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读后感精选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读后感精选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是一本由【英】玛吉·吉著作,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5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读后感(一):我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这么一天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20210710

这本书是在书店一眼看上的,题材很有趣,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重现21世纪的纽约曼哈顿,与研究她的学者、畅销书女作家安吉拉不期而遇,由此展开了关于家庭、创作、文学等一系列的对话。

本书作者看得出来对伍尔夫了解不浅,充分解构伍尔夫的创作和作品以外生平,包括她与丈夫和恋人的关系,由此构建或者说再现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她认为”的伍尔夫,比如她看到现代的一切会如何言行,如何思考…阅读过程中觉得作者笔触很写实,某些瞬间真的像是伍尔夫真实活在这个空间;而到后面又会觉得需要警惕这种代入感,因为不管如何再现,这都是虚拟的,即使是第一人称,也是一个读者眼中的伍尔夫,这是一个虚构性质的小说,不可替换掉真实…这种声音在作者后文写伍尔夫发生性行为时尤为明显,甚至有些产生了难以接受的不适感。

如果纯粹当作一本虚构小说来看,我觉得故事是及格的,从纽约到伊斯坦布尔,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引发了各种讨论。作家的女儿这个角色恰到好处,三个女性面对不一样的困境,最后相遇的一幕显得极其美好。中间有一些关于时空和黑暗的描述,纸质书提供了大段空白、错行的绝对空间,感觉读起来应该会比电子书体验好。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读后感(二):天才的伍尔夫,谁来读懂

利用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享有世界声誉的弗吉尼亚.伍尔芙的9部作品。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虽不能说她当属第一,但你数上前三名,一定会有伍尔芙的名字。

她不但是20世纪最有成就和影响的女作家,“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人物之一,而且是20世纪女权主义最核心的领军人物。尽管她不是女权主义运动的实际领袖和组织者,她只为女权主义运动提供灵魂和思想。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却成为20世纪女权主义运动的精神旗帜。 伍尔芙从小成长于名门和书香之家。其父莱斯利.斯蒂芬是著名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原配夫人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萨克雷之女,伍尔芙是他的续弦夫人所生。她从小在英国最顶配的文化沙龙圈里浸润熏陶,耳濡目染,博览群书,精通多种文字,她作品流露出的高深的文化素养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她的童子功文化修养至关重要。

每逢周末,他父亲的海边别墅,总是高朋满座、俊友如云,名流咸集,群贤毕至:哈代、罗斯金、梅瑞狄斯、亨利,詹姆斯、埃德蒙.戈斯等英国和欧洲著名作家,穿梭于她的身旁。伍尔芙看到、听到,甚至呼吸到的,都是英国上流社会和文化巨匠的思想芬芳。后来她能卓然成为大家,除了她的天才和努力外,与家学渊源不无关系。 父亲去世后,伍尔芙和家人迁居伦敦的文化中心布罗姆斯伯里地区。我们从伍尔芙的作品中,可以随处看到她对牛津和剑桥学院区自然人文环境的精致描绘。

伍尔芙虽为名门千金,却有家父遗风,交游甚广,凝聚力强,她的身边围绕着一大批青年作家和学界才俊:小说家爱.摩福斯特、诗人托,斯.艾略特、美术家罗杰,弗赖伊、文学批议家德斯蒙德.麦卡锡、经济学家凯恩斯、画家邓肯·格兰特,作家福斯特,哲学家罗素、小说家乔伊斯,亨利·詹姆斯等,年轻高雅的伍尔芙在英国顶级的文化圈里呼风唤雨,腾云驾雾,这无疑是当时英国文化界一道最靓丽的风景。 伍尔芙的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她的小说,代表作是《达洛维夫人》,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议员的夫人,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一样的独特视境:一天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作品集中反映着伍尔芙对女性现实和生存境况的深度思索。同时作品生动刻画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色人等,以其犀利的思想和锋利的笔触,撕开了英国中上流社会粉饰遮掩的幕墙,露出阴暗而虚伪的一具具裸体与魂灵。

