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阅读梁启超经典读后感有感

阅读梁启超经典读后感有感

《阅读梁启超》是一本由夏晓虹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72.00,页数:20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梁启超》读后感(一):树大遮阴

说起梁启超,第一印象肯定是改革者,戊戌变法,一个为推翻满清统治,试图建立新政体国家而努力的革新者;一个没有完全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失败者。在梁启超身上,我们给予的标签太过明显,太过独特,以至于他的思想来自何处,他的学术作为,他的为人处事,似乎都被那一两个标签所忽略了。

许知远在今年发布了他宏大的梁启超写作计划的第一步,《青年变革者:梁启超》,按照他的计划,后面还有两部作品,甚至更多,对于梁启超,许知远有很多需要说的地方,梁对于许,更像是一种救赎。为何在梁逝世90周年的时候,突然又有了一股新的热潮,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翻出来,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又有怎样的启示?

夏晓红的学术作品和许知远的小说抒情式梁启超传记当然不一样,探讨的深度也不同,如果说许知远是从路径来寻觅梁启超,那夏的学术讨论更像是对路径车辙的分析和探讨。特别是对梁启超的文集,进行了罗列规整,按照条理进行逐个排查。全部学术论文分为三册 《觉世与传世》、《文章与性情》、《政治与学术》 ,其中文字并非新写,而是集中了作者对梁启超所作的大部分学术论文,将其分类分辑出版,既是了解梁启超分类思想的一个很好的读物,也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的对梁启超的感悟。

研究古人是非常有难度的,特别是近代的古人,他们不想那些先贤,越是久远的先贤圣人,在观点上越是可以推陈出新,可以按照当时情况把古语进行一番装饰,转而为自己的观点所用。先辈的资料缺乏,大家都是单凭只字片语来解读观点,说成什么样,全凭自己的逻辑推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对于孔子、孟子、庄子等的新解。但,越是靠近现代,越是难以解读,一来因为资料繁复,不像孔子,全凭一本论语,几乎就可以看到他的全部思想建树,近代的名人们留下的文集、轶事、别人对他的评价、当时的报道等等,要全部翻阅,再进行筛选,不是易事;二来,大凡当时比较出名的,在当时就有一大帮人对其进行评论、立传,后世想要再出新的论断专著,除非有新的发现,实则很难有突破,只能观点微调,甚至人云亦云。所以,作者选取梁启超这样一位几乎人尽皆知的近代名人,作为学术的研究对象,实在是勇气可嘉。

回到本书,为何一个在人人印象中的改革失败者,有如此可以书写的地方?这其实是我们对梁启超的了解是在是太过片面,梁启超的思想来自何处,他的思想斗争又是如何演变,他的改革路线又是怎么样行程,这些对大部分读者其实还是一片空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梁启超研究出来,即便是浅显易懂的文体,能让我们对梁,这一位先驱者有更多的了解。

《阅读梁启超》读后感(二):现在这个时代还会有梁启超嘛

梁启超,十九末上个世纪初中国的风云人物,所谓非常之世出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又造非常之世。起先他的活动遍布当时的几个重大历史节点并且在那几个几点中表现甚是活跃,比如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立宪运动,洪宪帝制等,做过康有为鞍前马后的信徒,改良派立宪派的领袖,北洋政府的高官,尔后1917年退出政坛专心于学术和教育活动,著书立说在国学院成为四大导师,发现陈寅恪,培养出包括自己儿女梁思成在内的优秀学生,最后五十来岁死于割错腰子的医疗事故。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多姿多彩,他本人是个典型的多面强人。

《文章与性情》这册图书主要是夏晓红先生多年研究梁启超的文章的合集之一,说的是梁的文艺改造的观点和《饮冰室合集》里面的和文学创作相关的文章的评论,展现出梁作为文学家,评论家,文坛改革者和思想启蒙者的那几面。本书里面的文章散见于《读书》和《书屋》这样的知识分子和在校学生喜欢阅读的刊物中,并在入书时候进行过编辑和校对的加工。煌煌有四辑之巨,内容很密集,阅读过程比较累。在泛读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想的是,像梁启超这样的人现在还会有嘛,后来者将来还会再出现嘛?

