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巷说异闻录》读后感1000字

《巷说异闻录》读后感1000字

《巷说异闻录》是一本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著作,38.00出版的25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巷说异闻录》读后感(一):这是我今年读过最好看的小说惹

平时不读书的我偶然经过书店,翻了翻这本书,当即就买下了带回家。一口气读完有些惋惜,实在是太好看了!从小喜欢光怪陆离的鬼怪故事,但是从没有当真过,作者用聊宅志异式文风严谨写出一个又一个故事,不过故事本身的精彩并不因此严谨的文风打了折扣。谨慎,简洁有力地组织着故事情节,逻辑清楚地推动着故事发展。不得不说作者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相恨见晚的朋友,读起来有熟悉的亲切感仿佛回到儿时在电视上看鬼怪故事的时候,反反复复看了良久,相恨见晚买了好几本送人。哎呀,真的好久没这样痛快的读过一本书了。

什么时候出续集啊!度日如年,需要作者出续集才能活的样子。

《巷说异闻录》读后感(二):当代志怪短篇小说集

这其实是檀信介在网络上发表过的一些故事的合集,每个故事都是独立开来的,除了民国那几个故事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其他的故事与故事之间不存在内线的关联,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中短篇故事集。这些故事挺玄乎的,充满着浓郁的中国民间故事风格,加之作者又在其中增加了悬疑的文字风格,使得故事的可读性更强,这倒确实是个全新的创作模式。不过,每个故事都显得单薄,这种单薄使得故事的精彩性被打了折扣,此消彼长,也使得整部书有些对不起这本书的价格。其中有些故事篇幅较短,为了从版页,硬生生的将前面后面都留下了大段打断的空白,这比书本身可以将字号放大,增加行距还要让人厌恶,也不知道出版商这么做,良心会不会痛啊!

这个类型的志怪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见到,只是那时候的人们对于故事和文学的要求没有如今的读者这么高,所以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本书我只能给出三颗星,几个线。其实,整个故事可以重新做编排,把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加强,增加故事的粘性,塑造更强的人物,那就完美了。

《巷说异闻录》读后感(三):玄妙之中皆显人性

今天,借着中午休息的时候,阅读了《巷说异闻录》一书的试读部分,既然是巷说,那一定是民间的流传较多一些,单单从本书的名字就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就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奇异故事。《巷说异闻录》是旅日青年作家檀信介所著,本书故事来自知乎文学故事知名答主檀信介的故事专栏,其特点都有真实的人物和时代背景,兼备了志怪、悬疑、推理等多种流行阅读元素于一身,还联系了一些民间传说和风俗文化。例如,“斩龙角”隐喻袁世凯,“破地狱”与民国历史背景、道术文化等相联,通过荒诞与魔幻来反应、讽刺现实,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歧视女性、江湖骗子等现象,让人感受到善恶有报的因果循环,给人以正面的感悟。

书中的几个小故事,在我读来,虽然充满奇幻,有点儿类似于《聊斋志异》。无论是哪个小故事,最终反映出来的都是世间人的一切,反映人的真善美一面,同样也展现出人性的假恶丑的一面。原以为说鬼啊、神啊的等等是封建迷信的事情,但是正是通过这些玄妙的事物才展现出人生百味,很巧妙地表露出人性。试读部分的小故事《金簪记》虽讲述的是落魄纨绔子弟受到朋友之妻有目的地离间,最终启用家族的绝技而亡的故事,讽刺当今有些朋友之间以利益为主,完全不是因友情所聚,这样的朋友之情不要也罢。《既济壶》一则刚开始以为是说一件有魔力的器具,后来才知道故事反映出的是人的伪装和贪婪一面,故事从开头的名不见经传,到后来的豁然开朗,着实让读者回味深长。《阴阳鱼》一则在我读来是一个恩将仇报的小故事。因为朝代的变换发生的杀戮,因为善良收留的庄客,因为战争平息后的故人回转,因为居心叵测的污蔑等等,逼死了善良的人,当然恶人也没有逃脱老天的惩罚······

世间万物,因果循环,这个无法用科学完全解释的事情却总是存在的,一个小故事尚且能够反映人性,更何况真实生活中的林林种种。

《巷说异闻录》是一本不错的世人警醒书籍,从故事中品味人性,反思人生,读过之后能够让人明辨善恶是非,此书意义即在于此。

《巷说异闻录》读后感(四):令人脊背发凉的志怪故事 令人脊背发凉的志怪故事

巷说异闻录

令人脊背发凉的志怪故事

酷爱收集民间传说,好事儿于流传在街头巷尾的八卦故事,但在今天这种互联网时代,消息的传播速度可谓达到了历史极点,新闻时事热点再也不是以前那样带有以讹传讹性质的口口相传了,所以神叨儿的传闻仿佛与我们渐行渐远。