她的另一部幻想体传记小说《奥兰多》主人公奥兰多及其化身,跨越三个世纪,先为男性,后来逐渐变为女性。作为女权主义精神世界的核心人物,伍尔芙极力赞赏双性同体,她本身也是双性恋的实践者。她把女人精神世界中的风雨与风光描绘得气势如虹,可歌可泣,因此,这部小说,被称为“文学史上最长最迷人的情书”。 伍尔芙另一大类作品可以统称为散文。她一生勤奋,著述颇丰,除小说创作外,大量的散文、随笔,日记,评论等,尤其喜欢她的评论和随笔。由于她长期受剑桥学界的环境濡染,她对她前辈和同代的许多欧美重要作家都有评论。她以学者的淹博,小说家的通达,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往往独辟蹊径,切中肯綮。 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伍尔芙说,女人想要写作,必须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还要每年五百英镑的收入。当然这间自己的房间,不仅是物质的房间,更重要的是指精神的空间。

伍尔芙极力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但她选择的道路不是要斩断女性压迫、歧视她的社会现实的联系,不是要与导致女性丧失主体意识的男性断绝关系,她要建立的女性主体是紧紧与社会现实、与男性联系在一起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弥漫在她的思想中的经验气息。她的女性主义思想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都反映了她这种经验的洞察力,如女性的基本写作条件,女性价值,双性同体以及女同等问题,都直接萌生于她丰富的女性经验,来自于她作为一个女性的直接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

应该说,在散文方面,伍尔芙以其“谁也模仿不了的英国式的优美洒脱、学识渊博”,而被誉为“英国散文大家中的最后一人”、“英国传统散文的大师”以及“新散文的首创者。” 阅读从来都是两种境界:读不懂是艰涩,彷徨,读懂了是愉悦,通畅。经过近几十年物欲横流的摔打与磨砺,才真正懂得了,这个世界,最没价值的是淹没于物欲中的追逐,最有价值的是拥有快乐的灵魂和自由的思想。

通读了一遍伍尔芙,觉得完成了一次风光无限的精神之旅。这是阅读带给我们的生命愉悦和精神风光。当一切物质欲望,感官刺激,都成过眼云烟时,滋润你生命,让你灵魂高贵起来的,唯有书香……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读后感(三):《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小说家是如何回忆伍尔夫的?

作者:Ansel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LIT.CAVE编辑部:

收到这本书的邀约时,我也是挺惊讶的,因为曾在伦敦求学时求教过玛吉·吉。

当时是问她关于《洪水》(The Flood)这本书的问题,顺带又看了她的My Animal Life。因为在《洪水》一书中的讽刺颇多,我便就此提了问题,而她则自述自己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原话是这样的:

I am not cynical, really - more of a romantic.

那是2017年的时候,晃眼间4年过去,她的新书已然出了中文版,收到邀约也算是一种缘分。

最初看到这本书时,我想到的是《午夜巴黎》,伍迪·艾伦凭借这部剧拿了最佳编剧奖,它也是一个涉及文化名人的穿越故事,只不过是人到画中,而玛吉·吉的小说则是画人出境。

谈伍尔夫这样的名人,非议是在所难免的。玛吉·吉写她却有两个优势,一来她博士论文研究的便是伍尔夫,二来她是个小说家,按照自己虚构地去创作,评论也不能把缺少真实性的罪名按在她头上。

不过回过来说,为什么是纽约曼哈顿,这一点其实玛吉·吉在后记里面也有提到:

因为她的丈夫为了给他庆生,策划了纽约之行。

读起来着实暖心,阴差阳错下英国上层社会女性与现代开放的纽约矛盾性也得以被捕捉到。

玛吉·吉是个地道的英国女子,骨子里的浪漫因年轻时在巴黎待了许久而更加浓烈,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美国的热烈和现代化则是另一回事了,纽约更是这种美国气质的典型。

所以与其说小说中曼哈顿给予了伍尔夫冲突,不如说它给予了玛吉·吉这种冲突感。

而把书写伍尔夫的夙愿与当时在曼哈顿感受到的新鲜感和冲突,自然也就成就了这本书。秉持着这个心态再去看这本书,或许读者会感觉到作者更多的热情。

小说家谁不是浪漫主义者呢?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

出品方:好·奇文化

出版社:广东旅游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作者:[英] 玛吉·吉

如果20世纪最伟大的英国女性文学家弗吉尼亚·伍尔夫重现21世纪的纽约曼哈顿......会发生什么?

