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100字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100字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是一本由[ 日 ] 佐佐木正美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一):devil 3

孩子并不是一教就会。我们必须将目光放在孩子的应有状态上。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还有一大特点:他们拥有“无论是被批评了,还是失败了,都能马上忘记”这个“优点”。这是一个很棒的优点。大人没必要哀叹“无论批评多少次,还是做同一件事”“被训斥完的第二天便若无其事地做这做那”。正因为他们持有忘记失败和批评的“遗忘力”,所以他们会在小事情上反复失败。而这正是孩子在无比健康地成长的证据。

如果你说过的事、批评过的话,孩子绝不会忘了,并一直按照你说的做,这是一种差不多可以判断孩子患有心理疾病的不合情理的状态。

因为孩子是一个会迅速将大人所说的话抛诸脑后,并在这之后反复失败,从失败中学习东西的特殊群体。他们就像只有七秒记忆的鱼一样,虽然被告知应该如何如何,但总是转头就忘。

比如,当家里来客人时,父母对孩子说“要好好打招呼”。孩子通常会按照父母所说的打招呼,但下次再来客人时,一般不会自己主动出去跟客人好好打招呼。几乎所有孩子都是每次只要没听到父母说“喏,请好好打招呼”就不会上前打招呼。不要觉得孩子没有礼貌,这才是属于孩子的健康状态。主动想和父母的客人打招呼的孩子,正常情况下是不存在的。更准确地说,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孩子。孩子小时,他们的认知体系里通常只有自己,此时还没有形成社会化的行为准则。所以,一般孩子会主动打招呼要等青春期以后。如果到了青春期还不会主动打招呼,那此时才算有大问题。但如果孩子处于幼儿期即能听父母的话好好跟客人打招呼,家长们才更应该引以为惕。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乖巧行为的孩子,内心映射出的是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与主动性的缺乏。

上述内容希望父母们不要记错。

我们总是错误地认为,那些一教就会,或者小时候便掌握长大后才会拥有的技能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孩子”。但其实小时候有小时候的应有状态,我们必须将目光放在孩子的应有状态上。

孩子大约从3岁开始拥有无限的好奇心和能量。其内部能量总是驱使孩子精力充沛地活动着。这时候,看护孩子的大人光默默在边上看着孩子是不够的,有时必须适度批评或提醒孩子,比如“那个东西危险,不能摸”“这么做会给周围人添麻烦,不能做”等。

不过,最好采取孩子能迅速忘记的批评方式。这真正做起来可能很困难,但无论怎么样,都不可采取刺痛孩子的内心或让孩子下次只会提心吊胆地行动的批评方式。

换言之,不可采取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批评方式。即使你面对的是只有3岁的孩子,也应尽量不采取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的批评方式。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少用否定句。

逆反,是孩子人格成长路的必经阶段。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二):应有状态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本短小轻松的书,我会选用“应有状态”这个词。

这本书提示我们关注孩子在TA所处环境所处年龄应该有的状态。如果你的孩子偏离了这个状态,更懂事了或者更不懂事了,可能都是需要被关注的。

但应有状态是什么呢?我也试图从书中找到指南,例如几岁应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技能,理解能力,情绪控制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

突然灵光一现,也许状态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但孩子的感受却有着可参考的意义。TA是在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期待得到回应,还是TA本身就是这样。

前者的表现是另一个自我,带目的性的,或许是为了赢得更多生存空间,例如为了更好的评价,获取更多的关注,或者不这么做就会被责罚。这时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分裂纠结之感,或许因此举有效而欣喜,同时又批判自己没有做自己。而后者,如TA本身就是这样,那么他就会去接受,不会产生感受和评价的冲突。

当然我并不赞成仅仅只要后者,而要求家长完全避免前者。只要在合理范围,也许组合起来更好。这一点可能不完全同于作者的观点,作者强调的无条件的爱,我们应该给予,给予之后我们也应该接受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反应。毕竟父母仅仅是环境的一个小因素。而且能提供无条件的爱是父母共同的追求,但不应苛刻要求父母时时刻刻做到。

作者的“给予,不怕过度”,是在判断了孩子是否真的需要之后的。而这个判断需要思考观察,有一定难度。但理念是对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所以作为父母,也许不必苛求完美,你比自己的现在多做到一点,无论是对自己好一点还是对孩子更关注一点,对生活更智慧一点,都是值得被表扬的。

