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读后感锦集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读后感锦集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是一本由赖建诚 / 苏鹏元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精选点评:

●观点和洞察上确实很一般…… 算是有一定工作量的文献综述吧

●用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宗教的产生、多元宗教、宗教商品、宗教行为……

●很多地方很开脑洞,但是在宗教上,感觉作者还是有点隔膜。不过对于本科生来说,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恐吓比奖励更有用】,【吞并经营对手】等观点颇有启发,是一部不错的经营书籍,但趣味性不高,看着犯困

●挠痒没挠到地方的感觉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把自己当成一个怎样的读者。我不知道我应该是一个经济学系的学生,还是一个对哲学、对形而上感兴趣的人。读完之后,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应该无保留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貌似有理,总是容易的,又往往是可疑的。啊,可怜的理性,可怜的自我陶醉的数学头脑,你是否记得起刹那间的泪流满面?

●这真是一本特殊的书!我算是赖建诚老师的粉丝,从《经济史的趣味》到《经济思想史的趣味》到《边镇粮饷》,一路追过来。不过这一本跟其他书都不同的:虽然分析工具都是经济学,但是研究对象是无形的、关乎心灵、关乎超越性的宗教。直觉上觉得这貌似不是经济学可以置喙的领域,但作者摆事实讲道理,偏偏又言之成理。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可能正是上帝的手吧。你我芸芸众生,在不知不觉间,以对彼岸世界的憧憬,成就造物主的买卖。此书语言风格是一贯的机灵和俏皮。如果有机会听赖老师本人讲课,不知道会有多么幸福。。。

●牵强附会太多

●3.5。为何宗教更强调地狱?为何教堂要造几百年?资本主义是拜新教所赐吗?教会最大的敌人是谁?十字军东征的本质是什么?——经济学再次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但是作为入门读物还是很不错的,可以指引后续的阅读。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读后感(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基督教的历史

这本书没有直面“神”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将基督教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以经济学方法解读了基督教的发展历史。从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一个在创立初期备受政府压迫,如何一步步摇身变成罗马帝国的国教,并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性宗教的过程。根据作者的观点,基督教的历史,就是一个基于市场需求(信众对于心灵抚慰)不断适应内外部环境(其他宗教的竞争、与政府的关系、内部有效管理)而持续自我调整(对于教义的创立与解释、对于服务产品的创新、对于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等)的过程。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基督教,正是这千百年来“市场与教堂应对策略”博弈的必然结果。

在基督教的演进过程中,我们能识别出熟悉的商业理论与运作手法:寻找自身的竞争优势、定位目标客户市场、创新产品与服务、垂直整合与水平整合、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标准化与加盟连锁经营、危险管理……

有人说,教堂与寺庙是最伟大的商业模式,品牌历经千百年依旧不倒!从这个角度看,基督教的发展史,也的确可称为经典的商业案例!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读后感(二):2019#阅读记#15《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

这本书从狗年看到猪年, 中间穿插刷剧、聚会等各种事物, 一串事情下来感觉对书的内容梳理就比较困难, 所以看一本书还是一鼓作气比较好。 书作者赖建城先生是享誉学界的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 这本书将宗教之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分五部分做了十分精彩的解说。 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看宗教, 这本书主要是用天主教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加以全面分析, 如果是虔诚宗教人士, 请谨慎阅读! 过于理性的经济解剖宗教, 估计会引起一部分人情绪不适。 本书将宗教看成一个市场, 拿宗教产品对照一般商品, 细致分析了世界各宗教提供的“无形产品”: 比如, 佛教提供轮回转世的生命观, 希望信徒在这一世做好事, 下一世才有机会跳出生死轮回。 基督教则强调信基督而得救, 死后才能上天堂。 这些产品既看不到也摸不到,无法标价,无法交易,无法累积,也无法投资,短期内无法获利或者收成,而且还要死后才能兑现。 这种买进未来才会交货的商品, 在经济学上就称为期货商品。 经济分析习惯把市场竞争者当做作“个体厂商”, 用各式各样营销手法, 追求利润和占有率和品牌地位。 而上天堂或者下地狱, 就是最吸引信众关注的“期望收益”, 天堂为正值地狱为负值。 宗教之间的激烈竞争, 导致了各种政治与宗教、文化与宗教、经济与宗教的各种交缠至今的关系。 正如法国文豪伏尔泰说的:“如果你没有宗教(神),那就有必要创造(发明)一个。” 人类社会需要神, 它的功能是多重的。 人需要神, 多与神需要人, 而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迅速发展的动力。 很有意思的小众经济历史学书籍, 推荐阅读指数:⭐⭐⭐⭐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读后感(三):摘抄

