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后土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后土记经典读后感有感

《后土记》是一本由万卷出版公司著作,32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后土记》读后感(一):绝境之中,希望永存

感谢科幻文汇杂志主编李雷,雷哥对于学生科幻社团非常照顾,经常组织撰写书评等活动。作者龙智慧曾在人民日报社等多家媒体工作,后来出国学习电影制作。自己花了几天时间读完这本书,感觉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末日类电影。空间站的宇航员,地面上的科学家,密切相关的联合国,女记者等等,一条条线从开头贯穿到结尾,读起来酣畅淋漓。

小说中有不少很科学的“脑洞”,比如探测“红星”的方法,“磁球”爆炸的原因等等。通过这些脑洞,以及对太空飞船,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描写等等,能够看出作者深厚的科幻功底。

小说的结局不是很乐观:外星人发射“紫光”使得人类智商大幅下降,上千万DNA向着条件并不明确的星球飞去。但是,也给了我们很多希望:那位并不受紫光影响的记者,以及似乎昭示着人类文明发展下来的《后土文明全史》等。作者在最后写道:“在《后土记》第二部里,我期望能有机会对外星人的地球殖民和后土文明反攻作出详细描述”。希望作者加油,早日写出第二部,第三部,让“人类往事”这一个系列成为国产科幻小说的丰碑。

《后土记》读后感(二):失去土地,生命了无凭依

惯例首先感谢雷哥的赠书,也感谢作者龙老师写出了这样一部“人类往事”三部曲第一部。

如果人类离毁灭只有三分钟,你会做些什么?

此书多线索并行推进,初始几章容易无聊,却也是最容易给人真实感的技术描写;伴随着情节的推进,读者对各部分故事有了一定的把握,方才引人入胜。推荐抽出一下午时间坐在阳台一口气读完。

读完本书其实有一种淡淡的熟悉感,犹记龙老师所说致敬之作。烟头里的星火比喻纠缠光子是最形象奇妙的构思,人类起源阿尔法之谜则是最令人震撼,也是本书最闪光的所在。

当然,此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深度略嫌不够,比如作者所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改变等更具社会意义的内容一笔带过,略有遗憾。

读完本书,最后的后记《后土记缘起》其实比我的书评更有剧透之嫌,建议保留好奇心的童鞋可以跳过,坐等第二部。

最后期待一下以小说为蓝本拍摄的科幻短片《侵入者》早日放映。

PS:这可能是我第一篇正式的书评。所谓书评,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有识见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者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而所谓读后感,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其实比较抱歉因某些生活原因感悟不足以动笔,只好写一篇这样的文字。

最后再次感谢雷哥和龙老师。

《后土记》读后感(三):毁灭前还能做什么

人类作为一个地球最后一分钟出现的生物,在肆无忌惮攫取这大自然安逸的物质来源的同时,似乎也距离末日越来越近了。

不知道现实中人类是否会在面临毁灭时依然理性的为传宗接代繁衍生息努力不懈。而书中的人类却会。

作者告诉我们,危险可能只是一颗来自宇宙外的大花生。在作者精巧的设计下,那个宇宙外的威胁从故事开始就把恐惧扎根在读者心中,使读者始终带着期待和怀疑的心态跟着作者的思路走完了整个毁灭的过程。

的确,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来看,即便是完全无害化一颗地外陨星,都十分困难,更何况,石头并非简单的石头,其背后竟然潜藏着一个人类一无所知的高级文明。他们碾压着人类的科技,斩断了人类的智商。在你为人类那几个应对策略稍表松懈之后,却展示出一败涂地的结局。最后,人类竟然需要用一种苟且之法仅仅送走了自己的基因。用的还是临死前才勉强满足需求的新技术。

也许DNA存在即为人性的存在。

人类作为一种高级生命,即便个体展示出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却在整体上演绎着DNA的意志,生存是为了繁衍,面对无法阻止的危险降临,高级如人类一样的生物也同鼠蚁一般没有区别。这就是人类群体,和书中的描述的将死的科学家一样,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的工作这,只是为了心中的信念。此刻,作者笔下的文明便成了一个孤独的个体,燃烧着整个文明的生命力,展示出至死不退的求生欲。

还有那远超人类的科技对人类个体降下如同神级一般的感受;真正塑造整个人类的祖先的那颗病毒陨石…..,即使单独摘出来,也是精彩新颖的惊悚类小说,这一切零碎的线索被作者巧妙的连接在一起,配合上作者宽广的知识面,诞生出此篇精彩的硬科幻风格小说。着实是读者一幸事。

《后土记》读后感(四):看完《后土记》,发现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看完,

每天半个小时阅读时间,再加上10分钟思维整理分析,持续2周,看完。

完了吗?

