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的读后感大全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的读后感大全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是一本由(德) 蒂尔·伦内伯格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读后感(一):不知道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

本书一开始讲一家母子和父女的起床看的挺有代入感,但是一下子嘎然而至,没剖析问题根源,感觉是在将有用的道理故意埋在后面,卖了个关子,结果后来出来什么2210年,什么山洞原始人后,出现了翻译生硬,让人读不下去的感觉。有点想弃读了,总之阅读体验真的很不好。有点似工具书又像小说,不伦不类的样子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读后感(二):因为总觉得累,看到书名,读了这本书,现在更累了

一向对类似的科普类书籍有所偏好,近期即使每天没做什么也总是觉得很疲乏,看到书名,很感兴趣的借来读读。没想到,读起来让我更累了…… 可能是作者的写作风格,可能是德国人不苟言笑的天性,可能是过于忠于原文不太做汉化调整的翻译,也可能是我总是选在睡前来读这么一本关于“累”的书?总之,稀里糊涂的读完了,倒是也记住了一些有趣的知识和论点。比如:

- 绝大多数人体内生物钟的一天都长于24小时,如果没有通过日光/灯光每天与外界同步,绝大多数人会倾向于越来越晚睡。体内生物钟与外部同步的最佳方式就是白天出门晒太阳,晚上减少灯光照射。

- 搭乘飞机国际旅行造成的时差,每一小时通常需要一天来恢复。由于大多数人体内生物钟长于24小时的关系,向东飞行的时差比向西飞行同样的时差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困扰。每次回国7小时的时差,我总是戏称要一周才能倒回来,现在有科学依据了,而且确实每次飞回国倒时差比飞回来要更困难。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读后感(三):一本科普读物

读这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解决自己的睡眠问题,以及经常感到的疲劳。

首先说一下,这本书内部不多,但是阅读起来却并不舒服。很多翻译的书籍在我个人阅读时,都有类似的体验:我一直觉得可能和翻译有关(也可能和专业特有的表达方式有关)。2-3个小时的累计阅读时间,但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累计时间而不是持续时间,因为阅读的困难并没有让我可以很顺利的把这本书一次性看完。

接下来说一下,结合这本书的几个观点的个人认知与感觉:

1、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时间的早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貌似日光对于睡眠有影响,所以根据个人感知和经验:每天多接触一些日光,除了睡觉前,否则不要去把房间灯光调暗。

3、生物钟尽量保持稳定,不要去随意地调整。

4、生物钟除了24小时以外,其实也要关注年的生物钟,一年四季对于个体是有影响的。

5、睡眠很重要,尽量睡足(貌似无法判断),不要让自己睡不足,对于免疫系统有影响。

最后补充一句,很多观点居然和中医的一些观点非常相似,这是我一边读一边觉得有意思的地方。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读后感(四):笔记:做个猫头鹰也很好

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时间生物学家,研究生物的内部节律。人的生物钟非常重要,可以影响到睡眠、工作效率,人需要足够的光照,也要制定个性化的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对职业选择也有影响。

人的作息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影响。生命体会受到四种时间结构的影响:潮汐、天、月、年。农业社会的人倾向于早起,很多民族都有相类似的谚语,如“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种价值观影响到工业社会的现代人。

两种主要的时间类型:早起型和晚起型,作者比喻成“云雀”和“猫头鹰”。

第一个发现昼夜明暗节律的人是一个法国天文学家,他观察到在避光的抽屉里,含羞草依然会按照日出日落的时间,张开和收拢叶子。二战后德国科学家进行的实验,参与实验的人在封闭的地下室里没有时钟和阳光,这些人的生物钟不一定是24小时,但睡眠等行为是符合自己生物钟的,比如睡眠时间是自己认为一天的1/3。

光照是动植物包括人类调节一天节律的主要信号,人类的体内生物钟往往长于24小时,但由于一种叫“黑视蛋白”的感光体的存在,没有视力的盲人也能感知到外界的时间节律,如果盲人自己的体内时钟是25小时,那么他的体内时间系统无法和外界同步。通过对仓鼠的实验,发现动物体内时钟是受基因控制的。

统计和生活经验都显示,人的时间类型在青春期后开始变晚(统计的峰值是20岁左右),也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会是猫头鹰型,而年老的人和孩子一样会早睡。这种现象可能来自生物学或社会原因。而教育部门制定上课时间时,并不愿意参考生物学家的意见。

