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爱的耶路撒冷》读后感1000字

《亲爱的耶路撒冷》读后感1000字

《亲爱的耶路撒冷》是一本由小北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爱的耶路撒冷》读后感(一):耶路撒冷,见了太多次的名字

他高傲冷漠,却对人坦诚相待。朋友虽少,却都是知己。他心里有着自己的小世界,没有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自欺,纯粹到如同孩童。贺维安和安旭说,能够吸引他的,只有千奇百怪的病人。或许,正是因为他兴趣的专一,才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医生。同样,这样的专一,也注定他可以满足女生“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理想。喜欢上一个人,就只能是她,一辈子都是她。实在难能可贵。

《亲爱的耶路撒冷》读后感(二):小北你要继续加油!

一直都没有时间来看文今天放假特地来看了一下,这次小北的文写的跟以往的很不一样,对姜离的这种人格分裂很是好奇,因为我自己没事的时候也常常会想,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另外一个我呢?在我睡觉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呢!觉得很有看头!梁医生我觉得他很特别,很喜欢他的性格!看文的时候总感觉我好像以前认识梁医生的样子,好吧!!!!其实我也好心动,好喜欢梁医生啊!好帅啊!小北你要继续加油!

《亲爱的耶路撒冷》读后感(三):一种有情可原的“多重人格分裂症”

《亲爱的耶路撒冷》这本书,我上次分析了人物性格,这次来说一说“多重人格分裂症”好了。毕竟,梁医生的帅和撩妹技能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对我来说,《亲爱的耶路撒冷》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多重人格分裂症”这种设定。作为女主角的姜离,就是这样一个多重人格的姑娘。一个暖心温柔,一个冷冽残忍。各自独立,却又互相牵制扶持。像是双生花一般,相爱相杀,同生共死。当然,这里主要是指姜离和“姜离”。

小北姐姐科普的知识里面说,所谓多重人格分裂症,不过是主人格难以招架眼前的痛苦,而选择了躲起来,让另一个人格来代替自己面对。所以,那个看似冷冽残忍的“姜离”,其实是为了保护姜离才出现的。

我忍不住在想,究竟是要经受过怎样的痛苦,才会让人要把自己完全隐藏起来呢?温柔坚强的姜离,究竟曾经历过怎样不为人知的苦痛折磨呢?一句简单的“非常人可忍受”,恐怕不足以描述。

然而,转念一想,跳出“多重人格分裂症”作为一种病的定义,却又觉得,似乎也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都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像是角色扮演,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应对之道。

对于那些自身无法接受的痛苦,多数人也会下意识地选择遗忘。但这种遗忘,并不完全等同于释怀。它只是暂时被封存起来,藏在心里的某个小角落。如果没有诱因,或许这些痛苦会慢慢地被遗忘,但是,一旦再次被挑起,即使是一星半点的煽动,那些记忆又会死灰复燃,再次袭来。

不同的是,有些人的痛苦会随着时间渐渐淡化,而有些人的痛苦,因为一直没有勇气面对,所以再次袭来时,仍是原封未动,甚至较之前,更痛。

很显然,“多重人格分裂症”患者姜离是后者。幼年时遭受的痛苦折磨,是她当时的心智所无法接受的。但人生不可能因此停滞,幼小的她,大概也不会想到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一来,姜离就需要一个人来带自己脱离苦海。她下意识地寻求帮助,可很多事,即使是最亲最近的人,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自己。于是,“姜离”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她以好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姜离身边,再没有人比她更能体会姜离的感受了。她的出现,恰是为了满足姜离的需要。

但可惜的是,要走过这一生的人,终究是她自己啊。

《亲爱的耶路撒冷》读后感(四):那些耶路撒冷的少数人——战地记者、医生、平民

整个故事进展到现在,我觉得姜离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她代表了现实生活中少数不为人知的悲哀。

(1)姜离是一名战地记者:

〔注〕战地记者:指在战争中报道新闻的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战地记者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19世纪初就在欧洲诞生了,是随着近代报业与军事的发展而出现的,迄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战地记者贯穿了整个近现代新闻史,也贯穿了200年来的战争。

他们被打伤、绑架甚至被打死的事时有发生。当战地记者被绑架时,绑架者一般会开出很高的价码,当这些要求无法被满足时,战地记者一般会被撕票。

“如果你没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的真相告诉世界”,这是战地记者永远的格言。

这是一群与死神经常擦肩而过的人,也是一群与战争无关的局外人,他们冒险、冲动、热情,充满责任感,他们的工作就是力争在被不可预料的枪击、炸弹、导弹或地雷夺去生命之前,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将战争记录下来,向世界真实传递着战争的残酷。

文中从作者的部分描写里可以看出,姜离在从事这份职业时,遭受了很严重的心灵创伤。

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整日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亲眼看着自己的同伴被割头,而她却束手无策。这不是身体上的疼痛,而是精神上的创伤和心灵上的折磨。

一切的一切都将她引向梁医生,他们就像冥冥中注定一样。

如果说,遇见在劫难逃的话,那么,姜离和梁以泽是,遇见,终不能幸免。

耶路撒冷事件的爆发,姜离被挟持,六个月的非人折磨,摧残了她的意志,摧毁了她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折磨可以让一个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身体,释放出另一个人格?

在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在提到多重人格障碍时露出恐惧、害怕的表情。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好可怕,她居然有精神病!

姜离也一样!

我在看这本小说的时候,看着姜离的崩溃、大哭,无法不身临其境,一个强大、坚强到可以在枪林弹雨里奔跑的人,最后也被现实折磨的瘦的不成人形。

事实上,那些没有被命运眷顾的人所思所想是多么卑微,他们要的不多,也许只是你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他们的世界就可以重新充满希望。

《亲爱的耶路撒冷》读后感(五):爱与信仰的救赎之路

这是我读的时间最久的小说,也是因为工作繁忙,晚上躺在床上没有精力拿起书来阅读,检讨!以后要每天晚上阅读一小时,不包括白天在单位阅读时间。

这部小说看完又很多思考:首先从一名地理老师的角度来看中东地区,混乱、战争、饥饿和病毒,是世界冲突不断的地区,非常令人头痛并且惋惜。经历战争的人们,不是鲜血淋漓就是饥饿难耐,何谈教育卫生医疗和文化?再想想我们的生活,幸福感爆棚!

再写文中谈到的SARS也是我经历过的,那是初中时期,现在回想起来都是心有余悸。每天量体温,生怕突然升高然后一命呜呼,大家都过得胆战心惊,对于病毒的恐慌不可收拾,人心惶惶。罗森家人就是这场灾难的受害者,但是罗森的心理变态到没有人性,疯狂报复世界和他人,谁的命不是命,一切都只能用命来解释了。遇人不淑啊!

文中大量穿插追凶之旅,犯罪,原罪,逃脱,杀人,人格分裂……非常具有画面感,尤其某些细节描写绝对达到电影水准,丝丝入扣,将耶路撒冷,加沙,汗尤尼斯定格在读者心中。姜离无疑是勇气可嘉的,再如此混乱的地区成为战地记者,同时与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好在有好多好人帮他!梁以泽,贺唯安……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难怪最后都可化险为夷,主角光环不可辜负!

最后,人性还是值得赞美,人与人的感情也是可歌可泣。情比金坚或许就是这个意思。祝福姜离和梁以泽,一场关于爱和信仰的救赎之路!审判前夜,绞刑架前,当全世界都不相信你的时候,他还现在身后……

在D34列车回京路上阅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