没有,

这才是开始,

真的才是开始,

我只看到了一个开始。

我就写写吧,先说一个题外话,我最近看的电影《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钢铁侠一路,雷神一路,美队一路,不同分镜不同场景氛围,各具特色却又相互关联,最终合力抗击灭霸,全部被虐,几乎团灭,最后给惊奇超人发了个信息,全剧终。

先讲剧情,多条线索铺路推动情节的发展,相比就要加强其内在的联系和外在的表现,别就当头一棒打懵读者,我也是看了几个章节才略懂讲的是个啥,为了个啥,至于一本书将要看完了才明白,原来是要拯救人类啊,拯救人类啊,拯救人类啊。漫威10年18部电影的铺垫才有了《复3》的传奇,一本属于前置(个人认为)的书,铺垫是不是少了些?要么直接告诉(如同星球大战的开场慕白那样)

再说人物和性格,基于拯救地球的这样的巨大事业,依靠的全是国人的努力,而见不到全球科学家的一起努力,后面的全球总统开会,简直就成了鸡肋。虽说是国产科幻,也应该要提升视野,人物应该更多元,想必都看过《2012》《环太平洋》。人物性格明显的不具体,他们不是超级英雄拥有很明显的特点,但是,有血有肉的性格的描述真的好少,丰富人更应该丰富其内心的想法。还有其中的开玩笑对话梗,真的是很梗,想必老师是一个严谨的人,对于笑话类的题材把握欠缺啊。

也说科幻,磁球一篇确实很6,展示了我们对于未来空间科学的想象,一拉一扔一甩,看着好爽。

再说初衷,为人类的延续而奋斗却发现自己本就是外星人,我的脑洞确实还没打开,想不到这里面的联系。

还说细节,写了好多科学数据,500万公里在空间距离算是什么样的一个距离,我一直在想象。

我把此书当电影评,是因为我想看到一个传奇,有别于《三体》的。

还有一点总结的是,我总觉得是在塑造英雄。总觉得似曾相识。

我第一次写书评,写的不好,一起勉励吧,也给作者三星推荐吧(留2星,共同提高)。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期待后续。

《后土记》读后感(五):这部作品体现的也是一种科幻精神

这么多评论看下来,大家说的概括的已经相当完善,在此就不再重复前人所言,就想坐下来平心静气谈谈科幻的事。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不是惊人的情节、人物设定、结局,而是一种想象力,一种对未来的想象力,一种激发大家都去用于幻想的想象力,人类的进步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想象上的。莱特兄弟去制作飞机,因为人们一直幻想有一天能飞上天空,我们制作潜水艇,因为幻想有一天能像鱼一样自由的观察水下的世界,凡尔纳的小说也是敢想,以至于今天人们实现了许多他想象中的技术。这位作者也是敢想之人,且观点新奇。

他构想人和宇宙起源的奥秘。人类其实起源于外星一个曾被摧毁的文明,文明在摧毁之前制作了基因病毒感染能人,使得人类在自然选择中脱颖而出。而外星生物是存在的,他们比我们智慧得多,他们除去繁琐的躯体,仅用意识交谈。而看完后的瞬间,我想既然如此,又有没有可能,外星生物存在但不能为人所见,因为人眼人耳能接受到的光和声音的频率是有限的,他们是我们所观测不到的生物,更或者它们已超出我们认知的生命生存方式生活着,它们可能不需要氧气也不需要水,有自己的一套生态系统和意识形态。

于是,我觉得对未解之谜的猜想性的科幻的意义就在于激起更多人渴望去了解这背后的知识,去猜想这背后的秘密。同时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多一种大胆的猜想其实无异于多一种猜对的可能性,对于科学理论的正确建立无失是一种推动。

他构想人类面临毁灭之际的社会行为。假定人类还有多久就要灭亡,而又没有足够的技术是人类能全部逃逸,世界会发生什么,就像诺亚方舟描述的世界毁灭,却又更上一层,地球的毁灭,作者的思路很有趣,世界都要毁灭了,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没意义了,不如回家种地能过一天是一天。这样的设定性假象就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样,假如明天我就要死去,我现在想做做些什么,世界末日来临当一切都无法改变都将摧毁,都没有意义时,我将选择何去何从。

我们其实经常容易在这各色的生活中迷失自己,在浑浑噩噩中度日完结一生,这种设定型的想象,有时候对人生倒有当头一棒喝的作用,我认为这便是起作用之二,看未来以思如今。

他构想人类几十年后将能突破的技术。书中的磁球飞行器,”蜂巢号“,基因复原,基因封存技术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遐想联翩,作者在提出想象时做的不仅是想象,还有其涉及的知识的介绍,很明显是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基础的合理有超出现阶段技术范围的构想,没有遥不可及的感觉,在介绍相关背景后,总觉得这是一个方向,一种希望,激起人们突破的热情。

这便是第三点意义。

一个优秀的科学家一定会是一名优秀的梦想家,他有足够的想象力,就像爱因斯坦一样,有知识背景,有能力,同时也敢想,因为只有敢想才会去敢做。而一位优秀的科幻家,能为社会注入新鲜的想象力和热情,科幻于社会生于对科学的热情同时也生产热情,没有那源源不断的热情,又哪来那么多潜心刻苦专研的科学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