人的体内时间受地球自传影响,因此移民到其他星球,有的人反而更适应。在地球上飞机旅行,时差综合症会影响生物钟,坐船速度比较慢就不会。时差综合症会引发疲倦、失眠、情绪波动和抑郁,大脑和消化功能受影响最大。不旅行的人,也会因为工作原因引发“社会时差综合症”,也就是体内时间与工作要求的时间不符,但工作日都要被迫按时起床,而休息日则可以按照自己的生物钟睡眠。社会时差综合征,会引发吸烟。

早起受光照影响,对印度两个城市的调查发现,东海岸的人要比西海岸的人更早起。而在东西差距9个经度,日照时间相差36分钟,由东向西人们的时间类型越来越晚。有人拿东西德国的文化差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来反驳,但只分析联邦德国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另外,大城市的人因为在户外活动较少,因而时间类型更晚,也就是说如果骑车而不是坐地铁上下班,睡眠缺乏会得到改善。 影响体内时钟的因素还有:夏令时,倒班工作。

夫妻之间的年龄差距,会影响到两人的时间类型是否同步,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男人会和比自己小的女人结婚。研究显示夫妻对对方的时间类型判断有明显差异,显然是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里,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夫妻时间类型不同,会影响共同生活的节奏。

对年度时间段的研究表明,仲夏是自杀最高的时段,自杀与纬度也有关系:光照使得抑郁的人有能量。

早起或睡眠长短,确实影响职业选择,比如一个需要早晨做手术的医生。而很多名人都是精力旺盛,睡眠时间比较短的人。时间类型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很多种解释。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读后感(五):夜猫子又如何?

现代人经常觉得累,疲惫感总是说来就来。几天睡不好,或跨时区出差需要倒时差;生活伴侣,一个喜欢早点关灯睡觉,一个却喜欢刷微信到半夜12点,这些都让人睡不好觉。现代人平均每天8小时睡眠,而这段时间里包含许多要素,比如睡眠时长、入睡速度、睡眠深度,还有睡眠类型,比如你是夜猫子还是早起的鸟儿。

2019年3月,英国《每日邮报》就报道过一项关于青少年睡眠习惯的研究,结论是大多数习惯熬夜晚起的人比早睡早起的人更聪明。这项样本为1000人的研究,似乎有些颠覆我们关于早睡养生和“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传统观点。

英国拉夫堡大学心理学家吉姆•霍恩曾说:“晚睡者偏外向和创造性,如诗人、艺术家和发明家,而早睡者推理能力较强,如会计和公务员等。”早在1976年,包括霍恩在内的几位心理学家就根据睡眠类型将人们分成“晨型人”和“夜型人”。晨型人习惯早睡早起,他们八九点就上床睡觉,早上四五点起来,迎着朝阳开始元气满满的一天。这样的人占总人口的24.7%,被称为“云雀型”;与之相反,夜型人喜欢熬夜然后睡懒觉,似乎是越夜越精神。他们占总人口的26.4%,被称为“猫头鹰型”。另外近50%的人则比较中庸,只是在晨型和夜型中有所倾向。

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大学的医学心理学教授蒂尔·伦内伯格(Till Roenneberg)是当代时间生物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他在《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神奇的人体生物钟》一书中,用各种有趣的案例串联起一系列睡眠知识。在这本关于时间生物学的作品里,他分析了人体生物钟对身心健康的巨大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着生活的幸福与否。

无论哪种文化,关于起床的早晚,人们给出的道德判断几乎是一致的:早起的人勤劳,晚起的人懒惰。这从云雀和猫头鹰的比喻里就可见一斑。虽然以智慧著称的哲学家迷恋黄昏时分振翅的密涅瓦猫头鹰,但更多时候,这种相貌恐怖的鸟儿,按作者伦内伯格的话说,“指向喜好阴谋诡计的卑鄙之徒”。

但事实上,随着人类的生活模式从农耕生活转向工业和城市生活,原先的道德标准也在悄然改变。早起之所以在道德上占优,在作者看来,是因为农耕生活依赖阳光,只有早早起来去地里干活,才能给家人带来足够的食物,还能有富余拿到市场上去交易。卖给谁呢?没准就是卖给那些晚起的懒人,赚他们的钱。“清晨的时光口中含金”“云雀是富有的”,类似的谚语有很多。而到了工业社会,不同工作在不同时间段进行,比如有些工厂需要三班倒,有些职业如送奶工,下半夜才开始工作。所以,晚起可能只是因为人家的工作开始得晚。

“传统观念一直隐含在早起和晚起这一对词语之中,但是这一对词语与人们常说的苹果和梨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早的反义词是晚。”所以,睡眠时间和睡眠持续时间是两个概念。云雀型的人可能睡眠时间很长,而夜猫子却每天只睡6小时。研究证明,那种认为起床晚的人睡眠时间也更长的观点只是文化偏见。我们习惯何时入睡,又会睡多久,除了受外界影响,比如工作要求你上夜班以外,主要受到人体生物钟的调控。