畅销书作家安吉拉·兰姆正逢中年危机,她将黏人的女儿安吉拉丢在寄宿学校,飞往纽约研究伍尔夫的多部作品手稿,却意外地遭遇伍尔夫「本人」。前辈大师与后世仰慕者、两位女作家、两个世纪的交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如果读者仔细,会发现小说里其实除了安吉拉·兰姆与伍尔夫,还有第三个人物线,那就是安吉拉·兰姆的女儿格尔达。

表面上这是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故事,实际上这是女性成长的3个阶段:依恋母亲的孩子,追逐事业和偶像的女性,事业成功者。

安吉拉·兰姆仰慕着伍尔夫,而格尔达依恋着母亲安吉拉,在这种关系下,位移由此发生(安吉拉去土耳其开会也是因为有关于「伍尔夫」的会议,而格尔达独自去纽约也正是为了追逐母亲)。

由此玛吉·吉虽然描写是伍尔夫穿越到21世纪在曼哈顿的奇遇,但核心却是她自己从小追逐母亲到最终成为自己理想偶像的故事。

在玛吉的致谢中有那么一段话为证:

「萨拉·迪伦博士和卡罗琳·爱德华斯博士于2012年举办了圣安德鲁斯国际会议,专门讨论我的作品,当时我就藏在房间后面,于书中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参加关于自己作品的国际研讨会的场景如出一辙。」

放在当下难免会有些「凡尔赛」的味道,但是这也恰好应和了玛吉·吉写书的初衷:

「我希望这部小说可以被视作『一封来自21世纪的情书』,与此同时,我也希望借助这次虚构写作来破除心中对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恐惧。」

倘若套用上弗洛伊德的儿童模型来说,伍尔夫不仅仅是玛吉依恋的「母亲」,更是她想要取而代之的「父亲」。她化身为安吉拉与伍尔夫展开了一场旅行,她在伍尔夫上看到了自己所期待的一切,但是她同样想要成为伍尔夫这样划时代的创作者。

可以说,这便是这封情书背后的意义一种。

对于这一点的另一个明证就是小说的叙事手法,玛吉·吉不是从安吉拉的视角去描摹伍尔夫的,而是以三个女性(伍尔夫、安吉拉以及格尔达)的角度分别以第一人称描述她们的情感的,而且这种POV的小说手法还以戏剧的模式呈现了出来,这种即时性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剧情的冲突感,使得这部通俗小说虽然涉及了伍尔夫这个似乎颇具严肃的人物形象,但故事情节却呈现得一场生动活泼。

回过来看小说本身,故事描绘的是一个爱慕伍尔夫的作家在参观博物馆时,突然遇到了穿越到现代的伍尔夫,而伍尔夫穿越的原因正是因为她自杀溺水。

但是玛吉·吉却在伍尔夫装满石头的口袋里悄悄装上了两本书,故事便一下子灵动了起来。

作家安吉拉知道伍尔夫的初版书的价值,而且还知道要是有亲笔签名价格可能会更高,于是她就和伍尔夫一同商量着卖书。

这个事件一直贯穿小说的前半部分,使得小说变得非常通俗有趣。

但是随着两人持续的相处,阶级和生活观点的差距也渐渐呈现出来,而这种用日常交流方式呈现出来的人物对比比起简单的描摹显然要灵动很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玛吉·吉正是以这种方式来祛魅。

因为偶像在崇拜者的心中往往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也正是后记中玛吉·吉所言的恐惧的来由。

神接受人的崇拜,但与此同时也暗暗带给人们一种畏惧感,因为敬畏的背后是力量。

正如玛吉·吉自己也说,伍尔夫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宿,从这一点上来说,安吉拉面对伍尔夫那种隐隐约约的畏惧感正是崇拜者对偶像所怀揣的情感。

而玛吉·吉用这种虚拟人物到现实对话的方式消解掉这种崇高感,本身就是很好的祛魅方式。正如她所说的那个比喻一样,这是一封来自21世纪的情书。

这既是表达了作者对于伍尔夫的仰慕,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将伍尔夫视为可以与自己对话的人来看待,所以反过来看,小说的意图也变得非常明显:

将玛吉·吉想象中「真实」的伍尔夫还原出来。

回忆和记录的方式不仅仅只有一种,把倾诉情感的对象放到自己的小说中复活不为一种浪漫的方式。

当然小说的后面部分着实会有真正杜撰的内容,因为玛吉·吉对伍尔夫的一些行为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科学证实,由此她的伍尔夫只能是她想象中的伍尔夫,「比如伍尔夫对于姐姐凡妮莎的爱以及她赴死之前的所思所想」,或许也会因此得不到全部伍尔夫研究者的赞同。

正如玛吉·吉所言:

