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由[美]杰拉尔德·格罗斯 主编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5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一):读者视角的阅读体验

我对编辑这个职业并无概念。书腰上的引语切入点很巧妙,将『编辑』大众化,引申为编辑自己的自媒体——翻开之前我以为写作重点是慎言,看完之后觉得优先度是材料组织=语言清晰>慎言。

可能是由面到点的组织所以前半部分对于职业精神的热忱发言比较多,我个人后半部分看得比较投入,多半因为后半对点介绍了不同类书籍的编辑方法,比起前半更加具象地给了我对编辑职业的印象。

“编辑与作家的关系好似婚姻。自然会希望蜜月能长久,但更重要的身为结晶的作品。”

以前很少会意识到书=作者+编辑。现在能清楚感觉到书=作者+几个编辑。

前半有介绍技术工作以外的“人情练达即文章”之类的内容;后半虽然提到了『编辑是挑剔的第一读者』,但提起被pass的作品语气真是冷漠得让人胆寒(笑)。我想虽然是“挑剔”的第一读者,认识久了也不能像第一次那样客观了吧。

以及不愧是把『明晰度』提上优先级的职业,如此厚的书每个人叙述都是有条不紊;从小说编辑那章学到了评价小说的术语,终于可以不用『哇太会写啦』这种通用语了。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二):关于编辑,你想知道的都在书里

我一直对编辑的生活充满了想象。哪怕身边很多朋友在从事编辑工作,也知道他们日常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我对它依旧充满想象。三月份又刷了一次《重版出来!》,女主角黑泽心保持的那份热情很容易便感染到了自己,她元气满满,充满勇气与干劲的样子,总是能够让我从现实的繁琐中抽离出来,得到力量。我偏爱身边从事编辑工作的朋友们,哪怕他们总是吐槽事情多到做不完,总是挣扎着说自己要不要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但他们多数人至今仍是编辑。他们是真的爱这份工作。

因为这份偏爱,我渴望知道更多关于编辑的事情。当得知杰拉尔德·格罗斯先生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出了新的版本,便迫不及待地入手了。前辈们非常大方的给我们分享了他们从事编辑工作那么多年来的经验,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篇是《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信》,简短而有力,每一个提醒和忠告都非常直接,都是干货。

通过前辈们的分享,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现在的情况,和几十年前他们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一样的。比如:

“着眼于大众市场的出版商开始聘请草根出身的编辑——其中有些人甚至从没有进过大学,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取代名校背景成为聘用编辑的重要条件。”(PS:经常有朋友开玩笑吐槽,在北京地铁上一问,十个人起码有五个以上是编辑,说现在编辑的门槛很低了。)

“小有名气的编辑往往都是因为他们业余撰写的小说、他们的社交生活、或在媒体上的频频曝光,而非在文稿上所下的功夫为人所知。”(PS:嗯……想了想,知道的一些比较知名的编辑,一下还真说不出他们编辑了什么书……)

编辑有什么事可做呢?“答案是,几乎每一件事。今天的编辑和前辈们不同,他们必须更加全能,既要精通图书的制作、营销、谈判、促销、广告、新闻发布,又得了解会计、销售、心理学、政治、外交等领域的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编辑技巧。编辑工作可谓五花八门、各式各样。”(PS:哈哈哈,想从事编辑工作的人看到这里,也不要太绝望啥的……)

《编辑人的世界》一书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原因是它足够全面,基本涉及了我感兴趣的所有问题,比如:编辑工作的伦理道德,宗教市场编书的禁忌,编辑非虚构类图书的“政治正确性”问题,等等。无论你是对科幻小说、幻想小说、传记、言情小说、专家著作感兴趣,还是对大众心理学和励志自助类图书、童书、参考书感兴趣,在书里你都可以看到编辑这类书资深编辑的一些有深度的观点。值得一看。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三):编辑的自我修养

文/文小妖

午后,阅读杰拉尔德·格罗斯主编的著作《编辑人的世界》,看到第十七章的开头写到“在许多作家的想象中,编辑总是坐在书桌旁,埋首于成堆的手稿中,他们逐页审读,删去一些内容,毫不留情地编辑或修改其他部分……”时,我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哈!要是没有读过这本书,我真的以为编辑的工作跟上面这些文字的描写无二。

