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象孤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象孤儿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象孤儿》是一本由诗凡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象孤儿》读后感(一):没有买卖就 没有杀害

刚看完这本书,小说是成立的,只是情节起伏上少了些波澜壮阔,只从保护大象的公益角度上说,作为我这样算是动物保护人士还是非常赞同出版这样的书。毕竟现在国内大家的关注点不是在这个明星出轨了就是那个明星离婚了,多一些这样的动物保护话题出来也是好的。

现在姚明、李冰冰和成龙也在做这样的事,最近“黑象”也比较火,今年1月1号起国家就全面停止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中国是象牙消费第一大国,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呼吁,纠正改掉国人这些丑类的消费习惯。

《大象孤儿》读后感(二):《大象孤儿》的闪光点

《大象孤儿》是一本关于保护非洲野生动物大象的小说。故事设定在非洲肯尼亚内罗毕,一个是帅气的华夏电视台驻非洲首席战地记者,一个是逃避过去,疗情伤来非洲参加保护动物组织的高材生女孩。在他们之间经历了围绕保护野生动物大象的波澜起伏的动人故事。是友情、爱情更是社会良知,无上的责任感。

看完这本小说,我觉得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有几点:

首先,非洲大象被贪婪的偷猎者残酷屠杀的描写以及野生大象所处的悲惨环境,给我深深的震撼。 大象的命运何其的可怜,明明是大自然的守护神,却遭无情的残害。可恶而贪婪,愚昧而疯狂的偷猎者,因为利益的驱动,不择手段,团伙作案,疯狂猎杀大象。一个个大象家庭支离破碎,只剩下小象被送到大象孤儿所抚养。令人感到悲哀的是,被人类细心照料、抚养长大的小象,回归大自然后,依然逃脱不了被屠杀的厄运。

其次,故事的主人公翰文和雪颢,他们的友情、爱情以及舍身保护野生大象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令我感动和钦佩。当然还有那些野生动物巡视员们,大象孤儿院的院长和保育员们,他们用爱和勇气为小象们铸就了一道温暖的保护墙。

最后,小说的主题令人为之一颤。《大象孤儿》难得的是,不仅描写了非洲大地的残酷和冷漠,战争和血泪,而且还有救赎和希望。如果我们不加紧保护野生动物,不仅大象会成为孤儿,走向灭绝,我们人类也会成为地球的孤儿。拯救野生动物,与其说是拯救他们,不如说是拯救我们人类自己。人类需要完成救赎,才能致力于美好的未来。

《大象孤儿》读后感(三):当大象消失,人类也将成为孤儿

我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对买卖象牙有了概念的情形。

几年前的一天,我下了地铁,地铁站里正在滚动播出大幅的公益广告。广告牌前,我驻足许久。那个美丽的生灵在我视网膜上停留了不太久的时间,但是却停在了心里。在此之前,我对象牙贸易是没有概念的。我既没有买过任何的象牙制品,也无意去买象牙制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也没有足够的钱做这种消费。所以,我想绝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象牙离我们很远。我们不参与买卖,没有做过任何直接和间接的伤害,就好像这世界上没有这事儿一样。我们对这件事很无知,甚至很冷漠。觉得那是另一个世界上的事儿——是偷猎者和有钱人的事儿。

哦,在此之前,我甚至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不能买卖象牙,难道象牙不可以再生吗?

如果,没有那几分钟的驻足,也许,我永远不会意识到,这世界上有这件事,为了那光洁的象牙,多少的象宝宝沦为孤儿,每一根象牙背后都有一个杀戮的故事。

所以,就算《大象孤儿》不是一个完满的故事,那又如何呢?只要你拿起这本书——当然你已经预设了悲惨的结局,你读这本书肯定不会愉快,甚至会难过,但是,至少,你开始关注这件事了。当越来越多的大象沦为孤儿,而越来越多的生命消失只为满足人类对美的畸形的热爱时,或许,离人类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不再美丽的星球上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虽然你我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但是总有人会看到感觉到。那个时候,人类就成为唯一的孤儿了。

也有一个爱情故事,也有一个关于生死的故事,也有关于回忆的故事,还有对非洲那片大地的描摹,但是这都不重要。脑海中一直回旋的,是小象的泪眼,和巨型生物轰然倒地的无助。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可是,除了不买卖,我们还应该做的更多。珍惜生命,正视象牙贸易残忍地存在着一现状,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为此做些什么。因为读了这个故事,总是挥之不去,那些孤儿的身影。

《大象孤儿》读后感(四):为了自然

泪奔,无法承受的重量!

