十讲》,认为这是一本“十分完整又要言不烦的介绍阳明学的著作”。“因为是面向公众的讲稿,少了很多专著的呆板、掉书袋等毛病,全书畅达、易读。同时,虽为讲稿,却没有大多讲稿的毛病,而是文字干净、论述严谨、结构得当,实为难得的阳明学入门书。”

再一位就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何俊先生。“要言不烦,文字老辣”是在九月十八日举行的“知行如何合一——《阳明学十讲》新书发布会”上,他与周先生对谈时所讲。在何教授看来,面向大众的通俗著作,是“要研究者把已有的知识用大众可以接受的恰当的方式进行传播,这项工作的难度绝不亚于学术研究本身”。“要在‘十讲’这样一个有限的篇幅当中,如何能够扣住阳明学的核心并且将之讲清楚,思想的解剖必须要到位等等,这些都是非常见功力的”;“谈阳明的思想能够谈得那么明明白白,而不是在概念里兜来兜去。对于阳明思想一些概念的把握和分析,对文字的驾驭等,作为定位在学术大众读物上来说,《阳明学十讲》是难能可贵且非常成功的”,所以说“周老师这本书要言不烦,文字老辣”。

周先生的散文功底极好,自然朴实又极富真情。这一风格在本书中亦能得到明证。整部书语言浅近,平白如话,像是一位和蔼的长者在对你娓娓而谈,谈阳明的非凡人生,谈阳明的学术,谈阳明的军功建设,谈阳明的后学分派,等等,读来很有如沐春风之感。

二 “站着写”,为大众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王阳明。

周志文先生搜寻坊间一些关于阳明的著述时发现,“有点学术气息的,所谈都几乎一个样子,都在一点已熟知的材料上兜圈子,而且圈子也兜不大;没学术气息的变化稍多,但很少谈阳明在思想上的启发与贡献,都比较偏重在阳明的事功方面,讲他如何避自己的祸、平国家的乱,弄得阳明像传统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刘伯温似的,神机妙算得很,又身手不凡,仿佛有奇门遁甲的功夫。在他们眼中,阳明不只是人,还‘神’得很呢!”有感于此,又正好有那么一个面向大众讲阳明学的契机,周先生遂以其自身多年的学术素养,“坚持有一份证据才能说一分话,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杜撰事实”,就有了今天呈现在诸位读者面前的这本《阳明学十讲》。

书中所论皆有其根据,不枝蔓,不借题发挥。在谋篇布局结构设计上,先讲阳明学思想的来龙去脉和背景,为之后叙述阳明学思想做了铺垫。之后讲生平,但又不是单纯只讲生平,而是讲阳明的人生和学术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串讲。再之后讲王门后学,讲清以后阳明学的发展,以及日韩阳明学的发展与现况,直至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重新检视阳明学”。如此一贯而下,这对于广大的普通读者来说很友好,因为比较完整且容易理解。周先生讲古不脱离历史语境,同时观照当下,有现代的观点和眼光。华文好书评委之一羽戈先生称周先生的写法为“站着写”。他说:“周志文《阳明学十讲》,若论深入、周全,或逊色于同侪,却有一大独特优势,即作者始终‘站着写’,不膜拜,不苛责,不隐其光芒,不讳其缺陷,就此呈现了一个真实的王阳明。”

真实的阳明在中国传统社会其实是个“异类”,自小不受绳墨约束,不喜“儒家四平八稳的那套”,喜兵法韬略,有经略四方之志,后又对道教、佛教感兴趣。然真正“折节”做起正统儒家学问来,冲突、波折不断,困顿、挫折接连,好奇和怀疑促使他不断思考,最终构筑起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阳明学。

三 激活思想,引发对王阳明多元价值的深思。

市面上有这么一些著述,有知识没思想,作者没有自己新鲜的想法,故而读来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因为不能激活思想,所以读过了,热闹一下也就过去了,很少能在读者心里留下深刻的痕迹。真正的好书,在让读者获得充实的知识的同时,还能引发思考,并在当下找到适用之处。