相对完美的标尺,我们更需要进步的方向和自我鼓励。

笔记

1.应有状态的示例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还有一大特点:他们拥有“无论是被批评了,还是失败了,都能马上忘记”这个“优点”。这是一个很棒的优点。大人没必要哀叹“无论批评多少次,还是做同一件事”“被训斥完的第二天便若无其事地做这做那”。正因为他们持有忘记失败和批评的“遗忘力”,所以他们会在小事情上反复失败。而这正是孩子在无比健康地成长的证据。

note:当我们负面评价一件事情时,是因为我们没看看到他的背面,就是有好处的一面。所以可以慎言,慎定性。

遗忘会给你带来麻烦,需要你多次啰嗦,但是TA忘了不会容易受伤。

2.恋爱和父母之爱的区别

人在谈恋爱时爱的是自己,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对自己以外的人的爱。 父母是否会“移情别恋”,比如“更喜欢隔壁家的孩子”呢?答案是,这是不可能的。虽然父母也会在心里偷偷地想“隔壁家的孩子是优等生,不需要大人操心,真好啊”,但并不会因为隔壁家的孩子更优秀而真正愿意和隔壁家互换孩子。

note:确实如此。父母的爱本身就是人的高级情感,务必让它看起来也是美好的。不要用狰狞的外表包装那么高贵的情感。

3.对青春期的解读

青春期的年轻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伙伴们的目光。他们最重视朋友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会将这些作为自我同一性的要素慢慢接受。所谓的“自我同一性”,也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认识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如果青春期孩子在合乎常识的价值观中没有得到充足的评价、充满善意的反应,就无法形成上述所说的“自我画像”

青春期谈恋爱与其说是性欲使然,不如说它是一种想集中精力确认“异性如何看自己”的仪式性行为。

note:青春期容易走极端,是因为如果他觉得他在意的人不在意他,他完成不了自我画像,会全盘否定自己,然后不爱自己。自己破碎。他还无法把别人和自己完全分开。“你不爱我这与我无关”他完成不了这个逻辑推断。

4.自尊心和优越感

所谓自尊心,即一种尊重自我的情感。拥有自尊心,即意味着个人持有不允许任何人冒犯的人格尊严。拥有真正的自尊心的人通常也尊重别人的自尊心。 而优越感是一种非但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还会看不起人的情感。自尊心和优越感看起来相似,实则完全不同。拥有自尊心的孩子往往能与伙伴们产生共鸣,并交上很多好朋友;而有优越感的孩子往往态度上颐指气使,导致很多伙伴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而陷入孤立的状态。

人们对宠物的爱是对弱者的温柔 所谓真正的温柔待人,即能以自始至终不变的温柔对待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或比自己强的人。

note:这一句话击中过我。同情弱者是不错的。更健全的是无论对方是弱是强,都能同样温柔以待,不会自卑也不会自大。面对强者不会进入或战或逃的心理状态,而只是同样看见,倾听。我们不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评价,只需要内心的平和。这一点我还做不到,但是已经开始琢磨其内涵了。

5.按需养育

和孩子探讨——这件物品到底是不是我们必需的?是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能支付的? 只要理解这一点,无论按照孩子的需求给了多少肥料、水和阳光,都绝对不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因为在能力范围内满足,按需给予才是育儿的基本原则

note: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边界,这是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三):应有状态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本短小轻松的书,我会选用“应有状态”这个词。

这本书提示我们关注孩子在TA所处环境所处年龄应该有的状态。如果你的孩子偏离了这个状态,更懂事了或者更不懂事了,可能都是需要被关注的。

但应有状态是什么呢?我也试图从书中找到指南,例如几岁应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技能,理解能力,情绪控制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

突然灵光一现,也许状态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但孩子的感受却有着可参考的意义。TA是在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期待得到回应,还是TA本身就是这样。

前者的表现是另一个自我,带目的性的,或许是为了赢得更多生存空间,例如为了更好的评价,获取更多的关注,或者不这么做就会被责罚。这时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分裂纠结之感,或许因此举有效而欣喜,同时又批判自己没有做自己。而后者,如TA本身就是这样,那么他就会去接受,不会产生感受和评价的冲突。

当然我并不赞成仅仅只要后者,而要求家长完全避免前者。只要在合理范围,也许组合起来更好。这一点可能不完全同于作者的观点,作者强调的无条件的爱,我们应该给予,给予之后我们也应该接受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反应。毕竟父母仅仅是环境的一个小因素。而且能提供无条件的爱是父母共同的追求,但不应苛刻要求父母时时刻刻做到。

