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冲击与回应》的读后感大全

《冲击与回应》的读后感大全

《冲击与回应》是一本由费正清 / 邓嗣禹 编著著作,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3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冲击与回应》精选点评:

●可以作为《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的补充读本。

●“冲击-回应”理论是美国汉学界分析中国近代史最重要的范式之一。不过,本书并非一本史论,而是一本资料集,英文副标题a documentary survey概括得很到位。从林则徐魏源徐继畲,到冯桂芬洪仁轩,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到郭嵩焘郑观应,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到盛宣怀张謇,从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到胡适孙中山…作者借这些历史人物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和探索,展现了一幅近代中国“回应”西方“冲击”的画面,同时也梳理出中国近代化的大体脉络:认可西方-学习技术-发展实业-学习制度-变法-革命。当然,survey的理论前提(“冲击-回应”)和文献选择都有很强的主观性,难怪被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批评为“西方中心观”。话虽如此,书中所选文献皆为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阅读价值极高。

●特别入门。主要是文献汇编和导读。1959 年可能挺有意义,但 60 年过去了。

●和历史书学的一样,是西方冲击后一步一步学习。

●一代经典,冲击——回应说的代表作,翻译也蛮好。

●史料罗列

●对于我这种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古文不行,大多数文献资料都跳过没读,汗。

●开宗明义:“本书关注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引人入胜又最为人所忽视的一个侧面——中国士大夫阶层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如何理解一个陌生文明,如何延续自己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p1)换言之,“西方冲击”仅仅是中国多样图景之中的元素之一。”

●「中国发现历史」。近代中国「心理-思想」路数,以精英人物思想路径的主线,反应制度,成为经济分析的依据,关注(1839—1923年)中国士大夫阶层面对西方强势扩张,存续社会体制和应对价值体系嬗变(朦胧到中体西用再到新政、革命)。对奏折、书信、对话记录等文献梳理可。

●我要给五星,费正清的著作,必须的。老外看事透彻。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一):简评

用冲击与回应这样的模式来考察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我不知道费老是否是这一模式的创始人,但我觉得费老在序言中对中国史学界后起之秀的期待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实现了。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比费老这书要写得好。

费老这书用人物来串起整个近代史,总觉得有些凌乱,窃以为不如平实地使用时间作为叙述线索来的好。

针对冲击与回应这一观点谈谈我的看法。我觉得这种看法有些殖民主义的色彩。我认为这一模式应该变通一下,变成“交流-冲击-回应-独立”。一开始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中国统治者自视甚高,不愿和西方国家交流,然而西方国家却得到了很多中国的信息。这是不对等的交流。进而出于商业利益,西方国家用枪炮打破了中国统治者的高傲。这是冲击。中国于是开展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学习。这是回应。然后在这些回应失败以后,之所以失败因为西方在这些方面依然走在中国前面。中国最后依靠意识形态战胜了西方,获得了独立。这个过程就是中国的超车路线。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二):冲击与回应

在柯文提出中国中心论之前,冲击—反应模式长期占据了海外中国学近代史研究的主导话语。这一模式由美国中国学大师费正清提出,指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是源于对西方冲击的回应。这本费正清和邓嗣禹主编的《冲击与回应》正是这一话语模式下的产物。

本书初版于1954年,汇集了60多篇一手文献,主要是精英阶层撰写的书信、奏章、政论等,并一一配以简明的介绍文字,供英语学界研究中国之用。编者认为,研究近代中国的转型有社会-经济和心理-思想两大进路,本书显然侧重于后者,即文化精英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的思考与回应。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费正清、邓嗣禹 / 陈少卿 /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2019-6

子扉我 2019年夏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回响工作室微信2019年6月25日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三):我们的思想

本书是费正清1956年为西方学者编写的中国近代思想文献资料,其中传达了他的“冲击与回应”解释。 在中学的最后一年读此书,才发觉“冲击与回应”解释已经贯穿了中学中国近代史的教学,成为仅次于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的历史解释。书中所摘录的作品,大概也有1/3在历史材料题中见过。 读此书的一大趣味在于观察中国人在面临西方冲击时,如何尝试用自己的世界观去理解西方,或幼稚令人发笑,或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理有据。当那些“顽固势力”流露出一分开明时,带入历史的我便觉欣慰。 书中所录文献内容,单从文章作品本身来看,从1840开始,思想用文言文表达,或浅近或晦涩,大体还颇具些对偶、比喻、引用等文法;到梁启超,其文铿锵有力而风趣雅致,尤其值得品味;到胡适,涉及文学理论、实用主义,学术性较强,我还没读太明白;李大钊两篇《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几乎满篇的政治口号、情绪化的赞颂,不过鉴于为工人所写,也无可厚非。 本书内容截至1923年,那年后,两个列宁式政党逐渐使政治控制、主导了国人思想。从那以后,在“正史”中,理论探索成了党的1号人物的专属,直到100年后……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四):夜读费正清《冲击与回应》

从内容上看,只讲了清朝对西方的回应,冲击方面的内容基本没介绍。书的英文名字CHINA'S REDPONSE TO THE WEST 直译过来也是回应,并没有冲击。近现代西方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是一直不变的,所谓“冲击-回应”,双方一定是在不停变化着的。

