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随缘护花经典读后感有感

随缘护花经典读后感有感

《随缘护花》是一本由[日]陈舜臣著作,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缘护花》读后感(一):多知而不心乱,坐对一支闲花

陈舜臣(1924-2015)华裔日本人,作家,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中国。对中日两国历史都有着有浓厚兴趣与深入研究。

看了很多的日本作家的小说,但看日本史学家关于中国历史的见解还是第一回。心中总有一点点别扭。但陈舜臣的文字大体让我消解了这些担忧,可以抛却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只享受文字与历史本身。

陈是写历史小说出身,因此对历史的细节有着极大地兴趣与钻研的精神。如此便总可以在众人皆知的中国历史框架里找到一些不起眼的缝隙,再以自己东洋世界的独特角度开凿出一小片天地,别致而精巧,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长期居住在日本,所以随笔中对中国的历史介绍中便很注重与日本文化的关系。书的第一个大的主题便是中日历史上的往来。可能是因为面向日本观众,对于中国历史的部分大多都是稍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都大概有所了解的,并没有特别偏僻与生涩的地方,很容易引起共鸣。并且陈的文字实在柔和,没有专家学者的气派,看起来便更加顺畅。但也正因为因为是日本人,对日本历史文化的了解便是其他史学家不可及的,可以从中国的唐宋元明清至现代的每一个阶段阐述日本的故事以及与中国的交集,实在是很新奇。

他解题“随缘护花”为“褒贬等闲风雪渡,随缘六甲护花翁”,写这本书时,已是晚年,没有了太多荣辱是非的纷争,只想着做一个护花翁,悠闲度日而已。大概已然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地。那么自然,他在这本书中对历史的态度大概也是这样。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历史也像经历过一生一样,大都可以释然。他一辈子讲述历史,窥探历史,到了如今的年纪,这其中无论是怎样的悲欢离合,盛衰兴亡于他都只像是支闲花,静静立着便做个护花翁便是最美好的事。

也因此,陈的文字比其他一些史学家的文字谦逊随和了很多,他很少自己有很激烈的看法与见解,无论是批评或是赞美,鲜明的情绪大多被隐去,读时仿佛都可以感受到是不急不缓的柔和声调在静静诉说。我原本可能是个挺狭隘的人,也大概因为我现在住在南京,离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仅隔半小时车程,因此对日本实在难以不带偏见。刚看到开头时的的中日交往便在脑海中不由得冒出了这样挑衅的想法:“那么阁下如何看待万历朝鲜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日本侵华战争呢?”然而书看进去,作者实在柔和的笔调简直让我把自己咄咄逼人的想法立刻消解。他没有回避中日关系中的不友好事件,在说到甲午中日战争摧毁了中日两国良好的外交关系以及商业往来时,他说这实在是遗憾的事情。作为祖籍中国而却生在日本的陈舜臣来说,这实在令人难过。我们大概可以看到他的立场,但是情绪已经很弱了。大概是这样的,历史上有太多残酷可怕的事情,我们记住这些教训,其实也可以消解一些痛苦,不再背负那么多吧。

陈喜欢诗,同样喜欢中国诗人,由此便花了很大的篇幅写了李白,杜甫,岑参或白居易等人,没有很多对诗句的解读,也是从外人的角度淡淡讲述了他们大多不幸的生活经历,读文尤其是读诗讲究知人论世,一句诗可百般解读,大致只是坐标系的一个坐标,当作者各种人生经历都清晰起来时,其他的坐标才得以显现,可以准确与诗人对话。所以这些很细节的诗人生活的描述在读诗读词中尤为重要。

在如我这样青年之时,我开始想要避开如今爆炸的信息渠道,纷杂的事务话题扰乱着我的心智,惶惶不可终日。然而看过陈老的文字,却发现若保有护花翁的心态,便也可以多知而不心乱,坐对一支闲花。大概是先有心动,后有风动,而后幡动的道理吧。

《随缘护花》读后感(二):荣辱褒贬置之度外,随缘护花我自倾怀

对于作者陈舜臣,我最初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司马辽太郎的那句评价:“能让中国人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的,只有陈舜臣。”许许多多的日本人,正是通过陈舜臣笔下的故事,了解了中国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称得上是中日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

