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寄居者》读后感摘抄

《寄居者》读后感摘抄

《寄居者》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8-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寄居者》精选点评:

●嗯,看的很着急 想快点知道结局 May和彼得是不是成功逃到美国 开始了新生活 如果不抛弃出生地 不抛弃家人 不抛弃杰各布 不抛弃一切 是没有新生的。可是结局 我倒回来看了两遍 那么突然 一声叹息……如果是我 在两个男人间徘徊 我是做不到的 会纠结抑郁而放弃 只做落魄中过活的自己。

●战争最先剐下的是人类的体面和善良。 女主不惜让自己变成一个虚伪的小人也要守护住的那颗纯净的心还是消失了。

●拖拖拉拉唧唧歪歪 风格像是张爱玲比她差远了 全书得有一多半废话 给人一种她也不想写下去你也别看了的感觉 不喜欢

●“这牺牲在一大群人的现实里将是一个大坑,得要许许多多岁月去填,但终究也无法填满。”

●「你还年轻,肯定记得自己犯过这种毛病:某人的缺席反而使他在你心里完美无缺。」

●严歌苓的文字功底使人叹服,读她写的故事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尤其喜欢看乱世里的爱情,无论是书籍还是电影。乱世里的道德和情感标准都被打乱重排,服从于一些偶然的冲突,但包裹在其中的感情却被历练得更加珍贵。也伴随着人的自我觉醒,人被镶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在动荡不安的家国中,横冲直撞不服输。像《乱世佳人》和《倾城之恋》里,女人任性、柔情又坚韧。

●彼得追求“有用的”完美和高雅;玫因为缺少理想而爱完美、高雅的彼得,把他托举成理想;杰克布身上带着玫的乐趣和自我厌恶,以及非典型犹太人的冒险精神。读时一直有“This is so me”的想法,那种漫无目的、视他人为理想的心情非常相似。好在没有那年代风潮的鼓动,不然也会为了“彼得”做出些疯事。

《寄居者》读后感(一):你在追求什么

就是会有这样的人 你以为他纨绔、嬉笑人生,但是在内里,有着自己的清醒和坚持,底线不会轻易退缩动摇,May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记忆里完美的彼得,她不惜做坏人,将相貌相似的杰克布诱到上海,这个满是寄居者、充斥着饥饿贫穷又与奢靡共存的奇怪的城市,让杰克布见识到了种族歧视人种差异所带来的侵略。没有想到的是,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强烈的种族意识,如果没有人勇敢,那我来勇敢。想想他平时呈现出的无所事事整天靠家庭经济支援而挥霍金钱的公子哥形象,我想不论May当时的动机多么不单纯,他都会感谢May将他带到了上海,那是他自己都不自知的另一面。而当May发现了上海的杰卡布是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正义感,勇敢且有原则并且还真心喜欢自己的时候,她的内心动摇了,总在心里想怎样把对杰卡布的伤害降到最低,在得知他可能有危险的时候坐立难安四处打探,那时候究竟是为了彼得还是为了杰卡布本人,她还没看清自己的心。虽然年纪轻轻,可是好像看过了她一生那么长,我想,如果你无法让自己变坏,那么就简单的做个平凡的好人,折腾这许多,又是为了什么呢,就算彼得还是原来的彼得,May真的会和彼得走吗?

彼得是个遗憾,因为战争,作为难民,逃离了故土,在异国他乡上艰难的生存,好的修养好的教养都成为了赚钱的工具,同样是一个上海,杰卡布找到了自己民族的勇敢一面,而彼得为了更好的生存变得市侩甚至心狠手辣,我们不敢评价他究竟本来就是这样的人还是战争和不平等的环境改变了他使他变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 ,如果不是当时的环境,彼得永远都会是May在第一眼就爱上的那个完美的绅士,贵族子弟的做派和人品。但是 ,很可惜,他变了,市侩还好,考虑到这所有的一切,或许可以理解,但是,面对生命的冷血,恐怕是最后一科稻草吧。

