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家有顽童读后感1000字

家有顽童读后感1000字

《家有顽童》是一本由[澳]安德鲁•弗勒(Andrew Fuller)著作,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有顽童》读后感(一):家有顽童—如何教育谈判型的孩子

谈判型的顽童精明得一塌糊涂,但凡你有所松懈就会被他们占据上风。倘若你给他们两种选择,他们总能提出第三种。如果你答应了第三种选择,他们还会再想出第四种来。从古到今,这类人物数不胜数,从巴特·辛普森到汤姆·索亚再到哈克贝里·芬—所有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如果生活在现代的话,肯定都是心理医生重点治疗的对象。 谈判型孩子的特征和表现: 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投身商界必将前途无量。他们似乎生来就具有用不完的实用智慧。他们善于取悦和笼络人心,为大多数人所喜欢。作为谈判型孩子的父母,有时候你很想去亲吻自己的宝贝,有时候则恨不得揍他们一顿。 黄金法则:谈判型的孩子拥有让任何成年人都望尘莫及的充沛精力。 这就意味着想要教育谈判型的孩子,家长们务必要对议题精挑细选。如果目标太多,很容易导致你徒劳无功。 谈判型的孩子既幽默又狡黠。他们通常利用违抗指挥和命冷的方法来左右局面。他们还爱用玩笑和调侃来赢得好感,手段极其高超。唯一的遗憾是他们不懂得适可而止。 怎样教育谈判型的孩子才是明智的 谈判型的孩子其实非常可爱,一旦你看穿了他们的伪装之后,就会发现他们是很值得疼爱的孩子。多数时候,谈判型的孩子都异常独立,这常常让父母极度渴望能有机会靠近、拥抱和爱抚他们。但要切记,谈判的时候可不是表达怜爱的好时机。不要让孩子利用你的心软来达到目的。 谈判型孩子的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转瞬之间就从想要拥抱孩子变为想要掐死孩子—这可不是什么理智的表现。而且,这种自相矛盾等于是把主动权交到了孩子手上。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谈判型的孩子并不坏,只不过你不能让他们来主宰你的生活罢了。 教育谈判型的孩子是件相当棘手的事情。你不想否定他们的独特,他们却借此想要成为所有规矩的特例。所以有时候家长有必要适当否认孩子的特殊性,转而强调规矩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对于这类孩子你必须明确地设定底线,一旦发现他们有所逾越就务必要让他们铭记教训。不要操之过急,应当坚持一两项基本原则,做到赏罚分明。务必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要求,明确地规定限度,然后反复提醒他们不可越界,要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没有商量的余地。 既不要和孩子斗争,也不要做出让步。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暂且退后,冷静观望。不要忘了你的目的不是要让他们屈服于你的意志,而是要让他们养成诚信和体谅他人的习惯,这一点对于他们将来的人生非常重要。 在你情绪激动的时候,语言将成为最危险的敌人,因为谈判型的孩子最善于玩弄文字游戏来达到取悦你、激怒你或者迷惑你的目的。口舌之争称得上是他们的必杀技。 多数谈判型的孩子都是观众越多越兴奋,所以当着他们的朋友,甚至更糟,当着其他家人的面和谈判型的孩子斗争是自讨苦吃,所以一定要把他们带到无人之处再进行对话。 很多谈判型的孩子同时也是物质狂。一个小小的奖赏有时候要比任何口头的表扬都更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如果你让他们自以为创造了奇迹。不防用一些简单的奖励,例如自由活动时间、食物和贴纸来辅助口头上的表扬。

