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风格练习》读后感精选

《风格练习》读后感精选

《风格练习》是一本由[法] 雷蒙·格诺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格练习》读后感(一):盛开的修辞之花

阅读建议:先读一下后面的作者生平,代入其成长经历后,对于每一种文体的运用,会有新一层理解。这本书的表现形式我头回见,把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公车上吵架占座,火车站再见到,朋友对其大衣的建议。总结完毕,就这么简单)用不同的文体写99遍。和巴赫的赋格有同工之妙。围绕这么单薄的主题衍生出无穷的变化。说起来干巴巴,那么这本书究竟有啥出众?

我觉得主要有两点:随着文体转换的视角转换,从而呈现出的穿插叙述。插曲式的叙事背后,呈现出观察者、被观察者、创造者和被创造者对立补充的各层级关系;另一方面作者百科全书式的取材,不仅展示出当时巴黎社会特色(S列公交车,Saint-Lazare火车站),连后来发展的集合论、数论也能找到相关描述,一部小册阅尽世间百态,值得仔细读。

《风格练习》读后感(二):无题就完事了

一本不错的小书,算是一种写作技巧,一个故事换个表达方式又是另一种味道。我觉得一个合格的作家应该掌握这项技能吧,可以适应各种不同场景的需要。

比较有意思的小节:

4,隐喻:有点荒诞的意思。

11,逻辑接力:可以作为扩充文章的不错手段~~

19,泛灵论:读起来很有感觉。

41,造作体:怎么感觉这种文体还挺多的?

48,哲思:虽然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49,顿呼:

其实主要记这一段话。

64,集合论,95,几何学:应该没有什么逻辑漏洞吧。。。

86,植物学:哈哈哈哈哈哈哈~

98,故作风雅体:确实是故作风雅,没什么实际价值。

《风格练习》读后感(三):具体是本,抽象是术。

2021-22《风格练习》 格诺把一个“故事”用99种不同的风格叙述出来,展现了万花筒般的感觉,拓展了写作的可能性。这本书散发出浓浓的GEB趣味:无限游戏和循环游戏。这类游戏离空和无的感觉仅一步之遥。当规律(真理)极其有限的时候,我感受到确定性。规律无限多和没有规律仅一步之遥。无限规律也就对应没有任何确定性的世界。已知“只有一个世界”,又已知“所有系统内都有系统外的规律起作用”,故“世界内有循环游戏”。但看了书末卷宗部分对格诺的介绍,我发现自己跑偏/想得太远了。“在二十来篇的练习中。格诺都使用了属于民间语言或具有通俗语言标记的词汇;最为频繁使用的特征就是用具体取代抽象。”格诺作为新法语的提倡者,主张打破僵硬的书面法语与街头法语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主张用新语言孕育新思想。并创建“潜在文学工场”(乌力波),影响了卡尔维诺、莫迪亚诺等年轻作家,堪称法国鲁迅。而且格诺是法国数学家协会会员,终其一生不难看出他对形式逻辑的爱好。 总之,后现代形式只是外壳和技术,不妨碍作家写那些我们自古关切的问题:权力、荣耀、抱负、感情、人与人的关系以及搞对象。 具体是本、是道。抽象是工具、是术。

《风格练习》读后感(四):“原来像蛇一样紧紧盘成一团的诗意,如今成了松开的弹簧”

“原来像蛇一样紧紧盘成一团的诗意,如今成了松开的弹簧。翻译成了解释。逻辑倒是很满意,但魅力不再起作用。莎士比亚的诗句飞跃而过的空间,迟缓的熊虫一瘸一拐才能走完。”

每每看到翻译相关的书/文章,总会想起这段话。不同语言的基础逻辑不同,在跨过语言差异这条鸿沟时,总会散落下一些东西。

看这本书的原因是被“用99种方式去讲一个故事”这一点吸引了。

一开始不报什么希望(它的评分确实也不高),把玩弄表音文字的书翻译成表意文字,想也知道,因两种文字间巨大的差异,翻译的效果肯定大打折扣。一般的主题还好,恰好这本书的意图是通过文字的排列组合、变形去把同一个事件讲99遍。不同的2种语言怎么可能同时遵循这99个规则呢?

但是在看的过程中,还是收获了不少乐趣,并第N次印证了不同语言间有鸿沟。而我内心对它的评分,也从一开始的3.5

《风格练习》读后感(五):风格练习的几则游戏

戏剧海报

04.隐喻

把挤公交的人比作一堆移动的沙丁鱼,我也曾经这么想过。手抓着拉环站立,随着车的惯性一起运动。只是我想到的是夏天开冷气的公交车,所以想象的是一车冻鱼。

05.反溯

倒放的形式,电影有《快乐的结局》,小说有马丁·艾米斯的《时间箭》。

11.限定词作文

以前也会选一些词,或者叫人随机出几个词,把这一组词或意象组合起来,编出一段话或一个小段子来。也会叫人在纸上乱画一些线条,然后把它们连成一个具象的图案。这么玩。

06、39、97

一则感叹,一则惊叹,一则叹词的递进演化。

41.造作体

“就像某个风格练习里的主人公”,他明明就是那个主人公。

74.词性分类

把一个段子按不同的词类分解罗列。

85.声母换序

曾经把名字(双名)里两个字的声母交换着拼读,或韵母交换拼读,觉得很搞笑。

89.美食

乘客像“发酵过头的乳酪里的蛆”。

98.矫饰

“摆渡人如同装在咸鱼桶的鲱鱼一般挤作一团”。

PS:

收录于《乌力波2》中林晓筱的译本、Barbara Wright的英译本,似乎和台版周丹颖译本、人文社袁筱一译本所依据的不是一个版本,里面有好几则练习内容是不同的。前2者和后2者分别是1947和1963两版的区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