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单筒望远镜读后感100字

单筒望远镜读后感100字

《单筒望远镜》是一本由冯骥才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筒望远镜》读后感(一):爱在历史面前脆弱极了

越来越爱这样久经岁月打磨的老故事。 义和团与洋人势不两立的清朝,纸品世家的平凡往事。跨国男女不顾一切的情爱,因乱世戛然迫止。 可能限于篇幅,故事展开的略显仓促,人物性格鲜明而稍稍不太丰满。有些深沉的哀伤,并未沉沉留在心上。 抄 ☑正如男人眼中的女人,不是女人眼中的女人;女人眼中的男人,也不是男人眼中的男人。正如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人,不是西方人眼中的西方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也不是中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他心里明白,明代的雍容大气,清代绝对没有了,多留一点老东西就多一点底气。 ☑若是世道乱起来,圣贤书是不管事的。 ☑人心里的东西终究难以掩盖。 ☑怕了管用,你就怕。不管用,就别怕,再怕就是自己吓自己。

《单筒望远镜》读后感(二):望远镜

看完想很久,这么个看似狗血的爱情故事为什么要取名单筒望远镜。

也许在乱世里的欧阳觉,就好比那望远镜,只用一只眼睛去看到有限的世界,不似父兄那般清醒地看时局,一头脑热地扎进他认为新奇的美好的蓝汪汪的世界里。

他用望远镜看到了远处,看到莎娜,看到小楼,但望远镜无法使他看到身边枯守的妻子。他最终为此付出代价,心形都癫狂麻木。

但写作的语句上,又是冷淡的旁观感,那望远镜就像作者手里的笔,站在老远的地方去看那个支离破碎的世界。

于是就看到了义和团的愚昧荒诞,也看到他们前仆后继的勇气,看到了莎娜的天真奔放与无辜,也看到淑贤的隐忍内敛与刚骨,只有这个卖纸又自诩清高的书生主角,斯文扫地。

可叹!

《单筒望远镜》读后感(三):读后感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初的天津租界时期的一段跨国恋情。中西冲突在那时非常严重,义和团运动的到来使这个冲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以至于最终和洋人兵戎相向。这本书描写了这种冲突所引发的种种灾难:主人公痛失家人,家破人亡。与他相恋的洋人女子也被义和团的人侮辱,最后杀头。可以说,中西文化冲突在那时真的很严重。再美好单纯的爱情,再美好的事物都在这种冲突中葬送毁灭。这不禁让我们想到现在的“盲目爱国”。人们仗着所谓的“爱国”,对一些事物失去判断,从而不分青红皂白,盲目攻击,侮辱。最后带给无辜的人灾难。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了解到了当时的义和团运动的一些事,虽然义和团运动是打着救亡的旗号,却无不充满着一种愚昧,莽夫的气息,这种气息可以说是义和团运动的灵魂。他们通过在身上贴符咒,就以为可以刀枪不入。然后莽夫一般冲向洋人的枪炮。而最后的结果就是死亡。可悲的是,对于这种死亡,他们非但不反思自己的愚昧,反而归结到自己“修为”不够,或是“不够诚心”。可以说,义和团运动的灵魂还是封建社会的一种遗毒所在。即便出发点是好的,但结局只能是灭亡。

最后,看着自己的妻子受辱而亡,父亲,伙计通通惨死,还有和他相恋的外国女子受辱被杀,所有的悲剧令主人公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最终也在战火中,在乱世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单筒望远镜》读后感(四):卡片式了解

冯骥才涉及了一个很独特的话题:特殊时期的跨国恋。现在我们看待跨国恋人已经很是稀松平常,但这平常也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四五十年前跨国恋恐怕不止是被异样的看待的问题,而是被监视被审查的对象。想想百年之前的跨国恋吧。

一场意料之外的感情,在两个语言不通的人之间朦胧产生。蓝眼睛年轻姑娘和斯文的儒家男子,语言需要猜测,可肢体语言全球通用。他们在一起燃烧激情,他们爱着那个真切又虚幻的对方。

大战来临前,两人陷入自己的情绪,顾不上一切外界的纷扰。很好奇如果他找到了她会对她说什么?这是最后一面,你我生离死别?我虽然喜欢你,但现在的形式让我不能再来找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姑且不说语言不通,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理解那些天下大事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么?

