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庞贝》读后感1000字

《庞贝》读后感1000字

《庞贝》是一本由[英] 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4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庞贝》读后感(一):读书笔记

在小红书上被人推荐了这本书,看到封面上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顿时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书里核心是从经济,政治,娱乐,艺术等方面讲述庞贝城。解读画作以及经济的,作者的语言简洁而且易懂。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讲述着兼公正的老师,有趣且可观的解答了关于庞贝的一切,不同于考古学家的陈述,更真实。

《庞贝》读后感(二):文字的纪录片带领我去了一趟庞贝

垃圾的恶臭,满地的阳具logo,商铺街道的聒噪热辣,维苏威火山淹没的曾经与罗马为敌的庞贝古城如此这般在Beard笔下呈现在我面前,回想2007年庞贝展览来京,我看了就开始畅想“伟大属于罗马”的那个庞贝,结果眼见的展品丝毫无法与“伟大”划等号,总觉得哪里不对,原来古代罗马城市,公民政治与市井生活绝非一两件来华的展品可以说得清的。

幸而这一部极其专业的庞贝历史图解让我稍微摸到了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在强大的学术性之下,书中体现了作者对材料整合的高超技巧,行文如同文学作品一般意趣畅快,尤其对于古代世界女性的关注,是其他皇皇巨著所遗漏的。

beard严谨但不失大胆判断。意犹未尽的Pompell

《庞贝》读后感(三):同样是一本满分书

这本书对于不熟悉罗马史的人来说,可能有点无聊,因为其中没有宏大叙事、没有格言警句、也没有戏剧化的冲突和“爆点”。不过对于罗马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是一个挺大的惊喜,非常值得一读。我本来以为这本书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类似于某个纪录片的文字介绍版本,没想到更像是各类学术问题的全景式简介。文字很好读很活泼,但看得出背后有严肃的学术研究做支撑。书的内容远远不限于对庞贝城的介绍,甚至不限于私人生活史,而是基于庞贝城的发现扩展讨论了罗马帝国的各个方面,比如第五章“谋生:面包坊主、银行家与鱼露商”涉及罗马经济史的讨论;第六章“谁在管理城市”中的相当篇幅讨论了小城市在帝国时期和罗马城的政治联系;第九章“住满神明的城市”介绍了罗马人的宗教信仰。只可惜受限于篇幅,很多介绍还只是点到即止。

《庞贝》读后感(四):《庞贝》:一座向死而生的古城

提到庞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因为火山爆发而被毁灭的命运,以及那部引人关注的小说《庞贝末日》及其影视改编作品,而熟悉罗马文学掌故的可能还知晓老普林尼“作死”一事。去过庞贝遗址的,兴许还会残留不少旅途印象,比如那些已经碳化的骸骨(人的和动物的),然后回到家中,继续投入自己的鸡毛蒜皮(尽管在庞贝的时候直面死亡导致了内心激荡)。关于庞贝,闲谈似乎应该到此为止,理由部分在于它不像“永恒之城”罗马那般引人关注。

庞贝真的如此微不足道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看来如此。作为罗马史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玛丽·比尔德以《罗马元老院与人民》《古罗马的笑声》等作闻名;的确,从偏于一隅的弹丸之地到成长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罗马自身的故事堪称传奇,也自然而然会引起军事迷的广泛兴趣,不过,居于帝国中心的罗马与边缘的庞贝,尚有很多方面可以发掘,比如罗马是如何影响地方,反过来地方如何与罗马接洽,诸如此类,理解庞贝,有助于理解罗马帝国本身的复杂性。

书写庞贝的故事,我们首先遇到的困难是资料格外有限,第一手资料,比方说城中的房屋、神庙、店铺,要么因为火山爆发受到了损坏,要么因为逃往留下了模棱两可,甚至自相矛盾的证据。其次,我们面临着视角的问题,是更应该关注庞贝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比如营造官、执政官,还是将焦点放在普通人的身上,比如磨坊主、鱼露商,是更应该庞贝的社会生活,具体到衣食住行,还是所谓的“庞贝大事记”?再则,我们不能忘记这座城市与罗马的关系,无论是否典型,她的身上都像其他城市那样带有罗马的印痕。

