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涯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天涯故事的读后感大全

《天涯故事》是一本由[日]三岛由纪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涯故事》读后感(一):天涯故事

这周接触到的是三岛由纪夫《岬にての物語》一书中最后一篇文章《月谵庄绮谭》, 《天涯故事》是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集,收录的十三个短篇甚至涉及到三岛由纪夫长篇小说中的许多主题,其中最后这一篇《月澹庄绮谭》,更是拔地而起般的,直接把这本短篇集的质量和美学成色提高了许多。

故事大概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作者用第一人称叙述一段扑朔迷离的往事:奴仆为了隐瞒主人谋杀少女的罪行,为此保守秘密直至一生。而文章结尾仍没有指出谋杀的细节,这种零度结尾给读者留下自己的解读。个人觉得,应该是那位老人杀的吧。朋友只是他自己的言辞,下人才是不想承认的事实,与其说他害怕那双眼睛,不如说是恨,恨那天生富贵又聪明,却有一副孱弱的身体的那个人。

全文延续三岛的细腻笔感,玲珑篇幅。值得一提的是,中文译者是陈德文先生,三岛的作品中最喜欢就是陈老的译版,刚好在豆瓣中看到他本人对后辈的寄望“有志者事竟成。 老马破车,不堪导向。未来寄望于诸君。”愿吾辈亦是诸君。

《天涯故事》读后感(二):三岛

那个面容坚毅、神情决绝的男子,那个最终选择切腹自尽的脑子,在文学里尽情挥洒他灵魂的细致诡秘与繁复绮丽。一大段的景物描写不让人觉得腻烦堆砌,一个简单的故事尽是俗世传奇的气质。第一篇完全是对标人类尚处于神话时代的圣洁、原始与纯粹,灵性尽显。同名篇写海写得出神入化,关于少年、迷失和纯粹干净的悲剧之美。(回头再翻一翻,满是作者的暗示,愚笨如我看了别人的评论才后知后觉…)头文字让我产生阅读《春雪》乃至整部《丰饶之海》的兴趣。后面几篇不是很喜欢,《母狗》的故事性强,但相对其他缺少作者的个人审美意志,《椅子》很多人说好,应该是我自己水平有限了……写僧人那篇探讨爱情的份量和修行的本质,这题材脱胎古书,放到当下也自带禁忌气息,但作者显然对佛是抱有尊敬态度的,我相信志贺寺上人最终是功德圆满了。《商人》至少是我看到的三岛里难得的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小说,《十九岁》是全书最轻快最明媚的,十九岁的少年以为进过局子做过坏事就算是有了牛哄哄的过往,讲起来半真半假天花乱坠,连他自己也没意识到最珍贵的不可复刻的经历是说不出口的喜欢,画家大概是作者自己的化身,画作和小说同名,无疑在缅怀什么。结尾段颇有古风。最后一篇也有点像古典志异,本来前面铺垫的就很幽冷诡异了,最后侯爵的死法也很日式,应当属于才华之作。

《天涯故事》读后感(三):天涯故事

三岛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深夜怪谈般的故事在他的文字下有着别样的魅力,让你认为故事中的人不管有多偏激、反社会,你都是能去理解的,并不用世俗眼光去衡量,这是三岛自己的世界。自杀的人,因爱杀人的人,在三岛镜头般的语言下,变得立体而生动,道德的目光变得冰冷而毫无趣味。他善于捕捉人性一闪而过的疯狂的念头,具有超强的共情能力。

他描写夕阳下岛屿上的草地“风景具有弹力和密度,越接近深部越浓厚,仿佛到达美丽的结晶体。就像今朝看到的乳崎裸露的土层,印有玫瑰红,耸峙着虔诚的晚涛的背影”;他描写艺术家“艺术家的生活,是多么缓慢的死啊!精神模仿肉体,肉体模仿自然,模仿自然、模仿死,自然即死亡。此时艺术家无限接近死,换言之,无限接近表现的生。因为对于艺术家而言,绝望是毫无意义的,倘若有时间绝望,就不能不表现。”;他表现旖旎暧昧的画面,“他的梦中常出现这种残酷的情景:他让五个男子轮奸章子,自己却是一副木然不觉的表情,一边抽烟一边观望,五个人完事之后,围绕着酣睡的章子,一边高唱响亮的歌曲,一边跳圆周舞。章子鼾声阵阵。这当儿,从她体内渐渐生出五个女孩儿,迅速成长起来。五个男子分别挽起一个女孩走向别的房间。然后静静地夕暮笼罩过来,从章子的身体里不断流出清冽的泉水,看上去白白的。”