关于图书编辑这个职业,作为读者的我,总觉得这是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同时,也觉得这是一个令人享受的职业,因为可以沉浸在浩瀚的书海中漫游,天天与文字打交道。然而,《编辑人的世界》一书,却颠覆了我对编辑的认知,全书集结了多位知名编辑的编辑经验与心得,以一个360度无死角的方式,向读者们展现了图书编辑的日常,让所有人对编辑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这个自媒体,网络的兴起的时代,似乎会点儿文字的人都可以过一把“编辑”的瘾儿,每每看到一些自称“小编”的人,我心里多少是有点儿抗拒的,总觉得这个“小”字多少拉低了编辑的位置。当我在《编辑人的世界》里畅读时,才真正明白“编辑”二字所承载的份量和难度。编辑,这个职业看似美好,体面,有成就感,殊不知这背后是每个编辑为之付出的诸多心血和时间。诚如美国文库知名编辑霍华德所言,“编书从来都不是一份纯净无暇的工作。”与文字打交道,只是编辑的日常职责之一,更多的时候,一名合格的编辑是身兼多重身份,有着大格局的全面观的。他们需要有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以及超然的眼光等卓越的能力,为一本书的形成做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与作者沟通,与出版商沟通,与出版公司各部门沟通,甚至在一本书完成后,还得与出版商沟通,与各大媒体打交道,用简短有力的方式,介绍新书,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

与此同时,《编辑人的世界》也打破了不少人对编辑这个职业的美好幻想。第一部《编辑理论课》就让我们领略到编辑所需要的基本专业素养:选书的能力(考虑作家、市场前景、受众群体、经费、版权等诸多问题)、编辑能力(忠于作者,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潜力并善待他们;忠于自己所编辑的书本,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看待,而不能带入过多的私人情感;掌控一本书的全局(架构、风格等),并清楚明白书里(故事)的长项与弱项,并进行合理调整)、调和能力(编辑就像是许多调和饮料都能用到的牛奶一样,需要在书本与各人,各部门之间进行良好的衔接沟通)以及良好的心态等。而第二部《编辑实务课》则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重要的范例,特别是对策划编辑、文字编辑以及文稿编辑等几种编辑职务的工作阐释,也解开了我内心的一些谜团。以前拿到一本书时,总会看到书里有策划编辑、责任编辑、文字编辑与文稿编辑等职务,但具体也不太明白区别在哪儿,总是一马笼统的认为大概都是在做删,改,编,找错等工作。没想到,其职务不同,分工也是有区别的,几者之间各司其职,为一本书的成形而共同合作努力。其次,书中对编辑科幻小说,童书,参考书,传记,心理学等各类书的介绍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让人从中受益颇多,为立志成为编辑的年轻人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和编辑经验。

在豆瓣上,我关注了不少图书编辑,因为喜欢看他们的日常吐槽,对一本书的执着与思考,甚至那颗对自己编辑的书本的热爱之心,像一抹温暖的小火苗忽闪忽闪的,令人动容。然而,对于他们背后的努力和付出,我是在阅读完《编辑人的世界》后,才真正感到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因此,真心对每个编辑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这些读者的精神世界才会逐渐的丰盈,斑斓起来。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四):编辑:一座座靠爱发电的核电站

爱一本书像爱一个人,需要极大的勇气,面对很大的风险。但是没有一种爱不必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也没有一种责任无需坚韧不拔的精神。

《编辑人的世界》

2019年,是我硕士毕业的第三年,也是我进入出版行业的第三年。

或许是阴差阳错吧,毕业的时候有诸多选择,最终还是去了一家相对来说比较偏专业的科技类出版社。一个文科专业出身的我,没有雄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支撑,该如何在出版社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呢?从迷茫到了解到热爱,三年的时间,我似乎逐渐在工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乐趣。

对于许多人来说,报社和出版社,报刊与图书,作者和编辑,其实是傻傻分不清楚的。“你每天的工作是不是就是写书?”“你看我能出书吗?”“你们的书是不是就是每个月出一本?”……这些问题,我都不记得解释过多少遍了。但是,仍然阻止不了亲戚朋友发自肺腑的疑问:“编辑不就是写书的吗?”

编辑究竟是做什么的?我其实很难用一句话回答你,因为编辑要做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用《编辑人的世界》中的描述:“编辑是搜猎者,编辑是魔术师,编辑是双面人”。其实,我个人觉得,“双面人”完全形容不了编辑的多样性,应该是“多面人”才对。你以为编辑就是在星巴克一便喝咖啡一边看稿子的人?不,那是你没有见过编辑和作者讨价还价的样子,没有见过编辑蹲在印厂看调色和印刷的样子,没有见过编辑全国到处飞着去开会的样子……为什么编辑喜欢晚上看稿子?因为白天有一堆琐事要做,根本没有时间看稿子。

所以,我真的很想推荐所有人都去读《编辑人的世界》。读完你就会发现,原来编辑这份工作,真的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光鲜亮丽。“直到今天,编辑仍然是美国种族混合程度最低的行业。”你也许会问为什么?因为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又必须承受较低的起薪,但凡是比较优秀的希望赚钱的人,都不会选择出版行业吧。全世界都如此。

