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经典读后感有感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经典读后感有感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是一本由[德]卡尔‧赫弗里希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18-1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精选点评:

●最近看了一部分,写的挺不错的,有理有据,无论横向剖析还是纵向比较都跟深入,值得一看

●很精彩的书,内容讲解了很多关于战争以及经济方面的事 。

●那些总是在嚷嚷虽远必诛的键盘侠们其实最应该看下这本书。要是真的打起仗来,年满十八岁且最有生产力的一部分人就会被送上战场,于是他们不再生产财富而变为消耗财富。总之一个国家只要卷入了世界性的大战,无论战争的输赢,对于经济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那时的德国如此,如今的厉害の国更是撑不起这样一场大战。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是两个有关联但不同的两个概念

●挺好看的,经济中的战争,战争中的经济

●看这本书非常的有年代感,很喜欢

●原来经济对战争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

●关于战争经济与经济战争,挺好看的一本书。

●对于历史比较感兴趣而更多的是经济观和战争观和价值观

●老是听说有人发国难财,就是有人趁着国家需要,然后采取手段挣取不义之财。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读后感(一):金融战争与总体战

书本身的内容略显单薄,关于战争金融的部分只是一步带过。

一般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战争形势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金融战争发展到了总体战,但作者本人难得可贵的一点是作为总体战体制的设计师,却对这种动员形式有着足够的警惕性。

一战之后总体战的思想被各国普遍接受并在之后的二战中登峰造极,政府官员们开始相信凭借着无数个行政部门可以榨取出一个国家的全部潜力用与战争或是建设。

但现实就像作者对于蔬菜分配部的质疑一样,无限扩张的政府部门在部分领域会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严格的管制会扼杀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而导致政府财源的枯竭。

顺便一提的是苏联在蔬菜问题上完美重复了德国人在一战中的错误,莫斯科的蔬菜仓库理应负责整个莫斯科的蔬食供应,但在计划体制下这个仓库成为了全苏联最大的垃圾堆,而莫斯科市民却要依靠郊区农民和自己的小别墅去解决蔬菜问题。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读后感(二):我个人对《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的评价

这本书不大也不厚,它似乎很难装进口袋,平装,内容上大概有一百六七十面,书中有一些插图,书的末尾附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此书的内容就像它的名字那样,书中分“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两部分,讲述德意志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遇到的各种和经济相关的问题与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决议、行动。书中有一些史料以及一些数据(数据主要是德国农业方面的)。 可借此书一窥战争的消耗,书中的德国,在战争中,从人力、粮食到各种物资,鲜有足够使用的。例如书中提到,德国占领了一些地区,因为战争的破坏和占领地的农业水平,导致德国需要分出一些粮食给这些地区,占领了一些地区,不但没能有效缓解德国在粮食上的问题,反倒加剧了它。再例如,有的地区产出的原料,因为各种原因难以运出,堆积在那,导致暂时无法使用它们。 它不难懂,即使不懂经济学看它也不会头晕。不作笔记的话,一上午就能看完,作笔记的话,就看各位的目的与习惯了。我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零零散散看了半个月,最后用几个小时才将它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它在内容上有关“历史”与“经济”,和“文学”无关。 若是屏幕对面的你在尝试进行文学创作,此书应该会对虚构一个经济系统有一定的帮助。若无此想法,它作为课外书也是不坏的。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是本好书,可多看几遍。如果以后有机会,我想再看看作者的那本《世界大战》。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读后感(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看完之后大体的感受就是,国家之间还是少引发战争更好,避免人民遭受磨难,即使你在那个过程中用尽各种方法来减少战争带来的损失,还是无法避免地出现很多问题。

其实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即便你的政策已经在努力消减灾祸,可是人民还是会有很多抱怨如泉水般喷涌而出。

这本书是德国财政部长关于一战的回忆录,虽然我不会从文辞方面来评价,也因为翻译的原因,很多表达不是特别能让人理解,但是他所提供的对于战争经济和经济战争的诠释确实对人们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经济封锁、贸易战、金融战……没有一样能让人更加省心,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纷争似乎是永远存在的,有些时候只是差那么一根导火索,战争就会轻而易举地爆发,没有预料得到的来势汹汹和颠沛流离。

