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摘抄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摘抄

《最后的抵抗》是一本由宿巍著作,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抵抗》精选点评:

●干净利落,不演绎、不煽情地讲述历史,却读来精彩的不忍释卷

●一本很好看的通俗历史书。作者其实是一个专业历史学者,关于这一段历史的曲折复杂写得回肠荡气,蒙古征服从大散关开始,到崖山结束,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

●无前言无后序,无腰封无名人推荐,难得光溜溜的一本新书。也是历史类图书中少有的文笔干净利落,脉络分明,复杂的战事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作者本人虽下笔克制,不煸情不滥情,但史事已足够惨烈悲情,读之毛骨悚然。

●宋蒙之战,逻辑稍有混乱

●自年前看过后一直不忘,每翻一页都离自己知道的结局更近,字里行间都是冷静的词汇,可短短一行字都埋藏着血与火。特好的书,悄悄留意最后有三页空白

●相比于当时望风披靡的欧亚诸国 南宋能抵抗四十多年也实属不易了

●生动的入门读物,作者的好恶在人物描述上体现太多,不似正史,多有演义,但对抵抗过程中的众多人物描述详尽。对于非专业的宋史爱好者,还是推荐的

●畅聊南宋、金、蒙史,观古人兴亡态,宿巍落笔在实在巧,好书一览,宋史皆知。

●写给初中生阅读的准小说

●以时间主线写就的宋元战争,没有太多的旁线,读起来酣畅淋漓,是这个残酷时代的入门读物。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一):滑头的高丽人

我天生对历史政治话题不敏感,初中时的历史课和政治课都是及格为上,高中果断选了理科,文科要背诵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大思想八大主义,实在爱不起来。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开始我也读得很费劲,总感觉入不了状态。后来有一段时间心情不好,晚上睡不着,就随手翻这本书,相对于那些感情充沛的小说散文,一看就哭,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不少的快乐。

生灵涂炭的战争,被作者巧妙地以诙谐手法再现:

高丽人打起仗来,真调皮。

作者接着就分析了这么做的背后原因:

除了这些,这本书还弥补了我的地缘历史空白。我只知道成都和三国文化密不可分,也看到过建国前后关于成都周边“袍哥”的书,从三国至新中国建国,我对成都一无所知,除了天府之国,物产丰富。这本书的宋元之争,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都发生在旧蜀国周边。原来成都曾在宋朝惨遭“火杀”,繁华富庶的蜀都,被烧成一片废墟,而当时人丁兴旺的成都,“十丧七八”,元气大伤。直到南宋灭亡,成都都没有恢复元气。

当然,四川抗蒙惨败是有原因的:用人不当。代表人物就是赵彦讷:

无聊的军旅生涯,常年野外活动,入伍后更是日日苦练。吕文德就有一支这样的军队,一个个晒得跟黑炭似的。这支部队很快就出名了,金军每次来,只要见到一群黑大汉向他们扑来,就大喊:“快跑,黑炭军来了。”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二):宋元战争启示录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建庙称帝,史称南宋。金国几度南侵未能灭南宋,南宋虽然积贫积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南宋持续了一百五十二年。金国未能灭亡南宋,却最终导致宋蒙联盟破金。随着金国的灭亡,蒙古成为南宋最大的威胁。宋元战争持续了45年,期间,南宋涌现出一些能独当一面的大将,许多保家卫国、奋勇抵抗的故事可歌可泣。这一段历史,留给后人的思考和启示也是很多的。

1.攻守策略

在宋元战争中,南宋作为实力较弱的一方,一直都是处于守势。在经历连年战乱、天灾人祸摧残的情况下,加上从北宋建国以来制定的崇文抑武的国策,宋朝出现的能独挡一面的武将并不多,这就使得南宋对抗蒙古军队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削减、约束和限制。在攻防战中,怎样扬长避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就变得至为重要。对此,南宋人在守城的实践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南宋陈规的《守城录》就是一部专讲守城的书。

南宋大将余玠在镇守四川抵御蒙古大军的时候,因地制宜,发挥了蜀地地势险峻复杂、山多谷深的特点,凭借地势险要、激流险滩,充分利用易守难攻的地形,构筑城寨,集中优势兵力,解决了防区大兵力少的弊端,采取配合策应的方式,构筑城寨之间的联结,起到了有效防守,扼制蒙军的作用。因为蒙军的优势在于骑兵,适合在平原地区长途奔袭,善骑射、勇猛凶悍、战斗力强、灵活机动,蜀地的地势则限制了蒙古骑兵发挥其优势,有效阻止蒙古骑兵的进攻,减缓了南宋的灭亡。另外,余玠也能充分整合抗蒙有生力量,联合地方土司,协同作战。南宋时期另一著名的守城大将孟珙在执掌京湖战区和两淮战区抗蒙守城大权的时候,力挽狂澜,发挥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见招拆招,机动防御,提出“藩篱三层”的战略,有效抵抗了蒙军的攻城。