作者的“给予,不怕过度”,是在判断了孩子是否真的需要之后的。而这个判断需要思考观察,有一定难度。但理念是对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所以作为父母,也许不必苛求完美,你比自己的现在多做到一点,无论是对自己好一点还是对孩子更关注一点,对生活更智慧一点,都是值得被表扬的。

相对完美的标尺,我们更需要进步的方向和自我鼓励。

笔记

1.应有状态的示例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还有一大特点:他们拥有“无论是被批评了,还是失败了,都能马上忘记”这个“优点”。这是一个很棒的优点。大人没必要哀叹“无论批评多少次,还是做同一件事”“被训斥完的第二天便若无其事地做这做那”。正因为他们持有忘记失败和批评的“遗忘力”,所以他们会在小事情上反复失败。而这正是孩子在无比健康地成长的证据。

note:当我们负面评价一件事情时,是因为我们没看看到他的背面,就是有好处的一面。所以可以慎言,慎定性。

遗忘会给你带来麻烦,需要你多次啰嗦,但是TA忘了不会容易受伤。

2.恋爱和父母之爱的区别

人在谈恋爱时爱的是自己,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对自己以外的人的爱。 父母是否会“移情别恋”,比如“更喜欢隔壁家的孩子”呢?答案是,这是不可能的。虽然父母也会在心里偷偷地想“隔壁家的孩子是优等生,不需要大人操心,真好啊”,但并不会因为隔壁家的孩子更优秀而真正愿意和隔壁家互换孩子。

note:确实如此。父母的爱本身就是人的高级情感,务必让它看起来也是美好的。不要用狰狞的外表包装那么高贵的情感。

3.对青春期的解读

青春期的年轻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伙伴们的目光。他们最重视朋友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会将这些作为自我同一性的要素慢慢接受。所谓的“自我同一性”,也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认识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如果青春期孩子在合乎常识的价值观中没有得到充足的评价、充满善意的反应,就无法形成上述所说的“自我画像”

青春期谈恋爱与其说是性欲使然,不如说它是一种想集中精力确认“异性如何看自己”的仪式性行为。

note:青春期容易走极端,是因为如果他觉得他在意的人不在意他,他完成不了自我画像,会全盘否定自己,然后不爱自己。自己破碎。他还无法把别人和自己完全分开。“你不爱我这与我无关”他完成不了这个逻辑推断。

4.自尊心和优越感

所谓自尊心,即一种尊重自我的情感。拥有自尊心,即意味着个人持有不允许任何人冒犯的人格尊严。拥有真正的自尊心的人通常也尊重别人的自尊心。 而优越感是一种非但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还会看不起人的情感。自尊心和优越感看起来相似,实则完全不同。拥有自尊心的孩子往往能与伙伴们产生共鸣,并交上很多好朋友;而有优越感的孩子往往态度上颐指气使,导致很多伙伴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而陷入孤立的状态。

人们对宠物的爱是对弱者的温柔 所谓真正的温柔待人,即能以自始至终不变的温柔对待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或比自己强的人。

note:这一句话击中过我。同情弱者是不错的。更健全的是无论对方是弱是强,都能同样温柔以待,不会自卑也不会自大。面对强者不会进入或战或逃的心理状态,而只是同样看见,倾听。我们不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评价,只需要内心的平和。这一点我还做不到,但是已经开始琢磨其内涵了。

5.按需养育

和孩子探讨——这件物品到底是不是我们必需的?是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能支付的? 只要理解这一点,无论按照孩子的需求给了多少肥料、水和阳光,都绝对不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因为在能力范围内满足,按需给予才是育儿的基本原则

note: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边界,这是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四):应有状态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本短小轻松的书,我会选用“应有状态”这个词。

这本书提示我们关注孩子在TA所处环境所处年龄应该有的状态。如果你的孩子偏离了这个状态,更懂事了或者更不懂事了,可能都是需要被关注的。

但应有状态是什么呢?我也试图从书中找到指南,例如几岁应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技能,理解能力,情绪控制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

突然灵光一现,也许状态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但孩子的感受却有着可参考的意义。TA是在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期待得到回应,还是TA本身就是这样。

前者的表现是另一个自我,带目的性的,或许是为了赢得更多生存空间,例如为了更好的评价,获取更多的关注,或者不这么做就会被责罚。这时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分裂纠结之感,或许因此举有效而欣喜,同时又批判自己没有做自己。而后者,如TA本身就是这样,那么他就会去接受,不会产生感受和评价的冲突。

