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100字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是一本由雷海宗著作,汇智博达|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一):在历史长河中看中国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觉得熟悉,之前就看过这本书,当时就被书中的言论震撼到,但没有细细研究作者的背景。看过简介之后明白原来这是本翻印再版的书。雷先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在此前已经出版过不只五次,每一此都获得最高评价,启发一代人。

其实,对于一个女生我来说,我是对中国的兵没有什么兴趣的,当时看是因为要找资料,在图书馆随手看到这本书,觉得与我的选题很合适,翻翻看,结果停不下来。可能因为雷先生在国外学习的原因,看待中国本土的文化时也会和西方做对比,把各种事件连接起来,变成有脉络的一串内容。

细看雷先生的经历,这些都是在他之后路上,帮助他看的更高更远的工具。雷先生于1927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雷先生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看完这段简介,就明白何人能够在这样的高度看世界历史,能从容,优雅的为大家解答历史与文化的种种疑惑。

纵观这本书,这是一本历史方面的书籍,但却处处不见明显的历史,而是微小处涉及历史。全书可以说是,雷先生近几年的文章汇总,而且这本书写与上个世纪的书,在今天再版多次看来仍然思路清晰,一点没有隔阂,这就是雷先生的功力了。书在排版上很新颖,没有采用那种字遍布全页的布局,而是在页边留下空白,作为批注解释用,虽然这样看来有些像是教科书,但是在历史书籍中,最忌讳的就是满面文字,让人压抑到无法喘气。所以这本书的排版正合我的胃口。

脉络来看,作者写到中国的兵,无兵的文化,家族制度,中国的元首,历史两周春秋。包含作者在面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时,无论怎么变换都是,结合中国与外国的历史,放在一起整合,加入自己的理解,变成在世界史中,历史长河里,这件事情如何变换。读完之后,获益良多。

大家都对雷先生的课赞不绝口,虽然如今我们无法亲身经历雷先生的课堂,却可以从书中再次感受这位‘大家’的风采。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二):雷先生与中国的兵

此次已经不是第一次拜读雷海宗先生的大作了。在去年的时候,便读过雷先生有关于中国的兵的小册子,那时便对雷先生的博闻强识与学贯中西感到敬佩不已。因此在今天读到雷先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时,心情自然又有所不同了,在对先生敬佩之余,也开始思考先生在书中想要告诉我们的那些东西。 雷海宗先生早在建国之前便已经是享誉国内的史学大师了,那个时候雷先生曾经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与南开大学等国内第一流的学府内执教,由于其在史学研究与治学上的突出成就,其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雷先生在中国有关兵制等方面的研究是显然已经走在了大多人的前面。在其他人还在对中国兵制的研究上努力的时候,雷先生已然开始在研究中国文化中兵的精神了,即武德的历史与其丧失。由于本书成书时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之时,因此其对于兵的历史及其探讨在哪个时代显然又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了。至1840年以后,中国武备渐趋松弛,不断遭受西方列强的袭扰,在1937年以后更是由于日本的入侵而导致了大面积的国土沦丧,在这个时候,雷先生研究中国兵的历史的意义显而易见了。雷先生认为中国长期积弱局面的形成或许很复杂,但是自东汉以来未能妥善解决兵的问题却是其中主要的原因。;雷先生在书中对于征兵制推崇备至,认为征兵制的实行保证了在汉以前的中国长期保持了国力强盛的状态,在汉代以前,中原王朝始终保持着对外族的强有力的威慑力,但自从汉以后征兵制被废弃以后,中原王朝便再也不能保证对外族的军事优势了,除了在隋唐时期的短暂时期内,曾经实行过半征兵制时期外。对于雷先生的这种观点,在目前来看或者颇有偏颇之处,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尤其是面对日本人的铁骑时,征兵制或许是中国当时最好的选择了。当然,由于雷先生所属时代的特殊性以及局限性,我们自不能用先生当时的观念来看待今日的世界了,毕竟今日的中国不说与古时相比,就是与民国相比,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在读先生的文章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为先生在历史研究上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博闻强识所折服。《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作为先生最著名的著作之一,自是要求我们要细细的揣摩与学习了!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三):从“兵文化”到“国家文化”

