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摘抄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摘抄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是一本由王汎森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一):读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该书:作者社论观点的合集,书籍很大一部分描述历史、人文社科、对相关人物的回忆。对于作者描述的历史、人物我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索性略读或直接跳过。而有几小篇,我的确受益匪浅,感受到作者的力量:“为什么要阅读经典”、“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真正的哈佛是看不见的哈佛”、“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再谈假如我是一个研究生”。1、经典的阅读是敲门砖,读者的角色与经典一样重要,要学会不断“生发”自己的观点。2、重视横向的、从侧面撞进来的资源,享受与同龄人思辨的过程。3、思想的陶冶、丰富且富有生命力的理想的哺育——真正的“哈佛”。4、self-help;进入一个领域最好的办法:不停地念书、不停地报告。➡️⏰多看、精读心理学论文,整理自己的心理学论文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二):如何耐得住寂寞

该本小册子是王汎森老师过去十几年的杂文集,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至少四条)他对这本书的标题不甚满意,勉强接受。论其大部,还是谈论人文学科的边缘化所引发的思考。表面上,人文学科因其不具有直接的现实价值,在市场化的进城中渐趋边缘,仅供维持生计。然实际上人文有其自己的主体性,它所强调的价值总是有形或无形地引导着社会的方向。王老师的书总是引发人重新思考思想的价值,里面诸篇杂文便有许多令人深思之处。但是令人失望的地方边在于我是感觉到王老师“自我学术内卷化”的严重,且不说书中几篇文章大段乃至全文的重复,如《什么可以成为历史》一篇几乎全文重复于《历史领地的流变》,《书的危机》一篇大段也重复于《历史领地的流变》,关键是书中很多杂文提的概念、方法、价值在之前的《执拗的低音》、《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思想是一种生活方式》等中重复出现,让我深觉这种“自我内卷化”的可怕。其实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将其擅长的人物如章太炎、傅斯年等作为线索穿插其中讲故事的书写方式,只能期待王老师有更出彩的新成果了。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三):历史视角与二元命题

作者原本想取名《人文科学的危机》,着实切中本书要义,中二编辑偏要取个《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的名字,一开始差点以为是教育书籍而错过……

虽然大多数所选文章只是媒体或演讲里的一鳞半爪,但是仍能窥见中王汎森的治学态度和历史见解,最喜欢的是论述当代史学危机来自于文学和哲学领域的后现代性思考,以及文本与文化的映照这些内容。因此,相比具体的史学议题,教授跨越领域的思考范式是更有助益的,比如历史视角(historic reasoning),其实是我们做金融研究也要借鉴的,比如这两年读信贷史、征信史、保险史、支付史中宗教扮演的角色。

回想最近两年不成章法的读西托夫斯基、泽立泽、莱考夫、希钦斯以及其他一些人的一鳞半爪,隐隐越发觉得不同的学科论述都回到某一两个二元命题的讨论,财阀与群氓、神圣性与世俗性、利他与利己、能指与所指也好,其中的拮抗似乎都如书中所言多少回到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我虽然始终无法窥见社会学或人文学的治学高山,但庆幸启发了少许思考,多前行了百分之一。以及年纪大了记性衰退,不记笔记真的不行了。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四):随笔的价值

初涉王汎森老师的研究领域,选择了最为简单的随笔集。起初也觉得失望大于收货,只因现在的随笔多成了一些学者拿来凑成果的工具。选这本《天才为何成群的来》大概是书名诱人的缘故,若按照作者的意见定为《人文学的危机》的话,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看这本书了。

书中收货至深的是涉及研究生如何学习的两篇文章,或许他人多来没有太多感触,但确对于陷入学习泥淖中的我有所裨益。其中印象深刻的两点:

1.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做论文不能“注水”。史料不能成为论文的核心,“冰山一角”式的论证才能避免冗赘之病。这对于我目前已经完工的注水牛肉来说真是当头棒喝,再回头去想当时的史料引用过程,真的是饥不择食,妄图通过史料堆砌显示自己的刻苦,真是可笑至极。

2.“做研究生不是请客吃饭”。为何论文注水现象严重,本质原因还是史料功底和文字功底的欠缺,这几个月以来自己怠惰的状态仍然要远远多于高效的状态,没有做到文中言及的“定期设立一个挑战”等要求,以致自己仍然浅薄。

另外便是首篇人文学科危机了,当然关于危机的事情恰好与前辈最近撰写的论文有关,两相对照,更感吾辈生存环境之恶劣。

《天才为何成群地来》读后感(五):序

过去一二十年间,我应各种刊物之邀写过一些杂文,这些杂文并没有一贯的主题。但是再回过头去看这些文章时,觉得它们有一大部分与当代学术的发展及人文的氛围有关。所以我原来设想的书名是《人文学的危机》,但是编者们皆建议《天才为何成群地来》(Alfred L. Kroeber语),再三考虑之后,我只好从善如流了。

我要趁这个机会指出一些明显的错误,如《没有地图的旅程》原是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的书名(Journey without Maps),汤川秀树自传的书名是《旅人》。当年在撰写此文时,不知道为什么误将《没有地图的旅程》书名套成汤川的自传书名。

收在本书中不少文章是应蔡军剑兄之邀为《南方周末》所写的,在此要特别谢谢他催促我写作所花的工夫。但是人生何等神秘,我现在居然没有提笔再写这方面文字的动力了,回想起来,他当时还给我出过不少题目,譬如将“历史对于人生的益处”写成一个小册子;或是针对“风”写一本通俗小书,或是将某年某月某日要演讲的主题《从“风波”到“风气”——从历史角度看思想与社会的转折》写出来(我在演讲中谈有些思想出现时,往往是社会上感到震惊、不安的“风波”,但是逐渐地变成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风气”)。这类提议很多,我都因为懒散而未曾动笔,说不定等将来新的“动势”(momentum)再来时,我会把这些文债给偿了!

此外,我还要特别谢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徐思彦,如果不是她一再鼓励,我是不可能鼓起勇气将本书的各篇文章收在一起成书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