在道德上方,有宗教提醒;在道德下方,有法律制裁。

信仰属于个人,宗教属于族群与人类。

如果宗教产品就如同一般商品——愈是竞争,价格愈低廉,品质愈进步,社会更受益——那当一个社会开放许多宗教或教派同时竞争,而这些宗教又促成许多人遵守道德规范,人心理当会更加向善,社会也变得更加和谐。

宗教市场的本质,未必能运用工商业分析的思考模式与理论工具。宗教之间的性质不一、策略各异:有些在多元竞争下会表现得更好,有些在愈不竞争的环境愈有活力。整体而言,传统观点认为,宗教多元化反而会降低参与度。

是竞争带来多元,还是多元化带来竞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个人来说,道德是一种“信誉资本(reputation human capital)”。道德商品也是一种“公共品(public good)”。用经济学术语来说:道德就是个人效用函数的内在结构,能发挥自我监控的功能,防止个人行为的机会主义。

愈严格的教派,信众的家庭收入最低、教育程度最低,但是每周参与教会活动的时间愈多、相对所得的捐献比例愈高。

如果把教会视为企业组织,经济学对十字军东征的描述是“维护灵性资本的存量(spiritual capital stock)”。

天主教不鼓励追求财富,在教义里传达的讯息是:为富不仁者死后要上天堂,比骆驼要穿过针眼还困难。基督新教的观点相反:鼓励追求经济上的成就,来荣耀你的主。

用经济术语来说,地狱观的边际效果(苦状终生难忘),远高于天堂观的边际效果。

教会的第一件事,是会统一神学的解说口径,目的是维持体系的一致性,避免异端邪说造成分裂,也防止竞争性的宗教团体渗入。

从厂商理论的角度来看中世纪教会,可以发现几个特点,有些特点很像垄断企业,有些则是教会独有:教会与信众有明显的资讯不对称;交易成本很高;宗教产品属于“品质不确定的非价格性竞争”;宗教产品有不可违逆的使用手册;宗教产品不可捉摸,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宗教产品可以终身使用,无保质期,甚至用愈久愈难以自拔。

天主教就是利用“过剩产能(excess capacity)”,盖一座比实际需要还大很多的教堂,来阻挡其他宗教进入与竞争。

中世纪教堂要盖这么大这么久的原因很简单:教会先掌控地方的政治与经济资源,然后利用过剩产能,以几世纪的时间盖超大型教堂,产生一种“孔雀开屏效应(grandeur effect)”。这么做有三项好处:巩固自己的地盘;向潜在的竞争者与威胁者炫耀,阻挡他们进入;透过这种大型公共建设,繁荣地方经济,活络就业市场。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读后感(四):繁版体序 / 简体版序

赖建诚

——————繁体版序———————

2014年8月退休后,我想学习宗教经济学内的一个主题:历史上的宗教竞争行为与策略。主因是我在写《经济史的趣味》时,接触到这方面的文献,试写了两篇(即本书的第14、16章),之后发展成这本书。

这本书的分量,大约适合一学期的通识课程「宗教竞争史」。这是我多年教学的习惯性产物:在专业期刊论文的基础上,做方向性的导读,整理出简明的纲要。这是我的第三本科普,前两本出版前试教过多次,这本是退休之后才写,完全没测试过。阅读时请随意挑选,没有硬性的顺序。本书的基本属性,是有文献根据的科普,以愉悦为首要要求,没兴趣的部分就请跳过。