「一言以蔽之,本书中的弗吉尼亚只是我的幻想,是萨克雷所说的『虚构的「傀儡」』,她永远只存在于我的头脑中。」

但是反过来说,这种虚构也不一定是虚假的,因为正是虚构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玛吉·吉呈现出来的才是对于她自己最为真挚的东西,也是伍尔夫给她的,最为真挚的感受。

如此说来,这部小说虚构中的伍尔夫不一定会比非虚构中的更远离真实。

回头再想,这本书被称为情书,确实贴切得很,这大概也是小说家回忆偶像最为浪漫的方式了吧。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读后感(四):虚构的旅行,非虚构的现状与思考

谈论20世纪的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如何都跳不过去的。她的《到灯塔去》《海浪》《一间自己的房间》等作品浦一问世便售卖一空,历经时间检验而不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时隔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仍大受读者的欢迎与追捧。

阅读前人作品,每当读到酣畅淋漓,文字如清泉般流淌进我们的心田时,我们不免会感慨,倘若作者尚在世,倘若能与其面对面地交流一二,说出自己阅读时的所思所想所惑并收获解答,那该是多么幸福的时刻。

这样的感慨,我想,玛吉•吉一定有过,且必定异常强烈,若非如此,她又如何会创作这本《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呢?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是一本虚构类作品。作品讲述了现代女性作家安吉拉如何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相遇并结伴漫步曼哈顿、畅游伊斯坦布尔的。故事兼具温度和深度,融合思想与真情。虽为虚构故事,内核却流淌着对伍尔夫的生平和思想,女性的社会地位等方面非虚构的记述。是一部玛吉•吉为偶像伍尔夫而创作的作品,一封读者献给作者的情书。

初看书名时,我一度疑惑,生于1882年投湖于1941年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如何能够漫步21世纪的曼哈顿呢?哦,是的,穿越,似乎也只能是穿越。伍尔夫从投湖自沉的那一刻穿越到了21世纪的今天。试想一下,身为粉丝的安吉拉•兰姆亲眼见到了伍尔夫,并当面说出自己的思与惑并得到她的回答,是一番怎样的激动场面?而这还不是全部,玛吉•吉竟安排安吉拉陪同伍尔夫漫步了曼哈顿,畅游了伊斯坦布尔,想想就幸福。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的故事发生于当下的伦敦、纽约、伊斯坦布尔。安吉拉是一位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她的偶像。在前往于伊斯坦布尔举办的“21世纪的弗吉尼亚•伍尔夫:跨文化及转换性视角解读”主题会议前,安吉拉绕道来到纽约公共图书馆,查阅收藏于此的伍尔夫手稿,为会议做准备。在翻阅手稿的过程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出现在了安吉拉的身后。与偶像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任谁也会激动不已,安吉拉也不例外。看到伍尔夫现身现代世界,安吉拉“激动得几乎无法呼吸”。看到伍尔夫离开图书馆后,安吉拉也追了出去。对现代世界的恐惧,知晓了自己是安吉拉的偶像后,伍尔夫决定跟随安吉拉了解现代世界,于是两人结伴开启了一场漫步曼哈顿、畅游伊斯坦布尔的旅行。由图书馆到博物馆,从酒店到文学会议,两人的足迹遍布纽约和伊斯坦布尔。

在虚构的旅行之中,作者穿插进伍尔夫投湖自杀的缘由——也许是真实的也许只是猜想,描绘出再次重生的伍尔夫对生命的态度及她是如何看待当今这个世界的。

在作者的文字中,伍尔夫投湖自杀是受精神困扰而做出的举动,而非明知会死却一心求死。受精神困扰的伍尔夫总感觉自己被复仇女神追赶,“在路的尽头,复仇女神在那里等着”,“面目可憎的老太婆们把她们的爪牙伸向我,垂涎欲滴,一边爬向我一边发出低吼”。“一旦被复仇女神发现,你只能逃跑”,为躲过她们的追杀,伍尔夫“把石头揣进口袋里”,逃进水里,“躲过了她们从侧面对我的猛烈攻击”,而石头的重力却让伍尔夫无法再浮出水面。于是59岁的伍尔夫丧命湖中,多日后,尸体才被发现。伍尔夫为何投湖,如今已不得而知,本书给出的缘由,在我看来是可信的,她爱伦纳德,怎么会忍心离开他呢?

