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浪经典读后感有感

海浪经典读后感有感

《海浪》是一本由[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浪》读后感(一):《海浪》伍尔芙

写出这种书的人的脑回路肯定非同一般,作者正是如此。读这种书的意义何在呢?肯定不能太功利地想要学到什么或得到什么, 而就是在跟随作者笔触的过程中陷入文字的海浪,让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意象在头脑中碰撞,掀起灵魂的浪花。 不能专注于捕捉某一个细节,因为书里的细节就像海浪一样,无穷无尽,接连不断,一波又一波,铺天盖地,行云流水,让人应接不暇。 作者可能就像伯纳德一样,想到什么句子就记下来。把各种杂七杂八的句子联系起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一本这样的书。天才才能想出来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随时插入自己灵光乍现的句子而不会突兀,因为整本书要说有逻辑也有个大逻辑,要说没逻辑,各人思想处确实想咋发挥咋发挥。

《海浪》读后感(二):我不知要如何生活如何死去

我不知道海浪如何组成,但我可以感受到。我可以感受到那种语言在大脑中爆裂开来的快感,为什么会有人可以如此娴熟的运用着文字,鱼在水中游泳一般的自在,但却又真诚。

从幼年到老年,从好像这种无聊的学校生活反反复复永远不会结束,到生活像芦苇被玻璃瓶囚住的中年,到伯纳德的词汇本马上就要被女工和掉到桌下的垃圾一起丢到垃圾桶,海浪的水流无法抵达更远的岸上去沾湿那里的一些石子。

自从工作这件事情发明以来,几个世纪的无聊与麻木都可以在这里被看到。那段 我做各式各样的表格,四点见a先生,四点半见b先生.... 如果没有在做这些事,我感觉我的人生就如雪花一般飘散了。

我的简历上,也是由那些a公司与b公司的日常我不关心的事务堆砌而成,毕业开始做第一份工作,两年后做第二份工作,再两年后做第三份工作,日期要写到月份,不敢将缝隙时间拉扯的太长,以免被社会丢下,以免我上份工作积攒下来的那些一般等价物,无法延续我已习惯的生活。

为了延续,为了在这里一步步走下去,我选择了一份工作和另一份工作,我选择早上七点起来九点上班,吹着大楼恒温的空调,闻着商场刺鼻的香味,午休时在奢侈品与奢侈品之间闲逛,走在商场铺设的通道,而不会走进任何一家店询问任何一件商品。这商场不是为我而建立,我深知这件事情。

然后总有一天,我会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发觉这一切几乎都是童年时的性格毫无顾忌的发展到了老年,我朝九晚五直到退休,才突然发觉,已经被世界甩开,总有新的人们进入我们走过的生活轨道,气宇轩昂,朝气蓬勃。而我们会走过经历,习惯,遗忘和死去,最终像海浪击碎在岸边。

《海浪》读后感(三):伍尔夫意识流特征巅峰之作

《海浪》这部作品真的是伍尔夫的意识流特征最为明显的一部。虽然说这部作品在伍尔夫所有作品当中并不能算是出色之作,但是其结构和手法的独特性绝对令人叹为观止,也是她的意识流小说当中最为抽象和复杂的一部。 这部作品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每个章节的开头部分连起来描写了一天中太阳照射下的海面上的变化,从太阳刚刚升起的破晓时分,到太阳当空照耀的正午时分,一直到夕阳西下。而海浪也不断涌动,生出各种变化。每个章节的正文部分则全是由六个人物的独白构成,完全没有任何故事因素。完全没有。而且这些独白都十分飘渺,正如海上朦胧的晨雾:“我看见一个圆环儿”,“我看见一片淡黄色”,“我听见有个东西在蹬脚”…… 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开始读者会感到新奇,这种结构就像是舞台剧,光轮流着打在每个人的身上,然后由他说出自己的感受;读了一会读者会感到困惑,不会只有独白吧?什么时候才是头呢?故事情节什么时候出来呢?最后读者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冒着被剧透的危险快速翻动之后的书页,想要一探究竟,结果发现,真的是没有情节的。于是读者放弃找故事,心甘情愿沉溺在伍尔夫美丽的而又朦胧的语言里:“‘兰波特小姐的戒指上的紫色光泽,’罗达说,‘在祈祷书皓白的书页上的黑色斑点上面来来回回地闪过。那是一种美酒一般的颜色,那是一种含情脉脉的光泽。’”他们的独白一直从儿童时期持续到老年。所以说,在这部作品中伍尔夫完全撇开了她认为是外表的客观因素,而单纯地揭示主人公“心理的隐曲”。 这六个人物是从儿时就一起玩耍的伙伴:路易斯、珍妮、苏姗、伯纳德、奈维尔、罗达。伍尔夫通过他们各自的独白在读者心里给他们塑了像:路易斯是个优秀的男人,但是终生因为其澳大利亚殖民地口音而感到自卑;珍妮自恃美貌,沉迷于与男人的周旋之中;苏姗热爱自然,厌恶社会……他们在一生中的各个年龄节点都会聚会,从而交待出他们的生活变化。他们就像是一条条鱼儿,在生活的海浪的拍打下浮浮沉沉。 伍尔夫的意识流作品可谓是切实地实践了其所倡导的“艺术无边际”的创作态度。作品最后一句“海浪拍岸声声碎”让人不禁为人类一生的短暂无常及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循环往复而唏嘘。