因此,由比尔德领路的庞贝之行,注定了自始至终游走在可能与不可能之间,这对传统史学的客观性追求来说是一次挑战——我们难道不是应该主要书写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实吗?我们书写的庞贝,可以是我们凭借各种证据——因而就不算是从头到尾捏造——想象出来的一座老城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这种想象是否背离了史学的追求,一方面不那么客观,另一方面又存在误读、娱乐化的风险?

尽管挑战重重,比尔德还是执着地背起了行囊,带着我们这些网络时代的孩子乘坐时光机器来到了庞贝,我们既是寻常的游客,又是古城的探索者,用自己的理性与常识同比尔德对话,会对她的机智抱以掌声,会用笑声回应她的英式幽默,还会对她侦探般的推理能力啧啧称奇。在比尔德那里,庞贝是一座死亡之城,但同时向死而生,它向我们表明古代罗马世界,如果往大了说,古代世界,可能存在怎样的生活状态。

与我们熟悉的很多古代城市相似,庞贝既简单又无比复杂。简单之处在于,我们知道它实行奴隶制,家奴隶属于主人,知道它在前基督教时期是欲望的天堂,公共场合遍布性的意象,也知道它的重要经济行业是鱼露生产,崇拜各式各样的神祇。不过它的复杂之处在于,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界限是流动的,而非固定不变的;尽管它没有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忌讳,可是,庞贝社会也存在种种性规范,它们对男性和女性的公共形象提出了许多要求,特别是对妓女和贵族妇女的区分。

当然,住在庞贝城中的除了男女老少,还有各式各样的“男神和女神”,他们“在数量上很可能要超过人类居民”。如今生活在世俗时代的我们,可能会质疑庞贝人信奉这些男神女神的虔诚度,但比尔德认为,“古人不像我们今天这样会探讨神力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与其认为庞贝人关心的是神存在与否,不如说他们在意的是神“到底长什么样子、不同的神之间有何关联,以及他们是如何、何时和为何介入人类生活的问题”。

即便你只是一个猎奇的读者,比尔德也不会让你失望。遍布庞贝城各地的男性生殖器意象,想必会让你涣散的脑神经立刻集中注意力:我们来到了外星球吗?并非如此。尽管带有性欲的色彩,但需要知道的是,在古代世界,男性生殖器意象还代表着“权力、身份和好运”。同样,看到某个房屋中出现不少男女性爱场景的绘画,你可能怀疑自己走进了庞贝的妓院,可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因此需要在得出结论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尽管如今的庞贝早就不是火山倾覆之际的模样——风雨的侵蚀、窃贼的光顾、战争的摧残,但是,当面对那些罹难者的遗体,我们仿佛就站在历史的现场,听得见他们的恐惧和战栗,以及他们最后的呼救。庞贝的确是一座死亡之城,同时还是一座“惊奇之城”,尽管不完整,但她为我们保留了理解古代世界——那个我们宣称理解,但其实往往陌生的世界——的重要途径。走进庞贝,也等于从边缘走进了一个帝国。

《庞贝》读后感(五):庞贝生死书

我是在庞贝古城售票处排队的时候看到那个消息的。那时我百无聊赖,刷起微博。天大亮还不太久,温度还没起来,但风里已然吹着今天会很热的气息,就是亚平宁半岛夏季自带的那种盛气凌人的金灿灿的炙烤感。

“韩国演员崔雪莉今日在家中被发现身亡”,那条微博好像是这么说的。我懵了。她多大来着?25岁?我不喜欢她,也不讨厌她,我只是个听说者,听说她是人间水蜜桃,听说她恋爱,听说她疯了,又听说她死了。