毕竟作为历史人物好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较为遥远,现在我以现在的语言重新组织下梁启超的一生,看看大家能不能感到熟悉一些。梁作为典型的小镇青年,出生于偏僻省份的十八县城市,小的时候走的是应试教育,沉迷于题海之中,最大的志向是找份体制内的好工作,然后阶级跃升升官发财,的亏他天资过人年纪轻轻就高考成功保研过人,拥有举人的学术头衔,算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励志故事。后来进京参与学术会议,和同乡康有为作为小粉红参与到政改和顶层设计当中去,因为派系斗争失败于是被认定为暴乱份子逃亡国外,在外国的时候没有自暴自弃被境外势力培养在高校读博,他自己开公众号发twitter 搞自媒体煽动无知群众搞反d运动,后来秩序崩溃,回国后当了新zf的省部级高官,做了几年发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或者厌倦了于是重回高校做学问,又在其他媒体上比如抖音和微博上做活动推广,自己本人也是媒体大亨人脉很广,后来死于医疗事故。

读起来感觉怎样,是不是有些像一些杰克苏类的大男主剧主角的意思?完全是令人发指的强悍,完全不是我们这些普通的蝇营狗苟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剧本。前段时间网上吹许知远先生是当今的梁启超,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合适吗?别的不说,至少许先生缺少海外流亡的gm经验呗,还可以在国内搞他的《十三邀》。人啊,总归是自己时代的产出物,那是个云播诡谲的大时代,所以能诞生一大批梁启超那样的人物,现在是伟大的盛世,是崭新的新时代,所以诞生的也是我们现在能在网络和电视这样的大众传媒上能看到的人物。

《阅读梁启超》读后感(三):少年中国之少年,觉世传世之文章――梁启超

最初知道梁启超是在历史课上,知道他是康有为的学生,再无其他更深入的了解了。看到这部书的介绍是有关梁启超的,勾起了我曾经的记忆。 本书的作者夏晓虹教授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她对梁启超的关注历时最久,投入心血最多,研究的也最全面细致。曾出过三本有关梁启超的研究著作。梁启超是夏晓虹教授研究近代文学的开端,《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是她的第一本专著。 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再版“阅读梁启超”系列三部之一,是对这位过渡时代的英雄最好的纪念。 少年中国之少年 梁启超生在同治年间的一个乡村知识者家庭,长在中国历史上重大的转折时期。所以本书作者认为研究这一段的文学成文化,便不可能越过梁启超,他是在矛盾和困惑中成长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最完满的典型代表。 梁启超不似其老师康有为“三十岁已成,此后不复有进,永不必求进”,也不似严复、章士钊等固守古文传统,不知变通。只有“太无成见”、“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的梁启超一直追随着时代不断进步。 他为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少年中国之少年”,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少年中国说》。文中论及少年人的性格特征:有进取心,常冒险,常更新,不断过渡到新世界。 梁启超用少年中国之少年为自己命名,足以见得他不墨守成规,锐意进取的少年心态。也是这种心态让梁启超在文学思想上如此“善变”。 觉世与传世 本书从“小说”、“诗歌”、“新文体”等文学方面对梁启超文学思想进行研究。 前期,梁启超投身政治活动,以“觉世”为责。作“觉世之文”而不作“传世之文”。 正如书中说说:“以一位影响全国舆论的政治风云人物,不但热衷于诗文的写作,而且迷恋通俗文学的创作,郑重其事地写过若干小说、戏曲作品,对当时流行的主要文学体裁均曾染指,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是由梁启超瘦啦风气。” 虽然梁启超生平只写过一部仅成五回的小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小说界的地位。 胡适、郭沫若、鲁迅等五四文学革命的领袖早年都受到过梁启超给予他们的启示。 因为接连卷入倒袁、讨伐复辟两次行动,梁启超脱政界,研究古代文化。此时的梁启超作为一名从事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注目于文学的永久价值,诗歌取代了小说的在梁启超心中的地位。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新旧之间,梁启超虽有不足之处,不能尽善尽美,但无愧“少年中国之少年”的笔名,是这个过渡时代的英雄。 《觉世与传世》一书研究了梁启超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条理清晰,评价客观。足以见得夏晓虹教授对梁启超研究的深入。虽然这只是其中一本书仅仅阐述了梁启超关于文学的思想,却让我对梁启超对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和中国文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值得深入研读。 正如周恩来总理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每个时代都需要梁启超这样的先驱者。

《阅读梁启超》读后感(四):以政治始,以学术传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历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从满清到北洋,再到民国的历史上,无论在政坛,还是在文坛,都有着先生的身影,且都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梁启超先生以政治始,以立宪兴,以学术传。

在《政治与学术》这一卷中,书生从政的坎坷,壮志难酬的心酸都在作者笔下展现。以梁公之大才,述政论易,却撼世道难。在近代历史上,变国体易,却改人心难。千年以来的封建迷信,怎么会一时被扫荡而清。

本书

在第一辑中,作者谨慎地考证了“梁启超代笔出洋考察五大臣的奏章”传闻,得出了梁启超通过此中的奏章《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将自己的立宪思想传递到了清朝高层的心中。从而间接地影响了清廷的立宪政策。在那个被逼逃亡东洋的日子里,梁启超先生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祖国的未来,也不敢懈怠,积极地为立宪宣传,在日本留学生中宣传着立宪的思想,以现在换取未来,其培养出来的改革派中坚派,在后来的晚清北洋政坛中推动着立宪思想的前进。