为什么挑选「竞争策略」这个独特的角度?我觉得教派间也有竞争关系(各种资源与信众),和工商企业界的运作模式类似。各种派别的教会,在面对国家管制与同业竞争时,如何研发新体制、新学说、新策略来因应?经济学的厂商竞争理论相当完备,宗教的形式虽然不同,基本原理是互通的。

从竞争策略的角度,还真的找到不少文献,有理论的也有实证分析。我从中挑选简单有趣的议题,写成这本科普和读书界交流。我没有任何创见,只是用野人献曝的心情,转述相关论文的要点,正如佛经常用的开头词「如是我闻」。这本初阶的科普,只是一碟开胃小菜,丰盛的主厨菜单,请看书末的「延伸阅读」。

科学愈发展,迷信就愈少,人类对宗教的依赖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让人更汲汲营营,哪有时间上教堂或参禅打坐?实情正好相反:只要看电视台的宗教频道数目就明白了。如果你能精确计算每年与宗教活动相关的经济规模,你大概愿意相信,这是台湾前十大产业之一。既然是重要产业,必然有它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产业之一。既然是重要产业,必然有它的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我原本用对话体写作,共有20章和5个附录。对话体的好处,是对复杂的题材与背景,用「点」来呈现主要论点,每项问答都有具体内容。此外也较有现场感,偶尔插入几个小子题,还不至于太唐突。主要缺点是读者需要掌握,未在字里行间明说的事;有人会抱怨不习惯、思维不连贯、反而读得更累。

幸好请到苏鹏元来当合著者,他在出版界已有十年经验,更是神童级的人物:小二时心算十段、小四珠算七段。在我干涩的骨架上,他改变两个重要面向:(1)重整全书各章架构,改写为符合阅读习惯的解说体。(2)添加许多历史背景与事件说明,让内文更丰富流畅。

这本科普的主要观点与论证,是根据各章末列举的参考书目。本书的宗旨,是把产业竞争策略应用到历史议题上。我们没有特定立场,也没有现实的意图。很欢迎对产业竞争策略的探讨,但我们无意回应与信仰相关的争辩。

远滕周作的《沉默》(1966),写得那么平淡、那么深沉,导演筱田正浩的电影版1971年上映,在我心中留下长久的哀伤。经过二十多年的筹划,今年又有更引人注目的欧美版,其中不少场景是在台湾拍摄。亚洲、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宗教竞争,型态上与手法上与欧美迥异,但究其本质仍有相当的类通。希望我们这本科普能提醒,这个领域还有广袤的开展空间。

本书原本取名《争一炷香》,现依编辑建议改为《教堂经济学》。感谢瑞芳在编辑出版过程付出相当多的心力。

2017年4月

——————简体版序———————

本书的繁体版,出书过程还算顺利。编辑用了很大心力,请了几位外审,改了不少内容,连篇章都大幅调整过,和我的初稿已判若两书。

2017年9月出版后,台港地区有些正面反应。还有年轻一代,拍了微影片解说此书,这些在网络上都可看到。台湾地区的“文化部”,选了此书向外推广版权交易,希望日后能有其他语文的版本。

此书简体版的出版,整体而言也算顺利,只比繁体版晚一整年。之前我试过大陆几家出版社,全都石沉大海,很感谢格致出版社轻快地接受了。繁体版有三章附录,格致版大气魄地挪为第1~3章,当作宏观的视野架构,其余各章成为微观的史例。繁体版的目次,只有章名没有内容解说。格致版在各章的标题下,摘述此章的主旨与概念,帮助读者迅速掌握核心内容。

这是一本科普,希望告诉读者,经济分析的工具,也能剖析感性、捉摸不定的灵性市场与行为。我没有特定的信仰,更没有教派的偏见,请体会我的用意:这纯是社会经济史的分析,与信仰或偏见无涉。历史上各地区的宗教竞争策略,手法上各异其趣,但本质上相似,古今中外的原理必然相通。若身后必须面对神灵审判,我也将以此自辩。

2018年8月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读后感(五):宗教学的经济分析

梁捷 /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赖建诚教授是当代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名家,学贯中西,成绩卓越,不论专著如《边镇粮饷》、《亚当.斯密与严复》,还是通俗小品如《经济史的趣味》、《经济思想史的趣味》,都在学界内外产生巨大影响。这次赖教授进入“宗教经济学”领域,新作《教堂经济学》出版,嘱我写一篇序文,不胜惶恐,谨在此谈一些粗浅的阅读体会。