我顺着其他游客往里走,看到那些一度富丽堂皇的屋厦,也看到那些出名的石膏铸人,以各异的姿态散落着:恐惧地捂住眼睛的男子、抱着孩子的母亲、瘫坐在地上合十祈祷的青年人……他们死了。他们确实活过。她也活过。她现在死了。我的思绪反复游移在当下与别处,此刻和那时。

集市上集中收纳了大量文物,包括许多石膏铸的人形

庞贝确实是这么个地方,在庞贝,人就很难不去想生死,毕竟这座城市本身就在生死场上摸爬滚打。玛丽·彼尔德在《庞贝:一座罗马的城市的生与死》里是这么说的:

我踩着2000年前古人的脚印走在石板路上,人行道很高,一路是小酒馆(至今仍能看到摆放熟食的柜台)、有精致壁纸和马赛克地板的民居、洗衣房和教堂,以及游客最感兴趣的妓院。那么多年前,居民们走在一模一样的路上,晒着一样毒辣的太阳,和我有一样的心情吗?他们今天会做什么呢?

已经剥落的壁画,难掩其曾有的精美

这本书就是在试图解答庞贝人怎么活的问题。它叫《庞贝:一座罗马城市的生与死》,但更多关注在“生”的一面。这并不让人意外:古庞贝城以死的面貌出现,但包裹着生的内核,比任何一个古迹都更接近“生机勃勃”。如果偶尔忘记远处宁静蛰伏的维苏威火山,你甚至觉得时间在这从未中断过——大概也是这么个夏天的早晨,你在刺眼的阳光中提着水壶去街上的小喷泉打水(一个公认的绝佳社交场所),那里已经围满了人,你听了几个街坊八卦,一笑而过,顺便在小贩那儿买点鱼露和无花果带回家,隔壁传来洗衣的奴隶干活时嘿嘿吼吼的歌声。

也许正因为如此,它死的那一面才让人格外动容。人们完全可以对那些有血有肉的古人感同身受。

他们是和你、和我一模一样的人,他们生活的这座熙熙攘攘的城市和我的城市很像,他们逃难时舍不得家当的艰难抉择就是我面对火灾地震时或许会有的那种心情:“真的要跑吗?万一不会有事我这会儿冲出去岂不是很傻?也不行啊,万一真完犊了呢?”,他们面对死亡的绝望和恐惧和我将来会有的那一刻也没什么区别。就是这种瞬间,让我的灵魂和一个比太爷爷的太爷爷还要老2000岁的古人握了手。

庞贝多处散落着看家小狗的图案,“内有恶犬”,居民相信这可以保佑家宅安康,尽管实际上这只小狗没能守护任何人——又一个令人动容的、关于庞贝生的一面的具象。

庞贝就是这么个地方。我又做了一回听说者,我听纪录片说,听导游说,听玛丽·彼尔德说,但又突然体会到,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旁观生死,我们自身就是生死的一部分,它裹挟一切,势在必得,我们是亲历者。我们拥有他们突然就失去的东西,也总会走向和他们一样的结局。这种亲切感把作为个体的人包裹进作为群体的人。“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如果灾难发生,我们会像那些单薄的石膏人像一样相互依偎吗?死亡降临的时候,他们只能束手就擒,但起码不算太孤单。可惜多数人在灾难发生前很少去想这个问题,我们抬起手不是为了把彼此揽进怀抱,而是要把对方推进荆棘密布的角落。如果自杀的人在死前被拉上一把,或者把时间再倒回一些,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没有被推开,她还会选择死亡吗?

从古庞贝离开的时候——这既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也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门口的小贩正在摆摊叫卖无花果。Pompeii和Pompei好像没什么区别,依然爱吃无花果,依然车水马龙,就算汽车取代了马车,依然遥望着维苏威火山巨大的阴影,它像只趴着睡觉地爬行动物,貌似无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