但我们也了解到,梁启超先生是典型的书生治国,他不善于从事具体的政治事务,因为这其中不仅仅是用理念就能推动的,需要复杂的关系与忍耐的能力。但他对于人格修养的重视,以之为救世或通往政治改革的根本途径,则是书生从政的特征。书生有刚气,不为流俗屈,书生有迂气,思以道易天下。实为后辈楷模。这样的政坛里,需要有梁启超先生这类人的存在,才能推动整体的前进。若是在那时,梁启超成为了一位成功的政客,那么他必然也会失去自己的光芒,失去了自己坚持的诸多东西,正是他与别人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后人欣赏他之处。

在第二辑中,胡适与陈独秀掀起的“文学革命”也继承了梁启超先前尝试的文学改良运动部分精神,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胡适也因此与梁启超走得很近,在梁启超撰写《中国佛学史》时,还曾送给胡适阅览。但后来却因为梁启超评论了胡适所撰写的《哲学史大纲》,胡适内心中多有不平,在日记中多有反驳,且在读书时也不能放下。两者争强好胜,后来也经常批评对方的书,但却催发了两者的学术创造力及自查。若是学术争鸣只是其乐融融,断然会不会有更长远的进步。若是用不光彩的手段打压,终究成不得大师。

而在第三辑中,则讲述了梁启超的家庭讲学。众所周知,梁启超的家庭素有“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之称,建筑学家梁思成,考古学家梁思永,火箭控制系统学家梁思礼,这三人最为出名。而家长的以身作则,出色的家教,针对性的建议,家庭的规矩,都是子女得以成才的关键。

其言“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其论《少年中国说》,其述《李鸿章传》,都不曾因时光变迁而褪色,反而在历史的冲刷下越发璀璨。

《阅读梁启超》读后感(五):读《阅读梁启超:政治与学术》杂感

最早接触梁启超是在初中历史课本上。1898年,其和老师康有为一起推行“戊戌变法”,也称“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当时年少的我,心中多少是有些瞧他不起的,作为主要的改革者,他应该和谭嗣同一样,甘愿为革命奉献生命,抛头颅洒热血。如今的我不再这样想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次革命失败了,只要生命还在,志愿还在,第二次、第三次革命尤有可能。戊戌变法失败后,关于梁启超的后续,历史课本中便再没有只字片语。我对梁启超最初的接触也到此为止。

再次接触梁启超是在林徽因传中。林徽因的丈夫是梁思成,梁思成是梁启超的长子,另一个与林徽因有情感纠葛的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当徐志摩涉足进梁林的感情时,梁启超给徐志摩去了一封信,严厉地批评了徐的插足感情一事。但深涉感情不能自拔的徐没有听从老师的批评,一意孤行,回信之“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反馈,可见徐用情之深。对梁启超的再次接触亦到此为止。

除此两次之外再无接触。阅读这本《阅读梁启超:政治与学术》是我第三次接触梁启超。

《阅读梁启超:政治与学术》

《阅读梁启超:政治与学术》是由夏晓虹所著,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阅读梁启超》套书中的一本,是对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游转的探秘求证集。

《阅读梁启超:政治与学术》

《阅读梁启超:政治与学术》一书共分五辑,辑一为梁启超的参政考证,包括梁启超的政治生涯及其观点和措施对后期政治运动的影响,以及为出洋考察宪政大臣代拟奏折的真相等;辑二为梁对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及与胡适在白话文和诗等方面的互评与相互影响的考证;辑三为梁对子女家庭讲学的考证,及其对“国民常识”论述的形成和创办“国民常识学会”等所做出的影响和贡献的考证;辑四为梁对父亲和亡妻李夫人的情感,及梁的书艺与信札的考证;辑五为作者与《南方日报》记者关于梁启超评价的整理。以上考证均系作者依据最新的私人藏品考究得出的,可信度极高。但仅依据文札进行主观理解,难免会有过度解读之嫌。毫无疑问,梁启超是卓著的,是伟大的,对后世是影响深远的,但作者的以上的考证结论,似乎有些夸大梁在政治和学术上的影响(个人愚见)。

这个世上,没有人是完美的,当然也包括梁在内。在梁的不完美中,我独对其将为亡妻李夫人所做的《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祭文发表至报纸一事不能理解,这让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为亡妻所作的祭文,是很私人限于亲情的文章,为什么要投稿到报纸,广为阅知呢?是宣扬自己的文采?表现自己对亡妻的哀思?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至今我仍不能明白。

最后,说点个人阅读感受。文中,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话或文字,一字一词自然是不应改动的,但中途穿插进的作者的述说,个人感觉还是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更好,毕竟所著内容是为已经熟识白话文而非文言文的现代读者所读,易懂才是除考究真相之外的根本吧。读古人的话和文字便不顺畅,作者的话再模仿文言文进行书写,使整个阅读过程更添障碍。这是我读完全书的由衷的感受,是一个来自底层的普通读者的建议(若有不妥,请海涵)。

此书尤好,待性味至浓时,吾定再读一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