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娱乐何为经典读后感有感

娱乐何为经典读后感有感

《娱乐何为》是一本由[德] 韩炳哲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娱乐何为》读后感(一):赞成这个世界成为一种沉沦?

初读哲学类书籍,感到吃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些许哲学思辨的快乐。我可能更像是“受难者”,“赞同这个世界就成为一种沉沦。” 读这本书之前,比较赞同艺术是经历磨难后才会绽放的,西方艺术的众多作品也与基督教的受难精神有关。而这本书给了我另外一个思路:享受当下、满足灵魂在“宽裕和无度的水中游荡”的欲望,是娱乐,而这种娱乐有未尝不是艺术所触及的另一个极限。受难者为了极乐的幸福感而典当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的快乐,受难让人的本性变得“鲁莽”,我们本可以有自己的偏好,而非”狂喜“与”鲁莽“。

要从一个和自己较劲的受难者,成为一个承认自己偏好的享受当下实实在在幸福的人,承认娱乐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接受娱乐已成为这个世界无法缺少的一部分。接受即使受难者,也无法生存与一个娱乐无处不在的世界,因为这是与世界建立联系的一种无法避免的方式。

受难者: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娱乐何为》读后感(二):当海德格尔体验过VR和AR,他会作何感想?

本书的阐述脉络大概是这样:娱乐这个概念起源于对艺术下的定义。先人否定前者并且竭力区分和对立二者,而后康德批评前者的同时申明可用道德理性(绝对命令)来规范和压制前者,海德格尔又再次否定前者说它阻碍了人对存在和世界的感知,最后韩炳哲总结则认为受难(人的存在性)与娱乐是亲密无间的,二者在人类思辨的进程中轮番登场罢了。

海德格尔对眼睛与图像发出过质疑,对“旁观之眼”(照片和电影)是持批判态度的。他认为“山峰之凝重”与“原始山岩之坚实”或许才是这个世界的存在之实际。媒介性会模糊物质性,媒介会导致世界失去事实性(存在性)。他致力于用“自然生长的”、天然的抑或根深蒂固的事物去反对媒介构造的、无事实性的事物。

那么,如果海德格尔去体验过VR或者AR,我想他必定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看法。然而,正如韩斌哲所言,媒介(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将会更加肆意破坏人类对于存在的认知,娱乐与之的边界也会愈加模糊,最后融为一体。

封面

《娱乐何为》读后感(三):「娱乐」无法被定义

娱乐何为?

人们曾无数次尝试定义何为娱乐,无奈其概念一直无法被确定。

从娱乐的由来,娱乐不应是什么,到应该怎样面对娱乐……

娱乐可以是心灵的愉悦,而心灵的愉悦则必然包含对欲望的满足;娱乐可以是艺术本身,是美的体现;娱乐亦可与痛苦相关,想起罗马斗兽场,多少人曾以血肉之躯对抗凶猛野兽,看台上的人将自己的喜悦与兴奋建立在他人的痛苦、恐惧与孤独之上。

娱乐是文明的产物。

而现如今娱乐的绝对化导致享乐世界的产生。一切都是为了快速满足,歌词的内容变得毫无意义,不再具有艺术特点,不再追求感性。我们尝试用高强度的节奏冲击麻痹自己,却误以为是在享受。

「这种娱乐只是平复了一时兴起的欲望。它源于人们对享受陶醉、享受肤浅的愉悦的渴望。」

娱乐本该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奢侈。

尼采曾说:「丰余是一切美的前提。」

如果娱乐仅仅是为了满足一时兴起的欲望,那么一旦欲望得到满足,接下来会是什么?

恐怕是虚妄。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对娱乐应该抱有一种非自然的需求,一种超越需求的需求,一种永远无法被满足的需求……

「奢侈的荣光挥洒在一个特殊的表层,这个表层是由深意的表象释放出来的,也因此在美丽的虚空中闪耀着光芒。」

倘若一切都将娱乐化……

《娱乐何为》读后感(四):社厌心声:《娱乐何为》|受难还是娱乐?