刚开始翻阅的时候,很累,真心累,虽然说我语文成绩不太优秀吧,但也是勉强过得去的。书中字里行间透出来的年代味,让我以为在读白话文课文,这就迫使我想要读懂书中一句话必须认认真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去,这就让我很焦躁了,很多次都不想继续看下去了。刚开始以为是作者在文化层次方面彻底碾压的缘故,当当我无意间翻到作者简介的时候,我才好像知道了到底为什么——作者生于一九零二年。得知真相的我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虽然认真读下来,仍然读的不够透彻,或许真的是自身底蕴不够,亦或者是被时代所拘束,无法用那是人的眼光看待当时的时代。看了几页后就忙去翻了一下百度百科,可还是有一些东西没有了解到,这倒也侧面说明了作者的知识渊博,但是为了跟上做作的思维脚步,愣是一步一步一路查了下来,到头来倒也看懂了个大概。

从“兵文化”探讨中国文化,这种探讨方式还是我第一次遇到的。全文前三篇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事情,也就是秦朝未建立以前的中国,这时候的人们不像现在一样,全民都已能够参军为荣。虽然如此春秋各国之间的战争也并非执意要拼的你死我活,感觉就像小时候孩子之间互相打架一样,小打小闹而已,倒也掀不起多少波澜。而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更变,战争的意义就成了不断侵略,占领,摧毁,破坏,直至灭国,而最好的手段也就是不给对方留下一点点有生力量,于是就出现了大批的坑杀,集体屠杀等等惨无人道的事情。或许是伤亡太过惨重,贵族没几个愿意参军,都想要从文,而老百姓们也见阵亡率略高而不愿参军,萌生出了厌战心理和和平主义,怎么办呢?这时,强大的秦国实行了征兵制,兵的数量够了,但问题随之而来,就算实行了征兵制,也没有几个愿意上战场送死的,所以所发之人都是些素质低下,下流的人,这为后代军队匪军不分,军民互相仇视的变态局面埋下了伏笔,造就了了一个昏暗麻木的社会。

作者写此书的深意联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大致猜测出了几分,抗日战争年代,日寇侵华,作者是想要通过此书来唤醒人们的民族心,增强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可谓是用心良苦。

但身为新一代国家幼苗的美少女,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作业,哀叹一声后,随后便又是无尽沉默。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四):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原来还以为只是说秀才读书多,书中记事多,看得多自然知道得多,殊不知,这种“知”跟一般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所理解的“知”,完全不是一回事。

真正读书做学问的人,不是掉书袋的“书柜”,也不是专门注释的酸儒,而是想雷大师这样学贯中西古今,心中有丘壑之大家!

翻开序言《历史过去的释义》,便被大师的历史观所折服:历史有二,一为绝对的,二为相对的。(绝对的)当为一种哲学的见解即可,作为一种文学的慨叹对象也可,然而这种并不是普通历史学的历史知识。史学的过去是相对的,是瞻前顾后的。一件事实对于以往的关系,对于未来的影响,在当时的地位,对今日所仍有的意义,都必须研究清楚,那件事实才是真正的历史知识,才成为历史学的事实,才有意义,才是活的……

后面的每一篇文章,先生无不践行自己的理念,用历史事实析古见今,使那些尘埃落定的历史事件焕发出新的光彩;让那些篇篇古文,成就一个个新颖独特的见解……

每次读到这类大师的作品,都有令人惊心动魄。他们都身处中国历史上最艰难困苦的年代,都经历着中华文化最危险的节点,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博学、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严谨,自己的深刻,将中国文化的精髓一次次展现在国人、世界的眼前,让那些觊觎中华的列强看到,中国所谓的地大物博、博大精深,不仅仅表现在地理上、物质上,更是表现在思想上,那是2千多年的深厚积淀,且有新文人的粹然绽放,这些都是列强身后的文化所无法比拟的!

