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读后感100字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读后感100字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是一本由[美]亚历山德拉•富勒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读后感(一):Don't let's go to the dog's tonight

正儿八经去图书馆借书确没能借到,想着不能空手而归,就随便翻翻吧。一开始被书名吸引了,直觉说是一本很有故事感的书吧。整本儿读下来,总有点淡淡的忧伤,虽然波波一家人从未放弃前行,可直到末尾几章,才真正看到一点美好前进的希望。刚看完最后一个字,合上书,才又看到书名,“今夜,不要每况愈下”,是了,书名不就透露了忧伤的基调嘛!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白人女孩在非洲的童年生活,如看过的纪录片中的非洲一样,炎热,残酷,危险,疯狂又充满了生命力,当然也不乏令人惊叹的美丽。最近看了好几本描写异域生活的书,相比起李娟的《我的阿勒泰》以及记录阿拉斯加生活的《伟大的孤独》,通本读下来有种细水长流的平淡感,没觉着哪特别突出,也没有啥毛病,就当消磨时间吧。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读后感(二):愿今夜以后,我们都将幸福

《今夜,不要每况逾下》是亚历山德拉·福勒的一部非虚构纪实类作品,作者采用时而滑稽,时而悲伤的笔调,全心全意地为我们讲述一个童年在战争时期所经历的关于生存和死亡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波波一家在战争中天沛流离经历了各种的绝望和痛苦后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这是一个个痛苦连缀的生命悲剧,令人读来心生寒颤,正如书名一般,只愿今夜,不要再每况愈下,怕在这场无能为力的生与死的搏斗,会压倒他们最后的一丁点儿活着的勇气。在战争时代下的人们遭遇异常凄惨,波波一家经历着亲人一个个离去,母亲的精神崩溃,但是最后还是学会了慢慢卸下心底的悲伤,再苦再难,也要继续勇敢的活着。

整篇小说作者通过童年战争的混乱和美好的回忆来讲述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虽然给我们感觉到处都弥漫着死亡的气息,但是妈妈塔博却是一个十分有学识之人,从文章中很多的细节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即使在处境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富有悲悯之心。一般人能做到“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已然是十分的珍贵,我一直觉得善良的人,都是内心很强大之人,毕竟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恶意和不友好,持久保持善良的品质,必定是深入骨髓的宽厚胸怀。所以即使现实处境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他们棒头一喝,但是他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从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万丈光芒。

波波一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更是在战争年代下的千百万人。他们在无形的命运和不尽的困难无时无刻不对自身的生命施以强大的压力; 自身又对生命本身的珍视和对活着的贪恋而不停地挣扎着。

关于战争的书,除了阿塞尼写的关于阿富汗的那三部小说以外,今夜不要每况愈下,算下进来读到的最为吸引我的了,虽然那里有蛇,豹子,痢疾,有时甚至还掺杂暴力和疯狂,但充满了生命力。

之前听说一个人一生有很多事情,是有限定的量可以做的,比如一人一生吃海鲜有一个量,如果一个人的前半生吃太多的海鲜,那么他后半生一定是不能吃海鲜的,很多东西是公平的吧,没人会一直在痛苦里,也没人会一直在幸福里吧。如果你还在痛苦的深源,只愿今夜,不要每况愈下!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读后感(三):一定要回的,才是家

一定要回的,才是家

每个人对家,对故乡,都有极深的感情,这与肤色,籍贯,都没有任何关系。作者是一个在非洲长大的白人,在非洲广袤的草原和险象环生的丛林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在家人的陪伴下,虽然有痛心难过的时刻,艰苦难耐的时刻,但她却始终对非洲有着深深的执著和强烈的爱,在她的心里,那里是真正的家。不是苏格兰,不是英格兰,只有非洲。

