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读后感100字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读后感100字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是一本由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精选点评:

●辛波斯卡怼人金句集锦。

●#原力平衡#

●机智有余,格局偏窄,稍有造作、套路

●就一般

●每一句都充满着真诚,这就是态度的表现

●信件的方式让我想起了C.S路易斯,他每天都听过广播与信众进行沟通,帮助大家渡过了困难时期。

●基本上不值得阅读。

●【芭西卡:“我的男朋友坚信,我这么漂亮是写不出好诗的。你们觉得,我附上的诗怎么样?”我们觉得,您的确是个漂亮的姑娘。】比她的诗歌更有趣,就从图书馆借了。除了两三封回信是建设性鼓励外,其余都是劣评,而且是万花筒般的吐槽。版权页说这书有18万字,但全书249页,每页平均200字不到,大量留白倒挺适合做批注的(前提是自己买的书)。天赋这种东西,不是写几篇书评、影评,翻译几部字幕、拍几部几分钟短片,就能让人成为作家或导演的,虽然豆瓣认证挺容易。

●很一般

●收录最全,翻译精准,十分贴紧原作风格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读后感(一):出版社,超级烂

家里的书籍有三千多本,这本堪称极品。图片中那两页,在全书不是个例,是普遍现象。我就想问出版社,真的有必要将每一封信札都单独作一页吗?索性将每一个字单独作为一页不是更好,这本书可以从标价48元,上升到48000元吧。

以前的书籍,虽然排版很是拥挤,字间距、行间距、边距都是不讲究的,但至少出版社是真心为了传递文化。现在呢?市场经济下的出版社,都成什么了?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读后感(二):读辛波斯卡写给文学爱好者的信札

作为诺奖女诗人辛波斯卡忠实的诗歌读者、迷弟,购买她的作品来读,一方面是欣赏她诗歌的内涵及诗歌的风格,其次,也想通过阅读这本辛波斯卡写给文学爱好者的《信札》来学习、感悟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技法。

在这本书中,辛波斯卡以文学编辑、诗人、作家的身份,给许多投寄来稿件的文学爱好者们写回信,她写回信的语言风格真是辛辣、刁钻、比喻准确又奇特,总之,每封信件的内容虽短,读之却如同读爽文,我觉得一点儿也不枯燥!

那便是辛波斯卡的语言风格,她的谐趣真的很独特!

所以,私以为,这本《信札》非常有趣! (备注:辛波斯卡的中文译名又称:“辛波丝卡”、“希姆博尔期卡”,都是她。)

《信札》图书封面

我的书架之诗词专柜

以后有时间,我还想写一篇长文,汇报一下我从这本《信札》里学习和提炼、总结出来的经验。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读后感(三):札记|没有什么有关人性的东西是我所不熟悉的

Wislawa Szymborska

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 (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是波兰诗人,曾于199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文学史上第三位(前两位是1945年智利的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1966年德国的奈莉·萨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诗人,也是波兰史上继显克维奇、莱蒙特、米沃什之后第四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可见波兰语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语言)。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希姆博尔斯卡已经家喻户晓,作为波兰战后最杰出的女诗人(“对辛波斯卡而言,性别并不重要;个人如何在生命中为自己定位才是她所关心的”——陈黎、张芬龄语),她先后获得波兰文化部颁发的国家文学二等奖(1963年) ,德国的歌德奖(1991年) ,赫尔德奖(1995年)。

第一次知道她,是在五年前,那时候我还在念大四,刚开始写诗不久(前几年我一直浸泡在古典文学的老坛子里)。有一次好友老王回母校,便赠了我一本12年版湖南文艺的《万物静默如谜》,一如书名,封面是花朵的素雅。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她,很多年里我都习惯性地根据译名称她为辛波斯卡,直到后来有朋友告诉我希姆博尔斯卡是更为接近波兰语发音的译名,方才改口。

那时候她的诗给我的印象是理性、克制又警醒,就像一个观望垂钓老者之人,她坐于一旁,水面波澜不惊,她知道鱼儿何时游来,何时轻咬钩饵,何时又逃脱了,但这一次她已经学会了观棋不语,再也不是那个青春年少时为时局四处奔忙的少女。

