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指挥与控制》经典读后感有感

《指挥与控制》经典读后感有感

《指挥与控制》是一本由[美] 艾里克·施洛瑟(Eric Schlosser)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21-2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指挥与控制》读后感(一):官僚化的控制系统

刚看书名,还以为又是一本关于纷繁复杂的中东地区的书。翻来才知道,原来是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名叫大马士革的荒凉而又贫穷的中部小镇,美国空军导弹泰坦—2就部署在小镇周边。本书就围绕着因为一起技术员意外掉落的零部件而导致的导弹危机,扩展到美国的核武库的指挥和控制,以及国际国内局势背景。核武这种能量巨大极其危险的武器,总以为是被处于万无一失非常安全的控制之下的。实际并非如此,发生过上百起断箭事故,人类只是因为好运才躲避过了多次险些会被引发的核爆。就像书里所说的,人类还没有达到能使一个物体处于绝对安全的境地。回到事故本身,技术人员常常因为嫌麻烦而忽略一些本应遵循的规则,最熟悉导弹现场的技术人员在事故现场没有决定权,做出决定的是千里之外不熟悉的官员,糟糕的通信系统,缓慢运行的控制系统,各种因素叠加,一个意外引发的事故最终是导弹不可避免的走向爆炸。最终被追究责任的也仅是未严格遵循规程的底层技术人员,何其熟悉。再回到美国的核武控制系统,文官和军队之间对核武控制系统的争夺,最终随着冷战的愈演愈烈,在反应效率的大旗下,天平最终导向了军队,而军队内陆海空三军,核武实验室,以及武器公司也存在着各种竞争。指挥系统愈加纷繁复杂,安全势必增加成本,以及相对减缓面对打击时的反应速度,由此增加的重量和操作的复杂性也会对战机带来更大的压力。核武的安全性是建立在各方博弈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安全,即使是如此危险致命的核武。

《指挥与控制》读后感(二):自己造的弹跪着也要捂好

自从核武器发明那一天,对其可毁灭地球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世界上空。尤其对于亲历过核爆实验的人、亲手扔过核弹的人以及从核爆的废墟中顽强残喘下来的人,这阴影真切来自于蘑菇云的投射,其留下的黑暗盖过爆炸瞬间耀眼的亮光。

如同作者所说: 这是一本关于努力控制核武器的书——确保核武器不会因意外、失误或任何其他未经授权的方式爆炸。 command and control,似乎这就是人类所能提供的最佳方法:1.指挥,或命令,这是在说人的方面,确保按动按钮与投掷炸弹的人互相制约;2.控制,这是机器的方面,不断提高保险措施,防止意外发生时导致核弹错误引爆。

尽管库布里克拍摄了《奇爱博士》(改编自小说《red alert》)对这两种方式的作用尖锐嘲讽——除了本该起核实作用的指挥人员是个疯子加恐外症,一个指令便授权了核弹的发射,片中的所有人都处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失控状态,而控制方面却出奇地有效——只不过是指苏联的核弹自动反击系统,即使两国领导已经解除了误会,但那枚未能阻止的核弹绕过了所有指挥,自动触发了核弹互射;作者也在书中以大马士革事件为主线,以一章叙事,一章论述的结构列举了无数千钧一发濒临核爆的时刻(包括著名的古巴导弹危机),就像推荐语的中的一条说的那样:该读者试图在每出现一次夺命时刻便在书页上折一个角,结果发现整部书几乎没有不折的页数……饶是以上种种陈列书中,时刻敲着警钟,但不得不说,如果数次意外都能及时处理,化险为夷,无一例真正的爆炸(thank God),一定不是全凭运气。其原因也是书中主要介绍的主题——核武器保险装置的发展。

其实人类所有的发明都是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以后就是漫长的弥补过程:比如发明了汽车,却发现人会撞死,于是发明安全带,安全气囊,儿童安全椅等等一直到今天的自动驾驶。但我们谁愿意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呢?

核武器能够发明首先得益于对核物理的深刻理解,只不过政府与军队用它点亮了黑魔法的技能树。可以说除了拿它杀人以外毫无用处。虽然各界人士一直都在呼吁全球无核化,但就目前国家间的紧张形势来看无异于浪漫梦想。我们只能希望人类能够发明越来越高级的“核弹安全带”,“核弹儿童安全车”……与此同时,希望核弹永远待在发射架上直到生锈。

《指挥与控制》读后感(三):危险的“悬崖边缘”——核时代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引爆。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正在德国跟斯大林参加波茨坦会议,得知原子弹爆炸的消息后,他告诉斯大林美国掌握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型武器”。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1945 年 8 月 6 日,广岛原子弹爆炸在瞬间夺走了约 10 万人的生命,另外还有几千人在爆炸中受伤、灼伤,或是受到严重辐射,最终失去了生命。