且看大师在抗战期间振聋发聩的声明:生逢二千年来所未有的乱世,身经四千年来所仅见的外患,担起拨乱反正、抗敌复国、变旧创新的重任——那是何等难得的机会!何等伟大的权力!何等光荣的使命!无论何人,若因意志薄弱或毅力不坚,逃避自己分内的责任,把这个机会平白错过,把这个权利自动放弃,把这个使命轻易抹煞,岂不是枉生人世一场!

专门再说一下本书的装帧,全部采用古书的格式。元旦参观国家图书馆,在古籍展览室看到一套《论语》教科书(大概是清代的,不确定),其装帧便是如此,留白颇大。当时讲解员给小学生做讲解时,特别提问:你们看这些书跟你们现在用的课本有什么区别?孩子们都能发现,旁边和页眉留白特别多。当问及原因,孩子们说不上来,中学生便明了,为了方便笔记。

后记:书中有太多需要记笔记的地方,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阅读,极力推荐!!!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读后感(五):过去!=历史

雷先生的这本著作,在豆瓣上可寻的记录里,从2001年到目前为止,共出版了11次,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4次。豆瓣评分也多在8、9之间,可见此书之经典和精彩。

阅读此书,最先感受到的就是作者的博学。书中多处例举古籍原文,也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罗马希腊相比较。这种东西方相比较的方法,更让人收获颇多。

我有看书先看序言的习惯。本书的序言中,雷先生指出我们用“过去”或“历史”来描述我们的研究内容时,就会不自觉地混淆概念。我们研究的应该是相对的过去,不仅要研究事件本身,还要研究事件对后代的影响。这也是历史学为什么是活的原因。

也正因为历史学是活的,我们不仅在创造未来,也在创造过去,历史在我们笔下被重新定义。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人眼里,在不同地域,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评说。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个观点,作者例举了孔子的事迹。在《论语》里,孔子是圣人,诲人不倦,是不得志的大才,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倡者,而这种描述是符合战国初期儒家主张保守以求安定的政治需求的;到了战国晚期,儒家急求仕进,孔子也变成了断案有奇效的鲁国官员,若是鲁王询问时没有礼貌,孔子都是不屑于回答的;再到汉代,出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需要,孔子摇身一变成为为后代定治平大法的神人,且未卜先知,又因为汉代宗教精神复盛,孔子又与宗教元素挂钩,成为所谓的黑帝之子。

但又像作者说的这样,个人对于作者的一些观点,也是有不同看法的。

作者在书中主要研究军队的组成结构、纪律风气、士兵的心理等等,对制度的变迁则认为是前者的外现,本身无足轻重。但是,一来,理想状况下,良好的制度是基于对国情民情和政策需要的考虑,所以制度并不仅仅是军队本身精神情况的格架;二来,军队制度在募兵制的前提下,对军队本身是有作用的。最明显的就是影响军队的组成结构,即什么人当了兵。

另外作者比较推崇征兵制,然而征兵制也是因为不适合时代需要才退出历史舞台的。征兵制可以参考当今韩国,而募兵制在我国依然实行,虽说成年青年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我国并没有韩国那样强制入伍。可是如果在我国实行征兵制,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弊大于利。

作者在论证自己的某些观点时,或是因为急切,难免有点片面。我国是政治大国,一般认为,一个朝代的兴与衰,重点在于政策,军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却不是决定因素。作者忽略了经济因素,就以战力下定论,不免有失偏颇。所以,看书不能硬灌进自己脑子里,要有自己的见解。

本书的附录很奇怪,《殷周年代考》是我们熟悉的附录模样,但是《雅乐与新声》、《海军与海权》等篇,怎么看都像是正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