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是一本由[日] 高木芳德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读后感(一):发明的体系化分类

▫️先说优点:

有关发明的书籍里难得从思维入手尝试体系化分类整合的一本书;案例搭配插图一目了然,对照分类去看同组的发明,有新的收获。

▫️不足之处:中译本有些亦步亦趋的感觉,导致前面的理论读起来不明了;举的例子里日本文化色彩稍多了一点。

▫️但是因为这样就错过后面的精彩就可惜了,推荐跳读,重点看每章插图配文和思维总结部分。

实际上是一本有趣的书,手动四星半。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读后感(二):有关TRIZ的回忆

我还记得我大三的时候,课表中有一门课叫做《创新设计》,那时候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应该用哪本教材,等到上课了,才发现教材应该是檀润华老师著的《TRIZ及应用》,第一小节课于菲老师便开始讲述TRIZ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TRIZ的发音,名字的由来,创始人阿奇舒勒等等。至于为啥对TRIZ一直有深刻的印象呢,主要因为当时是开卷考试,也是我少有的几次开卷考试,至于结果就是卷子未做完,还有一道大题,寥寥写了几笔变交卷了,分值大概20分。通过那次考试,我认识到了TRIZ的难度以及考试的灵活性,大概最后分数在75左右。据了解,现在母校的教材选的是张焕高老师主编的《创新设计TRIZ系统化创新教程》,这也是研究中心的成果。

可以说TRIZ课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堂不同于传统机械设计课程,创新类的设计,并且还可以用一种理论去解决发明问题,当时的感觉就是很奇妙。尤其是39个参数、40个发明原理以及物理矛盾等。我还记得在东院食堂,我们小组一起用TRIZ理论去研究讨论轮椅上楼梯的问题,用TRIZ去真正解决课题。当时对于各种方案,我们都还是蛮惊讶的,因为就是那么充满魅力。

后来进入到工作阶段,虽然本校目前没有开始TRZI课程,但是“双创”一直是高校提倡的,虽然很多创新都是来源于第二课堂,但是第一课堂也应该有创新的思路。所以,在今年年初,我在课堂中给4个班的学生穿插讲述了40个发明原理,只是讲一下皮毛而已,有些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对于创新的实物,很多人还是有一定兴趣的。结合城市轨道的知识和TIRZ的知识,通过城轨的案例来引出TRIZ工具中的40个发明原理,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课堂还是相对来说有趣。

我认为最核心的40个发明原理,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后浪出版了这本《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然后看见封面有40这个数字,可以说很激动,这是用一种普及读物的方式为大众普及了TRIZ,而且作者还为40个发明原理分类并且做出数字符号,这也是一种创新啊。用一种不同于教材的方式,配上大量的图画,并且加了很多有哲理意义的名人名言,从装帧设计到通俗理解,都是一本好书。希望可以在市面上看到更多的关于TRIZ的普及类读物。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读后感(三):人们要解决的烦恼,归根到底只有39种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这样情况:一接到新任务,就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忙得像无头苍蝇,却是瞎忙,工作毫无进展;

面对和待解决的问题,有时候可以根据过去已经解决的类似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顺利类推出解决方法,可是在老板看起来,却是没有“创新”……

摆在面前的困难,需要同时解决两个以上彼此相矛盾的问题,可老板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在不断强迫自己掌握更多解决问题技巧的今天,往往发现,似乎自己已经有些陷入固定思维,没办法再“创新”……

如果你正好也遇到这些情况,那么,也许有这本名叫《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的书,就可以协助你打开思路。

这本书的作者,高木芳德,毕业于东京大学,入职第二年便因为创造性地解决了行业难题为所任职的大型企业增添了数十亿日元的纯利润。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里,高木先生都能将TRIZ发明原理的神奇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在TRIZ国际研讨会上屡获殊荣。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还曾凭借杰出的双赢协调策略,在全球狂销2 000万套的桌游卡坦岛大赛中赢得全日本冠军。