整本书分三个部分,中日往来、中国历史拾遗、中国诗人列传。他用大众化的语言挖掘中日文化在琐碎日常中的诸多差异以及背后深刻的渊源,文风儒雅而又笔触生动。陈舜臣先生华裔的身份,使得他能够很好展现了不同视角及不同文化观照下的中国历史。

陈舜臣先生以创作推理小说、中国历史小说叱咤日本文坛五十年,但是其随笔的文化价值却常常被忽略。那么这本《随缘护花》便是以随笔的形式、以独特的视角揭开了那些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为读者娓娓道出我们熟知或未知的历史长河中点滴而凝重的故事。

这本书虽说是随笔集,可更多的是以一种随意豁达的心态去写出历史的故事。陈舜臣先生是日籍华人,使得他具有与国内学者、作家不同的认知,但更多地站在中国人的视角看待历史,同时也参考一些日本史料进行论证,比较客观公正。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稻畑耕一郎曾经这样评价陈舜臣,“没有任何作家像陈舜臣那样,用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夹缝中生存的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去深入思考未来。他这样做的出发点自然是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并从事创作活动。”而这样的写作风格源于他的成长背景,原籍是台湾人,在日本出生成长,随后又受到泰戈尔影响学习印度语,他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尤其是日本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他的创作更多的是展现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历史深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探索和深化中日两国的文化根源和底蕴。

他没有以史学家自称,的确他不是史学家,他是作家,所以他提出自己的历史观的时候,没有那种常见的显示着权威性的、甚至强加于人的面孔,而是一种温和的姿态,娓娓道来这段历史,而至于每个人的见解想法的差异,这已然不重要。

所以对于读者来说,如果你是对于历史感兴趣,却苦于历史博大精深不知从哪里开始了解好,那么这本书能够给你提供足够的浅显历史知识;如果你是已经有了丰富的历史知识,那么这本书也从一些新颖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问题的见解,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总之,非常适合非史学专业阅读。

他对待历史的态度,正如他在回答《东方早报》书面采访时所说的那样:“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历史观”、“尊重史料和史实是我一贯的原则。我始终认为作家必须尊重历史,但允许作者去想象。”正因为如此,他对史料采取中立的态度,没有先入为主的主观性,没有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弊病,他所讲述的事件都有史可查,绝不杜撰,但又不盲信史料,往往比较不同史学家的记载、论述,经过条分缕析,得出自己的历史判断,在不少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提出独到的观点。

例如在第一章节提及日本派遣隋唐使来华,为何没有学习到古代中国享誉全球的科举制度?这个问题在我们初中、高中学习历史时并没有展开,我们也很少去思考,而在这里陈舜臣先生从日本本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参考相关史料,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举出了日本人当时极其喜爱小说这样的例子,更好地从侧面论证自己的观点,生动有趣。

此外,本书的译者赵晴的翻译功底实属点睛之笔,文字之流畅、用词之精准,绝不在像读一本籍,既准确表达出原作的意思,又使得文章更生意蕴。实在是太久太久没读到过如此顺畅的译制书了。

想起一开始被这本书吸引,源于书名《随缘护花》。“随缘”是我生活中经常说起的口头禅,不是消极面世、不是随随便便,而是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将荣辱褒贬置于度外,且走过了长久以来的苦楚,其实也是一种缘。这种态度,似乎与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每个人都在削尖了脑袋往前冲、往上走,焦虑、抑郁缠绕着我们。生活逼着我们积极,好像佛系生活是一件罪大恶极的事情。但佛系人生,表面与世无争,其实内在里是更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看似清净避世,但其实我们自己才是掌控生活的强者。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净,是与污泥抗争之后,不仅没被打倒,反而吸收了其养分,受其供养,然后才有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的结果。

总而言之,读完整部书,深入人心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熟悉而又不熟悉的故事,清新的笔调让人在浮躁的社会中静下心来。好书、妙哉。

《随缘护花》读后感(三):陈舜臣眼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如果说,哪个日本作家最会让人误以为是中国人,陈舜臣肯定排在首位。(有人会举例司马辽太郎,虽然司马的笔名取自“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但中国人毕竟是很少叫太郎的。)但坦白讲,陈舜臣确实很难判定为一个绝对纯粹的日本人或中国人。陈舜臣祖籍中国福建,陈就是他的姓,其父母本是台湾人,只因其父在日本经商,才定居日本。所以,从血缘上说,陈舜臣其实留着中国的血。更重要的是,陈舜臣的曾经三次改换国籍,先是从日本改成中华民国,后又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老年又改回日本国籍。这种国籍的反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对自身定位的困境。