但真正的志怪故事不会消失,它是我们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们贯古通今的方法与手段之一,既然借古讽今的用意已经成为了志怪故事的常规表现手法,那么这本《巷说异闻录》无疑是让其更上一层楼。

志怪故事背景多设立在古代,这与古代封建迷信有相当的关系,正是古代时期,很多奇异现象无法用科学解释,信息传播的又慢,人们见到这种怪异情况就会觉得非常神奇,从而将此类现象归为神仙显灵,也让后人传诵此事时候会夸大其词,也让故事富有神秘色彩。

当志怪故事的大背景确定了之后,剩下的就是故事本身了。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一股能让酷暑降下温来的寒意,文章的结尾处的点睛之笔往往能把整个故事要讲的主题给呈现出来,又使故事之外要表达的内容加之体现,且故事性有着极强的代入感,急转直下的剧情转折令读者脊背发凉也就不是怪事了。

整本书的篇目虽然不像子不语类的书那么多,可谓篇篇都是中长篇,这种篇幅下的故事有故事前瞻的楔子,有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生活小事,有可以承接故事转折的支线描写,人物刀刀见肉,事件真真见血,当故事的人和事碰撞之后,迸发出人性的险恶,才是故事的开始,引发的深思,才是故事的核心与可贵之处。

通俗易懂,简单理解,我想读者都会喜欢这种很玄妙的故事,巧妙的提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清晰的支线叙事,许许多多对人性及人心的险恶的映射,让这本书增添了几分内涵,多了几分哲理,又让读者更加对历史故事抱有喜爱,同时让志怪故事继续流传,让故事深入人心,让读者想象、悟出的道理变得深刻。

故事给我们那么多的反省,我们也要借助故事来调整自身,是否在书中某一刻看到了能让自己引起共鸣的东西,又是否需要摒弃某些不该有的心态,书中自有答案。

《巷说异闻录》读后感(五):人心真的是这世上最难测的东西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儿时被老妈带去《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老先生的故居去游览过一番并买回一本《聊斋志异》来看的缘故,至今我还是对于神仙鬼怪类的短篇小说情有独钟。

一直都认为其实类似于聊斋类的小说比较适合写作者发挥自己的水平的。因为描写的环境本就是一个奇异的世界,所以使得天马行空的情节得以最大限度的融入。只是这聊斋类的小说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一篇鬼故事就能够担得起的,一味的只追求鬼怪元素,那只能是被叫做惊悚故事。聊斋之所以是聊斋,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讲述鬼狐神怪故事背后所暗藏的人性。其实在每一个人表面的皮囊之下,心中都有存有鬼怪,只是不知何时、何境、何情之下会窜跳出来而已。

这世上本是没有鬼怪的,有关于鬼的故事大多是来自于街谈巷语,众人的传说。所以这本《巷说异闻录》名字倒也是取得贴切巧妙。不过认真读来却又不同于以往那些看过的鬼怪传说故事,别有另外一番精致在其中。许多怪谈小说故事,往往不设置年代背景,即便是有所提及也只是轻描淡写几句而已。然而这《巷说异闻录》却偏偏要不走寻常路,其中的每一个故事均有其历史年代背景,有几个故事甚至能够与历史上真实的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不得不说作者在写作中真是大胆,借用背景倒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讲述融入的合理巧妙很是会给自己的作品加分,但是若是一个不小心也很容易暴露出自己对于各种文化知识的匮乏。作者将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同时也彰显了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功底。

鬼怪故事若只是看表面的新奇与热闹,是很容易让人过目就忘的。唯有将人性人心之刻画借故事展现于人,方才称得上是佳作。在书中的几篇故事中,人心之险恶,人性之贪婪,欲望之难平,现实之残酷被作者展现的淋漓尽致。精彩的异闻故事背后,蕴含的实则是辛辣无比的暗喻讽刺。

虽是鬼怪异闻,但书中的人物形象读来确是那样的熟悉,自己或是身边之人皆多多少少沾有些影子。人人皆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有时即便是自己的内心也是难以操控的。我们向往良善,却不知何时竟被恶念牵着鼻子走,也不知何时会被他人偶尔顿生的恶念所害。归根结底而谈,这人心真的是这世上最难测的东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