波波(作者小名)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经营小农场,她的父母都爱阅读爱音乐,也爱劳动爱野营。他们的家里永远收养着一大群狗,她很早学会骑马,看着父母种菜、赶羊、挤奶、收割烟草,看着农田尽头的太阳升起又落下,她的童年时完完全全和大自然连为一体的,她知道如何在潮湿的树林里生活,如何将一大群水牛赶回栅栏,同时她也不断学习、不断看书增加自己的学识。在非洲生活的近18年里,她从这片土地里获得了一生的能量和智慧。

书中波波讲到,她的妈妈一共孕育了五个孩子,其中三个都夭折了,只有她和她的姐姐凡妮莎留了下来,在生她之前失去了一个儿子,在生她之后又失去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她的妹妹奥利维亚,是她心中最深的痛。有天她带着妹妹去别人家串门,妹妹独自跑去屋外的水池玩,结果不幸溺亡。波波觉得这是她的责任,是她没有看管好妹妹,她失去了她最喜爱的才三岁的妹妹,家中的小开心果。她说,从那时起她感觉在她心中那种完全无忧无虑的童年结束了。也是因为失去过三个孩子,她母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到后来几乎必须要用药物控制才能保证生活正常。虽然如此,他们一家人依然团结在一起,努力照顾好这个家。

我觉得因为作者是一个真正在非洲本土长大的人,她的文字里很少体现许多讲述非洲故事的书中所有的那种对充满恶疾和贫穷的非洲的悲悯,即使她的生活还没有像那些黑非洲人一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她身边并不缺少这样的人,她看着这些人来来去去,生老病死,她并没有表达置身事外的关怀,而是在说:我是非洲人,我和他们一样,我也曾在森林里迷路几近绝望,我也曾染上疟疾濒临死亡,他们的笑与乐我懂,苦于痛我也体会过。我永远和他们站在同一片土地上。

“倒霉的事总在发生,本来就是这样。倒霉的事情一直都在发生,可这不能说明任何事情。波波。这并不意味着倒霉的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所以即使一件又一件倒霉的事情在发生,也不能放弃,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只要家还在,希望就在。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读后感(四):愿世界和平

战争的题材看了多少本呢。不记得。但是我记得我看过的战争系列都是根据反抗者的真人真事改编,或者是虚构类的作品。这本今夜不要每况愈下,却是站在入侵者的角度讲述的真人真事。

1969年,波波在英格兰出生。只好跟着父母和姐姐,一同移居到罗德西亚。在波波出生之前,妈妈已经失去了一个男孩,母亲因此有酗酒倾向。他们有一段时间,住在靠近莫桑比克的一个农场。经历战争之后,有先后迁徙到马拉维和赞比亚。在波波九岁那年,爸爸妈妈将波波同妹妹暂放在姑姑处外出有事,然而,因波波疏于照看,妹妹意外溺亡。这次妹妹的离世,对母亲造成了更大的精神伤害,酗酒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当然母亲并没有因此停下在农场的工作。妈妈叫道,婆婆和凡妮莎,要勇敢和独立,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观点,要全心全意的拥抱生活,同时她也培养了波波对阅读的兴趣。

波波在103页,提到妹妹离开她的时候。他是这样描写的: 我的整个欢乐世界渐渐消失了——我感觉到他离开了,就像温暖舒适的东西,在灼热的气息当中离开,一丝寒意涌上我的心头,甚至我的皮肤,不用这一次大打击而变冷了。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却莫名的心酸,哪怕知道他们是入侵者。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是入侵者。已经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待他们的行为。所以,当我看到波波的妈妈塔博对各种动物下不了决心去伤害的时候。(哪怕这些动物,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危险与不便。)这时我就会怀疑,他们为什么能够对黑人下手?