《海浪》读后感(四):时间的喧嚣

同是“六人行”,基调却走在经典美剧《六人行》的另一个极端,满满的欲、恨、嫉妒、厌世、黑暗与死亡。

文字确实像诗歌般优美,讲述六个人从少年时期到死亡的心路历程。六个人,六种截然不同的暗黑性格,哈哈,阅读起来有点压抑,但又能在字里行间看见自己,看见身边人的影子。

摘录:

看,黑板上那些圆圈一样的图案开始被时间填满,它把世界圈了进去,而我却在这个圆圈之外。我现在要开始画一个圆——像这样——好了,一个闭合的圆。世界自成一体,可我却在它之外大喊着,“哦,救救我,我被永远地驱逐到光阴之圈的外面了。”

在这个宇宙里,没有什么是一本正经、安稳不动的。万事万物都像水的波纹一样起伏着、舞动着。

我的好奇心仅仅被激发了一小会儿。人能摆脱机器生活的时间大概最多不超过半个小时。

你们也从来没有勇气成为另外的样子。为了度过一天的日子,你们要带着怎样污浊的灵魂才能那样谎话连篇、点头哈腰,既趾高气昂又卑躬屈膝?

曾经插在桌子上花瓶里的那束红色的康乃馨啊,变成了由六条生命所生成的、六面的花。

呼风与疾驶的车轮变成了时间的喧嚣,而我们奔向——奔向哪里呢?我们是谁?我们在一瞬间熄灭了,仿佛火星消逝于燃烧的纸张,只留下漆黑的空洞。

人就这么生于此地,死于此地;生命时而汁甘甜美,时而奋尽酸楚;我自己也常常东一下西一下。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无限接纳,包容万象,因内心的丰富和圆满而颤抖着,却也头脑清晰,自我约束——我的存在似乎就是这样的。现在愿望已经不再将它驱使,现在好奇也已不再将它染成五颜六色;它深深地躺在底下,波澜不惊,百毒不侵。那个被我成为“伯纳德”的人,现在已经死了。

《海浪》读后感(五):我是谁?我的一生

小记《海浪》伍尔夫——五星

每当我觉得刚刚读完的那一本伍尔夫作品是最好的时候,紧接着就会发现,不,下一本竟然更好!昨天读完了《到灯塔去》,我心里给“灯塔”这本书封神。没想到当我今天读完《海浪》,我只能说,昨天封太早了,这本《海浪》竟然更优秀。

同样也是一本意识流中篇小说,不同的是,《海浪》视角非常特别:用的是不同角色面对面讲述的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六个主要角色——三男三女——用他们自己的口吻对他们彼此的行为、自己的心理描写向读者直接阐述。全书都是这种口吻,非常特别。在书的结尾,慢慢的这种两个人轮流讲述的模式变成了“一个人”,六个人精神上使用同一个角色来向读者进行阐述。

全书的整体脉络是分九章,从六个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死亡,这种时间顺序。最让我心动的其实是第一章,也就是六个孩童的视角。伍尔夫描写的儿童心理思维模式、身体行为、情感,都非常细腻,而且真实。把儿童那种奇幻又没什么逻辑的思维写的恰好。里面很多奇怪的想法都是我小时候有过的,所以很能理解,并不觉得违和。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作者结尾的设计。随着结局的推进,慢慢的抛弃了之前几章六人叙述篇幅差不多,而且是按照顺序排列的方式。采用了直接忽略说话的主体,用一个模糊的、从未出现的“我”来推进故事。读者一边心里嘀咕,怎么其他角色不出现了?现在说话的到底是谁?类似的问题萦绕心头。好奇和困惑不解达到顶峰的时候,才在讲述中揭秘——“我”即是全部六个人。

伍尔夫在书里面用了很多非常精妙的比喻,我无法一一举例,在读的时候让我吃惊感叹,她真的是一个天才。写的景色发现细腻,而且往往她可以抓住一些平常事物不为人知的关键处,然后放大,从中提取她需要的特点,再塞进她抛出的观点,这样一番加工下来,整个段落就非常优美而且富有意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