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平原上的城市》读后感摘抄

《平原上的城市》读后感摘抄

《平原上的城市》是一本由[美国] 科马克·麦卡锡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4.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平原上的城市》读后感(一):边境爱情故事?

作为“边境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断断续续读了很久,不太确定是否与翻译有关,阅读感受总有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前一段还在写约翰格雷迪,后一段就变成小伙子,文章在各种回忆中穿插着情感,略显凌乱。而比利这稳准狠的做法为什么没能先一步将问题解决?确实不太清楚。只因为爱德华多的狡猾?不太清楚原文是否就是这么个叙事手法?挺无感的。好在是第三部了,读起来即便感觉有点懵,也能明白书中主要人物的故事背景。擦鞋匠有点小亮眼,看着不起眼,说的话反倒略显深度了,有点一切尽收眼底的感觉。

题外话:这本书的尾声书评部分发现了一群集中刷点赞的,很好奇这个刷点赞的目的是什么?那些刷点赞的账户点赞数从几万赞到一百多万赞,图个什么?注意点开看看,貌似刷点赞的这个团体人还不少呢。还真让人挺好奇的。

总结:仅个人对麦卡锡这第三部作品的阅读感受而言,谈不上喜欢。故事性没有前作吸引人。翻译是否有影响?不好多做评价。给个中评说得过去吧。

《平原上的城市》读后感(二):伟大的作品不是别人定义

科马克.麦卡锡,在美国是与海明威和福克纳并誉伟大作家,是美国当代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其作品大多数与其个性和生活关联紧密,甚至是自我的一种折射。

大名鼎鼎的边境三部曲,一口气读下来,有些惆怅。

天下骏马和穿越,描述的是少年的懵懂与冲动,一番折腾后,性格是磨砺了,但是秉性不变,年纪是增长了,但很难定义就是成长,就这样,两位主人公在青年时代相遇于平原上的城市。

很典型的西部映像,谈不上什么情节,甚至有些碎碎念,甚至都不是小说更像散文。所谓推动情节的,只不过是男主的肆意而行,走就走了,遇就遇了,说就说了,西部男性生活的平凡日常,只不过二位有点倔强和随性,甚至你都搞不清,他们为什么要去墨西哥,套用当下的话,也许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天下骏马和穿越,其实本质是一回事,如果作者就写这两本,肯定让人觉得江郎才尽,自己抄袭自己,同样的环境性格相似的少年,干着不着边际甚至无意义的事情。而到了第三部平原上的城市,二者相遇依然干着平凡不过的事情,过着平凡不过的生活,这就是小说?单就这一点,还不及血色子午线,真正可读性强的绝对是老无所依。

也许这就是文学吧,西部画面感极强,空旷辽远,席地被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主人公的生活,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的敬仰,甚至对现代生活的排斥,往往其作品中不经意出现的某个人的谈话,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哲学思考。遗憾的是,作为文学,作者书写的语言不是我的母语,其美难以体会。

麦卡锡的作品名声在外,但是,是否适合每个中国读者另当别论。喜欢的会奉若神明,不喜欢的也许一句:就这?!如果想尝试其作品,先读读老无所依,觉得喜欢再尝试血色子午线,然后你再看看是不是要继续。

《平原上的城市》读后感(三):冷峻苍凉的宿命

一口气读完了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著名的“边境三部曲”,《天下骏马》《穿越》和《平原上的城市》,三本书基调一以贯之,美墨边境荒凉的土地上,一个牛仔一匹马在骄阳下孤独前行,应该是整个系列最典型的意象。 在前两部作品《天下骏马》和《穿越》中,分别讲述了两位十六岁小伙子在不同时间但很可能是同一空间中的流浪经历,而在第三部《平原上的城市》中,麦卡锡安排已成长为青年的两位主人公相遇。 前两部作品虽然主题相似,但却给人不同的阅读体验。读《天下骏马》时,总是会让我想起黑塞的《悉达多》,主人公约翰·格雷迪和他的伙伴罗林斯,就像是黑塞名著中的悉达多和乔文达在二十世纪美国西部荒野的翻版。原本生活稳定的两人选择不辞而别,骑马远行。在这个过程中约翰经历了爱情与诱惑,经历了生死考验,目睹了路上偶遇的十四岁少年布莱文斯的惨死。最终,约翰选择与罗林斯分道扬镳,决定独自上路寻找布莱文斯的家人,只为归还少年留下的那匹红色骏马。 《天下骏马》的故事脉络整体性较强,相比之下《穿越》里的主人公比利·帕勒姆的经历则是一个个相互独立的片段。豆瓣有人评论这些形形色色的经历像是魔方,但我觉得其实更像拼盘,因为我实在没有看出这些故事中的内在联系。然而小说第一部分比利擒狼并与狼同行的故事,可以说是整个系列最精彩的部分,麦卡锡除了从比利的视角展开以外,也加入了狼的视角,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感人至深。 《穿越》描写的是比利“不断失去”的故事,先是失去了擒得的狼,而后是父母,最后比利失去了弟弟,孤身一人。这种失去在《平原上的城市》中继续着,比利最终失去了已然和自己亲如兄弟的约翰,后者因为替自己心爱的墨西哥女孩复仇而死。只可惜,第三部无论是在比利与约翰的友谊上,还是在约翰的爱情上,描写力度都不及前两部深入。第三部分尾声,年迈的比利与另一个流浪汉相遇,我相信这个流浪汉正是作者麦卡锡本人,他通过一个梦中梦的故事传达了作者与笔下人物的关系——一个角色一旦被写下就被赋予了独属于他自己的生命,他的经历他的感受和任何人一样,也是真实的。 在三部曲中,麦卡锡反复向读者传达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路在他迈出第一步时就定下了,你以为你可以改变它,但其实并不能”。这种宿命论和麦卡锡的笔触一样,冷峻而苍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