2.主战派与主和派

从北宋到南宋,主战派与主和派的矛盾一直都在,力量此消彼长。然而,崇文抑武的国策、朝廷的软弱无能,注定了主战派们的命运是压抑的、甚至是悲情而壮烈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古已有之,用在抗金抗蒙名将们身上,却是再贴切不过。战事一起,兵临城下,生死存亡之际,主战派与武将们临危受命,力挽大厦之将倾。然而,战争总有结束的时候,中国人是特别擅长内斗内耗的,武将们难免功高盖主,甚至居功自傲,这样必然引起朝臣和皇帝的猜忌。如果自身能低调内敛,朝中有人支持,或许还能善终;反之,则难以逃脱被猜忌排挤,抑郁而亡的命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北宋抗金名将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狄青战功卓著,却备受朝廷猜忌,最后抑郁而终;李纲主战,亦被罢相;余玠成功守卫四川,却也难免功高盖主,招人妒忌,含恨病逝。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三):不可被定义,也无须被批判

定义是指对事物做出的明确价值描述。

批判是指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也表示评论、评断、批示判断。

说起评说这个事,有人喜欢评古说今,有人喜欢评头论足,还有人喜欢“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评说时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主观认知+客观感受”,对于评说内容,一般听听就好,不必当真,对于书籍最好也是这样。有位朋友说他读书的宗旨是:不求甚解,但求择要、有趣。你看,这就不错嘛。

历史随笔类书籍,一般是历史研究者对某一朝代的评论或定义,我们作为读者的,只需在书籍中看看这位作者对某一朝代的认知与态度就好,能成书立说者,必有其独到见解。所以,读点历史随笔,看看别人的世界观,了解些许古代趣闻,并以此排解消遣,或也不错。

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权力,对于一个朝代的评价,太大,我不敢多言;对于一个人的评价,感觉还是多元的好。人,是复杂且高级的动物,不可被定义,也无须被批判。好人、坏人;英雄、叛徒;君子、小人,这些只是人们对个人评价、定义的一部分词汇,从这些词汇看来,好像我们的世界真是非黑即白,什么灰色地带,根本就不存在嘛!

《最后的抵抗》书中讲了不少有名气或者没名气的人物,宋理宗、史弥远、贾似道、孟珙、刘整、李庭芝、姜才、文天祥、余玠、余晦、汪德臣、李曾伯、成吉思汗、忽必烈、窝阔台、唆鲁禾帖尼等等,他们有的被人传颂至今,有的被人诟病唾弃,那些被人歌功颂德的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那些被人诟病唾弃的,也不就是完全的坏人。辩证的看问题,总好过一叶障目。

在烽火连天的时代,英雄就那几个,可是叛徒却出了不少,其中刘整、崔立首当其冲,李国昌、伊喇瑗、刘仪等紧随其后,你说对于这些人我们要不要批判,能不能评说?能,但不可片面对待,不能因为人家犯过一次错误,就不给人家回头是岸的机会,一棒子打死一个灵魂。非黑即白的世界,并不存在。罪犯也是有情感和良知的,孟珙、文天祥、成吉思汗这些被歌功颂德的人,他们真的就那么完美吗?不见得(有些事不是不存在,而是被人们选择性遗忘或对待;有时候,假作真时真亦假)。现实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人也不可以简单地分为好人坏人两种,更多的是亦君子亦小人,游走在两者之间。宿巍在《最后的抵抗》中说,人都是现实的,他们会根据局势调整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最终的目的。这句话,没毛病。人性,这东西你批判不了,因为世人都有。

我们现在常说:Follow your heart,你能Follow your heart,为什么古人就不能Follow his heart。不定义,不批判,不搞标签化,Please Just Follow Yourself。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四):最持久的一场历史之战

《最后的抵抗》这本书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元宋之战,是一部通俗历史读物。为全景式广角化展现宋元的历史的著作。作者写史的手笔,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增添合理想象,是一部了不起的历史著作。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些英雄人物在平凡中的感人情怀,挖掘出历史深处的复杂而伟大的故事。如文天祥表现的民族英雄气节,永载史册,是这本书的看点。

