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读后感锦集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读后感锦集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是一本由【德】彼得•迈克尔•巴克 著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读后感(一):学会共情,让沟通更愉快

洋葱书评团王馨莹,为你剥开书中的奥秘

“共情”这个词并不陌生,是一种能设身处地的体谅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如果能够知道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就能更好的与他沟通

但真正生活中的沟通却不是这样的,明明两个人平时相处的很好,两个人也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但有些时候的交谈并不那么顺畅,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就陷入了不愉快之中,甚至让人很烦躁。

我说的话或者表达的想法他怎么就是不能理解我呢?

为什么他不能认同我的观点呢?为什么就不能按照我想的去做呢?

为什么会不断地有误解呢?

看完这本《练习共情》后,我找到了答案,知道了怎么样去沟通,怎么样去辨识自己理解别人。这本书的作者是彼得.迈克尔.巴克博士,他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从告诉我们什么是共情、为什么难以共情、怎么样去提升共情三方面来讲解,教我们如何成为有同理心的人。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读后感(二):比较维度的选择与改变

本书一些心理学研究挺有意思,对我在现实感情问题中遇到的困惑现象作了一个挺好的科学解释,受益匪浅。

我们每个人活在自我感官限制的一个个如气泡般的个体世界里。我们只能从对自身经历的认知范畴中去从属性的同理他人。世上没有完全一致的人,所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就是我们的限制。而一段爱情关系的初始建立是基于双方选择确立的某种比较维度下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已实现或未实现]的共同点,产生归属感,从而注意力更焦聚于彼此的共同点,由此关系更加紧密(注:差异点一直存在,只是热恋阶段被忽视)。这种比较维度也叫“社会比较”,是一种完全主观的设定,注意:是主观可变的。当其中一方改变比较维度,她会关注到彼此差异点,失去归属感(或归属于新确立的比较维度中【已实现或未实现】共同点更多的新人),从而愈加注意力焦聚于双方差异点,愈发疏离,于是一段关系也由此走向分手。经研究,这种“社会比较”不利于一个人的发展,并且她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变化。

上文最后一句话,书里只是总结性的一笔带过,我却想了很多。我觉得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比较维度的选择与改变对一个人的发展很重要。但人们往往受限于有限制的感官感受使得现实生活中比较维度的选择和改变充满了“心随境迁”的现象,但这个心或许是假象,就像我们总强调的“自我”,或许是“无我”。那么又应该怎样去认识选择呢?

昨晚,闺蜜深夜电话,她曾认为说话逗趣对得上,聊得到一起欢乐开心,让她分泌更多多巴胺的灵魂伴侣,她现在认识到只是局部契合,对方对现实社会理性的观察思考认知没有,也不听她客观事实分析,只是以**为名狭隘的主观判断定调。她在深夜里沉吟总结到还是整体框架性认知靠谱更重要,有趣只是基于其上锦上添花的东西。深以为是。所以我和她是多年密友。虽然我们性格不同(她敏感我钝感),这几十年随着各自境遇也曾分分合合的吵架或紧密,但三观的坚定同向、对世界的观察思考认知同向和重情义是让我们一直如战友般彼此信赖紧密的内核吧。这出于为人立世基点的比较维度相信我们是此生不变的吧。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读后感(三):无论你去哪里,你总是会遇见你自己

这本书读了两遍。第一遍没懂,第二遍读懂后,拍案叫绝,差点错过一本好书。总之非常实用的一本书,随便举2点:

1.信息包含四个维度——事实维度、关系维度、自我暴露维度、诉求维度。想想我们日常的沟通,有多少人处在不同的维度。(详见内文解释,很全面。)

2.“为什么说没有知识,就没有感知?”一个人无法认知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事物,紧接着“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无论别人做什么或说什么,我们最终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别人,当我们对自己有很好地认识时,我们才能很好地去了解别人。如果自己只从单一的角度去分析别人,势必产生误会。

之前遇到的某人,我对她说“谢谢,谢谢”,她问我,你为什么要讽刺我?我大惑不解。原来,对方性格比较傲慢,一般别人帮她,被她视为理所当然,她就算对别人说谢谢,也顶多说一个“谢了”或者“谢谢”,在她看来,若是连说“谢谢,谢谢”,便是双重肯定表否定,意思就是讽刺了。果然啊,“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

总之干货很多,可以解释日常中很多问题: 为什么我们无法理解之前自己的一些行为? 为什么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如何解释一见钟情? 人与人之前的关系是如何调整的?

…………

读了,懂了,还要去做。相信你也可以从书中解开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能改变的就去改变,不能改变的就让它随风而逝。重要的是从“共情”中学会深刻认知自我,理解并影响他人。

立足当下,未来可期。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读后感(四):共情让您的沟通更顺畅——《练习共情》书评