一般认为,经济行为总与宗教行为背道而驰。经济学探究人的自利倾向,而宗教却鼓励人的自我牺牲与利他主义。以基督教为例,反对经济活动的言论在《圣经》中俯拾皆是,如“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马太福音19:21);“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太福音6:19-21)。

事实上,古代学者即便要讨论经济活动,也需要一个的宗教语境。如奥古斯丁曾说,“财富是上帝的礼物,是一种善。但是它既不是最高的善,也不是一个伟大的善”。所以一些关键问题如“高利贷”的正当性解释,直到16世纪仍然困扰着绝大多数神学家。1581年,英国出现了一本匿名的对话集,书名是《关于英格兰王国公共福利的对话》。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经济学应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这本小册子为经济学正名之后,斯密、密尔直到凯恩斯的经济学都逐渐从道德哲学里涌现出来,最终变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样子。

但是赖建诚教授的这本《教堂经济学》,意图挑战传统认知,试着从历史史料入手,借助目前迅速发展的经济史实证研究成果和经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回顾历史,重构历史上宗教发展的演变逻辑,抱负不可谓不大。

当前所谓“宗教经济学”研究,大略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宗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即探究宗教如何影响人类行为。这类研究目前颇为热门,数量很多,很多名家都参与其中,例如哈佛名家Robert Barro就一直在研究宗教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有不少学者认为,宗教劝人行善,能够有效促进全社会的“社会偏好”发展。但也一些学者认为,宗教对社会偏好的影响,即便存在也是微乎其微。

另一类研究则把宗教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用经济学理论和实证方法探讨宗教的兴起、发展、竞争、演变的过程。宗教是一种基本的社会要素,推动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不同宗教在历史上此起彼落,兴亡更替,内中有不少结构性原因。新古典经济学是分析这类问题的极好工具,而赖教授的研究也正属于这一路。赖教授的思考,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宗教竞争与策略行为。

这种方法有点类似于宗教社会学家Rodeny Stark所倡导的“宗教研究的理性选择理论”。Stark将宗教环境视作“宗教市场”,每种宗教都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个人从被动位置一跃而转变为上帝(顾客),可以根据各种宗教提出的条件加以选择。而教会为了吸引信众,也大量采用市场营销的技巧,变得越来越像企业,逐渐淡化了其中的崇高内涵。

当然赖教授并未粗暴地尝试用一整套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所有的宗教问题。首先,他谨慎地把论述局限在西方兴起的基督教/天主教范畴之内。韦伯认为,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经济兴起的过程中,曾经产生过巨大作用。围绕这个韦伯命题,学界已有广泛讨论,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而在中国、印度、拉美等地,各有独特的宗教,宗教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历程与西方完全不同,西方理论无法简单套用。

其次,赖教授此书多从宏观分析入手,总体分析宗教间竞争和教会的经营策略,而没有陷入基督教不同派系、不同教会的细节之中。在量化实证的经济史领域,长时段、大规模的宏观分析正是该项工具的长处,不纠结细部。如此一来,以牺牲细节作为代价,赖教授梳理出基督教发展的总体脉络,为宗教在经济发展历史中的作用给出了定位。

再次,赖教授在研究过程中,广泛引用经济史以及多个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每个章节背后都有至少一篇经典文献加以支撑。一方面,赖教授是吸收了这些研究的核心内容,再以通俗话语转述给普通读者。另一方面,赖教授也为有兴趣深究这些问题的读者指明了方向,可以顺着这些文献进一步加以探索。

当然,《教堂经济学》出版以后,可能仍须面对来自经济学与宗教学两方的挑战意见。最为核心的一点,恐怕是“宗教的纯粹性”,例如经济学无法解释人为何会信仰宗教。无论宗教领袖还是普通信众,既然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自然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但宗教始终还有超越性的另一面,隐隐地在个人许多决策行为中有所体现。所以用经济学来解释宗教学,必定是有益的,也注定是不完美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