让高木芳德取得如此成绩的“TRIZ”发明原理的发明者根里奇.阿奇苏勒,身份有些特殊,他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专利审查员。

在年轻人的印象中,可能会觉得,世界上只有美国强大,但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苏联曾。经是美国最强劲的对手。全世界最早实现了载人宇宙飞行的国家就是苏联。

虽然,苏联在信息技术、计算机能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军事及宇宙技术方面,却是力压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西方国家的。

而专利审查员这个工作的日常,就是对划时代的,或自称划时代的发明专利进行审查。

见多了各式脑洞大开的发明专利,根里奇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在不同领域里,最近才获得解决的问题当中,其实有九成,都已经在其它领域得到了解决。”并且,人们要解决的烦恼,归根到底只有39种,而解决这些烦恼的办法,其实有40种可以互通的,解决问题的原理。

只要问题特性和解决办法进行排列组合,就能以惊人的速度,产生创意,在日复一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使不去查找这40种原理组合,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应该用哪种方法解决。

只是,要全部记住这40个原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能轻松记下所有的原理呢?

高木芳德经过多次探索和尝试,整理出了一套便于理解与记忆的数字符号记忆法,让普通人,也能由浅入深地建立起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根里奇 · 阿奇舒勒在日复一日的专利审查工作中,总结出人们要解决的所有矛盾可以归为39类。因此,他制作了一张参数表,这张矩阵一样的表上,分为“改进的参数”和“变差的参数”两种,两种参数交叉就表示存在那么一组矛盾。而交叉点却又恰好是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是,每次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从40种解决问题的原理中做出选择呢?

于是,根里奇重新整理了数十万件真心话是,按照效果大小的顺序,列出所有能够有效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方法,做成一个矛盾矩阵表。

这个表格,横向和纵向各有39个项目,规模非常庞大。

但是,它的用法却非常简单,只要参照两个相互矛盾的特性参数相交叉的单元格,就可以知道,哪个原理可以发挥作用。

面对问题时,我们通常情况下,会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先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的流程,把整体的大问题,拆分成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高木芳德在书中,分享了他的分解思路。他认为,所有空间、时间、错综复杂的问题,都 可以成为分割的对象。这样的小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有些常见的,也许已被我们忽略。

作为带便当上班的上班族,即要份量足够,菜式多样,还要保证口感,便当盒别太沉?让我们试试用高木芳德的问题分析流程进行分析。

图片来自作者笔记

通过“在考虑组合的基础上,分割成多少个部分”,可以提高适应性和灵活度。

分格分类的便当盒,即确保了食物不串味,为丰富菜式提供多个空间,同时,也增加了便当盒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了整体的强度,不易损坏。

对于刚拿到这本书的我来说,初看前面几个章节,完全找不着北,因为固有的思维,让我没有领会,作者想表达的,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与联想进行训练,就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并发现“创新”的内容。

作者通常,是这么做的。

对于他而言,最容易产生创意的地方,就是浴室。进入浴室,首先会看到浴缸,也就是,一个多功能的浴室可以分割成淋浴和浴缸。如果像国外一样在浴缸中清洗身体,会把水弄脏,所以对于爱干净的日本人来说,浴室分淋浴和浴缸,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人均占地面积并不多的日本人,注定浴室不会太大。那么,产生大量的水气时,就会扩散到其他房间,温度升高,木质材质的房子就会结露、发霉,非常麻烦。所以,浴室一般不会在居室中间,而是设计到房子的一个角落里,通过换气风扇或窗户,把水气散到室外。

在水资源开始匮乏的现代,如果不用淋浴,而是用水桶将水倒在身上的话,会用掉非常多的水。而如果把水一点一点精确地浇在头上,又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一个可以把细小的水流集中到局部的淋浴喷头,就可以解决掉“节水”和“时间浪费”之间的矛盾。

