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摩登中华》的读后感大全

《摩登中华》的读后感大全

《摩登中华》是一本由贾葭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355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19-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摩登中华》读后感(一):有营养的好书

对历史的解读,有两股恶臭:一是在兹念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帝师历史观,为君王做注,以牧民自得;二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狭隘偏执的价值观原点,陷入民族主义极端思维的泥沼。贾葭先生的史论,我本人只看过寥寥几篇有数的公号文章。他从”人“的角度出发,兼具问题意识全球视野人文关怀和理性阐述,篇篇俱是精品。来吧,让我们一起期待这本《摩登中华》,跟随贾老师的如椽大笔,走进清末民初到中共建政那风云激荡的一个甲子,拨开波诡云谲的历史迷雾,观照当下,体察自身,共飨一场脑力激荡的思想盛宴。请相信我的推荐,骗你我是小狗。

《摩登中华》读后感(二):摘自《〈摩登中华〉,07 弱国无外交:北洋政府外交的形成》,p157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另一种记忆。这些记忆能够丰富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破除许多并不存在的政治神话。尊重那些曾在过去的艰难岁月里为这个国家献出一生的专业人士的努力,就是尊重历史的一种应有之义。

——摘自《〈摩登中华〉,07 弱国无外交:北洋政府外交的形成》,p157

《摩登中华》读后感(三):“脱敏”的课本

回顾了一遍从小看过的抗日剧,注意不是特指抗日神剧

在这些剧里

哪怕是对日本人的形象塑造,都会有一两个非负面的形象,比如说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日本士兵之类的

但汉奸这个形象,可扎扎实实个个都是负面角色

这个回顾源于今天看《摩登中华》,有这么一段

商人王承典,在南京沦陷时参与国际安全区建立,从日本人那里为难民拿粮食,甚至冒着危险,从日本人那里偷偷搬走了比答应的多得多的粮食

但同样是他,从金陵女子学院为日军挑选年轻姑娘,因为给日军送去一些姑娘,可以避免更多的妇女受害。

这些在沦陷区与日本人合作的中国人,既有为虎作伥的一面,也有助人救难的一面,而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至此,我需要重新审视“汉奸”这个词,以及审视我自己对历史的认知

我不是爱读史的人,有限的历史知识都来源于课本

但从课本里能看到的都是时间节点,何时何地何事有何意义

你会发现,我们所学的都是以民族和国家为尺度来下定义,而其中却看不到个体的踪影

正是如此,历史常常让我觉得陌生,让我觉得这一切与我无关

这一切看起来像个陷阱,这种与我无关降低了普通人对历史的敏感度,同时又能轻易塑造出二元对立的世界观

古人讲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我以为历史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不知“史”又遑论“今”呢?

看完《摩登中华》我还蛮沮丧的,这种沮丧不仅是源于对自身无知的认知,还是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甚至更后一辈人都是或将是在这种“脱敏”环境下培养起来的

大概就是昨日读课本,今朝小粉红吧

《摩登中华》读后感(四):摩登中华

我好像是个对世间很迟钝的人,读贾葭的《我的双城记》时,我还对生活充满热情,口头禅是:完美。《我的双城记》每一篇都有个小包袱让我哈哈一乐。我跟贾葭说这种感受时,他说:那书就是写来骗钱的。我当时不以为然,以为有才的人都如此谦虚低调。

这两年突然就觉着压抑,也说不出来具体什么让我憋屈,就是“完美”两字再也没法脱口而出了。感觉世界自我而起哗啦啦的飞向两边,一边是高高在上的“精英”,一边是稀里糊涂的“难民”,而我两不靠。

又读贾葭的新书《摩登中华》,文笔有点诗经的味,有的词都是初见,比如:杯葛。读完序言,我就知道我的压抑从哪而来了。有种莫名其妙的失望与不甘心,这种情绪屁用不管却泛滥成灾。