周先生在书中如此高见很多,比如在“自序”中论述研究一个人如何取舍材料时说:“研究一个人,不能光凭他只想示人的一面。尽管那些原想示人的资料不见得不可信,但对于一个人跌宕的一生,正面的资料其实没有太大佐证的作用。一个人的光明,往往得靠他身后的阴影来衬托,所以阴影是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认识研究对象。循着这个路径研究,写出来的才是一个“会思考、有行动的人,而非只是一个薄薄的‘纸片人’”,这指引着今天的我们认识到人的复杂性,以及看问题要全面。

在“重新检视阳明学”一节,周先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赞成思想定为一尊,任何一种定为一尊,对思想造成戕害,结局当然是坏的”。孔子的时代,孔子没权没势,其学并未被定为一尊。战国时代,儒、墨皆为显学,引发纷争而分门别派、开枝散叶,于此又有了新的发展。再说到朱子学,因为被定为一尊,成为官学,被视为工具而逐渐僵化变质,最终成为禁锢自己发展的枷锁。“一旦成了权威,弊病也会产生,因为既为权威,就不准许有另一种权威存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朱注变成自由诠释的杀手,学术上的弊害也因而产生了。”朱子学遇到了困境,阳明学应运而生。这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着震耳发聩的启示,对待权威,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立与清醒的分辨能力。

再说到“多元价值”,首先阳明本身就是一位多元的人,即是一位有多方面才能的人。思想多元,道、佛皆有涉猎,一度沉迷道教的养生哲学,后“折节”改习儒家经典,龙场一悟,真正体会到了格物致知之旨。其知识来源的多样性和思想角度的多元性自不待言。阳明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做人哲学,发挥上天给我的善的禀赋,人皆可以为圣贤。他将知识分子与一般人的界限打破,肯定任何人都应该也能够参加“知识与心灵的高贵活动”,由此普通民众有了思想上的指引,逐渐引发了具有觉醒意味的社会思潮。而此后阳明学在清代的沉寂,近现代在日韩发展不同于在中国的局势,尤其是在日本,“日本人将良知学与他们原有的尚武精神结合,刻苦自励又强调事功,让明治前后的日本风气为之大变,一度成为他们现代化的关键”。今天的我们如何从阳明学中获得新的生命力,阅读《阳明学十讲》后,读者心中或许会有自己的答案。

《阳明学十讲》读后感(三):活动回顾丨知行如何合一:《阳明学十讲》新书发布会

好奇、倔强、勇敢、睿智的王阳明在困顿与挫折中构建了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阳明学。阳明学的出现和朱子有什么关联?阳明与孟子又有着怎样的思想渊源?阳明所主张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在现实社会中如何开展,今天的我们又能从中获取怎样的启示和指引?

2022年9月18日晚19:00—20:30,我们邀请到《阳明学十讲》作者周志文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何俊先生、《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编委燕舞先生做客中华书局直播间,与诸位读者一起分享《阳明学十讲》创作的缘起,畅谈王阳明的人生和学术。

“五百年一圣人”的王阳明,其阳明学中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已经成为高频词汇。很多读者对于周志文教授的认知,是从他的散文“记忆三书”开始的。因为有着深厚的散文功底,其学术著作也略带有散文的亲切感,比如这本《阳明学十讲》。

周教授首先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缘起。2016年,文化总会主办一档讲经典的广播节目,每人十讲,除了在教育电视台播放外,讲稿也会出版。周先生就是讲王阳明。因为听众都是普通读者,所以要讲得平易近人,尽可能口语化。此间也有出版社联络,希望他能写一本王阳明的传记。若是写传记,需要参考很多的资料,周先生几经考察,发现在王阳明的学术方面可以谈出更多有新意的东西。且多数的著作把王阳明塑造为一个像诸葛亮、刘伯温类的人物,有着非常多的奇怪的计谋等等。这和真实的王阳明相距非常远,王阳明的形象也是可以进一步发掘的内容。后来因为主持人燕舞的牵线,和中华书局结缘,于是就有了今天呈现给诸位读者的这本《阳明学十讲》。

因为这本书脱胎于讲稿,对象是一般民众,所以写作的时候也尽量不用学术的方式来介入,行文尽可能浅白。即使引用阳明的文字,也尽可能选一些比较浅近的能够说清楚的且容易被大家接受的。