类似如此的引申联想,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就多了。

每个遇到问题的人,都会焦虑,但越焦急,思路就会越狭窄。可是如果在一个放松的情节下开始思考,可能更有效率。

别急着想怎么解决,像高木芳德那样,舒服地泡个澡,也许,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就训练了自己掌握这本《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中,问题矩阵原理,也是件极有效率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读后感(四):人们要解决的烦恼,归根到底只有39种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这样情况:一接到新任务,就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忙得像无头苍蝇,却是瞎忙,工作毫无进展;

面对和待解决的问题,有时候可以根据过去已经解决的类似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顺利类推出解决方法,可是在老板看起来,却是没有“创新”……

摆在面前的困难,需要同时解决两个以上彼此相矛盾的问题,可老板坚信,办法总比问题多;

在不断强迫自己掌握更多解决问题技巧的今天,往往发现,似乎自己已经有些陷入固定思维,没办法再“创新”……

如果你正好也遇到这些情况,那么,也许有这本名叫《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的书,就可以协助你打开思路。

这本书的作者,高木芳德,毕业于东京大学,入职第二年便因为创造性地解决了行业难题为所任职的大型企业增添了数十亿日元的纯利润。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里,高木先生都能将TRIZ发明原理的神奇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在TRIZ国际研讨会上屡获殊荣。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还曾凭借杰出的双赢协调策略,在全球狂销2 000万套的桌游卡坦岛大赛中赢得全日本冠军。

让高木芳德取得如此成绩的“TRIZ”发明原理的发明者根里奇.阿奇苏勒,身份有些特殊,他曾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专利审查员。

在年轻人的印象中,可能会觉得,世界上只有美国强大,但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苏联曾。经是美国最强劲的对手。全世界最早实现了载人宇宙飞行的国家就是苏联。

虽然,苏联在信息技术、计算机能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军事及宇宙技术方面,却是力压包括美国在内的其它西方国家的。

而专利审查员这个工作的日常,就是对划时代的,或自称划时代的发明专利进行审查。

见多了各式脑洞大开的发明专利,根里奇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在不同领域里,最近才获得解决的问题当中,其实有九成,都已经在其它领域得到了解决。”并且,人们要解决的烦恼,归根到底只有39种,而解决这些烦恼的办法,其实有40种可以互通的,解决问题的原理。

只要问题特性和解决办法进行排列组合,就能以惊人的速度,产生创意,在日复一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使不去查找这40种原理组合,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应该用哪种方法解决。

只是,要全部记住这40个原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能轻松记下所有的原理呢?

高木芳德经过多次探索和尝试,整理出了一套便于理解与记忆的数字符号记忆法,让普通人,也能由浅入深地建立起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根里奇 · 阿奇舒勒在日复一日的专利审查工作中,总结出人们要解决的所有矛盾可以归为39类。因此,他制作了一张参数表,这张矩阵一样的表上,分为“改进的参数”和“变差的参数”两种,两种参数交叉就表示存在那么一组矛盾。而交叉点却又恰好是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是,每次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从40种解决问题的原理中做出选择呢?

于是,根里奇重新整理了数十万件真心话是,按照效果大小的顺序,列出所有能够有效解决各种矛盾问题的方法,做成一个矛盾矩阵表。

这个表格,横向和纵向各有39个项目,规模非常庞大。

但是,它的用法却非常简单,只要参照两个相互矛盾的特性参数相交叉的单元格,就可以知道,哪个原理可以发挥作用。

面对问题时,我们通常情况下,会先对问题进行分析,先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的流程,把整体的大问题,拆分成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小问题。

高木芳德在书中,分享了他的分解思路。他认为,所有空间、时间、错综复杂的问题,都 可以成为分割的对象。这样的小例子,在生活中不胜枚举,有些常见的,也许已被我们忽略。

作为带便当上班的上班族,即要份量足够,菜式多样,还要保证口感,便当盒别太沉?让我们试试用高木芳德的问题分析流程进行分析。

图片来自作者笔记

通过“在考虑组合的基础上,分割成多少个部分”,可以提高适应性和灵活度。

分格分类的便当盒,即确保了食物不串味,为丰富菜式提供多个空间,同时,也增加了便当盒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增加了整体的强度,不易损坏。