. 本书致力于探求受难与娱乐对于生存的意义。以音乐这种娱乐的艺术,作为作者研究命题主要审视的对象。如瓦格纳的音乐为尼采所不悦,因为瓦格纳的艺术源于对奢侈和荣光的激情与渴望,源于从虚妄中产生的超乎需求的需求,尼采从中窥视到他内心深处的本能就是一个耽于享乐的人。而为尼采所批判的瓦格纳本人,又对为叔本华和康德二人所激赏的用旋律的魔力征服世界的罗西尼的音乐大为光火。阿多诺又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定义为“地狱音乐”:“娱乐的世界是伪装成地狱的天堂。” . 群体性困境是为生计所需的困境。而艺术性困境处于脱离基本需求与感知群体性困境的矛盾之中。尼采认为“超乎需求的需求”和认知之间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可实际上,让人觉得舒适的过剩之物是奢享者的奢侈品,而默观和理论难道不是独属于智者的“奢侈品”吗?所以康德认为,超越需求的需求对艺术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于这点,阿多诺与康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对于艺术的趋近,是与劳苦和基本需求的脱离。不同的是,奢享者只需要开花,而认知者需要结出思想的果实。 . 海德格尔认为,消遣就是逃避死亡,因为娱乐使此在从本真生存的可能性中滑落。某种程度上,海德格尔的命题《存在与时间》也可解读为:受难与娱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西方的《创世纪》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现实本身就是娱乐的结果。 . 康德认为,能够赋予人类绝对价值的只有人类在不考虑享乐的情况下所做的事。乔治.斯坦纳认为艺术就是受难,因为唯有受难才有超越的机会。所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可以被视为受难的形式。但是阿多诺意识到,艺术和娱乐之间存在交汇点,娱乐并非仅仅是艺术的对立面,当娱乐不可避免地发展为受难时,它就触及到了艺术的另一个极限。 . 就像尼采曾冒天下之大不韪地声称“尚地死..了”一样,黑格尔坚信艺术已经沦为过去式了。的确,鉴于当下的精神状态,艺术并非真理理想的载体,它早已让渡于科学与哲学。于是,劳森伯格的友好性艺术信条或许才最能反应时下“存在与时间”/“受难与娱乐”的本真,亦如失去信仰的人不会因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而重获信仰,而不过是藉此来排遣空虚而已。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既没有受难艺术,也没有娱乐的日常世界之中。

《娱乐何为》读后感(五):受难与娱乐,and道德、健康等因素

功绩社会一直都是受难社会。为了取得更高的成绩,就连游戏者都要服用兴奋剂。娱乐,则成了衍生品,带上了些许光陆怪离的色彩。它只配与“心不在焉”联系在一起。倘若能够逾越这种受难的时代,不仅会产生品质优良的娱乐,还会产生令人愉悦的娱乐,即借助美好事物进行的娱乐。此时,游戏才会重见天日。

1. 耶稣受难精神:受难者为了福佑,将自己的幸福抵押出去。

这是所谓“甜蜜十字架”的悖论。

在现在,艺术已经渐渐失去基督受难的精神,成为纯粹享受的事物/科学观察的对象,艺术,让位于科学与哲学。然后享受音乐就成为了在乌托邦中(黑格尔)。

阿多诺认为,现在娱乐就太泛化了,“娱乐的世界是伪装成天堂的地狱”——因为没有经历曲折,太唾手可得。

而奢侈,就是这种极端的一个表现——“纯粹的娱乐”,追求没有劳苦、对基本需求的脱离。

2. 而从东亚社会来看,是不会强调这种所谓的“为了永恒或终结的”受难的,他们强调的更多是:活在当下的、此时、此刻、日日是好日的短暂性。

3. 道德的娱乐

1)康德

说道德就不得不说康德,康德一直在强调理性,这种理性显然是启蒙运动之后产生的,但是主导康德思想的也是对感性与快乐的排斥——这绝对不是启蒙运动的特征,而是基督教道德的残余。所以对于康德而言,道德的享受或者说道德的娱乐是矛盾的,因为道德是一种义务。

2)拉美特利

1751《幸福论》。认为幸福和德行之间是没有矛盾的,

而且幸福不是自我孤立的个体的状态,必须通过社会性的、主体间的传播而实现。

于是,就建立了所谓的道德秩序。

3)娱乐在道德秩序中发挥的作用

道德的娱乐,是具有社会功能的。

当norm(规范)以叙事的形式传达到孩童的灵魂时,规范就会变成一种偏好。——娱乐就是叙事。

4. 健康的娱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