迄今为止,人类曾使用过两次核武器,分别是投向日本广岛市和长崎市的原子弹。从那之后,对核武器的恐惧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

自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以来,人们就做出了诸多努力要对核武器施加某种控制。施洛瑟的这本书《指挥与控制:核武器、大马士革事故与安全假象》就是关于此种努力的优秀新闻调查作品。作者施洛瑟花了多年时间进行研究、采访、理解和反思,综合了海量的档案资料,包括政府报告、科研论文,以及关于核武器的大量历史性和论争性文献,并将其转化为涵盖了五十多年科学和政治变革的清晰叙事。

《指挥与控制:核武器、大马士革事故与安全假象》

《指挥与控制:核武器、大马士革事故与安全假象》这本书将发生在阿肯色州的一次核武器事故和美国核武器发展史交织在一起,并结合海量的档案资料,从新的视角审视了冷战,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冷战史,并让我们对核武器的发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书中,作者施洛瑟指出并探讨了自核时代开始以来就一直存在的两难困境:如何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被其摧毁?施洛瑟揭示了人的易错性和技术的复杂性交互作用,对人类构成了严重威胁;展现了微小的风险如何导致可怕的后果,以及一个国家最聪明的人如何制造了核武器安全的假象。

自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启动“曼哈顿计划”,核武器诞生以来,一众科学家、政策制定者以及军官就为了确保核武器不会被窃取、破坏、未经授权使用或者无意中被引爆而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美国真的能保证每个核武器不会出现遗失、被窃取、意外引爆或未经授权的使用等情况吗?显而易见,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在美国自1945年以来所制造的大约7万件核武器中,没有一件曾在无意之中或在未获得适当授权的情况下被引爆,但美国政府有可能掩盖了几十年来大马士革以及数千起其他核事故的真相。美国核武器的指挥与控制系统依旧无法令人产生安全感。如果有一件核武器被盗或者发生爆炸,美国的指挥与控制系统仍将达到99.99857%的成功率。但因核武器自身的特性——有史以来所发明的最危险的技术,所以我们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受起哪怕一次大型事故。

世界现在正处于一个新的危险的核时代悬崖边缘。现在就有成千上万枚导弹被隐藏起来,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它们中的每一枚都是一起随时会发生的事故,一种潜在的大规模杀戮行为。它们就在那里,等待着,没有灵魂,十分机械,只是由于我们拒绝发射而继续待在那里…

《指挥与控制》读后感(四):悬在头顶上的利剑

“核武器”一直是“毁灭”的代名词,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同时也是一种高风险的武器,能够引爆的意外因素非常多。根本不能用“双刃剑”来形容核武器,它更应该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且那根线极为纤细。

制造核武器的想法,是源于二战中美国进行的“曼哈顿计划”,由于担心纳粹会发起原子弹研究并首先制造出核武器,在美国陆军准将莱斯利的领导下,秘密集结了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制造原子弹。然而,在原子弹制造出来之前,纳粹德国已经投降,于是原子弹被用来实现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目标。

后来的结果,就是广为人知投在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也被历史所铭记。广岛市大约死了8万人,超过2/3的建筑物被摧毁,然而这还不是它的全部威力,“小男孩”是在空中海拔五百多米的位置被引爆的,而且98.62%的铀装料在超临界之前就被炸毁了,只有1.38%的铀真正发生了裂变,其中大部分又转化成了几十种较轻的元素,广岛市的“人间炼狱”仅仅是由于0.7克的铀-235转化成纯粹的能量所造成的。至于投在长崎市的“胖子”,因为偏离瞄准点1英里远、诸多山丘的影响,有大约4万人死亡、至少8万人受伤。原子弹爆炸后的电离辐射对幸存者造成的伤害也不容小觑,在爆炸结束后依旧收割着生命。最终,8月14日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在诏书中解释道:“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

美国电影中经常看到的一个场景是美国总统所拥有的一个名为“足球”的手提箱,打开箱子输入密码就可以发射载有核弹头的导弹。《特种部队2》中就有这样一个片段,撒旦冒充的美国总统在将世界各国领导人集中到一起时,首先拿出“足球”并发射了导弹,其余领导人迫于反击也都发射了各自拥有的核武器。然而等各国都发射导弹之后,撒旦又启动了导弹自毁程序,各国领导人也不得不跟着自毁导弹。在所有导弹都自毁后,撒旦冒充的美国总统面露微笑:“Welcome to a nuclear free world.”但在现实中,核武器真的全部掌控在总统手中吗?