本书题目的“经济战争”就是指在世界大战中,各个协约国,尤其是英国利用各种“经济封锁”的策略以围困德国;而战争经济则是指在战争中,国家为了解决好国内原料、粮食来源被封锁的情况而采取的经济手段。

比如德国在大战期间采用了“经济效率原则”、“限制国民粮食消费”、“重要原料收归国有”等等措施,都是战争经济的表现。

可是由于德国的后劲不足,在多方封锁下还是难逃失败的命运。可是纵观整个战争,各地的封锁只能让德国人在战争中努力寻求生存机会,于是各种各样的发明也就应运而生了。

德国国内的学者想方设法地改变他们的局面,发明了很多实用的东西,从另一方面来说,战争推动了人类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愿意看到战争的出现,至少在我有生之年,至少在我的国家……

再看看现在的世界,国家之间的贸易战真的是频频发生。就像中国和美国,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美国的打压和恶意中伤数不胜数,中国的崛起也势在必得。

我个人认为,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声望还是很高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似乎就是中国的真实写照,爱好和平,不轻易欺负别国,也不会乱挑事。反倒是美国在那天天贼喊捉贼,让人瘆得慌。

只希望以后的世界更加平和,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各国友好相处。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读后感(四):战争不过是权力玩的经济游戏

“如果是必须要做到的事,其结果也一定是可以做到”,这是德国财政部长卡尔·赫弗里希在他的一战回忆录所讲的一句话,也我个人认为的《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一书中最为励志的一句话。如果你不是一个军事史爱好者,仅这一句话,这本书就值得你读下去。

如果对德国这个国家感兴趣,阅读本书就可以让你知道,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全是由这个国家发起。

对于军事迷来说,本书可以让你真正领会战争与经济的关系,也让一些真正狂躁的好战者明白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虽然书的作者因财政部长的身份更多关注了物资供给对于战争的影响,可他也没有回避一些微妙的政治因素,对于读者来说,找到历史人物所写文字背后的内容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要做的事。如果你真正关注欧洲这些国家顶层权力拥有者,你会发现他们对于发动战争的时机、使用的手段都惊人的相似,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再到威廉二世,直到二战时的希特勒,当你试图分析关于战争与政治问题时,只要想到一句“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样一句话就可以了,一切的争斗皆为利益。世间一切战争与矛盾都向我们证明,没有什么不是因为经济,而所谓的意识形态不过是一件华美的袍。

在这场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背后,卡尔·赫弗里希特别提到一些战争时期的科技发明与科学进步,作为读者的我们从这点可以再次感受军事与科技的关系。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细细回味,就可知道人类文明的进步史,就一个军事文明的进化史。

读于一个理性的读书人来说,一定要警惕那些用词华美的历史类书籍,它会扰乱你对于事实的分析与判断。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完全避开了这一缺点,同时在行文中还会引发阅读者去对每个历史事件的查询与求证,而对于一本书的评判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可以引发更多的探寻乐趣。

作者原本写了《世界大战》,这本书只是从其中摘录出来的一小部分,这也是让人惋惜的地方,看着着实不过瘾,希望以后能把剩余的著作翻译过来。

《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读后感(五):以数字解读战争和历史

黄仁宇先生曾经提出过数字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文字很容易篡改,带有叙述者的倾向性。而数字则很能反映出历史和经济的真实,所以他主张回到数据中,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和时段内,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的贫富程度,这是更为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

这本《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无疑也是源于这种数据历史观,时任德国财政部长的卡尔赫弗里希写下回忆录,通过对当时各界人物的回忆,以及经济数据的分析和归纳,梳理了自己当时的管理理念和构想。为一战时的世界局势和历史研究都提供了极好的佐证。

虽然篇幅不大,但是数据翔实,作为亲历者与高层的接触,以及对全国经济的宏观把握,都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所以具有一定权威性,同时书中的大量图片,也为这些故事提供了感性认识和更真切的理解。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对其领导层的思路分析和国内形势的回溯有助于理解战争发动的前因后果,对于未来避免类似战争也有着较好的参考作用,值得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细细研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