当然我并不赞成仅仅只要后者,而要求家长完全避免前者。只要在合理范围,也许组合起来更好。这一点可能不完全同于作者的观点,作者强调的无条件的爱,我们应该给予,给予之后我们也应该接受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反应。毕竟父母仅仅是环境的一个小因素。而且能提供无条件的爱是父母共同的追求,但不应苛刻要求父母时时刻刻做到。

作者的“给予,不怕过度”,是在判断了孩子是否真的需要之后的。而这个判断需要思考观察,有一定难度。但理念是对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所以作为父母,也许不必苛求完美,你比自己的现在多做到一点,无论是对自己好一点还是对孩子更关注一点,对生活更智慧一点,都是值得被表扬的。

相对完美的标尺,我们更需要进步的方向和自我鼓励。

笔记

1.应有状态的示例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还有一大特点:他们拥有“无论是被批评了,还是失败了,都能马上忘记”这个“优点”。这是一个很棒的优点。大人没必要哀叹“无论批评多少次,还是做同一件事”“被训斥完的第二天便若无其事地做这做那”。正因为他们持有忘记失败和批评的“遗忘力”,所以他们会在小事情上反复失败。而这正是孩子在无比健康地成长的证据。

note:当我们负面评价一件事情时,是因为我们没看看到他的背面,就是有好处的一面。所以可以慎言,慎定性。

遗忘会给你带来麻烦,需要你多次啰嗦,但是TA忘了不会容易受伤。

2.恋爱和父母之爱的区别

人在谈恋爱时爱的是自己,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对自己以外的人的爱。 父母是否会“移情别恋”,比如“更喜欢隔壁家的孩子”呢?答案是,这是不可能的。虽然父母也会在心里偷偷地想“隔壁家的孩子是优等生,不需要大人操心,真好啊”,但并不会因为隔壁家的孩子更优秀而真正愿意和隔壁家互换孩子。

note:确实如此。父母的爱本身就是人的高级情感,务必让它看起来也是美好的。不要用狰狞的外表包装那么高贵的情感。

3.对青春期的解读

青春期的年轻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伙伴们的目光。他们最重视朋友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会将这些作为自我同一性的要素慢慢接受。所谓的“自我同一性”,也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认识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如果青春期孩子在合乎常识的价值观中没有得到充足的评价、充满善意的反应,就无法形成上述所说的“自我画像”

青春期谈恋爱与其说是性欲使然,不如说它是一种想集中精力确认“异性如何看自己”的仪式性行为。

note:青春期容易走极端,是因为如果他觉得他在意的人不在意他,他完成不了自我画像,会全盘否定自己,然后不爱自己。自己破碎。他还无法把别人和自己完全分开。“你不爱我这与我无关”他完成不了这个逻辑推断。

4.自尊心和优越感

所谓自尊心,即一种尊重自我的情感。拥有自尊心,即意味着个人持有不允许任何人冒犯的人格尊严。拥有真正的自尊心的人通常也尊重别人的自尊心。 而优越感是一种非但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还会看不起人的情感。自尊心和优越感看起来相似,实则完全不同。拥有自尊心的孩子往往能与伙伴们产生共鸣,并交上很多好朋友;而有优越感的孩子往往态度上颐指气使,导致很多伙伴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而陷入孤立的状态。

人们对宠物的爱是对弱者的温柔 所谓真正的温柔待人,即能以自始至终不变的温柔对待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或比自己强的人。

note:这一句话击中过我。同情弱者是不错的。更健全的是无论对方是弱是强,都能同样温柔以待,不会自卑也不会自大。面对强者不会进入或战或逃的心理状态,而只是同样看见,倾听。我们不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评价,只需要内心的平和。这一点我还做不到,但是已经开始琢磨其内涵了。

5.按需养育

和孩子探讨——这件物品到底是不是我们必需的?是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能支付的? 只要理解这一点,无论按照孩子的需求给了多少肥料、水和阳光,都绝对不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因为在能力范围内满足,按需给予才是育儿的基本原则

note: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边界,这是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孩子:看见、倾听及改变》读后感(五):应有状态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本短小轻松的书,我会选用“应有状态”这个词。

这本书提示我们关注孩子在TA所处环境所处年龄应该有的状态。如果你的孩子偏离了这个状态,更懂事了或者更不懂事了,可能都是需要被关注的。

但应有状态是什么呢?我也试图从书中找到指南,例如几岁应该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技能,理解能力,情绪控制力。但遗憾的是并没有找到。

突然灵光一现,也许状态本身没有标准答案。但孩子的感受却有着可参考的意义。TA是在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期待得到回应,还是TA本身就是这样。