编辑,就是一座座靠爱发电的核电站。

《编辑人的世界》

《编辑人的世界》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收录了38位美国当代知名编辑人撰写的38篇文章:什么是好的表达,什么是消遣性、重要性、知识性兼具的内容;一个创意构想在各方辅 助下从无到有的完整孵化过程;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何及时调整策略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了深入细致的实操指导外,还精心选录了在理论、伦理等方面富有启发性,甚至争议性的文章,来锚定行业与职业定位。

作为编辑人手一本的“武功秘籍”,简直应该朗读并背诵全书。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干货,值得我们记录下来。我边读边用蓝色的笔标记,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书中已是一片海洋。戳中自己的文章有很多,但我最喜欢的一段来自诺顿出版社的编辑霍华德的那篇《典范在夙昔——珀金斯精神死了吗?》,有一段话简直是编辑的誓言,给我的冲击,宛如听到婚礼上的新人彼此承诺的爱的誓言。“要忠于年轻时那个无药可救地爱上文学的你”,真的是瞬间戳中泪点。

虽然不知道我的“文学梦”现在在哪里,但人生漫漫,似乎也充满了奇迹。永远记得作为生活在小城市的姑娘在十几岁时对书籍的渴望,那些被小书店里的教辅书挤在角落里的文学作品,照耀了我整个青春。永远记得大学图书馆的角落里,我看着钟芳玲的《书店风景》,第一次萌生出要做编辑的冲动,引导了整个大学生涯。只想说,能够与书为伴,顺便再赚点钱,真的是太好了。

《编辑人的世界》

最后,想说说新版的装帧。

新版的封面的颜色主要由白色、蓝色组成,书籍宛若多米诺骨牌般排列,三个人在书脊中穿梭,或读书,或思考。与上一版的写实古董书相比,整体风格既清凉又干净,让这本相对来说比较厚的书,看起来不那么有压迫感了。而且与上一版相比,新版开本也变小了,更适合拿在手中翻阅。我和朋友借了一本旧版和新版来做对比,大家可以更直观地看出不同。

两版《编辑人的世界》对比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该是编辑。

《编辑人的世界》的新版的文案,真的也足够优秀。

《编辑人的世界》读后感(五):这群“夕阳行业”从业者,手握着解决流量焦虑的良药

余此/文

“流量”,从一个行业专属名词,逐渐深入到工作、生活甚至娱乐中来:

为了阅读量,各个公号、媒体化身标题党,追热点写痛点;为了播放量,影视剧和综艺,变着法儿神剪辑、炒话题;追星吧,就得给爱豆做数据,打榜、投票、控评,一整套流水线操作;

就连自己的社交账号,有时也要为了多几个赞和转发评论,硬凹些人设。

流量即收益,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如何获得流量?

关键在于内容。在新媒体平台,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是内容;在电商平台,货物是内容;在社交平台,用户及用户产出是内容;在直播平台,主播播出的是内容……

不然B站为什么要搞“bilibili创作激励计划”,给各大up主分成?今日头条为什么要用25个签约机会、高达200万的签约奖金来举办“今日头条全国新写作大赛”? 还有爱奇艺文学超级创作联赛,奖励超过千万。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如何做好内容运营,成了内容平台和每个人的难题。

自有现代工业以来,内容运营的集大成者之一,是图书编辑。他们的职责就是生产、选择好的内容并将其卖给大众。

如今的内容运营,说到底都脱胎于“编辑工作”,这是内容运营的源头。

而内容运营经验,图书编辑这一行已经积累了上百年。这也是互联网泡沫的今天,作为内容领域的传统行业,图书出版市场仍然稳中有升的原因之一。

或许我们可以从源头反思,好的内容运营到底是怎样的。

好书的样貌千差万别,好内容也是这样。

脏话连篇的《麦田守望者》,竟然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之书;

《海鸥乔纳森》,一个会说话的海鸥的故事,居然超过了《飘》的销售记录……

这样出人意料的例子时有发生,全靠编辑们的内容判断能力。

在拿下《沉默的羔羊》版权的资深编辑人马雷克看来,他从未看过的东西就是编辑想要找的好内容。

因为新观念、新表达方式和意料之外的震撼,对编辑和读者都是一种鼓舞。

具体来说,在编辑眼中,好内容有这么三种:

一种是符合某种市场需求,且浅显易懂的内容。

从供需角度出发,有需求便按图索骥。能够直接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虽简单粗暴,但直击重点,极为有效。