作为首先制造核武器并用于实战的美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是不言而喻的,打一场全面的核战争绰绰有余。然而,核武器的巨大毁灭性引起了许多制造它的科学家们的后悔和恐惧,认为这是一种不属于人类所能掌控的力量,是一种灭绝人性的武器。因此,如何控制这种武器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美国军方当然希望由他们所掌控,然而这种想法遭到了绝大部分年轻科学家的强烈反对,认为这样做会把美国变成一个诡秘的极权主义国家。

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麦克马洪的法案即《原子能法》,并由总统签署生效。这个法案创立了一个由文官控制的原子能委员会和一个由国会监督的原子能联合委员会。军方可以在能够提供建议的联络委员会任职,但无权决定该机构的政策。总统有权独自决定美国拥有多少原子弹、何时移交给军方以及是否被用来对付敌人。

二战结束后没多久,冷战接踵而至,由于美国在欧洲没有足够能够保卫西欧的军事力量,原子弹作为威慑苏联的武器很快成为保卫欧洲计划中的重要部分。这种研制出来不久的高风险武器实战操作并不理想,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完善,才呈现出如今这种可以远程打击和控制搭载核弹头导弹的模样。而在冷战开始时,原子弹依旧需要像广岛、 长崎那样,用飞机进行投弹。因此,在1947年美国军方向杜鲁门总统提交了一份绝密报告,该报告指出核武器的的主要作用是唤起“人类原始的恐惧”并且“瓦解国家的意志”,最好一些打击目标是“具有特殊的感情意义的城市”。

从原子能委员会诞生之际开始,美国军方对核武器掌控权的争夺就一直在进行着。虽然由谁来掌控在军方内部的各个兵种之间也有分歧,但无论是陆军、空军还是海军,都不希望核武器的掌控权在美国军方之外。迫于冷战和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压力,白宫批准了赋予战略空军司令部一种独一无二的角色:只有它才拥有可以投放原子弹的飞机。作为战略空军司令部第二任司令官,柯蒂斯·E·李梅将军对战略空军司令部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接手之后,该司令部很快成为一种专门负责核打击的高效率组织,并拥有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摧毁能力。柯蒂斯·李梅完全可以用“冷酷”来形容,他为人粗暴、不善交际、冷若冰霜,永远叼着一根雪茄,他认为战争就是“你必须杀人,当你杀得足够多的时候,他们就会停止战斗了”。

由《原子能法》所规定的文官监管就像是一个笑话,1950年底超过一百颗原子弹储存在航空母舰和海外军事基地中,位于美国本土的存储设施中,原子能委员会的雇员少得可怜,而当时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又十分的粗糙简陋,根本不能进行有效的指挥或掌控。在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美国军方对核武器的掌控力无疑加大了,原子弹的核芯被批准运往军舰和海外基地,舰长和空军指挥官最终获取了打开存储室的钥匙。对核武器拥有法律上控制权的文官机构,实际上已经成为向军方提供核武器的供应者。

对于核武器的安全性和严密性也令人担忧。美国真的能保证每个核武器不会出现遗失、被窃取、意外引爆或未经授权的使用等情况吗?答案是否定的,美国出现许多次核武器爆炸,幸运的是至今为止,这些事故中都没有产生核当量,只是核武器中的高爆炸药被引爆。然而,这些事故也会造成不小的伤亡,钚核芯被炸碎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引发癌症。能够引发事故的因素太多,以至于核武器意外爆炸概率高的吓人,1957年武装部队特种武器项目提供了一套新的可接受概率,根据这个概率如果美国将1万枚氢弹存储10年,发生意外爆炸的概率为千分之一,如果装载到飞机上概率为五分之一,而同一时期美国境内发生原子弹意外爆炸的概率为百分之百。

冷战中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使得原本就如履薄冰的世界更为千钧一发。美国似乎是“性恶论”的忠实拥趸,在他们眼中任何能威胁到美国的国家都是邪恶的,苏联更是首当其冲。1960年12月2日,艾森豪威尔批准了“统一作战行动计划”,这个反人类的灭绝计划将在1961年4月生效。看上去是为了保卫美国而先下手为强,但如果真按照计划实施的话,美国与纳粹德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很难想象之后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这个计划重点列出了3729个目标,将被3423枚核武器击中,这些目标多数分布在苏联,其余则是中国、朝鲜和东欧,该计划完全基于冲击波效应的伤亡进行估算,将消灭苏联和中国总计约2.2亿人。如果美国或苏联任意一方向对方发射了核武器导弹,无论是不是意外情况,一场核战争必将在所难免。

