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经典读后感有感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是一本由(日) 大岛祥誉著作,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读后感(一):《麦肯锡高效工作法》心得

问题:工作效率不高(经常要加班)

读本书目标:寻找高效工作方法。

通过读本书,我了解了最小化工作法。何为最小化工作法:用最小的付出,取得最大的结果,即通过将力量集中于一点,集中力量专注于当下在做的事情 ,此为工作安排的最高境界。

(1)果断舍弃不重要的工作;优先安排最有价值的工作;

(2)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果;一次只做一件事

(3)用总体视角审视自己工作,工作安排的关键是流程设计和技能提升。一项工作到手后,先统筹考虑下工作流程及进度,每项工作都要有完成时限,而非做一点算一点。

通过读本书,我还得到4个启发(有利于提高效率):

1、保持大脑及五官的高度敏锐度,有利于提升专注度,从而大幅度提升效率。方法有:(1)保证睡眠,早睡早起(晚10点睡,早5点起,早上是极佳的工作学习时间);(2)运动;(3)冥想等。

2、工作安排要张驰有度,高效工作,也要彻底放松,例如比如晚上6点固定下班时间,然后利用走路回家的时间放松一下。

3、计划,以年度做计划(一年后,我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那么此时我应该做些什么,即想象一下未来的自己),同样也要有月计划和周计划。

4、每天至少每自己20分钟的“安静时间”(建议早上、晚上各冥想20分钟),让自己放空。

通过本书的阅读,已找到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从现在起,尝试这些方法。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读后感(二):将观点总结为3个,就能说得明白易懂

在发表成果和制作资料的时候,“3”这个数字十分常用。比如“这里有3个重点”“有3个理由”等,我们经常习惯性地将重点内容总结成3个。

因为“3”是一个既不多也不少,还容易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数字。如果不足3个会使人感觉太少不够充分,如果多于3个则会使人感觉太多,难以理解和记忆。

所以我们在制作资料的时候也应该善于利用“3”这个数字。

比如在“这里有3个重点”的时候,可以将每个重点总结在一张纸上,总共制作3张资料是最合适的。

当然,有时候只用3张纸可能无法表现出所有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每一个重点部分的要点、根据以及数据再细分成3个部分。如果仍然觉得不够,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将细分化之后的部分继续细分成3个部分。

也就是说,在表现3个重点的时候,可以将每个重点都细分成3个部分,制作9张资料。我将这种方法称为“3的平方法则”。3张、9张、27张、81张……资料的页数永远是3的平方倍数。在制作资料的时候养成明确最终成果物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工作的品质和效率。

我在做管理顾问的时候,前辈经常告诉我“将想要传达的信息总结成3部分,这样你说的内容就很容易被人理解”。坚持用“3”这个数字来制作最终成果物,就可以准确地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对方。这也是可以让你更容易获得对方的理解,取得成果的方法之一。

用“主张+3个根据”来进行总结

“空·雨·伞”这个框架是在制作提案书和企划书的时候很常用的工具,从前文中提到过的“3”的概念上来看,“3”可以说是这个框架的关键词。除了“空·雨·伞”之外,还有一个很常用的框架。

那就是“主张+3个根据”。意思是“自己最想传达的主张,以及支持这一主张的3个根据”。

比如想对食品公司传达“应该进军中国市场”这一主张的时候,可以同时提出3个根据。

“我们公司应该进军中国市场。理由有三点:

② 本市场已经趋于饱和(Company);

② 中国人均收入提高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Customer);

③竞争对手已经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开拓高级食品市场(Competitor)。”

顺带一提,上面的理由是以“3C”的框架为基础总结出来的,像这样没有遗漏没有重复地从多个角度对主张进行补充,可以使主张更加具有说服力。当然,用来证明根据正确的数据也应该一并表示出来。

通过“主张+3个根据”的框架来对最终成果物进行总结,可以提高思考的品质和效率。

当你不知道应该如何对最终成果物进行总结时,不妨试一试“主张+3个根据”的框架吧。

h1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读后感(三):言简意赅,步步可学,要义笔记分享

全书不过百来页,不费时不费神,但满满的干货,按自己的理解整理下要义,按照中国的味道分道与术两面,所谓道就是理念,只有明白了工作和生活价值,才能真正地高效。术的方面从品质和效率两面整理下,这个恐有遗漏和细节错误,但不是很打紧。

一、理念(道)

1、 一切以价值为要,找到工作的价值和提升点,才能不被工作所麻木,所奴役

2、 高效工作,战胜拖拉,不做伪努力者,留出富余时间

3、 富余时间去拓展生活:丰富生命,享受人生,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二、技巧(术)

品质:

1、 假设,通过设问、假定、收集、验证的循环来步步逼近最优解。有几个TIPS:

1) 提问要设框架,不要泛泛

2) 向行家请教,重点句型:“我认为如果……会……;您怎么看?”

3) 不要轻信媒体信息,尤其是网络,垃圾或倾向性太多,看到这些信息,要问:So What?;要清楚了解情况,亲身调研必不可少

2、 全局思考,整体设计。在品质上讲,是帮助梳理什么工作最有价值,避免盲目,同时又促进了效率,几个TIPS:

1) 整体设计要一目了然,绘画在一页上,小笔记本不适用

2) 利用框架思维来制表,例如3C(Customer, Company, Competitor)

3) 第一次做,可以随机写出应该做的,然后再整合

4) 流程中的关键点和检查点

效率:

1、 聚焦!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扫除干扰源,邮件,网页,手机!

2、 把握自己的时间感觉,人一般都高估自己,所以吃不准,那就按两倍时间来算!

3、 定量定性工作要区分,定量的工作要留出必要的时间块

4、 成果意识,80%的质量OK了,追求100%导致用时过长无意义;质量还同领导的期望值相关,有时候领导不关心质量,要的是速度

5、 一切任务时间设限!Deadline 是第一生产力!

6、 最大的Deadline是固化每天下班打卡,不要有“不行就加班”的念头,打卡走人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犒赏

7、 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五感敏锐

1) 早睡早起

2) 适量运动,散步拉伸就很好

3) 冥想,每天留给自己10-20分钟安静的时间

4) 业余时间别去工作,多读书多走走,丰富人生阅历,反而刺激工作灵感

最后我想谈谈作者,刚拿到书觉得好坑,薄薄一册,42元,顶着麦肯锡的名头真是杀猪价,不过看完觉得真值,日本人的风格真令人欢喜,平铺直叙,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堆砌的辞藻,就是简简单单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一一道来,而且充满了日本的匠气,一板一眼,步步可学,和松下、稻盛是一个路数,但麦肯锡的履历又让作者没有拘泥于此,把核心价值提炼出来,不要死板的去拼命,科学方法合理规划,中西合璧,私以为这是一味良方。

《麦肯锡高效工作法》读后感(四):供查看

虹口西西弗書店

十字路口等紅綠燈

遊樂場熱鬧散盡

隨手拍(街景一)

隨手拍(街景二)

為啥要滿140字才能發呢?那我就寫個流水賬吧。(照片按時間順序放的:)

圖為書店以及公園周邊。以前好像翻過這本書。總結關鍵詞以便回憶:保持不斷的輸入;冥想(每天給自己預留安靜的獨處的時間);廣泛的興趣愛好(我的理解:生命不止工作,培養興趣愛好有時很可能有助於工作);保持與各行各業的人的交流(我的理解:不固步自封,保持開放的心態。(其實是為了湊字數哈哈));保持良好的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堅持運動;集中力量在與價值直接掛鉤的部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