另一种,是有多种呈现可能的内容。

就书稿而言,编辑人马雷克要选的是拥有“附属版权”的内容,它们既能在精装书市场吃得开,又能以平装书形式卖一波。

延伸开来,就是要慧眼识IP,围绕IP进行多种开发和呈现,从而被更多人看见。

最后是需要编辑去发现的内容。

在马雷克看来,这种内容往往难以被具体归类,是市场和受众们以往都未曾见过的,需要编辑凭直觉发现,出于个人偏好和热情做出选择。

《麦田守望者》《海鸥乔纳森》就是这样“被发现”的,早期的文学巨匠乔伊斯、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就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都是由编辑主动挖掘出的“金子”。

其他内容领域也一样,发现新人,听起来像是玄学和赌注,可一旦你赌对了,收益绝对是巨大的。至于如何去挑选,这就需要运营者的直觉和热情,以及一次次挑选过程积累的经验,和收集用户反馈锻炼出来的内容判断力。

当下环境中,尤其对于各类自媒体,除非平台够大,才能拥有选择内容的空间和权力。更多时候,我们需要自主策划,直接产出符合需求的好内容来。

此时,需要策划编辑来为我们指指路。

麦卡锡,一位既在版权代理公司打过卡,也在出版社工作过,还是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协会成员的编辑前辈,这么定义策划编辑的工作:

“作者和编辑一起努力,把某个理念或故事构想发展为具有说服力的写作大纲或出版提案,然后扩充为文稿。其间每个阶段,都要尽力使文稿尽善尽美。”

之所以需要策划编辑的介入,在于编辑更了解市场变化和读者需求,更能客观评估某一构想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这样的合作从作者创作初始就有了编辑的把关,不容易跑偏,变相提高了创作效率,也减轻了彼此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的孤独感。

策划编辑和作者的合作,往往开始于某个构想,这个构想可能来自作者,也可能来自洞悉市场的编辑;

之后,双方就这一构想开始讨论详细大纲或试写部分内容;

大纲或试写修改得当,签订合同后,作者每完成部分内容便交由编辑修改,编辑以客观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此反复,完成整个作品。

虽然流程看起来不过如此,但在过程中,需要编辑和作者不断磨合,需要编辑时刻保持客观,还要能根据作者的风格、习惯调整策略,以此激发作者的创造潜能,从而获得完美的内容。

这套从无到有的策划流程适用于所有的内容生产者,不过,单打独斗的内容创作者们面临的考验要比策划编辑更大。因为他们既是内容创作者,也是策划编辑。如何跳脱创作者角色,从编辑的角度客观评价内容,是产出好内容的关键。

正如麦卡锡所言,这样的策划工作中潜藏着丰富的可能性,创造性的合作可以带来丰硕的成果,每个人都将在这个过程中获益良多。

昙花一现的好内容,只能带来短暂的流量高峰,要持续获得关注、保证收益,需要的是好内容的持续输出。

系列作品的编辑和出版即是好内容持续输出的典范。关于系列图书,既享受过成功也体会过滑铁卢的编辑人托宾,可谓享有充足的发言权。

“联邦政府特许的两名特种部队退伍老兵,开着一辆特殊装备的十八轮汽车,在公路上与罪犯交战。”

这份动作冒险系列小说的提案,既有丰富的动作场面,又有完美人设,以及新奇的高科技装备。不论是从销售、营销角度还是从出版社角度来说,托宾都认为这是个让人兴奋的好内容。

这一系列在托宾和出版社的运作下顺利面世,也确实吸引了一群热诚的读者。

但随着市场的萎缩和出版社的业务调整,该系列销量不断下跌,在规模达到十几本后,被果断叫停。

毫无疑问,系列内容产品带来的规模效应是单个产品难以企及的,一个成功的系列,带来的不仅是可观的收益,还有读者的持续关注和口碑。《哈利波特》系列、《魔戒》系列、《冰与火之歌》系列等等,既有收益又有口碑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持续输出好内容的原因所在。

托宾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关注内容,也要学习和尊重市场规则,不断进行修正、调整和完善,且永远忠于最终决策者:用户。

在大多数人眼中,编辑人是一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书稿的文字工作者。

但其实早在自媒体、内容行业等诸多概念出现之前,他们就一直致力于挑选好内容,并将其以图书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他们热爱创作者,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创作者找到最有效的表达方式,与最广泛的读者保持联系,也在乎市场的反应和需求。

内容行业的流量焦虑和内容焦虑,都像是编辑人种种经历的重演。

如今,38位美国当代顶级编辑人,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坦率的笔触拨开云雾,将编辑老兵们的运营法则全方位呈现于这本《编辑人的世界》之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