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建筑的故事》是一本由[英] 帕特里克·狄龙 著 / [英] 斯蒂芬·比斯蒂 绘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1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一):虽不能说是故事,但也不仅仅是复原图

定位有点像童书,但没有为了易读性牺牲严谨,起源部分从需求还原建筑的发展有孙机的《古代物质文化》那味。光从帕特农神庙到巴黎圣母院细节详实标准的复原图就值回票价了,也有对扶壁等力学结构的解释,遗憾就是重介绍而没有把建筑艺术和技术的发展串联起来。 现代部分则更加“理论”,把功能决定形式的概念具象化了,比如特别清晰地阐明了悉尼歌剧院和蓬皮杜中心的设计理念——前者被悉尼城所环绕所以设计上要避免“正面”,后者需要随时改变功能所以单纯地创造出一个巨大空间并把柱子放在室外。 又及,对中国的木构介绍选了紫禁城为例,讲布局多于结构,甚至斗拱的部分还是译者修订的,中国读者可能会相对不满意,不过规模巨大的皇帝内城确实是一个理念上迥异于西方的建筑理念,作者着墨于此也合理,这种隐性的欧洲中心主义实在是不可避免的。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二):读书记录

拱券xuàn 左塞尔金字塔、克诺索斯宫殿、帕特农神庙、圣索菲亚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印第安人特奥蒂瓦坎城、玛雅人帕伦克城、紫禁城、沙特尔大教堂、兰斯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圣安德烈亚教堂、坦比哀多礼拜堂、圣彼得大教堂、圆厅别墅、国王清真寺、泰姬陵、格林威治皇后宫、沃勒维孔特城堡、梅尔克修道院、彼得保罗大教堂、柏林音乐厅、白宫、威斯敏斯特宫、新天鹅堡、水晶宫、红屋、圣家族大教堂、包豪斯学校、流水别墅、克莱斯勒大厦、曼哈顿银行大厦(特朗普大厦)、帝国大厦、威利斯大厦、吉隆坡石油双塔、台北101大楼、哈利法塔、悉尼歌剧院、上海中心大厦、蓬皮杜中心 希腊人为神庙设计出了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三种柱式。 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最负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巴洛克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巴洛克风格之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 洛可可风格为巴洛克风格的晚期,洛可可的总体特征为轻快、华丽、精致、细腻、繁琐、纤弱、柔和、追求轻盈纤细的秀雅美。 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大教堂、缅希科夫宫、彼得保罗大教堂、彼得霍夫宫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三):一杯敬文字,一杯敬图画,一杯敬先辈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屋外正在电闪雷鸣,一道道的闪电不断在撕裂夏季的夜晚。想象如果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面对如此的天地伟象,可能只能瑟瑟发抖,感叹天地之力,更多想到的是躲避。感谢伟大的建筑,让现代的人们能够更舒适地生活。

伟大的建筑很多时候超出了普通建筑的功能范畴,有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代表,成为一个城市的坐标和象征,成为一个君主炫耀财务的体现物,成为宗教世界里天堂或者极乐世界的现实化身,成为展现一个国家和城市蓬勃发展的注脚....

伟大的建筑又是一段凝固的历史,他们不会像普通历史文物一样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消解,反而成为一种跨越时间的历史的呈现。

感谢作者的梳理,选择了建筑长河里,有代表性的16座建筑,缓缓道来他们的由来、功能、风格以及在建筑史上的特殊地位。每段文字不长,但朴实易懂,整本书的历史脉络和建筑发展历程又互相呼应,很好地体现了建筑的变迁过程和内在原因。

感谢插图作家的精准描述,解剖图这样的形式,让外行能够更好地理解建筑内在的结构和精妙地设计,鲜艳的色彩,精巧的分解,巧妙的视角,让这些插画有了不一般地灵动,已经脱离了工程图的范畴,更像是一幅艺术画作。

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伟大的前辈,每一个伟大的建筑都是人类的审美情趣、工程技艺、对自然的态度的投射。这些建筑的背后一定是巨大的付出,但换来的是不朽地凝固和赞叹不已地观赏。

我个人觉得稍显遗憾地是建筑的选择和视角,以欧洲居多,范围略显狭窄,建筑范围的代表范围略显不足。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四):四月打卡1 《建筑的故事》100%

一本兴趣小书,知识容量不多,用空闲时间读,一天不到就翻完了。 以全球历史上出名的建筑为小目录,对其进行简短的介绍,远到帕特农神庙(智慧女神雅典娜·帕特农)、左赛尔金字塔、圆亭别墅......近到巴黎的蓬皮杜中心(1971s)、悉尼歌剧院(1959s)。

书吸引我的,不在于文字,而在于书中的彩铅建筑剖面图图解,具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注重引导一种兴趣。看到该书的手绘插画师Steven也是DK御用插画师,确实配图风格像DK的图书。