不得不说,他是语言的高手,读者愿意笼罩于其词藻的绚烂中,逃脱桎梏。像书封上所说,他用浪漫虚构一个自我的空间,他的表达里是无比通透的人性。

《天涯故事》读后感(四):天涯故事

三岛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深夜怪谈般的故事在他的文字下有着别样的魅力,让你认为故事中的人不管有多偏激、反社会,你都是能去理解的,并不用世俗眼光去衡量,这是三岛自己的世界。自杀的人,因爱杀人的人,在三岛镜头般的语言下,变得立体而生动,道德的目光变得冰冷而毫无趣味。他善于捕捉人性一闪而过的疯狂的念头,具有超强的共情能力。

他描写夕阳下岛屿上的草地“风景具有弹力和密度,越接近深部越浓厚,仿佛到达美丽的结晶体。就像今朝看到的乳崎裸露的土层,印有玫瑰红,耸峙着虔诚的晚涛的背影”;他描写艺术家“艺术家的生活,是多么缓慢的死啊!精神模仿肉体,肉体模仿自然,模仿自然、模仿死,自然即死亡。此时艺术家无限接近死,换言之,无限接近表现的生。因为对于艺术家而言,绝望是毫无意义的,倘若有时间绝望,就不能不表现。”;他表现旖旎暧昧的画面,“他的梦中常出现这种残酷的情景:他让五个男子轮奸章子,自己却是一副木然不觉的表情,一边抽烟一边观望,五个人完事之后,围绕着酣睡的章子,一边高唱响亮的歌曲,一边跳圆周舞。章子鼾声阵阵。这当儿,从她体内渐渐生出五个女孩儿,迅速成长起来。五个男子分别挽起一个女孩走向别的房间。然后静静地夕暮笼罩过来,从章子的身体里不断流出清冽的泉水,看上去白白的。”

不得不说,他是语言的高手,读者愿意笼罩于其词藻的绚烂中,逃脱桎梏。像书封上所说,他用浪漫虚构一个自我的空间,他的表达里是无比通透的人性。

《天涯故事》读后感(五):在阴翳与阴翳之间互相猎捕

1.《苎菟与玛耶》: 第一篇短篇前后读了三遍,反复欣赏着三岛那像琉璃般精美明亮的语言。如古希腊神话般的故事架构,体现着对神性之美的执着追求。 这篇小说的核心是生与死,存在与不在的辩证关系,以及和后面的精神与肉体关系,共同指向了三岛独特的辩证哲学—— “那优美而高贵的‘不在’,是较之一切‘实在’更能证明玛耶存在的最美丽的手段” “曾有过的两种死去的珊瑚树虫一般强固的结合,造就了他的生。只是,其中一种死已经遁向遥远的彼方。曾经的生,超过数倍地鲜明地存留于回忆之中。这种不实在的生,正如死对于濒临死亡的人一样,时常施行辉煌的暴力。” 2.《天涯故事》: 天涯故事里的大海,它柔和而忧伤,“在正午的阳光下,一派浓蓝,亮晶晶的摇荡着”,摇荡着少年寂寞而敏感的心扉。这是属于少年的海,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感,以一种绝对的美的方式屹立在地平线彼端;这也是少年三岛的自白,“我正在展翅飞翔,表面上看起来我沉浸于梦想之中,他们无从知道我的内部已飞过多么广阔的天空,由星座至星座,萦回环绕”。三岛后期的大海,焕发出另外一种气质,充斥着“美与暴烈”的力量感,吞噬书里的人物,吞噬书页前的读者,也吞噬三岛自己。