洋葱书评团小良,为你剥开书的奥秘。 近段时间和家人沟通都不大顺畅,经常一言不合就会吵起来,感觉家无宁日,所以特别想好好学习一下沟通方法,恢复往日的温馨。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在这时六哥就送出这本《练习共情》,马上看起来。 本书的作者彼得•迈克尔•巴克博士是德国科隆工业大学的认证心理学家和心理学教授。此外,他还任教于德国及欧美其他国家的高等院校,专业领域极为广泛,同时担任多家公司和组织机构的教练与咨询顾问。 作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共情是从别人那里认识和体验自己的能力,共情使我们打破世界的界限,进入对方的世界,这才是成功沟通的关键。 书中列举了14个练习共情的方式,我只列出自己触动最深的三个方法: 第一:我们绝大多数的沟通不是有语言部分决定的,而是由非语言部分。 昨晚我和老公之间的沟通:我们已经把孩子送去上篮球课,距离下课接他们回家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我就说:“我们好久没有去看电影了,我想趁现在有时间和你一起去看个电影。” 但是他就说:“看电影应该叫上孩子一家人一起去看,我们单独去看不大好,而且孩子知道之后就会不高兴。” 我就不大高兴地说:“父母也应该有我们自己的时间呀!” 本来之前是挽着他的手散步的,现在我就拉出手,插着裤兜,一脸不高兴的走着。然后他就觉察到我已经不开心了,赶紧积极地查找,看看中间这两个小时是否有合适的电影。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一部合适的电影,刚好是我想看的,结束时间又是在孩子下课之前。最后我们就一起愉快地去看了个电影,共度一段甜蜜的二人世界时光。 第二:我们会喜欢我们知道的、熟悉的东西,在新的环境中,熟悉的事物更能引起你的注意。 我当时就读的大学是昆明理工大学,当时学校里广东老乡也不算多。如果在路上听到有广东口音的老乡就会觉得特别亲切,特别容易拉近距离。学校里组织有广东同乡会,每当同乡会聚会时,说着家长话,吃着家乡菜,聊着家乡相关的事情,特别开心。这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相似之处,就特别容易共情。 第三:只有当我们与沟通对象进入到同一个语境时沟通才会顺畅,因为成功的沟通是同时产生相似含义的过程,即相似的现实。 比如:我们平时教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因为我们和孩子相比,我们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看孩子作业的时候就会觉得特别的简单,还免不了会责怪孩子: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呢?但其实如果我们回想起自己也是处在孩子现在这个阶段的时候,自己是否也会有和孩子同样的困惑呢?现在只是自己学得多了,再回头看就不一样,所以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就不会整天骂孩子“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了!”只有耐心地从基本概念出发,慢慢教导孩子。 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让自己沉浸在他的世界里。越理解对方,就越能成功沟通。 让我们一起进行共情练习,让争执少一些,让关系更和谐! 我是洋葱阅读书评团的小良,想学习更多和阅读相关的技巧,欢迎你来洋葱阅读,我在洋葱阅读等你。

《练习共情:如何成为一个有同理心的人》读后感(五):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照见的始终是自己。

洋葱书评团行走的阳光,为你剥开书的奥秘。 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和另一半沟通的时候 你总是觉得对方无法理解你表达的内容。 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你明明觉得表达的够清楚了,但是对方依然只是理解非常浅层的意思,而且是扭曲了你的意思。 经历过这种感受的人常常觉得无力,会滋生出强烈的挫败感。 尤其是在对方根本不想去理解你, 那么你对他的评价也会相应的很负面。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彼此的沟通方式和内容。 一、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练习共情》 这本书里提到,在心理学有一种"虚假共识效应 "就是说我们喜欢把自己的观点或思维方式强加于人。 之所以会出现沟通挫败的感受,往往是因为在交流当中我们考虑不到事物的多面性。所以就会产生无休止的循环。当一方有负面情绪时,就会影响另外一方,最终就会导致相互的争吵 。 书中作者彼得·麦克尔·巴克博士针对这种现象 用一句话提出了解答。 他说,“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尤其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希望对方来理解自己,却忘记了自己也常常无法真正理解对方。这也是大多数亲密关系中之所以会反复争吵的重要原因。 我很喜欢唐.温斯洛《火的语言》里写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云 ,按照自己的意愿飘向想去的地方。 云层相遇 ,又分开, 还会再次相遇 。” 命中注定相爱的两个人,因爱在一起,也应该因为真正的爱而 相伴到老。不是要求对方,而是真的是全然地放下自己,去学会共情对方的感受,不去在乎对错,而是去感受对方,这就是培养共情力的重要关键点。因为绝大多数的沟通不是由语言部分决定的 而是由非语言部分。 二、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 从高中起,我就很喜欢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现在想想,其实所有相关书籍的关系底层都是回归自己。在这本书里也不例外,大道至简,简单的道理要用一生去反复践行。 仔细想想,你看到对方身上的固执,你是否愿意去思考,曾经你是否也对某件事固执过。 当你看到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时,不如去试着换个维度思考你有没有不理解过他人。 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老师,无论是来爱你的人,还是来伤害你的人,都是来成就你的。他们有的会是你的过客,有的会陪伴你到终老。 如何在关系中找到平衡点,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白:“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遇见的始终是自己。” 人生走到一个阶段,会发现保持内在的安定是如此的重要。关系中的纠葛,是否能够扭转乾坤,用极具共情力的方式去平衡这段关系。如何平衡呢?“从别人那里辨识自己,在自己这里理解别人。” 这本书里有着非常有趣又贴地气的案例,在作者的细腻文字中向你娓娓道来,让你总是能在对话中看到似曾相识的那个自己,又能在作者的缓缓解扣中醍醐灌顶。 愿我们都能在人际关系这个课题中提升共情力,让自己舒适的同时,也能让对方感受到被温暖。 我是洋葱阅读书评团的阳光,想学习更多和阅读相关的技巧, 欢迎你来洋葱阅读,我在洋葱阅读等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