《家有顽童》读后感(二):家有顽童—如何教育谈判型的孩子

谈判型的顽童精明得一塌糊涂,但凡你有所松懈就会被他们占据上风。倘若你给他们两种选择,他们总能提出第三种。如果你答应了第三种选择,他们还会再想出第四种来。从古到今,这类人物数不胜数,从巴特·辛普森到汤姆·索亚再到哈克贝里·芬—所有这些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如果生活在现代的话,肯定都是心理医生重点治疗的对象。 谈判型孩子的特征和表现: 这种类型的孩子如果投身商界必将前途无量。他们似乎生来就具有用不完的实用智慧。他们善于取悦和笼络人心,为大多数人所喜欢。作为谈判型孩子的父母,有时候你很想去亲吻自己的宝贝,有时候则恨不得揍他们一顿。 黄金法则:谈判型的孩子拥有让任何成年人都望尘莫及的充沛精力。 这就意味着想要教育谈判型的孩子,家长们务必要对议题精挑细选。如果目标太多,很容易导致你徒劳无功。 谈判型的孩子既幽默又狡黠。他们通常利用违抗指挥和命冷的方法来左右局面。他们还爱用玩笑和调侃来赢得好感,手段极其高超。唯一的遗憾是他们不懂得适可而止。 怎样教育谈判型的孩子才是明智的 谈判型的孩子其实非常可爱,一旦你看穿了他们的伪装之后,就会发现他们是很值得疼爱的孩子。多数时候,谈判型的孩子都异常独立,这常常让父母极度渴望能有机会靠近、拥抱和爱抚他们。但要切记,谈判的时候可不是表达怜爱的好时机。不要让孩子利用你的心软来达到目的。 谈判型孩子的父母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转瞬之间就从想要拥抱孩子变为想要掐死孩子—这可不是什么理智的表现。而且,这种自相矛盾等于是把主动权交到了孩子手上。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谈判型的孩子并不坏,只不过你不能让他们来主宰你的生活罢了。 教育谈判型的孩子是件相当棘手的事情。你不想否定他们的独特,他们却借此想要成为所有规矩的特例。所以有时候家长有必要适当否认孩子的特殊性,转而强调规矩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对于这类孩子你必须明确地设定底线,一旦发现他们有所逾越就务必要让他们铭记教训。不要操之过急,应当坚持一两项基本原则,做到赏罚分明。务必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的要求,明确地规定限度,然后反复提醒他们不可越界,要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们没有商量的余地。 既不要和孩子斗争,也不要做出让步。当争执不下的时候,暂且退后,冷静观望。不要忘了你的目的不是要让他们屈服于你的意志,而是要让他们养成诚信和体谅他人的习惯,这一点对于他们将来的人生非常重要。 在你情绪激动的时候,语言将成为最危险的敌人,因为谈判型的孩子最善于玩弄文字游戏来达到取悦你、激怒你或者迷惑你的目的。口舌之争称得上是他们的必杀技。 多数谈判型的孩子都是观众越多越兴奋,所以当着他们的朋友,甚至更糟,当着其他家人的面和谈判型的孩子斗争是自讨苦吃,所以一定要把他们带到无人之处再进行对话。 很多谈判型的孩子同时也是物质狂。一个小小的奖赏有时候要比任何口头的表扬都更具有吸引力,尤其是如果你让他们自以为创造了奇迹。不防用一些简单的奖励,例如自由活动时间、食物和贴纸来辅助口头上的表扬。

《家有顽童》读后感(三):编辑手记:顽劣的性格是一种能量天赋!

当所有人都认为你的孩子无可救药时,他或许是个天才!

01 顽劣,相对谁而言?

聪明、乖巧的孩子,能减少家庭教育的麻烦。家长都在期望自己生一个聪明的孩子,甚至祈求自己的孩子是天才。父母稍稍调拨,孩子成长成才是一条坦途。这是理想中的小孩。

可事实上,你真摊上一个天才孩子未必真的受得了。因为智商越高,越有能量,对家长育儿的要求也越高。如果孩子难以管教,这个时候的聪明,变成了顽劣。

被誉为“顽童使者”的儿童心理学家安德鲁·弗勒提出了6类顽童的教育方法。他将顽童归类为:操纵型、谈判型、辩论型、竞争型、冒险型、消极型。他的教育方法真正的意义在于挖掘不同类别顽童的性格天赋。

顽劣的性格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对父母教育来说是折磨,但对他的人生而言,是无可替代的宝藏天赋!

家长搞不定的顽童,挫折也搞不定他!换言之,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调皮捣蛋、令人头疼的顽童,那恭喜你,他可能是个天才!

02 性格的能量天赋有多大?

