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灵地图读后感精选

心灵地图读后感精选

《心灵地图》是一本由托马斯·摩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地图》读后感(一):我的偏见

初看时觉得过于理想主义了,还真如蝴蝶飘忽不定。将实际问题抛之脑后,让我们来探讨心灵本质。所以,耐心探讨????????

可能是我没修炼到家,希望以后还能看到这本书,届时会有不同的感受。最后,每一位作家致敬。

数字凑数

123345667899785428886846845598389586593699357824852984568885

《心灵地图》读后感(二):心中一盏灯

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的,随后又看到我个人十分喜欢的武志红作家给他做的推荐,就豪不犹豫的读完了本书。对个人来说,问题不大,看这本书还是冲着武志红来的,总觉得她敢说而且也特别容易引起我的共鸣。

就像这个序言里的“一本这样的好书,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ー一这本书的作者,他在相当程度上活出了自己,让我心中不由得产生出一股羡慕之情。这样的作者,他的文字中,会有自己十分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让人不由得产生亲切感。

好的,说回来这本书,虽然本人并没有机会,没看过原版,但是当看到里面有些例子就是我们身边的例子,就知道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有质量的书籍。 本书一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心灵地图的运作方式,后面三部分分别讲心里地图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还有艺术之间的关系。而这本书中,多次强调的一个点就是,我们不要去把我们身上的一些问题,想着去怎么克服然后回归正常,而是通过这些问题去了解心灵地图,我们身上出现的阴影,抑郁等等在平常看来不好的东西恰恰是心灵丰富的营养物质。尊重本我,接受本我!如果我们总是去打压,去清除,那我们的心灵就会枯萎,如果我们以此,去探寻心灵,了解心灵的需求和表现,我们就能更好的做自己。

再来说到本书的内容,既然是心理学方面的书,当然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有专业有通俗,读起来有点点艰涩,因为个人认为本书讲的就是尊重本我,接受自我!不是喊口号,也不是说把自己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在生命中自己应该认识到自己是第一位的,在自己的生命中自己的任何色彩都是没有对错的,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为别人的想法所困扰,做最真实的自己。但是不妨碍我们去理解,阅读作者写的文字,就仿佛在和做对话一般,无不让人感受到作者写字时的满满诚意,作者的亲切感让人感动!总的来说作者在本书中引领我们自己去勾画我们心中最原始的冲动,就像作者的书名心灵地图,也就这本书的初衷了。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下本书,值得一读的好书!推荐!

《心灵地图》读后感(三):跟随心灵

这是一本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但不同于其他的心理学书籍。

《心灵地图》是美国的托马斯.摩尔写的,武志红主编,严冬冬翻译。看到武志红让我想起了他的书《身体知道答案》,这本书的内容和《心灵地图》中有关于疾病的讨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身体出现了问题,首先是心理出现了问题。身体是心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读罢全文,个人觉得作者主要想说的就4个字:跟随心灵。

先说说什么是心灵地图?

所谓心灵地图,就是尊重心灵自身的习性,按照心灵的逻辑,而不是思维的逻辑前行,如果强行剔除心灵中的黑暗,绝望与怯懦,就如同折断心灵之蝶的一只翅膀,生命必将失去平衡。

在这里,作者将心灵比喻成一只蝴蝶,心灵之翼亦如蝴蝶之翼,飞翔时,两只翅膀会呈现出180度的对折,在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勇敢与怯懦之间折叠交替,看似矛盾重重,不可调和,实质上却舞动出鲜活的生命图景。

文章中提到了《道德经》,所有的经典,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大道至简,虽然所处的国度不一样,所在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有些东西是恒古不变的。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好的一面,有阳光的一面,就有阴暗的一面。

好的,阳光的一面,总是容易被人们接受,而对于不好的,阴暗的一面则被人深埋角落,看不见,好像就感觉不存在。可是,它确确实实的存在,他会找一个恰当的时机爆发出来,以证明他的存在。

在本书中,作者不觉得那些负面的东西是不好的,相反,他觉得,他们都在向人们暗示着什么?想要向人们说明白点什么?而这些负面的或者说阴暗的部分恰好就是指向心灵地图的入口方向。

好与不好,原本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文章还提到了自恋,爱情,嫉妒,羡慕,抑郁,疾病,金钱等等。但又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知道的那样,作者从不一样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这些,角度不同,感觉就会不同。

世间万物皆有心灵,作者认为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有心灵。

心灵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想象,是一种空的状态。它有别于头脑的那种理性,头脑是在做加法,而心灵则应做减法。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跟随心灵,沿着心灵地图走到心灵深处。