伍尔夫与伦纳德——图源网络,侵删

对于重生,伍尔夫是兴奋的,激动的,一反生前的忧郁。对于生前颇为重视的写作事业,重生后的她认为那已经不重要了,“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想,这种转变应该是伍尔夫的粉丝所乐意看到并接受的,毕竟伍尔夫离开得太早,其生命并非自然结束,她给读者给文学界留下了太多遗憾。

穿越而来的伍尔夫对现代社会充满了陌生感和恐惧感,她对现代社会的看法和体会正是我们所欠缺的。生活于现代,置身于现代,我们对现代社会的形形色色似乎都已司空见惯,伍尔夫却可以以一个事外者的角度审视观察着21世纪及生活于其中的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选择。在她看来,“现代人看起来也比我们那时更显孤独,每个人似乎都迷失在了自己选择的故事中。就连孩子都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们更扎根于现实之中,……做饭的时候做饭,吃饭的时候吃饭,一心一意地生活。”“这个新世纪就不一样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沉溺于幻想之中。”现代科技既满足了我们对外界的渴望,也禁锢了我们行动的意图,每个人都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

图源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如新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如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的身份的转换,如母亲与女儿的关系的平衡和处理等观点,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这些现实问题的呈现、探讨和思考,展现出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广阔思想。

弗吉尼亚、安吉拉、格尔达,三位独立的女性代表着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三人之间的不解和矛盾,也表明她们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理解。拿格尔达来说,一个13岁的女孩竟能从伦敦飞到纽约,又从纽约飞到伊斯坦布尔,抛去技术限制,弗吉尼亚生活的时代的女性是断然做不到如此的,无论是个人观念还是社会思想都接受不了,从这一点来看,现代社会的女性地位相较于之前的任何时代都有了较大提高。但即便如此,男女地位的平等离真正实现还有很大距离。有关男女平等的话题,很多作品都有呈现,但这类作品中绝大部分的作者都为女性,这就体现了不平等。像本书主角安吉拉的作家与妻子身份的平衡。在书中,通过安吉拉对弗吉尼亚的讲述,我们可以发现,安吉拉是一名优秀的作家,其地位与J•K•罗琳相当(当然其中有自吹的成分),可以说相当成功了。而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女性,她的家庭是怎样的状况呢?夫妻分居多年,各忙各的极少沟通,动过离婚的念头,女儿寄宿学校,母女之间的交流存在隔膜,可以说是处于濒临破碎的状态,而安吉拉对此无计可施也无计想施。这自然不能全怪罪到安吉拉的头上,她的丈夫爱德华也需要负责。这种女性身份的平衡问题最终要归结到社会分工,归结到男女平等上。很多人问,男性与女性地位的完全平等有实现的可能吗?我认为是可能的,只要人们的头脑中不再有“男女平等”这类概念,男女平等或许就会真正实现。而这需要不短的过程。

图源网络,侵删

与男女平等类似的自然还有人种平等问题。提起人种平等,想必第一反应就是美国的种族歧视。但这只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方面,像犹太佬、非洲佬等称呼也是种族歧视的内容。这些称呼在文中弗吉尼亚坐飞机的时候出现了。在弗吉尼亚的观念里,这些称呼只是对不同宗教信仰和出身的一种笼统称呼,并非一种贬低的称谓,到了如今的时代竟成了不能说出的词汇,这何尝不是自己承认自己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作祟呢?因此,在我看来,相比于男女平等实现的可能性,种族平等实现的可能性要更低。

对社会现状的侧面书写,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如从父母角度思考与孩子的问题等,待感兴趣的朋友亲自走进书中一探究竟。

最后再说一说本书。本书的语言轻松,翻译顺畅,加之作品的格式有点类似剧本,三位女性交互出现,有相互的对话,有各自的思考,为阅读的流畅性添了一把力,整个阅读过程非常惬意,是我至今读过最流畅的作品之一。故事中作者似乎在伍尔夫的话语中稍稍加入了一些意识流的成分,读来很不错。从这一角度来说,这本书是一部玛吉•吉致敬伍尔夫的作品,“一封来自21世纪的情书”。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

《伍尔夫漫步21世纪曼哈顿》的阅读结束了,与安吉拉、弗吉尼亚和格拉达的奇幻之旅也告一段落,而这并不意味着结束,而仅是开始,阅读弗吉尼亚更多作品的开始,对女性地位思考的开始,也是反思社会现状问题的开始。

PS.个人小建议:推荐序一定要先读,它对正文的阅读和理解大有益处。

伍尔夫的签名——图源网络,侵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