很好奇她找到他又会说什么?你为什么不来?你不知道我想你吗?难道你不爱我了吗?跟我走吧,或者我跟你走?会么?一个纯洁的灵魂又该如何看待战争导致的分别呢?他们拿卡片沟通,岂不知相互的了解也跟卡片差不多呢。只能看到那有限的一面。

卡片也罢,单筒望远镜也罢,都是这种片面了解的一个映射。而战争则是片面了解的结局。杀洋人、抓信教之人,用祟物破妖法,种种的一切,现在看都是那么可笑。这难道不是单筒望远镜或者卡片化的了解么?尘归尘土归土,终于我们没有眼福看到欧阳家的老宅子,可我们有幸不再使用单筒望远镜了解国门以外的世界。这眼福,比看老宅子要重要很多。

《单筒望远镜》读后感(五):读后感

《单筒望远镜》

乱世中的异国之恋,最后极其悲情,主人公生无可恋,用血肉之躯,一种壮烈的方式,如同夕阳最后的光辉报结发之妻的惨死。

如果不是街上的那次偶遇,不是她身上那淡淡的香味,他还是欧阳家的二公子,衣食无忧,书法赋诗,在内有温柔贤惠的妻子,善解人意,仪静体闲,在外有精明能干的大哥,兢兢业业,操持家务。

他既不是纨绔子弟,也非浪荡公子,他所平生之愿,阖家欢乐,欢聚一堂,他爱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哥哥,可最后也爱上了洋人的女儿。

他的妻子率先察觉,这个心细如针的女子依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她相信他的丈夫,她丈夫也相信,自己真的爱上了洋人。

天津的时局,动荡不安,远远传来义和团即将攻破天津的消息,而法租界也调来了兵力和火力,他和洋人的爱情本就是不光彩,一个婚外之请,一个小三出道,再唯美的爱情在之前,在现在,都有违道德,抛开这个这个瑕疵来说,他们是真心相爱,他们有过肌肤之亲,有过缠绵不休,西方的开放,国人的害羞在肉体之间的激烈碰撞中瞬间融化了异国的隔阂,语言不通的尴尬,爱情的魅力足以跨过任何门槛,但时代却不在此中。

那时国人和洋人的矛盾空前激化,而天津是中西方文化最早碰撞的区域,义和团如星星之火,在清政府和洋人的共同压迫下,义和团无疑是走在泥泞中,举步维艰,以现在的目光看来,或许当时义和团洗脑的方式和内容让人耻笑,所谓神仙法术,刀枪不入让很多义和团的人惨死,但就当时的时代背景,愚昧落后的国人极多,他们再愚蠢,依然是当时国人的脊梁,压迫下反抗的前锋,清政府的懦弱与之成为鲜明的对比。

殖民时期的背景,无论是爱情,亲情,友情还是民族之情,通通都是牺牲品,连祭品都算不上,时代的悲剧,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或善,如萤烛之光,或恶,如修罗人间,主人公的家庭和爱情,顷刻之间灰飞烟灭。

在欧阳觉(主人公)被大哥发现和洋人的恋情之后,不听劝的他狠狠地挨了一巴掌,他理解大哥,洋人的势力不是小小的商人可以摆平的,然而欧阳觉惦记着那小白楼里的她,跌跌撞撞的他非但没找到丽娜,反而被抓进了义和团, 这位之后家庭的惨案留下了伏笔,义和团痛恨洋人更痛恨叛徒,他们杀了任何信教的国人,包括其中和欧阳觉短暂待过一段时间的瘦子,欧阳觉虽侥幸活过去,然而却成为了个“囚犯”,义和团守备森严,暗哨明哨数不胜数,即使这样,欧阳觉依然相见丽娜,他爱她,他真的爱她,可悲剧就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此后,欧阳觉为了可以逃出去,不得已加入义和团,在随军作战过程中,整个小说的内核逐渐浮现,疑似丽娜的女洋人被囚,被侮辱,其实疑似一词可以摒弃掉了,小说结尾,欧阳觉发现了丽娜父亲的尸体断了头,而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丽娜又能走到那呢?在欧阳觉失踪的那一刻,丽娜也消失了,为什么?

依然是爱情,双方都想见各自一面,然而在战争的年代,自己的一意孤行不如说是螳臂当车,双方的家庭都破裂了,丽娜被义和团囚禁,等待的即将是屈辱的死去,丽娜的父亲在战争中身首异处,欧阳觉的妻子受辱自杀,老父亲被炮弹炸反的屋顶压死,大哥带着家属逃难,至今不知是否走到老家,欧阳觉随着余晖的散尽也拉下了帷幕,在那个时代是多少家庭的缩影,我们可以说战争是残酷的,人性所谓的光辉会被磨灭,最后麻木的走向消亡。

长篇小说为何取名为“单筒望远镜”,我理解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即使中西方文化的碰撞的标志,欧阳觉在第一次遇见望远镜时竟笑称为“千里眼”,先进西方的科学和满脑子曰儒生的对比。第二,欧阳觉和丽娜爱情的信物,他们的爱情由此产生,也由此消灭,为何消灭,因为欧阳觉凭借此望远镜辨别了是丽娜父亲的身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