我们对生物钟的专门研究,还得从一位天文学家说起。

1729年,法国天文学家让•德美朗在研究星空之余,对窗台上的含羞草产生了兴趣。他发现,这种有趣的植物,其娇弱叶片的开合每天都像时钟一样准:白天叶片舒展着,而随着夜幕降临,叶片就会悄然合上。这促使他思考人类的睡眠节奏是否和含羞草叶片的开合是一个道理?于是他做了个实验,把含羞草藏到黑暗的柜子里,却发现第二天早上,虽然含羞草“看不见”太阳,却还是按时舒展了叶片。德美朗毕竟是天文学家,他关于睡眠问题的思考并没有继续下去,但他是第一个发现昼夜明暗节律的人。

昼夜明暗节律在海藻身上,有着更丰富的表现。蒂尔·伦内伯格在书里讲了“多边舌甲藻”的例子。这是一种单细胞海藻,当它们上百万个地聚在海面上,就像在随波跳舞一样。这样的微生物舞蹈会持续一天,到了下午接近傍晚时分,它们会渐渐散去,纷纷游向海洋深处。多边舌甲藻们会落到海底或特定的“温跃层”,当它们再度待在一起,彼此碰撞,发出蓝绿色的幽光。

作者在他的生物钟研究里之所以关注这种海藻,是因为它会在夜晚的生化反应中发光。实验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这样一个简单不过的单细胞生物,体内的生物钟都不止一套。它们的群体定向行为受到地球重力和光照的双重影响,而这两种因素都由昼夜系统控制。白天,多边舌甲藻结伴游到海面,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和糖;到了晚上,它们顺着重力吸引往海底游去,那里有它们繁殖需要的养料,比如来自有机体尸体的氮、磷、硫等。对海藻来说,它们需要的生存资源彼此相隔很远,能量在海面,养料在海底,所以,通过体内生物钟的严密配合,海藻们既能在太阳升起时按时来到海面吸收能量,又在夜幕降临时回到海底待在丰富的养料里。

通过研究动植物对白天黑夜的感知,我们对复杂的人体生物钟有了更基础的认知。

在讲到生物钟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时,伦内伯格举了一个很常见的案例,伴侣的睡眠类型问题。比如丈夫喜欢晚睡,睡前还得开着台灯看书半小时,而妻子喜欢在黑暗的房间里早点上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入睡方式,困扰着长期生活的伴侣,有些人适应了,比如调整彼此的睡眠时间,或索性分房睡;有些人始终无法适应,弄得双方都身心疲惫。

在慕尼黑的一次时间类型调查中,作者发现男性的平均入睡时间晚于女性,而且在最晚值上,男性是21岁,女性是19岁。这或许解释了女性爱睡“美容觉”,男性喜欢熬夜的常识。不过,人们在判断自己和伴侣的时间类型时,会带入不少主观因素。比如,妻子往往认为丈夫的入睡时间和自己差不多,而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丈夫在妻子不在家时,都会更晚睡觉,这或许是因为丈夫们平时只是在适应妻子的睡觉习惯。

从研究数据中,伦内伯格还提出,虽然实际上在20到50岁的年龄段中,男女的时间类型差距在不断变小,到了50岁几乎就一样了。但丈夫和妻子在心理上,却会愈发觉得对方的时间类型和自己越来越不一样。作者提出了两种解释。第一个解释是,许多现在60多岁的人,他们结婚的时代不太有婚前同居,所以不太有机会了解伴侣的时间类型。第二个解释是,许多年轻人在热恋时压根儿不考虑时间类型差异的问题,等开始过日子了,却发现彼此睡眠类型迥异。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累》的德语原版书名,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我们如何滴答:内在时间对生活的重要性”。生物钟如此重要,它让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从演化角度来说,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书的最后,作者以“突破黑夜的瓶颈”为题,讲了哺乳动物祖先的演化。比如小型啮齿动物,生物钟让它们白天躲在窝里,躲避被捕食的命运,夜里则出来觅食。同时,它们演化为恒温动物,适应了黑夜的寒冷。人类祖先也曾是如此,夜里偷摸摸出来觅食,睡眠也是零打碎敲的补个觉。但随着演化优势的不断凸显,我们又重新占领了白天,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打猎、采集,进而从事主要的生产劳作。

内在时间配合着特定生存环境的需要。以后,当你再遇到一个夜猫子室友,或爱睡懒觉的伴侣,不妨抛下传统观念,用更宽容的态度,去发现专属他们的那份才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