3.《头文字》:典型的三岛式古典爱情悲剧。对爱欲,权力的亵渎以及对死亡的官能性渴望。三岛的爱情悲剧里,每个人把别人当成牺牲品,也牺牲自己。 4.《亲切的机械》:战后日本社会和日本年轻人精神上的混乱与崩塌,如何证实自己的存在、重获自由的迫切与绝望,也是三岛作品里屡见不鲜的主题和刻画。“他从战争里归来,陷入深刻的混乱之中...孕育的思想之树因战争而夭折,要重新回复生机,还有一段漫长的路。” 5.《火山的休假》: 菊田次郎也就是三岛自己,这是一篇三岛本人的自白式“游记”,对肉体和精神的哲学思辩呼应《太阳与铁》:“表达,既是对于生的一种特权,同时也只能属于生的一种放弃;拥有语言,既是对于生的责任的表现,同时又是对于生的复仇。对于肉体美来说,精神本质的丑,只能靠言语之美加以补偿。言语是怀念精神的肉体的乡愁。在肉体美的转移中,言语美的永恒性,一心要战而胜者的欲望,就是表现的欲望…通过表现,我们回归于生。” “次郎将语言当做生活,他明确地站在这一立场上,却对此抱有不信任的态度”,这也是三岛精神世界和生活创作上的一个危机和转向,三岛之后将肉体放在第一维度。 还有一个精彩的思辨当然是“地狱不在”:“他们为何要跳火山口呢?火山在休眠。走到地狱,或许也挂着休息的牌子吧?即便走在通往地狱的大道上酒馆、理发店、旅馆、菜场、鱼店、大礼堂和剧院…这些地方都在门口挂着“现在休息”的牌子吧?死去的人,跳进休息的火山口,沿着休息的大道,走向休息的地狱,不论走到哪里,可能都没有停宿的地方。那么,他们究竟要去何方? 到头来,不就是没有地狱吗?现代的地狱,不就是地狱不存在吗?现代可怕的特质就在于此,不是吗?” 让我想到伯格曼的《呼喊或细语》,天堂不在,上帝已死,我们如何面对现在和死亡?此生即是终结。 6.《母狗》:三岛小说里又一重大要素就是“监视”,无论是伯父一家出于吝啬的监视,还是章子对繁与其他女人关系的“监视”。每个人都是猎物,不停的嗅探对方,在阴翳与阴翳之间互相猎捕。 7.《椅子》:这篇短篇无疑是三岛童年的素描。三岛和祖母,母亲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人生底蕴中那些细密的呻吟与忧伤。 8.《不满的女人们》:无疑取材于三岛在1952年1月至2月期间的巴西之旅。描写了二战前后日本海外移民的一部分精神面貌。无根的移民们对故土的疏离,对文化的失落。 9.《志贺寺上人之恋》: “被爱意味着地狱,御息所和上人相反,她透过上人看到了地狱。”三岛的爱情小说都是两个人之间恋爱与情欲的角逐场,是净土和地狱之间那无从立足的悬崖地带。 三岛对恋爱的文学性演绎是具备哲学和佛释道的形而上气质的。在丰饶之海四部曲里尤甚。 10.《水音》:很适合拍成电影的一篇小短文。背负着罪洐的人们跌跌撞撞的走向死亡。 11.《商人》:人们兴致勃勃地借梯子窥视天使园,“只要能瞧见那种生怕人看到的场所,仅凭这一复仇的快感,五分钟花一百元,还是很划算的。”三岛典型的亵渎的快感。“总之,宗教全然是一种仿制品”,颇有批判意味。 12.《十九岁》:三岛的青春故事从来都不明媚,而是如同一片雷暴将近未近时的原野,大风携带来远方的种子,散播着毁灭的隐喻。 13.《月澹庄绮谭》: 收尾的一篇文章,绮丽诡异,文字古典精致。“那个月澹之夜,海上雾霭如烟,烟雾低低掠过,洋面一片溟濛...空中渐次出现点点莹润的星光...殿下虚空的眼眶紧紧填满了夏茱萸的果实。”是一篇典型的三岛式阴翳美学之作。

The end. 这本书共收录13篇小说,故事仍然是标志性的三岛式隐喻,三岛式意象,但仍然不妨碍不餍足地流连于他那精雕细琢异彩纷呈的美学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