而陈舜臣作为小说家,他得以独步日本文坛的文学作品也是他这种复杂身份的体现:一方面他的推理小说极为出色,是日本推理史上第一位三冠王(指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另一方面,他又创作了许多以中国传统历史为背景或者中国传统任人物为主角的小说,如《鸦片战争》《诸葛孔明》等。

《随缘护花》一书,作为陈舜臣先生的在晚年的文化随笔,收录的尽是有关中日文化交流的文章。我想,从这样一位在中日之间割舍不清的作家的眼中,我们或许会看到许多不一样的历史。

譬如,我们都知道古代日本派遣遣唐使从中国学习了许多优秀文化制度,但是唯独没有学习科举制度。在我们的主流历史观里,科举制度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例如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利的把控。但在陈舜臣看来,日本没有学习科举制度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这避免了动荡。或许日本是很不喜欢打破现状的国家,天皇万世一系也是世上罕见的现象,故而很多的贵族也就一直延续下来,陈舜臣认为科举制度如果引入日本,势必会造成大批下层人士跻身贵族,从而新贵族旧贵族之间互相斗争,这样下去日本的天皇制度也会瓦解。日本虽说是亚洲第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但日本在某些方面是极为保守的,日本的两性平等甚至不如中国。在社会上严格的论资排辈也是导致日本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原因。

虽然没有科举制度,但日本学到的另一样东西可以为日本朝廷的统治提供大量人才,这就是佛教。日本政府利用佛教,吸收了大量的下层知识分子进入中央,让僧侣们参与国政,但因为是僧人不必给予名分爵位,从而体制变化并不大。相比于中国,日本的佛教和政治牵扯很深,且不说我们熟知的一休和尚是皇子,平安后期乱政的始作俑者天皇白河上皇也是利用佛教的幌子。据统计,日本历史上做过法皇的天皇多达21位。

此外,作者的另一个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作者在《丝绸之路》一章中提出一个感叹,他认为“生活在丝绸之路的人们,始终面临一个哀伤的矛盾,即这片土地的主人无法成为这位这片土地的主人翁,他们当家作主的时代,偏偏是不幸的时代。当成吉思汗那样勇猛强大的外来势力支配并统治绿洲都市之后,他们才拥有了可以自由贸易的安稳生活”。坦白讲,我觉着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观点。作者最后发表感慨,“如今,每当看到中亚或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对立,我就不得不想起那‘哀伤的矛盾’”。我不知道作者何以有这样的思想,但作者曾经毕竟受过战前日本的教育,我是否可以假设这些观念就是当时的教育埋在他心底的?当初日本侵华时,打着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旗号,或许当初灌输给日本国民的就是这种思想。其实,中亚今日战乱不断,大国插手不正是主要的原因吗?作者在这哀伤的矛盾之间,忽略了一个可能性,就是他们自己就可以成为强大的力量来主宰自己的命运。

此外,本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很是新奇,比如作者提到一个观点:“当今世界是游牧民族的世界”,因为现代世界都在穿裤子,而筒袖,裤子都是游牧人骑马的服装;而古希腊是披一块布,中国人穿长袍,日本穿和服;又比如,作者谈到李白,他提出李白的思绪在天际,他诗作的视野多是高处俯视的。

另外,我们大多数时候都简单地认为,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就是我们给予他们优秀的文化,他们反倒侵略我们。其实日本也对我们的文化做出了贡献,比如普陀之所以成为观音的道场,正是因为日本的僧人的缘故。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而在清末,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人物都是从日本走出来的。中日两国也在互相影响着。

今年2月份,日本NHK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纪录片——《支援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本人》,讲述日本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扮演的角色。日本原钢铁会长杉本孝说,“在历史长河中,日本向中国学习了很多东西,这是第一次把从中国学到的技术跟文化,一一种足以匹敌的方式报答了恩情”。我们把这种心态称作自尊也好,感恩也罢,中日两国的关系风风雨雨,纠缠至深,无论我们愿意与否,都要和他们世代相处下去,如何把中日关系这朵脆弱的花照料好,不仅是政治人物的任务,更在于我们个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