何俊教授在讲座之前拿到《阳明学十讲》后,就“从头至尾地通读了一遍”。因为工作很忙,何教授很少有时间能完整通读一本书,但是周先生的这本《阳明学十讲》是其“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完整通读的一本书”,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享受到了巨大的阅读的快乐”。何教授向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快乐来源:一是该书写得非常精彩,二是书中所涉内容,与当年自己读博士时候的研究领域高度重合,故而很有亲切感。

说《阳明学十讲》“写得非常精彩”,是因为周先生用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新知识、新思想,但是又不失其学术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讲,将已有的学术研究用恰当的方式传播给大众,其难度绝不亚于学术研究本身。从技术的层面来说,对于一个专业学者,要向大众传播知识和思想,他的语言系统必须得有所改变才行。更重要的是,专业研究多是在细部将问题一点点展开,而通俗著作则是需要把这项研究的全部整合起来,系统性地去做说明的。如果没有很高的学术实践,很难把握住。在何教授看来,周先生的这部《阳明学十讲》做到了,把握住了,且有着非常明显的三个优点:

第一,脉络非常清晰。书中讲阳明学,并非只讲阳明学本身。讲阳明学,若是凭空讲,普通读者很难介入;但是要拉开来讲,如何收得住也是个问题。但《阳明学十讲》这部书,在这方面脉络非常清晰,它包含了两个脉络。周先生将阳明学放到整个中国思想史、儒学史的脉络当中,从孔子讲起,经过唐宋,然后聚焦到阳明,再往下到阳明学的门人后学等。尤为难得的是,他在最后一讲从清以后阳明学的发展延伸到日本、韩国阳明学的发展问题,真正把学术研究前沿所关注的东亚阳明学研究也关涉到了。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介绍,让读者对阳明学有了一个通盘的理解。这是周先生讲阳明学的大脉络。当然还有一个小脉络,那就是阳明学本身。阳明学中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天地万物一体”等在书中皆有所论述,周先生据《明儒学案》对王门后学也做了逐一的完备的梳理。这样对于普通读者认知阳明学来说,其内涵和外延都非常清晰。

第二,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阳明。有些讲阳明的著作,将其神秘化为刘伯温式的人物,将其思想讲得非常飘忽。如何将阳明介绍给大众,让其读来有一种亲切感,觉得阳明是个活在现实中的人?阳明的思想确实非常深刻,但是并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如何将其生平和思想融为一体地表达出来,且被大众读者所接受并认知,是个考验。而周先生《阳明学十讲》中处理得非常好,专门设两讲,讲阳明的生平,而阳明的学术思想和生平是交合在一起的,如此铺垫,读者很容易就进入到阳明的思想中去,理解也就更容易。

第三,要言不烦,文字老辣。脱胎于广播讲座,要在十讲这样一个有限的篇幅当中,如何能够扣住阳明学的核心并且将之讲清楚,思想的解剖必须要到位等等,这些都是是非常见功力的。对于阳明思想一些概念的把握和分析,对文字的驾驭等,作为定位在学术大众读物上来说,《阳明学十讲》是难能可贵且非常成功的。

在谈到阳明学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的问题上,周志文先生和何俊教授都分别谈了各自的看法。

周先生认为,阳明学的核心就是提倡良知。“良知”这个词非阳明所发明,而是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天生就具有的一种直觉判断,比如对善恶、是非、对错、美恶等的判断,是天生就有的。既然人有良知、良能,为何世界上不见得都是圣贤?孟子认为,人的良知被蒙蔽了,良能丧失了,所以要“致良知”,寻找失掉的“良知”。

儒学的发展到了宋明理学,在发展脉络中来看良知学,周先生认为阳明学和朱子学互为表里,互相作用,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并非一个是绝对的真理,另一个是绝对的错误。如果用朱子的道问学的方法来做德性上的探求的话,会有所不及;但如果纯粹用阳明心学的方式来探求的话,那需要具有非常高明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朱子的道问学,对一般人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很容易把握;阳明和陆象山的心学非常高明,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到,若是勉强,又很容易变得过于自信、过于任性。所以说,朱子学和阳明学是互相调适而互补的。