从1953 年开始,希姆博尔斯卡开始在克拉科夫担任文学评论杂志《文学生活》的周刊编辑,直到1981年《文学生活》停刊。在这期间,她撰写了书评专栏“选诗札记”,1992年这些专栏被编成书出版(中译版待出)。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写给文学爱好者的信

在关于《文学信札》的访谈中,希姆博尔斯卡提及,《文学信札》是《文学生活》杂志的专栏,“我们总会需要回复一些作者,特别是初涉文坛的作者”。她和搭档伏沃基米日(男)轮流回信,因波兰语的语法涉及阳性和阴性,“我读过”“我写过”这种过去时态便可以区分出写信人的性别,为了不被读者认出来,于是伏沃基米日用男性过去时态写,希姆博尔斯卡则用第一人称复数。想想波兰语的语法,也真是有趣。

《希姆博尔斯卡信札:写给文学爱好者的信》,便是希姆博尔斯卡给一些投稿作者的回信。她坦言,“我自己的文学之路也是从那些糟糕的小诗和小故事起步的。泼头冷水常有醍醐灌顶之效。我只在遇到那种自以为是却还犯拼写错误的作者时才会真的残忍。”许因她深知写作之路的艰辛不易,大多数时候她都会给来稿的作者诚恳的建议,给出恰到好处的常识——“在《文学信札》这个层面上,根本还谈不到写作艺术,我只是努力教给他们一些常识,鼓励他们认真思考自己写出的文章,并来一点自我批评。我鼓励他们读书。或许我这是在自欺欺人,但我还是希望这个习惯让某些人受益终身。”

在这236封信札里,我们可以读到来稿者的五花八门,可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人寄来龙飞凤舞的手写稿,有人的打印稿模糊不清,也有人的文稿要编辑修改——“你们随便改吧,只要出版就好”;有人来信询问写什么题材好,有人送来外文诗歌要编辑选好后他再翻译出来,也有人把闻名于世的歌德翻译成押韵低级、造句困难、表意不明的草包;有人将杨·斯托贝尔斯基的小说片段据为己有,有人用诗来搞哲学,也有忧心的父母询问如何劝诫痴迷于诗的孩子;有夫妻把自己的诗作寄来要编辑一评高下,有醉入爱河的写作者以为自己的诗作同样迷人,也有人询问“目前为止哪个诗人最帅”。每当这时候,诚如希姆博尔斯卡所言,“‘信札’的趣味性要高于它的教育意义”,她便用风趣的戏谑,让你不得不“认识你自己”。

Wislawa Szymborska

更多的时候,希姆博尔斯卡如同一位善良的长辈,她会恰到好处的指出你的不足,提出切实的建议,也会鼓励有天分但写得不够好的作者以后继续投稿,多读诗写诗。

在读信札之前,我对希姆博尔斯卡的诗论了解得很少,只读过她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诗人与世界》以及她的访谈录《我站在人这一边》,我只是知道她的存在,但我们的距离太远我看不真切,也不了解真实、完整的她。因这本信札的缘故,虽是她给其他作者的回信,我看到她谈诗歌与文学,谈诗人、作家的修养,谈诗歌的技艺,谈文字与我们的生活,我觉得我比以前离她更近了。

说起天分,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希姆博尔斯卡认为文学天赋,“有的人有,有的人则永远得不到。但这并不代表他将一无所获。文学天分只是众多天分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拥有别的天赋。”但“要成为文学家,首先得有点儿天赋!”

