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锦集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锦集

《超越自由与尊严》是一本由[美]B.F.斯金纳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18-1-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一):“我们需要一门行为技术”

这不是一本介绍行为技术的书,而是在介绍人们为什么需要行为技术来创造一个更好的文化,作者从个人、控制阶层、以及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证行为技术的优点,以及拒绝行为技术的理由错在哪里。简单来说,行为技术着眼于环境对人的影响,通过搜集和研究现存文化中各种强化物如何一步步塑造人类的行为和习俗,来设计一个可以持续生存的文化。

这里面有两个核心观点:

1、人完全是环境塑造的产物,自主人是不存在的,用“感受”来描述人不能解决问题。

2、一种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生存的能力。

这两种观点缺了共同的一样东西,即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生存并不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因此也不会是文化的。

基于这个缺陷,整本书后半部分出现越来越多逻辑错误和悖论,不过都被作者自圆其说了。

环境论(不关注情绪、只关注因果)的视角的确是结果导向的,但是世界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人的感受里。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二):人已经“控制了自己的命运”

有组织的机构能够更为有效地引导人们“为他人利益效力”,因此,它们往往会改变人们所感受到的东西。一个人之所以支持自己的政府,并不是因为他忠诚,而是因为政府安排了特定的相倚联系使他保持忠诚。我们说他有忠心,教会他说他自己是一个忠诚的人,并教会他陈述他感觉“忠诚”的特定状态。一个人支持自己的教派,也不是因为他虔诚。他之所以支持自己的教派,是因为这个宗教机构所安排的相倚联系。我们说他虔诚,教会他说他自己是一个虔诚的人,并教会他陈述自己对“虔诚”的感觉。

社会环境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它塑造并维持着那些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的人的行为。文化演进的重要一步是习俗的出现,这些习俗往往能诱使其成员为了文化的生存而努力。一种文化,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只要能诱使其成员为其生存而努力,就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孝文化是我们的社会环境习俗之一。它塑造并维持着“为他人(父母)利益效力”的行为。父母说孩子有孝心,教会孩子说他自己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并教会孩子陈述他感觉“孝心”的特定状态。孩子被塑造并维持着“为他人(父母)利益效力”,孩子长大后,其为生存,他会引导他的孩子“为他人(父母)利益效力”。这过程像不像“屠龙少年”。

文化可以被设计出来。按1、2段设计出企业文化——告诉员工有忠心(高效),教会员工说他自己是一个忠诚(高效)的人,并教会他陈述 “忠诚(高效)”的状态;教育文化——告诉孩子他有能力,教会他说他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并教会他陈述 “有能力”的状态以及如何获取“能力”的方法。

《超越自由与尊严》读后感(三):个人阅读感受

本书核心观点:人类的行为、道德行为可以借助积极强化来形成、控制、指导和改变。指出社会科学和心理学之所以没有能够解决人类行为的本质问题,是因为它们都诉诸于人的精神因素、心理因素。

这个立论我不太苟同。我觉得专家都很容易陷入到一叶障目的局限里——老子研究的就是最牛逼的。这容易导致屁股决定脑袋,咱们这类专家多如牛毛。共同的问题都是先确定一个观点,然后根据观点去找论据。事实上不论多么荒谬的观点,都能找到符合要求的论据。我的观点倾向于行为科学有一定指导作用,但不能说只靠你的这一门学科就能解释全部,其他的学科都有问题或者是不完整的。

让我们回想一下那个号称是人类终极哲学、哲学中的哲学、能靠这认知一切事物本质的科学方法论的是什么?事实真是如此吗?一方面说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一方面又强调说自己的体系、思想是终极的、完美的。

在书中指出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与尊严,人只可能是环境的产物,因此,人类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设计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文化与社会。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应该如何避免和改变环境中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控制因素,促进并完善那些有益的控制。

这点我觉得没什么问题,相当于正确的废话。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的自由和尊严,我们通常意义上说自由也是消极自由。 斯金纳认为传统人文研究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武断的划分是一个极大的谬误。任何价值判断实质上都是关于事实的判断,而任何道德规范都不过是客观的相倚联系的反映。 斯金纳还认为传统人文研究是以主观感觉来判断价值是一个错误。因为同一刺激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使人们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事实上,人们认为好的东西不过是能产生正强化的东西,即正强化物;坏的东西不过是负强化物。

这个对于价值的定义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翻译的也很生涩,我说实话没太看懂他在说什么。

斯金纳基于自己对价值问题的独特理解,进一步提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文化的演进及其设计。任何文化都处于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之中,既可能生存下去,也可能灭亡。因此“除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文化的生存也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新价值”。为了使文化能长期生存下去,就必须对它重新设计。行为科学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它能够通过对人类行为的客观分析,“指出需要产生哪些行为,修正哪些行为,然后据此来安排出相倚联系”,从而创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文化。

但是,文化设计不免要碰到一些问题。 其一,在对一文化的整体设计中,同时可能存在着3种不同层次的价值,即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文化设计应充分考虑这3个方面,使其达到平衡与兼顾。 其二,行为技术是一种中性的东西,既可以被恶棍利用,也可以为圣人采用。这样,在文化设计中就会产生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问的关系问题。为了避免一些人处于另一些人的绝对控制之中,斯金纳提出文化设计者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安排有效的反控制,使控制与反控制之问保持平衡;二是使控制者也成为他所控制的群体的一员。 其三,行为科学是根据实验室里获得的知识来对现实社会进行文化设计的,这就不免产生简单化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比实验室的情况复杂得多。但斯金纳认为,简单化的问题完全可以在行为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得到逐步解决。

这个设计太过宏大,目前来说没什么可操作性。但是参考一下历史的发展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控制者与被控制者往往是对立矛盾的。你怎么使得一个控制者违背他的个人价值去设计一个符合被控制、对社会价值有意义的制度?是不是又回到一个假设圣人、绝对至高无上者的套路上去?

可能是我领悟力、认知层面比较低,所以看完总有一些疑惑。看看贯穿始终的几个关键词,什么自主人、相倚联系、强化物…这些用词我真吃不透意思,书中也没有做定义。

抛开翻译的问题,他的论证方式也不是很有说服力。感觉没有很好的围绕论点阐述,罗列了很多非常简单的模型来作为论据,还经常涉及多门学科一笔带过的论述,有物理生物哲学经济学心理学数学等等,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看似洋洋洒洒,实际上我是不知所云。他还特别爱引用各种名人名言,但说实话,名人名言真算不上论据。

关于“人的自由意志是可控且可以被设计”的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他阐述的不好,我觉得《未来简史》表述得更好更完整一些。赫拉利认为既可以通过规则也可以通过行为还可以通过调节生物机能、激素分泌、遗传基因来设计,是不是感觉比说仅通过行为学就能决定来得更合理一些?

这本书据说极为畅销,销售百万,大家都说好那就是好吧,这算不算一种通过设计来形成、指导人们的认知呢?一定是我个人的阅读理解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