前者的表现是另一个自我,带目的性的,或许是为了赢得更多生存空间,例如为了更好的评价,获取更多的关注,或者不这么做就会被责罚。这时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分裂纠结之感,或许因此举有效而欣喜,同时又批判自己没有做自己。而后者,如TA本身就是这样,那么他就会去接受,不会产生感受和评价的冲突。

当然我并不赞成仅仅只要后者,而要求家长完全避免前者。只要在合理范围,也许组合起来更好。这一点可能不完全同于作者的观点,作者强调的无条件的爱,我们应该给予,给予之后我们也应该接受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反应。毕竟父母仅仅是环境的一个小因素。而且能提供无条件的爱是父母共同的追求,但不应苛刻要求父母时时刻刻做到。

作者的“给予,不怕过度”,是在判断了孩子是否真的需要之后的。而这个判断需要思考观察,有一定难度。但理念是对的,这一点无需质疑。

所以作为父母,也许不必苛求完美,你比自己的现在多做到一点,无论是对自己好一点还是对孩子更关注一点,对生活更智慧一点,都是值得被表扬的。

相对完美的标尺,我们更需要进步的方向和自我鼓励。

笔记

1.应有状态的示例

进入幼儿期的孩子还有一大特点:他们拥有“无论是被批评了,还是失败了,都能马上忘记”这个“优点”。这是一个很棒的优点。大人没必要哀叹“无论批评多少次,还是做同一件事”“被训斥完的第二天便若无其事地做这做那”。正因为他们持有忘记失败和批评的“遗忘力”,所以他们会在小事情上反复失败。而这正是孩子在无比健康地成长的证据。

note:当我们负面评价一件事情时,是因为我们没看看到他的背面,就是有好处的一面。所以可以慎言,慎定性。

遗忘会给你带来麻烦,需要你多次啰嗦,但是TA忘了不会容易受伤。

2.恋爱和父母之爱的区别

人在谈恋爱时爱的是自己,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对自己以外的人的爱。 父母是否会“移情别恋”,比如“更喜欢隔壁家的孩子”呢?答案是,这是不可能的。虽然父母也会在心里偷偷地想“隔壁家的孩子是优等生,不需要大人操心,真好啊”,但并不会因为隔壁家的孩子更优秀而真正愿意和隔壁家互换孩子。

note:确实如此。父母的爱本身就是人的高级情感,务必让它看起来也是美好的。不要用狰狞的外表包装那么高贵的情感。

3.对青春期的解读

青春期的年轻人非常在意别人的目光,尤其是伙伴们的目光。他们最重视朋友对自己的评价。......他们会将这些作为自我同一性的要素慢慢接受。所谓的“自我同一性”,也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别,认识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如果青春期孩子在合乎常识的价值观中没有得到充足的评价、充满善意的反应,就无法形成上述所说的“自我画像”

青春期谈恋爱与其说是性欲使然,不如说它是一种想集中精力确认“异性如何看自己”的仪式性行为。

note:青春期容易走极端,是因为如果他觉得他在意的人不在意他,他完成不了自我画像,会全盘否定自己,然后不爱自己。自己破碎。他还无法把别人和自己完全分开。“你不爱我这与我无关”他完成不了这个逻辑推断。

4.自尊心和优越感

所谓自尊心,即一种尊重自我的情感。拥有自尊心,即意味着个人持有不允许任何人冒犯的人格尊严。拥有真正的自尊心的人通常也尊重别人的自尊心。 而优越感是一种非但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还会看不起人的情感。自尊心和优越感看起来相似,实则完全不同。拥有自尊心的孩子往往能与伙伴们产生共鸣,并交上很多好朋友;而有优越感的孩子往往态度上颐指气使,导致很多伙伴不愿意跟他一起玩而陷入孤立的状态。

人们对宠物的爱是对弱者的温柔 所谓真正的温柔待人,即能以自始至终不变的温柔对待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或比自己强的人。

note:这一句话击中过我。同情弱者是不错的。更健全的是无论对方是弱是强,都能同样温柔以待,不会自卑也不会自大。面对强者不会进入或战或逃的心理状态,而只是同样看见,倾听。我们不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评价,只需要内心的平和。这一点我还做不到,但是已经开始琢磨其内涵了。

5.按需养育

和孩子探讨——这件物品到底是不是我们必需的?是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能支付的? 只要理解这一点,无论按照孩子的需求给了多少肥料、水和阳光,都绝对不会给孩子带来坏影响。因为在能力范围内满足,按需给予才是育儿的基本原则

note: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边界,这是努力的方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