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史学要论》读后感1000字

《史学要论》读后感1000字

《史学要论》是一本由李大钊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6-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史学要论》读后感(一):革命家的史学观点

革命家的史学观点--评《史学要论》

我认识和了解李大钊先生,是知道他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被军阀迫害仍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革命家;我还知道李大钊先生是一位开明的父亲,记得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他对子女说的“学就要学得认真,玩就要玩得痛快”这句话至今依旧在我脑海里印刻。看到这本《史学要论》,最亲切和熟悉的莫过于作者的名字了。

李大钊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按现在的话说,因为有留洋的经历,看待问题具有国际化视角。在北大任图书馆主任和经济学教授期间,他更是投身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参与中国共产党的筹建。他的学习、教育和工作经历,背后是具有深厚的历史功底,以及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感悟。这本《史学要论》中作者提出的很多观点,至今依然适用于历史研究和历史理论探究。“同一吾人所托以生存的社会,纵以观之,则为历史,横以观之,则为社会”。这句话就把历史和社会的关系、维度解释得很清楚了。李大钊先生强调,思想的变革要从经济上的变动去寻找原因,这不仅代表了经济学教授的经济学观点,更能体现先生作为学者理性和客观的治学、研究态度。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也是中国三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那时来自传统与现在、西洋文化与中华文化各种的冲突,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个时候,唯有把握一种文化上的定力,才能在浪潮中不随波逐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历史是亘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的全人类生活。这种历史观摒弃了英雄说、精英论,回归到全人类中,也是一种比较朴素、客观的论调。他的坚定与执着,成就了他作为五四文化运动旗手的荣誉,成就了他中国共产党奠基人和早期领导人的身份。

历史是一门学科学问,读懂了历史也就能读懂现在,李大钊先生在历史的学科中汲取了他所需要的学问和智慧,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更是人民推进的,历史观在封建社会刚结束、军阀混战的年代还是罕见的。这种五四时期的政治环境是由内在环境和外在因素共同造就的,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唯物论来改造当时的中国社会,也是作为李大钊先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卓识远见;他身体力行推行马克思主义,创建共产党,更是李大钊先生这位杰出的革命家发 挥才智报效祖国的坚定决心。

2019-11-12

《史学要论》读后感(二):李大钊作为学者的另一面原来是这样的……

说起李大钊,一下子想到的大概就是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编过《新青年》,创办过《每周评论》,俄国“十月革命”后他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积极领导和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所谓“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而且也知道,李大钊于1927年奉系军阀逮捕,最终英勇就义,时年38岁。这是属于革命者的李大钊,也是李大钊留给今天的中国人最主要的印象。

那么,李大钊作为学者的一面,中国人又记得多少呢?比如,作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史学理论著作之一,李大钊所写的《史学要论》一书,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第一部将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的史学研究相结合的一部重要史学理论著作。书中较为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等问题,认为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其产物的文化;“历史学”就是研究社会变革的学问。就价值而言,《史学要论》这本书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指明了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有所谓“史学四大家”之说,即是指吕思勉、钱穆、陈寅恪、陈垣四人;但这四人的史学观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体上沿袭的是当时所谓“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提倡窄而深的专门研究,“并主张为学术而学术”的中国传统治史精神。而李大钊第一次鲜明地对“历史”给予了马克思主义的定义。他认为,“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就是社会的变革”,“历史是有生命的”,而不能等同于“二十四史”以及《资治通鉴》等等“这些卷轶、册案、图表、典籍”——那些只是“活的历史的一部分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所以,白寿彝曾经评价说,李大钊“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上,“是第一个开辟道路的人”。

所以,在认识李大钊作为革命者一面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下的学者身份。在李大钊之前,还没有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认识历史、研究历史。而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第一次科学、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学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史学的性质与任务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引路人”与“奠基者”。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史学要论》的价值,确实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但在当时,这些观点无疑都具有石破天惊的惊人效果,而且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李大钊和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所走过的道路,确实也相当不容易。

《史学要论》读后感(三):以文字为刻痕,有些人是永远的

几周前,去听了新闻学界大咖郑保卫教授关于学习党的新闻思想的系列讲座。讲座内容略去不表,重点是郑老师在讲座中安利了一部今年的红色重头大戏,也是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正剧《觉醒时代》。

郑老师今年已经70多岁了,刷这个剧还吐槽电视台播着播着就插播其他节目了,让他白期待一天。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因为前些年历史正剧给留下的阴影还未消散,其实挺少看正剧的,但就这个剧,我被一个70多岁的老人安利回去刷起来,竟然一刷停不下来。

你知道100年前的90后、00后都在干嘛吗?想想自己的二十岁、三十岁,人生风华正茂的岁月又在做什么?期间也正好在读《史学要论》,更是历史人物的影视形象和他的文学遗传相结合,在莫可名状的瞬间就结合了,不经意之间,我竟然也蹭热点读书了。谁能想到,一百年前的青春,又以这样的形式点了一把火,燃烧了后辈的激情呢?

电视剧里李大钊的口才十分了得,逻辑缜密、振聋发聩。用黄执中他们讲授的沟通学原理来讲,一个人只有明白了才能讲明白,凡事讲不明白的事儿就是自己都整不明白。所以,当你看到一个人能振臂高呼一呼百应的时候,先别去探究他的话术如何,而是应该顺藤摸瓜地去读他写的文字,他胸中有墨水,心中有激情,才能内化于文字,外化于演说。

李大钊出名的文章,几乎我们在小学就听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然而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懂什么是“庶民”什么是“布尔什维主义”吗?一百多年后,当我在《觉醒年代》中听到陈独秀所言的“新路”才知这些名词的真正含义。李大钊的史学观,其实也是他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他的思想、理论往往是通过对历史和对史学的阐发而表现出来的。他唯物史观的要领,在于对于经济构造对于其他社会学上的现象的认识,李大钊是从经济现象去研究历史、说明历史的。

这在今天可能司空见惯,已成常识,毕竟连刚上学的娃娃都能说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思想意识已属“新”。工人阶级并不掌握生产资料,一无所有的“庶民”,有的是力量,但是没有的是道路,是方针,是思想武器。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所有的历史书里都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这就是陈独秀所言的“新路”。而李大钊正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可以这么说,没有早期的这些先驱英烈,未来的中国是什么样,百年后的我们无法预测。这也正是现在为什么这一百年我们一直都如此强调“道路的不可动摇性”,因为“道路决定命运”,也因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

当我们站在百年后的结点回望往昔,这位三十八岁就为信仰英勇就义的先生,他的人生绝对不是历史课本上那一段话,我们要了解他,要了解他思想的脉络,就要走进他的思想世界,触摸他的哲学,明白他的史观。

李大钊先生所崇尚的史观,就是鲜活的,流动的,发展的,有生命的,全人类的史观。他不会僵化地看待历史现象,用的是发展的眼光,这部小书,是第一步从理论上开辟道路的著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理论上的奠基石,了解大钊先生,了解那些活得历史,永续生命的历史,我们不能不读。

小书非常薄,理论讲解是有一定重复性的,不过不能说好读,有些理论是比较深的,最近也正在读《中国共产党简史》,这些东西都融为一张活历史的大网。在读经典上这件事上,正如毕飞宇老师说,有些人死了,但是他们永远都不会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