对于刚拿到这本书的我来说,初看前面几个章节,完全找不着北,因为固有的思维,让我没有领会,作者想表达的,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与联想进行训练,就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并发现“创新”的内容。

作者通常,是这么做的。

对于他而言,最容易产生创意的地方,就是浴室。进入浴室,首先会看到浴缸,也就是,一个多功能的浴室可以分割成淋浴和浴缸。如果像国外一样在浴缸中清洗身体,会把水弄脏,所以对于爱干净的日本人来说,浴室分淋浴和浴缸,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人均占地面积并不多的日本人,注定浴室不会太大。那么,产生大量的水气时,就会扩散到其他房间,温度升高,木质材质的房子就会结露、发霉,非常麻烦。所以,浴室一般不会在居室中间,而是设计到房子的一个角落里,通过换气风扇或窗户,把水气散到室外。

在水资源开始匮乏的现代,如果不用淋浴,而是用水桶将水倒在身上的话,会用掉非常多的水。而如果把水一点一点精确地浇在头上,又要花费不少时间。所以,一个可以把细小的水流集中到局部的淋浴喷头,就可以解决掉“节水”和“时间浪费”之间的矛盾。

类似如此的引申联想,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就多了。

每个遇到问题的人,都会焦虑,但越焦急,思路就会越狭窄。可是如果在一个放松的情节下开始思考,可能更有效率。

别急着想怎么解决,像高木芳德那样,舒服地泡个澡,也许,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就训练了自己掌握这本《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中,问题矩阵原理,也是件极有效率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的发明原理》读后感(五):跨界思维里的40条成功路径

一、巧合与野心

说起来,这是一本很巧合,也很有野心的书。

说它巧合是因为作者身份比较有意思,他是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的专利审查员。

也正是因为职位的特殊性,他才有机会对发明领域进行俯瞰全局式的观察和分析。在这个岗位上他见得越多,事实就越清楚:某个领域最近才解决的问题,其实九成都已经在其他领域得到了解决。换句话讲,在不同领域里,相似的问题和相同的解决方法总是会反复出现。

这几年大家都在讲跨界,所谓跨界,就是突破原行业的常规限制,利用其它行业的理念和技术,实现创新。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不同领域里相似的方法来创造性解决问题。可见在高维度层面,这种相似性不仅存在,且有使用价值。

基于这种观察结果,专利审查员根里奇 · 阿奇舒勒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不同领域里,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有共通要素,那岂不是可以概括出一整套的发明原理来?

于是TRIZ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横空出世。

TRIZ理论是一个需要你研习掌握的创新工具,所以走马观花看一遍可能作用也不大,因此我对具体的应用体会不深,不过搜了一些资料确实把我震到了。这套方法不仅仅在苏联很火,美国的播音、通用、克莱斯勒、摩托罗拉等公司也曾经用这套方法创造了巨大效益。尤其是三星,据说2003年因为采用了TRIZ理论省了15亿美元成本,在67个研发项目中运用 TRIZ 技术成功申请了52项专利。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下面简单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讲了啥。

专利审查员根里奇 · 阿奇舒勒认为,当人们发明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是在解决矛盾。比如说,飞机机翼肯定是强度越大越好,但是强度大,就意味着金属用量会增大,而金属用量大就会消耗更多燃料。我们一般会去想怎么平衡这个关系。实际上这就是在处理矛盾,你追求强度,和你追求轻量化,是一对儿矛盾。

面对这个矛盾,我们怎么办呢?很显然是寻找高强度低质量的材料。

再比如说,手机要想结实,但是不要太沉,怎么办?这也是一对矛盾。那我们可以把手机做得轻便一点,但是配上结实的保护壳,或者是就像机翼一样使用轻量级的复合材料。我们解决这个矛盾至少有两个方向。