阳明的良知在其时代是有其意义的。宋以后,朱子学逐渐变成了国学,整个社会以朱子学为核心。朱子所讲的道问学的方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用阳明所主张的“知行合一”的标准来讲,行和知是完全契合在一起而不能够分离的。阳明学在当时是推进了学术进展的。以学问渐进的标准来讲的话,阳明是跳开了这个方式来谈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很强调直觉的重要。放弃繁琐理论,去直接面对面地感受艺术的魅力,那才是面对艺术品的真正态度。这跟阳明所提倡的,要勇敢面对自己的良知是相通的。面对是非、善恶、对错甚至美丑,良知能够自然做出分辨,所以不要退缩、害怕。孟子说,人皆有四端,仁义礼智,每个人都有这个本能,自然发展下来,可能会有一个非常高的成就,不需要过分压抑。这是阳明良知说的基础来源。

“王门颜回”徐爱曾经问阳明:“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阳明认为,这是不对的。举例说,《大学》“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看到好的东西就喜爱,闻到臭味就讨厌,其实是一件事情。所以眼睛看不见的瞎子不会好色,聋子听不到好音,就不会觉得好声音值得去好。阳明以此说明知行是合一的,于此,也顺便解释了《大学》的格物致知。阳明对格物致知是有所开创的,经他解释后,朱子学中的某些困窘之处便豁然开朗。

良知的观念基本上还是在我们传统儒家道德学的范畴,而不是今天自然科学的范畴。王阳明曾经因为格竹子这件事情,用格自然的知识的方式来处理他的道德哲学的问题,犯了错,所以引起了很大的恐慌和混乱。阳明学和朱子学是在处理儒家最重视的道德哲学的问题,而不是现在讲的自然科学的问题。

对于“知行合一”的问题,何俊教授略做了补充。从今天普及的角度,如何去讲清楚阳明学的核心“知行合一”“致良知”,它的意义在哪里?孟子说,人有良知良能。这是儒家思想非常重要的基础。承认这一点,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矫正、自我向善,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既然如此,我们人类文明的所有的安排都应该是想办法让人拥有这样一种能力,并让这种能力“充实而有光辉”。这是儒家推出这样一个理论的前提。

正如周先生所讲,为什么现实当中还是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呢?这就涉及孟子思想里面的政治哲学了。他认为,是外部政治环境的恶劣导致了人的良知良能的丧失。从良知中,预推出来王道问题、民生问题、经济问题等。宋代朱子的时代,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时代。如果认为人是有良知的,很有可能会走向孔子所说的“意必固我”。朱子强调格物穷理,学习知识来培植内心本来就具有的良知。朱子的功夫是非常踏实稳健的。读《阳明学十讲》的书,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周先生对朱子是非常敬重的,对朱子学是非常认同的。他讲阳明学是将其放在对朱子学的一个补充的角度上来看的。

理解阳明学的意义,不能跳开他的时代。朱子学已经被定为学术一尊,进一步被演化为一种意识形态。这就带来了两个致命的问题。哲学思想的起点,就是应该持一种怀疑的立场,但当一种学术思想不可动摇,人们深信不疑,只需要照着去做就行了,不需要去再进一步探究了,这种学术思想也就失去了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丧失了创新的内在动力。第二个致命的问题,程朱学问变成了意识形态以后,就成为了世俗追求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带来社会道德的虚伪性,社会文化变得虚伪,和真正的生命了不相干。这也是阳明为什么主张致良知,让人的主体性被解放出来,手段与目的的统一性被建立起来。

现实中,确实存在知行分离的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们为了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为了认识上的方便而做出的一个区分。比如学某种技术,教练会分解动作,目的在于能够清楚掌握技术本身。真正掌握了技术以后,知行就是统一的。知行原是一个本体。将知行分离,就会导致知易行难或知难行易。

最后,主持人燕舞先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今天的教育中,践行知行合一?周先生给出的建议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其人格和个性,尊重其在世界上的身份。他优秀,固然值得高兴,他如果不是那么优秀,不要忘记,他依然是我的孩子,我仍然要疼爱他,保护他。周老师一直对他的孩子强调两点:一是要正直,做一个正直的人;二是要热情,对社会,对所有人都要保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看待,当然对自己也要热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