“真正的天赋总是需要——尤其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引导和指点。但这种学习对他来说应该是易如反掌,就像信手拈来一般。真正的天才应该能够正确分辨艺术的好与坏,事物的本末,成败的性质和原因。这不仅取决于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熟知各种“主义”,更有赖于一个人天生的直觉。我们之所以可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没少观察这方面的情况。对于一些刚起步的作者来说,只须两个词,提一下关于某种不恰当隐喻的话题,就足以让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还认为那与生俱来的直觉会让首次创作的作家更加靠近那些学识比自己渊博的人,那些经验更丰富、更敏锐、更精通文化的人。无论身处哪个环境,都可能做出更好的选择。收获他人的赞赏尚需时日。”

她认为诗人对节奏有着天生的敏锐,“正如世界就是世界,没有一个诗人是用手指头去数音节。诗人天生有着辨认音节的耳朵,就像诗人必须带着一样东西出生。”生活于诗人,一切可入诗,“诗歌对他们来说不是消遣和对生活的逃避,而是生活本身。因此他们试图在诗中表达一切您置于一旁的东西:经历、不安、抱怨、成年人的困惑。”

至于必备的人性觉察,“天才作家的内心深处都盘踞着各种各样的恶魔。就算它们在作家写作之前和写作之后在他们身体里蛰伏(或者说它们就该蛰伏),但在作家写作期间它们会非常活跃。没有它们的帮助,作家就无法对作品中人物的复杂经历感同身受。没有什么有关人性的东西是我所不熟悉的——哎,一句话道出了正统圣人的人生缩影。”

在读者的来信中,还提及了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偏见——“从您所写的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您的信念(学生时期形成的简单化的信念),认为一个作家完全由外部环境塑造;认为他的创作质量直接由人生经历的多寡来决定。”

这时候,希姆博尔斯卡道出了真相——“其实一个作家的成长来源于内心的所思所想,取决于与生俱来善于思考的灵魂(我们强调,天生的!)。一个合格的作家应对微不足道的甚至旁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具有敏锐的感知力。”“远远看上去,人们都是一样的”,但天生的写作直觉,让作者知道近距离地观察他们。

希姆博尔斯卡说“缪斯是一群歇斯底里的女人,而歇斯底里的女人是靠不住的。”对于有天赋的人,她鼓励作者“继续写下去吧,想诗,读诗,但也要考虑如何掌握实际技能,不依靠缪斯庇护的技能。”正如她在给其他人的回信中所言:“有才华的人不会被‘灵感’所局限。灵感会不时地落到每个人身上,但只有有才华的人能才能长时间坐着,在纸上默写下来自灵魂的声音。”

年纪不同,评判规则也不一样。“决定一个年轻人的处女作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是新鲜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世界观。占比更多的是印象而不是想法,是随性的观察而不是在逐步夯筑出的人生观的基础上对观察所获的选择。对于大器晚成者而言,我们还有额外要求:要有恰当的人生经验,并且——非回忆类、纪录类的文章,还要求一定的刻意培养出的艺术品味。”

“和我们通信的多数都是年轻人,而年轻就意味着拥有无限可能,有些人甚至可能后来就成了真正的作家。”

“青年时期是人生中很艰难的一段时光,如果还要给这份艰难加上写作的雄心,那就需要良好的状态来应付这一切。这种状态包括坚持、勤奋、博学、洞察力、与自身的距离感、对他人的敏感、批判思维、幽默感以及坚信世界应该继续存在并且更加美好的信念。”

“在这世上,初涉文坛的人总觉得艰难,因为他们在读者面前展现的必须是一个各方面水平都良好的整体性作品。所以,得写好一首好诗,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完美的比喻。得写一篇优秀的小说,而不只是一个优美的片段。文学新手只有终其一生辛苦写作,以争取一个大师的头衔,人们才有可能在其身后将他的作品片段、节选和笔记刊出来。”

如果有人让你衡量成为诗人的悲与欢,你一定要记得这句——“既然他能够创作出如此多流传至今的作品,他的生活完全是可以忍受的。一位真正的不快乐的艺术家死后什么都不会留下。”

博学——“你必须通晓古今文学,多想想这些作者是否把该写的都写完了,并且在形式上表达完整。”