连着读了三篇后,心一紧,眼眶就湿了。他写出了所有知识分子的小小的单薄的情感,在摸着铜墙铁壁找缝隙。

女人天生对历史迟钝,也记不住,也不懂。尤其对五代十国跟民国时代之类的混乱历史。但读完这本《摩登中华》居然对民国历史理出个新头绪。

最初就是满汉民族问题。革命党抓住这个异族问题不放。虽然清政府一再汉化,但他还是担心,西太后死后最后就葬送在满清新贵抓权抓的过火了。

接下来的就是两路:北洋军阀跟国民党。在立宪与共和路上歪歪扭扭的表演,但领头羊个人格局都有限,群众又不明真相。最后就扭成了四不像的共和国。

书里写了好多意思的人,跟以前的认知有些不一样。比如戴季陶,他的那句:所谓革命,仅得中华民国四个字可见其是看的明白的人。还有他那句: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应有舍我其谁之心。可见其格局。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行。我就喜欢这种需要一字一句慢慢读的书。

《摩登中华》读后感(五):历史与历史感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看完了贾葭老师的新书《摩登中华》,掩卷沉思,颇为感慨,这几年来,对过去有种以前未曾有的特别感受,后来我渐渐明白,这种感受其实就是历史感,年近不惑,人开始有历史感,想想看,二十年前发生的事,三十年前发生的事已经是一代人。年初看查建英写的《中国波谱》惊觉《渴望》的热播已经是快三十前的事。而另一件对中国和中国人有巨大影响的事件竟然也过去三十年了。有历史感说明我们开始变老了,同时也不禁悲哀的发现,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和所有曾经变老的人一样,渺沧海之一粟,被时代的潮流裹挟,自己觉得清醒,实则浑浑噩噩这么多年而且还将继续被裹挟,顺流而下,湮没于历史长河不为人知。明白这一点就明白人为何会敬畏历史。

很显然,虽然同龄,但贾老师的历史感比我来的早的多,这本书里每篇文章都是从踏访历史建筑开始的,看着拱门,摸着廊柱,吹着海风,呼吸着植物的味道,思绪能回到千百年前的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是一个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读书的媒体人,史家,特有的「通灵」体质。当下这个经济决定论的环境,思考中国转型,往何处去,回首历史,考较得失,显得特别不合时宜。但这的确是一代人的故事,我们都曾经充满了莫名的责任感,满怀理想,壮怀激烈。如今理想的光越来越暗淡,很感谢贾老师还在继续续着灯油。

贾老师的这本书里的篇目,从晚清写到近代,直到我们身边几年前发生的事。算历史随笔,但考证详尽,一丝不苟,每篇都像一篇小型的论文,想说一件事,一个人,一种历史感情,旁征博引又将自己的看法深藏不露让读者自己体会。(其实还是在序言里暴露了不少)。是非成败转头空,还是由读者自己思索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无法从历史课本里学到历史,我们的历史课本,既无全景也无细节,满满写着阶级斗争,王朝更迭,成王败寇。我对历史的感觉大都是从像贾老师这样的书里获得的。(例如谭伯牛的晚清,余世存的民国)想想看百年之后,如果一切如故,我们生活的时代,又会以怎样的面目进入历史,进入历史课本?想来未免令人悲哀。但虽然我们经历过惊心动魄,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微不足道波澜不惊的一小段儿罢了。正如贾老师在前言里说,我们虽然晚了一百年,但仍然和梁启超一样,生活在转型期。这个型,还是没转过来。也如崔健说的,哪有什么新世代,城楼上的人没换,我们还是一代人。

这本书里写的往事,有些我之前从别处读过一些,例如曾经以英人特有的专业精神和管治能力服务清政府数十年的海关关长赫徳的故事,蓝衣社的故事,和民初几个要人的八卦,有一些对我是全新的,例如,关于「满城」的一篇,我此前完全不知道,和关于连战爷爷的传记,此前没读过。贾老师这些文章围绕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展开,然而,回首百年,中国近乎完美的错过了每一次和文明世界接轨的机会,每思至此,难免会有「惜乎!击之不中」的感慨。虽然我并不是历史宿命论者,但难免有种命运被诅咒的悲观。然而,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只有区区数十年的日子,在历史面前什么也不是,唯有希望今后的岁月,弯儿能拐好,转型能够成功吧。

在十万加,所谓「知识付费」充斥的今天,有人为你两分钟读完了一本书,有人把历史写的像故事会一样,浮于表面那层庸俗。贾老师却严谨认真的为一篇文章读数本书,细针密线,删繁就简,估计也没少拖稿的,写了这么一本有点儿反出版潮流的书,除了热爱和仍然不灭的文人理想,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解释。写这一篇读后感给大家做参考,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且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读史阅世的起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