时至今日,美国核武器的指挥与控制系统依旧无法令人产生安全感。2010年10月,一个美国空军基地的计算机故障使得50枚民兵—3导弹掉线,近一个小时无法联系,而原因只是在日常维护中某块电路板被错误插入一台计算机中。美国自1945年来所制造的大约7万件核武器中,没有一件被无意之中或未授权的情况下引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是上帝对人类的眷顾吗?但这种眷顾却让人感到如此悲哀。

《指挥与控制》读后感(五):很多指挥,很难控制

施洛瑟的书读起来就像惊悚小说,但他的写作手法精妙,研究充分且结构恰当。能做到这一点,他要么是能整合大量复杂信息的天才,要么是他写书的时候下了巨大的功夫。你可能觉得核末日的前景读起来不会让人愉悦,但施洛瑟做到了让人手不释卷。

以上这段话是来自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乔纳森·弗兰岑对本书(和作者)的评价。

深以为然。

一、惊悚

触发一枚爆炸威力是900万TNT当量(基本是二战时投下的所有炸弹的总和的3倍,包含那两枚原子弹)的核导弹爆炸,需要什么条件?

原子弹爆炸

答案是一个套筒扳手和一段21m左右的距离。

1980年9月18日,美国阿肯色州,大马士革镇以北,导弹发射场。

空军士兵普拉姆在做导弹的日常维护,拧开压力帽时,套筒扳手不小心掉了下去。

根据公式H=1/2gt² ,在g约等于10m/s² ,空气阻力忽略的情况下,从21米高往下掉,大约需要2.049秒。

2秒多一点,潘多拉魔盒开启。

你以为核弹保存得如金戈铁马团团围住?

为反制东方,美国在欧洲部署了数个导弹基地,那么要进入核弹基地,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是一把手枪和一把称手的撬棍,而那把手枪估计只是为了有安全感。

一个士兵长驱直入,撬开一把锁后,直面核弹弹头。汇报后,发射场加固了门,很科幻。

这可能不是最惊悚的。如果要发射成百上千甚至数万枚核弹,又是需要什么条件?

答案可能是美国总统在几分钟内就要做出发射决定,极大可能是在睡眼惺忪的状态下。

也可能是,一次监控人员的误操作,导致雷达全面警戒,核弹反击待命。

二、写作手法

在我看来,全文的布局与写作,类似通史与断代史齐进,期间草蛇灰线。

开篇,作者Eric Schlosser以美国大马士革镇为起始引线,然后大篇幅勾勒出核弹的前世今生,通论前后。因此全文一直以大马士革和核弹大环境两条线交叉着齐头并进。

泰坦导弹

大马士革这条线用细节描述,描述了泰坦-2导弹值班小组(5人)、推进工作A小组(3人)、推进工作B小组(6人)、周边平民(3人)、灾难反应部队(4人)、安全警察(3人)、指挥官(1人)、司令部(1人)。其中有妻子刚怀孕的上尉,在冲绳长大的原DJ,等等。血肉清晰,感同身受。所有的人因为一颗可能爆炸的核弹交织期间。

核弹大环境这条线则围绕政客、军方、科学家、冷战等,详述来龙去脉。核弹的指挥与控制也跌宕起伏,政客与军方围绕指挥权的争夺,军方中海陆空对导弹控制权的另一番争夺与割裂,有志之士的反核争斗与决心,美苏冷战的一触即发(奇爱博士的电影值得绕梁三日)。

除了布局,写作也颇有小说之风,如开篇在套筒掉落时戛然而止,接上这情节前,作者先勾画了诸多人物、核弹大环境。也有事故中的英雄如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发射场救援的杰夫·肯尼迪。

三、复杂信息与巨大功夫

文章之前。

列表处,

主要出场人物,43位。

相关术语缩略词,54个。

文章之后。

致谢处,

相关人物(接受采访、交谈等),上百位。

参考文献和著作列表,28页,每页约27条文献。

所以如开头乔纳森·弗兰岑所言,“他要么是能整合大量复杂信息的天才,要么是他写书的时候下了巨大的功夫。”

我想是两者都有。

四、核末日

这是大马士革发射场爆炸的那一章,名为“像地狱一样”。所幸的是核弹没有引爆。

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调查组事后得出的结论,这次因为套筒掉落引发的爆炸事件:“虽然泰坦-2导弹系统拥有‘潜在的危险’,但它‘基本上是安全的’,并且‘在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都是可以容忍的’。”

所以,这份报告让事故中的英雄杰夫·肯尼迪怒火中烧,也遑论奇怪了。

而调查报告出来时,他还在病床上与呼吸系统受到的伤害做斗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