★书中也穿插建筑结构的图解小知识,如古典柱式、拱券和穹顶..... ①包豪斯的意思是「盖房子」 ②「巴洛克」,其名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完美的珍珠,但由于它的瑕疵却显得更加美丽。 ★历史相关背景摘录: 工业革命改变了建筑的方式,1851年英国的玻璃宫殿正是在其背景下建造的。“20世纪初,数百万人在一战中丧生,很多城镇毁于一旦。一战结束以后,人们更有理由去展望未来,而不是追悼过去。” 设计师们认为新建筑需要新规范,而不是沿用古典规范(中心对称、装饰繁多)。“首先,他们宣称装饰已经属于过去,现代建筑根本不需要装饰。其次,他们认为应该让建筑的功能决定他的外观。最后,他们决定让所有人看到支撑建筑物的梁柱结构,而不应该让他们被雕饰掩盖。” ★建筑编年史时间轴,十分清晰

ps.感兴趣找pdf读下就好,若不是为了收藏,感觉没必要花一百多块买纸质书。

《建筑的故事》读后感(五):文艺复兴时的建筑理解

几百年来,西欧人建造了许多哥特式教堂、城堡和大教堂。

哥特风格的巴黎圣母院

每个城市都竞相建造最宏伟的建筑。在法国,沙特尔(夏朵)大教堂、兰斯大教堂和亚眠大教堂相继动工,它们的尖顶直人云霄,一个比一个更高,窗户也一个比一个宽敞。沙特尔(夏朵)的市民非常渴望拥有一座自己的大教堂,在没有马车来运输建材的时候,他们甚至亲自上阵,徒手把石头拖到工地上去。

有时,人们改变了想法,一些建到一半的教堂便会被推倒,换一种新方式来重建。那时的工程师不知道如何计算建筑的承重和受力,他们只能不断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有时建造中出了差错,建好的墙壁轰然倒塌,成为一片尘土。渐渐地,他们学会建造更加轻薄的墙壁,也知道了如何用飞扶壁来平衡拱顶的重量,并能建造出如箭矢般直上云雪的尖顶。

就在中国人建造紫禁城的同时,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方式,它随后影响了整个欧洲。意大利是古罗马人曾经生活的地方,那里到处是他们的遗迹——水道、桥梁、神庙和剧院。尽管意大利人有时也会建造哥特式教堂或是仿造拜占庭建筑,但他们仍然对古罗马念念不忘。随着时间流转,他们对古罗马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愈发为之着迷。他们发现古罗马人并不住在城堡里,而是住在更加雅致的宫殿和别墅中。那个时代罗马人的生活比起如今的意大利人要富裕得多,也更时髦。他们想象着自己也能过上像古罗马人一样的生活,于是便开始建造属于他们的罗马建筑。

这就是文艺复兴或是古典(意指古希腊和古罗马)复兴的开端。但当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们尝试着重现古罗马建筑时,他们发现自己无从下手。他们知道古罗马人使用圆拱而非尖拱;他们也了解古典柱式——多立克、爱奥尼和科林斯;他们手头上还有一本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 Viruvius )留下的建筑学著作,尽管其中很多内容是关于桥梁和军营的;他们也参观了万神殿等古罗马时期的神庙,但是古罗马人的建筑遗产大多已化为废墟。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就好像是空有食材却找不到食谱的厨师。

所以他们只能重新 “发明”古典建筑。

在佛罗伦萨,一位名叫菲利波 •伯魯乃列斯基( Filippo Brunelleschi)的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带有罗马式穹顶的大教堂和古典圆拱装饰的极简的礼拜堂。

我超喜欢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双层穹顶设计,兼顾了大和不垮(在当时的技术下)。

另一位建筑师,莱昂 •巴蒂斯塔 •阿尔伯蒂 (Leon Battista Alberti)写了一本关于古典建筑的书,还在曼图亚(Mantua)设计了一座教堂。

它从正面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罗马圆拱

第三位建筑师多纳托 • 伯拉孟特( Donato Bramante ),他在罗马设计了许多古典建筑,还建造了一个罗马风格的圆形神庙。

坦比哀多很小,这名字是音译的,但很少有人把哀放在名字里,所以我对这个建筑格外印象深刻。坦比哀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对建筑届来说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这种风潮的影响下,教皇也决定以古典风格重建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古典建筑终将取代哥特式建筑,并席卷整个世界。

但人们必须首先弄明白该如何应用这一风格,让它不仅能用来建造宫殿和教堂,还能用于其他各种建筑。

来自意大利维琴察(Vicenza)的石匠完成了这个任务,他就是安德烈亚 •帕拉第奥( Andrea Palladio )。

他没有让古典建筑变得更加气派或华丽,而是赋予它们简洁的魅力,才使得古典风格在建筑上的广泛运用成为可能。

圆厅别墅,1567年,穿堂风有点大,冬天住着有点冷

在繁华的商业城市威尼斯附近,有一座叫维琴察的小城,那里的人们主要靠向威尼斯输送农产品来维持生计。不同于遍布着美丽建筑的威尼斯,维琴察又小又丑。

当提到维琴察时,人们总是嗤之以鼻:“到处都是农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