我不知道入侵者是怎么样看待战争的,但是波波在第30页有这样一段解释:土地本身,并不在乎他的名字,至今也是,你可以给他起任何你喜欢的名字,可以以他的名义去进行任何战争。要是喜欢,你也可以为他改一个全新的名字。但不管怎样,这片土地依然存在于非洲的天空下,稳固而坚实,无论是白人的血还是黑人的血,无论是屠宰场的牲畜之血,还是妇女的分娩之血,他的同样吸收进自己的土壤里,他根本不在乎吸收的血属于谁。只是我很怀疑,如果你们不入侵,土地根本没必要去吸收谁的血。

波波对卡罗伊的印象:炎热干燥的9月,穿过金黄的玉米地,卷起漫天尘埃的风,记得残缺不整的草坪上,长满的皮刺儿;记得那些新兵的样子,穿着迷彩服,疲惫不堪,就像军用卡车牵出的一条飘带一样,他们伸展四肢躺在大路上,须发整洁,面容清秀,干净的就像一张白纸;记得那些抱着枪的兵;还记得那些士兵永远的脱下军装的瞬间,满脸漠然,肢臂残缺。

战争对双方都是残酷的。入侵者没有战争英雄。受害的永远是交战国的百姓,呼吁和平!不论以何种借口请勿开战。

《今夜,不要每况愈下》读后感(五):记录可以让人忘却吗?

曾有朋友跟我说,我不用笔记录任何值得记录的事情,因为只要用笔记录下来,就意味着我可以将之忘却……现在看到这本书,真希望波波能将那些不安、不快、不幸福借由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使自己将其忘却,仅留下快乐、幸福就好!

非洲,留给世人的印象可能会分为两个极端:原始、自然、落后、愚昧、生活艰苦、战争、困苦、粗糙、美丽、现代……这些词汇都可以使用在这个地方。在波波笔下,非洲有美丽,只是艰苦的生活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让你无暇欣赏。每日生活在或炎热或冰冷的自然条件下,白天汗湿全身;夜晚冷的手都伸不直;干燥的人都可以着火;潮湿的穿不上一件干衣服……啤酒要喝热的,每日环绕身边的都是腐败的气味,狮子、豹子、蛇、蜘蛛、老鼠等各类动物穿梭在自己的附近,共享自己的生活……所有这些,让生活在文明世界中的我们不寒而栗。

但自然环境无论如何恶劣,也不能与人文环境的匮乏及政治环境的恶劣相比,自然环境根本不值一提。每次新搬迁到一处农场,都要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但只要肯出力,不怕辛苦地进行改造,很快就可以扭转不利的情况,使恶劣的自然环境变成宜居的生活环境。可是,一场小小的政治风波就可以将这一切全部摧毁,战争状态下,没有胜利与失败,无论是非洲黑人(土著)还是非洲白人(移居海外)的,同样是在战争中失去生命、亲人、家庭、财产的失败方。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的我们,无法想象每日生活在敌人的监视和枪口下,可能随时都会丢掉自己和亲人的性命,可能随时会失去所有的紧张和焦虑……

波波用一个孩子的视角观察战争,虽然缓和很多,但读来却愈发让人感觉惊心动魄。试想,一个11岁的女孩,可以冷酷的拿起枪,照着墙上的靶子开枪并命中要害,那是怎样一种让母亲为之胆寒又欣慰的错综复杂的心态啊。这样令人心碎的描述,在书中比比皆是,让人不忍卒睹……

可是,就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就在自己生活都异常艰苦的状态下,波波一家仍旧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在缺医少药的非洲,波波母亲开设家庭诊所,帮助那些需要医治的当地人;在当地人诧异的目光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野生动物,解救、领养那些可能被虐杀的动物……书中并没有对这些事情进行特别的说明,更不要说进行人道主义渲染,而且可以看出,生活在非洲的白人,很多都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他们对于那些特别到非洲进行人道主义援助的人士感到陌生和不解,由此可以看出,非洲,并不是外人眼中的荒蛮不毛之地,到处都充满着温情。就像美国南北战争前,北方人想象中的南方,那些黑奴应该都是在忍受着奴隶主的剥削和蹂躏,不知道很多黑奴都在享受着女主人的照顾……

和平、安定,这是人类最需要的东西。请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感受一下生活在安定社会的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