耐心——“写诗也有其枯燥乏味的一面”,外在的喧嚣之后,“在家里,他们会偷偷地、辛苦地对这些听到的故事进行修改、描写和改写。”另一封回信中她表述得更加完整——“诗歌必须要先写,再思索、修改,被扔进垃圾桶,再从头开始……想到文学的人,应该想象自己处在一个更为平和的情境中:在空房间里对着纸张,或一个人孤独的散步,或是阅读他人的著作——因为值得一读的并不只有自己的书。”

慎用词汇——“‘祖国’‘真理’‘正义’,这些词是有代价的。它们是由真实的、不能被笔墨仿造的鲜血凝结而成的。”

准确——“您给每个名词都加上了两个甚至三个形容词,就像青年波兰时期一样,确信形容词是诗歌语言的主要部分,正是它为诗歌创造了特有的光环。没有其他时代这样看重形容词,几乎本能的认为,应该被谨慎描述的事物必须被准确的描述,否则最精心构思的诗歌也会像一艘灌满水的船一样滑向深渊。”

语言契合时代——“一个诗人至少要用本时代的语言写作。您的诗歌从形式和概念上来看都十分古老,特别像一位生活在19世纪的姑娘写出的。难道这是您从曾祖母的日记中摘抄的诗句?”

她们自己生成。“在诗歌中,描写必须自己‘生成’,一切变得重要而有意义:图画的选择、摆放以及在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形式。”

她们给人惊喜。“每一首都必须有出人意料之处……诗歌不会出现在每天的生活中,而是呈现特殊状态的产物,是幸运的巧合。”

她们浑然天成。“每一首诗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就是这些词语,而非其他的词,它们等了几个世纪才彼此相遇并联结成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她们富有张力。我们早就知道,诗的最后一节一定会升华主题,讲述一个道德规范。真为难,但在之前的所有小节中,缤纷的冒险和被禁止的口号要应有尽有。

亦有诸多来稿是短篇小说,回信中希姆博尔斯卡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心理上,“我们是旧规则的拥护者,认为作者应该了解自己的主角,要比他们更了解自己或同样了解,起码不能少于他们……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包含着无数的原因。作者的目标是发掘它们,根据重要程度排列,并经常性地揭示尚未被发现的原因。”

技艺上,“作者必须是监视他虚构角色的间谍,在门后偷听,在他们落单时尾随,翻其信件,猜其所思。”简而言之,就是——“作者必须比主角更为成熟,必须比他们更了解自己。”

作家写自己,也写别人,同时也虚构。“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只写自己生活中的故事。他们借鉴一些可借鉴的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混在一起,或者是再自己想出一些故事来。只是,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用符合现实的手法讲述虚构的故事和描写自己的经历并无二致。”

在接受美学中,“能娱乐我们的是奇怪人物(尤其是小矮人和巨人)的冒险,那些能让我们真的害怕或欢笑的故事。”

一直以来,我读过的小说里从来没有见过完全木讷的主人公,“您塑造的人物甚至无法说出哪怕一句稍微有点意义的话,从不思考,全凭本能地活着”,小说里我确实没有见过(但现实中存在),反倒是常常惊叹于主人公的多思,为何作为一个平凡人,他们个个多思且深邃?有时候我都忘了主角的背后是作者,我们看到的一切皆是作者的苦心经营。“每一位有着雄心壮志的作家都都尽力塑造会思考的角色,哪怕仿造自己的经历创造一位人物,用锐利的思考再现作者自己的经历。”看来成为好的小说家,雄心壮志少不了。

谈到本能,上次看到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有这么一句:一个听凭冲动行动的人,不管他的行为多么慷慨;一个依照本身性格行动的人,不管他的行为多么高尚;一个屈服于无从避免的压力行动的人,不管这压力来自外界或自己的性情,这个人不算是在行动,至少不是作为道德的载体在行动。

不禁反躬自问,多久以来自己都是凭本能活着,(潜意识)放纵性情的冲动,事后懊悔仍多次再犯,在古希腊中,这被称之为“血气”,是作为“理性”的对立面存在的。而人寻求的 ,应是“认识你自己”的智慧,是一种自我审视下的“节制”,是成为拥有自由意志之人,而非被本能驱使。

下文为信札的其他摘录。

2019年5月17日,于杭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