宋朝和蒙古之间长达几十年的攻防作战,从联蒙灭金到崖山之战的45年的历史,这场宋元战争的最终的结果,是元朝打败了南宋,南宋时彻底灭亡,元朝统一了中国。曾经因为中间出现了内乱与南宋时战时和,而蒙古骑兵也并没有像对西夏那样在南宋长江淮河的边疆一带进行不断的袭掠。但是在中国历史传统上来看,宋元之战是蒙古帝国对一个政权最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后一共持续了几十年之久。最终元世祖忽必烈灭亡南宋,统一了中国。在最后一场宋元之战结束后,也就是襄、樊之战后,宋元之战也终于拉上了帷幕。由于忽必烈攻占南宋的正确方略,善于选择良将,并且注重发展水军和大力实行招降安抚政策,因此形成了在政治、军事上的优势,以致于宋军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忽必烈一举灭亡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南宋则因为政治的腐败,治理国家、军事的方针迂腐,重用奸臣,任用庸才,赏罚失明,导致离心离德,最后才会被元朝打败。

说起宋元的历史,其实元朝最大的贡献是把四分五裂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此之前中国的版图上起码有五六个独立的政权,偏安一隅的宋王朝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统一中国,打算就这么得过且过了,如果不是忽必列,恐怕中国没有今天的规模。

元朝不但统一了中国,还首次把西藏纳入治理范围内,这又是元朝的又一贡献,如果大家懂历史的话?你就发现,中原王朝在元朝之前从来没管理过西藏,哪怕是最强盛的汉唐时期也是如此,所以这个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这么说,奠定今天的中国版图的最远可以追溯到元朝,后来的明朝和清朝都不过是继承了元朝的版图罢了,甚至还不如。

本书时历史文学余绪和评判史实的精神,效法历史演义的结构布局和善于演绎的流风,倾心于散文、小说家捕捉细节、铺叙感受的技巧,试图熔于一炉,他以历史的逻辑和历史的纵轴、横轴构建传奇化的个人经历,兼文兼史,钩沉华丽血时代的精彩瞬间,浓墨重彩地记录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最后的抵抗》读后感(五):胜者王,败者寇-《最后的抵抗》

这本书是从温州到苏州的动车上看完的,一个人坐车,环境安静,看起书来无人干扰,看的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酣畅淋漓,感受却是深痛惋惜! 我是学文科的,对历史线多少有些了解,但是离热爱还很遥远,更谈不上熟知。庆得此书,让我知道南宋最后的灭亡,竟然抵抗了45年,45年间,从联蒙灭金到崖山之战,抵抗的终点不是胜利,是尊严。 本书作者宿巍,精研宋史,是历史作家。《最后的抵抗》讲述从蒙古联合南宋灭金写起,写到崖山海战、文天祥就义为止。写了南宋和蒙古之间长达四五十年的攻防作战,这是一部点燃热血的书,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抵抗史。 13世纪中叶,北方的蒙古迅速崛起,兵锋所向,无不披靡,东亚大地上的各个国家相继被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内。在蒙古灭金的之后,南宋独自抵抗蒙古军团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本书则是以宋蒙、宋元当时的军事斗争为主线重现了那个狼烟四起的血与火的时代。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打造蒙古帝国强劲不屈。在蒙古国,胜者为王,不世袭,不继承!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 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忽必烈在开平即汗位,建元中统,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元大都(今北京)。随后即举兵南下,直至1279年灭南宋。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南宋我感觉一直是摇摇欲坠,眼看着就国破山河,却总能强撑着,再拖延不灭亡,尤其到了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不堪,而此时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蒙古人在灭到金国之后开始大举入侵江南的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宋元战争旷日持久,从1235到1279年,打了45年。南宋三杰之一,抗元将领文天祥,名气最大出场却最晚。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耳熟能详,家喻户晓。让中国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名字-文天祥。这三个字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他与史可法代表的是一个群体,一个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勇赴国难的英雄群体,他是这个群体光荣的代表。 他死后人们发现他的衣带上写着这样几句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孔子主张性仁,而孟子则主张以生义为先,只有明白自己的生存的意义才能上升为以仁待人。读圣贤书,不是学做事,而是学做人,这样才能算读书的真缔,无愧于天地。 宋理宗称他:“天之祥,乃宋之瑞也”!不过 奸臣当道,忠臣再忠,还是没能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国家。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宋末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复亡。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