May最终跑下了船,离开了他。

《寄居者》读后感(二):我坚信阿枚爱过杰克布

作者以第一人称来讲故事 所以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饱经世事满头白发的老人讲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年轻时候的阿枚肆意勇敢追求浪漫,以至于年老后的她坦然且睿智,没有对往事的悔恨追忆,而是用“我到现在也不真正理解那两年我的感情是怎么回事。背叛和热恋,我在之间疲于奔命。那就是那个时代的我。”来概括。

在我看来,年轻浪漫的阿枚把彼得当作浪漫的化身,流连在因爱情生出的情愫里,忽略了真正的彼得更看重利息而不是情谊。

而杰克布最开始在阿枚眼里非常不堪,在他来到中国后,开始自我成长和实现,成为了革命工作者。而他和阿枚有很多契合的地方,一起吃喝玩乐,尽管这里面埋藏着巨大的谎言,但我还是觉得阿枚是在意且爱过杰克布的,只是因为那个谎言她不愿承认,况且她也有自己的骄傲。

那段时间她一直说服自己因为杰克布这样的不堪,拿走他的护照是她应得的,后来在计划跟彼得离开上海前夕,她的记忆里全是杰克布,上海的很多角落都有杰克布和她的身影。一直到船上,她才真正地愿意看清彼得,并毫不犹豫地向岸边跑去,因为岸上有杰克布,有她和杰克布一起生活的地方。

尽管到最后她也没有承认自己的感情,她和杰克布也没有成为幸福夫妇,只说了杰克布很遗憾,而她却觉得杰克布应该庆幸,因为自己干什么都只凭兴趣,是个没长性的人。或许阿枚认为自己没有和杰克布在一起是为杰克布好,从阿枚那我好像读到了更多的是无奈和释然吧。

阿枚一直强调自己寄居者的身份,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上海,因为好像哪里都不是她的家,但是在和杰克布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里,她对上海有了不一样的情感和认知,也找到了归宿感,而不是仍将将自己作为寄居者。

《寄居者》读后感(三):生活不是选择题,除了A就是B

讨论这本书的三观真的没意义,在那个乱世下,过一天算一天,有今天没明天,活下去才有其他,活不下去其他有什么用呢。

有些人说结局May没有跟他们任何一个人在一起,觉得惋惜。可是我觉得这个结局真的太合理了,生活并不是选择题,只有AB两个选项,她的后妈在这道题里面选择一个不爱但是可以有好生活的人,而May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吃过见过,有几技之长可以傍身的人,有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我认为她下船不是因为选择了杰克布,而是在与彼得一次次的谈话交流中逐渐认识到彼得跟想象中的人不一样;彼得在与May的几次沟通中都表现出一种自私与漠不关心,May感觉的到,作者也有写出来,只不过当时她沉浸在爱里,不愿意去思考;当最后彼得选择保全自己而没有救下那个清洁工时,May彻底明白了这个男人跟她想的不一样了;但是彼得错了吗?在那个环境下好像也没有错。可是这就是与May及杰克布不一样的地方,所以May不能去选择他,不能为了他变成May忘记了玫。

当然,我认为她对杰克布我认为也不是真的爱,开始时带着欺骗假装爱他,后来是带着目的与内疚去同情他;记得杰克布离开大宅的那天,May醒来后知道这个消息并没有表现出焦急,试问你爱的人消失了,你会不着急吗?再讲,May去彼得家做客,裤袜掉下来的着急是不是都比杰克布离开的焦急多?后期他们开房后,杰克布着急离开,付不起钱,May去凑钱的时候想的不是拯救自己的爱人,而是认为坚决不能再欠杰克布一点了。请问这是爱吗?这并不是,对不对?那么最终他们没有在一起是不是也是理所应当。

我是真心的喜欢这个结局,甚至可以想象,当乱世结束后,洒脱的May是怎么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