根里奇 · 阿奇舒勒研究了海量的发明专利以后,总结人们要解决的所有矛盾可以归为39类。因此,他制作了一张参数表。表上分“改进的参数”和“变差的参数”两种,两种参数交叉就表示存在那么一组矛盾。交叉点给你提供了解决方案。

还是以飞机机翼为例,我们想追求的是强度,而矛盾是运动物体的重量,那么我们在上面这个参数表中,直接看二者的交叉点,就可以找到对应的数字。这些数字就是方案代码,是根里奇 · 阿奇舒勒通过观察数以万计的专利解决问题的通用思路而总结出的方案代码。

上面1、8、40、15就分别代表分割原理、配重原理、复合材料原理和动态化原理。很显然,其中复合材料原理就是飞机机翼的解决办法之一。

那么这些方案代码是怎么回事儿呢?它代表的原理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些其实也是统计分析出来的,根里奇 · 阿奇舒勒发现解决发明创造的这39种矛盾,主要就靠40个原理。这些原理包括分割原理、分离原理、局部质量原理、非对称原理、合并原理等等。因为这一套东西是为了指导具体的发明创造的,所以整套符号根据它所指称的意义做了极为巧妙的设计,以便于记忆。(这个具体在文中有详细介绍,不再赘述。)这些原理之间存在某种内部联系,根里奇 · 阿奇舒勒通过一张参数表将之统合了起来。

所以,最后我们就看到基于:

“①发明就是为了解决39种矛盾”

“②世界上一共有40种解决问题的原理”

这两个基本条件,所以,TRIZ理论的就成了这样一个东西:

首先,搞清楚你的问题,然后提取其中的矛盾,接着寻找对应的特征参数,并在矛盾矩阵中选择发明原理,最后以发明原理为线索来解决问题。

整个这一套就是TRIZ理论。

这本书的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讲这40个发明原理的应用。讲得特别细致。书上专门讲了这些页应该怎么使用:

对这一块特别有兴趣的,我觉得可以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学习。

特别值得强调的一点就是这本书的图形化做得很好。如果你确实对这块有兴趣,那么毫无疑问这个版本是很棒的。

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而言,这本书对我思维的触动还没有来得那么快。但是它确实让我重新看待一切被设计的东西。我还是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吧。

比如说,这本书讲分割原理应用的时候,他举得是这样的例子:

这种在我们生活中真的是非常常见。但是真的是太常见了,以至于根本不会问为什么。

再比如讲维数变化原理应用时,举的例子是折纸技术在人造卫星上的应用:

这样的例子看一遍就觉得,日常我们能看到的一些东西,竟然换个地方就有这么大用处。

再比如,逆向思维原理应用里的制陶技术。这个因为我刚带孩子去玩过,所以当我看到书里有的时候,我和孩子聊了聊这个问题。她觉得非常有意思。

再比如存储卡的设计,它是运用了非对称原理。这个小小的解决方案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便利。

计算器的数字显示则用了普遍性原理,7根短线搞定一切,不得不佩服第一个把这个做出来的人:

是不是很有意思?

作者在书中还拿卫生间和浴室来举例子,简直是处处皆发明,生活中各处都在运用这些原理。反正,这样一来,见微知著,你会发现,只要我们生活在人造物的周围,那些东西就凝结了很多人的智慧。这样当我们看到它们的时候,就能想到这个正好就是TRIZ理论里的某个方法,我猜想如果真的能到这种程度,那说不定真的会对思维发散有好处。

TRIZ方法一共有40个原理,这个就相当于40种创新方法吧。考虑到这些东西是从几百万件专利发明中总结出来的,而这些都基于“在不同领域里,相似的问题和相同的解决方法总是会反复出现。”这种观察结果,那么说跨界思维里至少有40条成功路径也不过分吧。

总之,不知道专业人士如何看待这样一本书,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我认为算是一种开智慧的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