在安德鲁·弗勒看来,这6类顽童的性格天赋各有千秋。他将顽童分为6类,采用的是家长最容易理解和区分的方式。家长可以一目了然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操控型:霸道蛮横是天生的领导者

如开头提到的丘吉尔就具备这种特质。他们是那个成绩不好,未来却很成功的人。喜欢指挥和控制别人,且意志力坚定!他们总能通过他人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安德鲁·弗勒认为这个类型的孩子在现代社会最容易在商业上取得成功。

谈判型:胡搅蛮缠是社交天才

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是这个类型的神级代表。从小精明的孩子,长大了也不会差!他们永远另有打算!善于取悦和笼络人心,幽默、狡猾、爱使诈。哪怕是真相和结果,也能成为他们随意篡改的东西。他们天赋极高,是社交中左右局面的那个人。

辩论型:强词夺理是司法界精英

让上帝闭嘴的人!就如撒切尔夫人那样,他们是感性世界里的理性分子,能言善辩,最擅长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去。如果不去司法界,那么就是灾难。他们从孩童到成人,都是不同凡响的人物。

竞争型:争强好胜是自驱型人才

强者如海明威,他们是超常完成功课的反社会者。他们不需要外界的驱动,他们自带内驱力。赢,是一切行动的唯一目的。如果学不会自我评价,那么输是不可承受的。

冒险型:无所畏惧是创新型人才

马可·波罗、麦哲伦都是天性胆子大的乐观主义者。勇敢和乐观,都是现代社会的稀缺能力。那些需要冒险精神的职业:消防员、救护医务人员、警察、极限运动玩家都是他们适合的职业。

消极型:装聋作哑是独具魅力的思想家

最富有思想家、艺术家气质的人。他们性格模糊、举止神秘、聪明敏锐却不轻易表露内心,但他们的创造潜力巨大。不管是圣雄甘地,还是马丁·路德·金,他们总是有自己的办法与现实抗争。

6类顽童天赋一览

安德鲁·弗勒说,一个孩子可能同时具备多种性格天赋的倾向。如果你的孩子既有强硬手段,又伶牙俐齿;既自信,又斗志昂扬;时而战天斗地,时而消极顽抗,那么,这正是顽童身兼多种天赋特质的体现。

很多父母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摸清孩子的特点,辨认孩子的类型。不过,安德鲁·弗勒说,与其把你的孩子定义为“某一类”,倒不如思考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03 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父母?

尽管你知道了顽童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但养育顽童足以让最坚强的父母崩溃。做好父母,以最重要的心理建设为例。

第一、自己要丢掉负罪感。

你永远不可能做到足够关心、足够睿智、足够温柔、足够关怀、足够坚强、足够宽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尤其是当你的孩子是个调皮捣蛋、倔性十足、十分难搞的小孩时,你难免还会有挫败感。但这是现代育儿的通病,你做不到,别人也很难做到。丢掉负罪感,你才能前行。

第二、和顽童一起战胜焦虑。

顽童,表面的狂躁往往是对内在焦虑的掩饰。个性十足的孩子通常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位置十分敏感,频繁地评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容易打击自信心、引发嫉妒或者惧怕失败。父母必须意识到,顽童的内心可不是无坚不摧的。父母需要用积极的态度和孩子谈论和看待人生和未来,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第三、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顽童建立自信。

安德鲁·弗勒强调要建立自信,父母必须让顽童学会自我肯定。例如,当他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父母可以问:“你是怎么做到的?你都做了什么?你是不是偷偷努力了?”通过询问促使孩子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当表扬的语句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分量就重了。这种自我肯定的能力对促进学业,建立自信十分奏效。

第四、帮助顽童处理情绪。

合理地处理情绪,是顽童将性格能量转变为做事能力的第一步。鼓励顽童表达他们的感受,认真倾听,然后通过提问来激发他们更深入地与你交流。谈论情绪问题,等于为他提供了发泄的渠道,让他们知道除了大发脾气和一走了之外,还有其他的方式处理情绪。

第五、帮助顽童维持健康的情感。

安德鲁·弗勒说,充满鼓励和安定的环境最适宜大脑发育。父母需要教会顽童好做四件事:一是处理愤怒,二是创造幸福感,三是专注做一件事,四是拥有真挚的朋友。在书中,安德鲁·弗勒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顽童的优点往往在童年时期并不受欢迎,但长大以后却益处颇多。安德鲁·弗勒利用25年的临床心理案例和实践佐证了这一点。

例如:讨厌父母监督的孩子,最后十分享受得到关注;冲动冒险的孩子,可以提前跟父母报备自己的冒险决定,以便做好应对之策;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的孩子,在全家都去他房间吃饭后,开始和家人交流了……安德鲁·弗勒还为学校老师提供教育指导,以便管理成群结队的顽童。

《家有顽童》用于帮助父母做到合理地控制顽童的性格能量,并在未来凸显性格优势。用事实证明,一个令人头疼的顽童,也可能是个天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