《心灵地图》读后感(四):尊重本我,接受自我

本书是由享誉国际的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著,严冬冬译,资深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武志红主编的。 开篇读总序主编武志红“一本好书,一个灯塔”,受益颇多。可以说,国外的书是否真的享誉国际,对个人来说,问题不大,看这本书还是冲着武志红来的,总觉得她敢说,而且也没说错,她说的引起共鸣。就像这个序言里的“一本这样的好书,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ー一这本书的作者,他在相当程度上活出了自己,当做到这一点后,他的写作,就算再严肃,都不会是教科书一般的枯燥无味。这样的作者,他的文字中,会有感觉之水流,会有电闪雷鸣,会有清风和青草的香味……”以前只会挑书说喜欢不喜欢,在这里经由她直接点破,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好的,说回来这本书,这本书的翻译相当流畅,虽然没看过原版,但是当看到里面有些例子就是我们身边的例子,就知道本书译者相当深厚的翻译功底,她没有直接翻译原文的国外的例子,而是换成我们国内自己的,让这本书读起来轻松不少。比如第9页中提到《道德经》里面的内容,是的,我们或许不全部熟悉,但是看到我们本国的书,还是很有亲切感的,这说明译者也是博学了的。 再来说到本书的内容,既然是心理学方面的书,当然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有专业有通俗,读起来有点点艰涩,为什么,个人觉得它是在像我们读书人论证一个东西,或许一笔带过也可以,可是这是一本负责任的书,它希望我们能透彻的认识到,因为个人认为本书讲的就是尊重本我,接受自我!不是喊口号,也不是说把自己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在生命中自己应该认识到自己是第一位的,在自己的生命中自己的任何色彩都是没有对错的,像文中作者一直拿来比喻的,就像蝴蝶的翅膀,总有折叠的时候,也有两面,怯懦勇敢共同作用才能让翅膀飞动起来。当然也不能过度到自恋,本来的自恋在本书中是被允许的,文中详细的阐述了何为病态的或者说不太好的自恋,让我有点迷茫,原来我们生活中老是说自恋跟心理学上的自恋是不一样的,而且应该谨慎的说,呵呵,老怕被代入说自己心理有问题了。当然自恋讲完,也不忘提到自爱。同样的跟我们生活中说的自爱有点区别,但是不妨碍我们去理解,阅读作者写的文字,就是跟作者心灵的沟通,一直读下来时刻让人感受到作者写字的诚意,让人感动!然后后面还说到爱情、精神等等感觉美好的事物,疾病、抑郁等等不太好的方面,总的来说作者试图引领我们自己去勾画我们心中最原始的冲动,就像作者的书名心灵地图,画出来也就是这本书的初衷了。尊重本我,接受本我!推荐本书!

《心灵地图》读后感(五):缺失的地方

缺失的地方

心里的某个地方,喜欢封面的蝴蝶设计,如果不是一个外国小说家,其实书名没有太大的诱惑力的。但是喜欢封面的那句话:它补全了我失落的一角。其实看了前言部分觉得这本书不如起名为心灵之翼或者心灵蝴蝶来得巧妙。室友那天提到了武志红,我们揣测了一下会知道这个名字的原因。

这本书将是对自己心灵最安静的观照,摆脱了逻辑的束缚。看到目录的时候,发现自己很有兴趣,作者把内容切割成了许多细小章节,也有我十分感兴趣的部分,比如父母孩童,爱情,抑郁。关于家庭让我想到了那个自杀的17岁男孩。

第一章,发现了作者写作这本书的文风,喜欢济慈的那句话:除了内心情感的神圣和想象力的真实,我对任何事情都不敢确定。这一章作者强调了按照自己的本心来做事,也就是不要去刻意剥夺那些自己觉得不好的东西。往往那些不好的东西只是被我们个人夸大了而已。作者举例子,通过抱怨工作的男人和渴望摆脱依赖的女人,其实就是强调了要按照本性来,现实世界的道路比通往来世的道路更难寻觅。我正觉得这些观点有点像中国古代一些学者的思想,作者就提到了道德经,难得在一个外国人的书中引用中国人的经典,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作者强调了无为的自然力量。医学理应遵循自然的意志。我觉得谈自然的人很多,但作者真正这样子奉行的人其实很少,少有这样执着的坚信自然本心的医生。可惜现实的灰尘将自己的心蒙蔽了很久,不知道什么才是真,关于梦境,我一直都很好奇。我喜欢做梦,各种各样的梦,而且有很多美好的梦,还有一些恐怖却温暖的梦。通过梦境,其实我也知道自己心里的欲望和诉求,那是被压抑的很久的或者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生活。不得不承认,作者的写作功底深厚,读了大量的经典,国内外知名人物。作者提到荣格的阴影理论,振聋发聩,没有选择到的可能性和绝对的恶,我似乎看到重重阴影在我的人生中不断落下。所以,在四维空间,那些没有选择到的可能性是不是另一个我在经历,所有的我在一起将是一切光明,没有任何阴影。就是世界。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学心理学的室友了,冲着作者的文学素养给好评哈哈。阴影的讲述其实是在强调让我们直面阴影,避开伦理主义,少一些对自己的批评。那些怪异怪诞的作品,反映作者的特立独行的性格,其实现在反而是比较流行的东西,无论人们是否真正理解,似乎现在追捧的人在增多。我的心灵有什么,我如何才能与自己坦然相对,这是我也是我们穷极一生需要找到的。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