清政府的回应有一条主脉络,从轻视-惧怕-买武器-造武器-学技术-搞外交分化。缺失的一环是政治改革,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清政府无论如何不能改的地方,偏偏半路跑出了个日本,一切走在前头,又得了西方的自助,一下子就支楞起来了。

现在介绍近代史的书籍很多,很多人知道了清政府也并不是一味的闭关锁国。我们民族在国难临头时曾经站出来一批又一批的英杰。但历史就是历史,有时候也没有什么原因,更没有如果。

《冲击与回应》读后感(五):清末时代巨变下知识阶层的思考与回应

我国在清末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动荡,被称作“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突如其来的剧变,知识阶层最初也是手足无措,但还是尽己所能去理解眼前的形势,并努力寻找能够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以及未来的出路。于是,在清末民初这段时期,新观点不断涌现,知识阶层在社会、经济、思想各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这就是费正清和邓嗣禹在《冲击与回应》这本书中所展现的主要内容。

《冲击与回应》的题材很独特,是费正清串讲起来的文献汇编集。在“冲击-回应”模式的框架下,作者把1839年至1923年间,能够反应近代中国士大夫阶层对时代剧变的思考和提出的应对措施的文献资料串联了起来。这些资料包括奏折、书信、对话记录等原始文件。从这些原始文件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知识分子的真实态度。

费正清提出了“冲击-回应”模式来解释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首先刺激了中国,而后清朝对此做出了响应,即他所称的“冲击-回应”。

这样看来,这个假设模式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被动,也就是说认为中国始终在被动回应西方带来的冲击以求自保。

我觉得把清朝当时的反应看成完全被动的,也不太妥当。

当西方列强突然扣关、要求开放关口展开贸易的时候,清朝还稳坐着自己的天朝梦,甚至把西方国家当作前来朝贡的边疆小部族“夷”来看待,态度充满轻蔑。可是西方的坚船利炮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个时候的清朝的确是被动的,要在懵懵懂懂中使劲儿努力还不太看清楚形势。

不过,坚船利炮也让知识分子明白了西方胜在科学技术的先进。于是,呼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声音纷纷响起。从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以期培养相应人才,到开展“洋务运动”自己制造新武器,创办实业、修铁路、办邮局等经济、军事和社会方面的努力,到最后试图进行维新,都不能说是完全“被动”的。改变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马上反客为主,但毕竟还是主动做出了一些努力。

再回到“冲击-回应”这个理论。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不管人和事,遇到刺激做出回应,这几乎是最自然的反应,几乎一切事物都符合这个描述,并不独独体现在清末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上。具体是怎么做的,才是值得讨论的关键所在。

我们看到,最初知识阶层只认识到西方火器的厉害之处,提倡学习西方科学,尝试进行工业化。到后来认识到了西方在制度上的优势,尝试维新。但是,每一次的努力,最后几乎都收效甚微。

对于从1895到1905甲午战争前的这十年,书里这样写道:“同样的十年里,中国人还在空谈改革,而在一水之隔的日本,锐意进取的领袖人物已将对岸的空谈变为现实。”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导致每一次努力到最后失败的,还是当时的制度和人,尤其是人的因素,不可忽略。保守派对改革和维新的顽固阻挠在这里不多讨论,主要看看在执行方面的影响。

其实当时的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戊戌变法失败后,褚成博认为最要紧的其实是变人心,因为很多事“大率有初而无终,言多而行少……远猷败于粉饰,患气扶于贪私”。

很多时候,知识阶层提出的方案是不错的,可是执行结果很差。这首先是因为负责的清朝官员最关心的是自肥。贪腐的问题,导致执行结果走了样,就像《冲击与回应》这本书中所说,“传统的管理方式及其背后的私德,也是现代化的阻碍”。其次,底下执行的人,同样最关注自己的私利,并不好好做事,这也折射出上层未尽到管理责任的问题。总之,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下通力,把好经念歪了。从办学堂的情况就可以看出一二。

陆建德在《戊戌谈往录》中第一篇文章《厨子于八、德国粮台、瓦赛公案——关于腐败的想象》就讲到了这个问题。他提到齐如山回忆当时的京师同文馆,厨子于八就能从每日的采购中大捞油水;馆中的学生很多都领着高薪,在学业上却完全不思进取、应付了事,“据说有一位学生俄文学了十三年,总算把字母表记住了”;学生在食堂吃饭也是浪费严重,故意破坏,故意先把汤喝干、最后把火锅烧穿,用过的碗远远扔回去碎在地上……损坏行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哪还有点做学生的样子。

京师同文馆的情况应该不是个例。当知识阶层多方争取才筹集到资金、建立了这些新式学馆以期培养优秀人才的时候,应该想不到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的乱像。所以,即使知识阶层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举办新式学堂的过程中,中间有官员贪腐,底下有执行人的敷衍了事,他们的雄心在落地执行时早已面目全非,怎么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呢。

当然,也并不能说知识阶层多年的努力和尝试毫无作用。抱着腐朽的旧制度不放的清朝,其灭亡是必然的。知识阶层所做的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尝试,从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不断深入思考和改变,虽然无法为气数已尽的清朝续命,却为未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没有他们的积淀,也就没有新时代的开启。

2019.07.28雾凇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