话题往大了说,是世界性的,往小了说,只是几个人的生活。然而人们所关注的,当然是这个世界性的大话题!自然与人类利益的争端!

真的是有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一直有关心环保这个大问题,期盼垃圾分类,能源环保,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要为了经济效益而消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期待所有人有节约意识,节约非可再生资源,采伐,盗猎,滥捕,这些问题要坚决禁止。现在甚至现在兴起了转基因的物种,激素禽,为了钱,农民们也种着转基因说是非转基因!或许当事人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为了生存等等,是的,为了个人或是人类的生存,就要去剥夺其他生灵的性命?况象牙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呢?央视的公益广告讲得到位,“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是不是让那些花钱的大佬们也去当地体验一下,他们就会改变做法么?

很佩服如作者和他笔下的保护者们,能够亲身实践的去进行大象的保护工作,而如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偏安一隅,或许是有空得闲的时候才有时间和精力来想一下例如核弹问题这样的家国大事和动物保护这样的国际无组织构想。或许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理想事业。

看到本书有这些人来推荐,还是有些欣慰的,毕竟这不是一个人的事,号召力越大是越善的。这样立意的书籍,希望被越多人看到越好。

抛开那宏大的背后所谈,我们单看书中所表,正是有着亲身的一些经历,才能够高度还原那些故事,也许那些盗猎分子以为自己的残暴会吓退众人,却没预料有勇气的人们,有目标的人们,继续存在。在那样的环境中,出现那样的事情也不是意料之外的,而治标又治本的方法需要更大的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支持,这样的故事发生在那里的,必定很多,但希望必将消失!

这是一个有着感人内涵的故事,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大象,是精灵,是我们忠实的朋友,这个群类的存亡,也是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大自然的每一物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当人类刻意打翻这个天平,最终到来的,将是灰暗的天际,没有颜色,甚至没有生命!

《大象孤儿》读后感(五):以大象存亡为基点的自然保护观

《大象孤儿》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文学价值,而在于它所展示的自然保护观。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作者不具备高超的文学素养,也不能说作者不能写出一部文采斐然、技巧高超的小说,一切都是因为作者创作《大象孤儿》的目的不是在于要为文学世界贡献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他要做的,是要人们从文学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去关注大象、关注我们的自然世界,就这一点创作目的而言,《大象孤儿》是伟大的。

作者诗凡曾经在非洲担当外交官,他在书中所展示的象王、一些结构及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他能将这些真实的人或事融合到一部小说中,让他们都围绕着自己的创作目的而在书中旅行各自的任务,可见作者是真的将保护非洲大象的职责当作了自己的使命。这种行为不但是对大象的怜悯,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怜悯。如果人类继续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一切代价破坏自然环境、捕杀其他生物,那么终有一天,将会有一本书,可能会叫做《人类孤儿》。这种预想看似荒诞,实则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出现。书中引子开篇点题,指出捕猎者在捕杀大象的同时,还会杀害那些动物保护者,也就是说,任何一根象牙的背后,不仅是大象的生命还有人的生命,洁白的背后是遍地的鲜血以及哭泣的生命。沉重的引子,引发的是心中还有善念的人的感慨,谴责的是唯利益化的人!

《大象孤儿》的内容凄美沉重,同样是自然保护主义者的雪颢、翰文,相爱却从没有对彼此说出“我爱你”三个字,直到翰文为保护象王被盗猎分子杀害后,雪颢在播放他们拍摄制成的纪录片《大象的黄昏》后,才当着观众的面说出自己对翰文的感情,然而他们此时已经是生死两别。显然,作者也可以将翰文设置为不死,但如此就无法深化《大象孤儿》的主题,无法让世人感受到保护大象的严峻性,也无法感化卡茅这样的人,更无法激起人们对保护以大象为代表的自然动物的重视。所以翰文必须和象王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这是文学叙述的要求,也是读者审美愉悦的需要,毕竟在这个时代,十全十美的文学结局,已经套路化,自然不为读者所喜,所以带有一种缺憾美的结局,很多时候除了能激发读者的思考之外,更能引发读者的代入感。

这个世界不是我们人类自己,它是世界所有生物共同的世界,万物和谐相处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