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隔间》读后感摘抄

《隔间》读后感摘抄

《隔间》是一本由[美] 尼基尔‧萨瓦尔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隔间》读后感(一):商业史真的非常有趣

商业发展导致物质的极大丰富,物质生产丰富的结果必然导致了分工,而分工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从事某项工作的人一辈子都看不见其所从事的工作的全貌——机器的加入加剧了这个状况,使得工作的连续性被严重破坏,未来这一现状将更加严重——看不见工作的全貌会让工作者的成就感降低甚至消失,而重复劳动会加剧工作者的厌烦感并降低自信。如果空间上还总被困在同一个地方……

但在我们国家,白领的困惑还并不明显。也是,这个阶层在我国真正出现大约也就是这10年的事情,进入的时间不够久人数也不够多。之前我看见高楼一直就只觉得是高楼而已,直到最近我自己有机会到高楼里工作,才意识到这些高楼是“办公室”。

我个人感觉,我国的办公环境私营的还停留在这本书里的1950年代之前,老板们觉得提供一个地方给这些不赚钱的部门工作已经算是一种恩赐;公营的明显偏行政的办公环境,基本不考虑考虑效率、沟通等问题,就论资排辈的安排着办公环境。从这方面也能看出我国的商业化其实才刚刚开始。

身为一个隔间里的工作者,困境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善,甚至会变糟,但从好处想,至少工作难度相对明显降低了,薪资还相对甚至绝对来说增加了。

高学历和高能力者应该多尝试跨界或从整体的角度参与商业活动,因为就如同作者所言,很多工作者的知识早已超过岗位的需要。破除分工给我们造成的困境假象,可能是目前比较好的解决方法,但我个人确实没想到什么可行的办法。

《隔间》读后感(二):随便写写

一,作者的写作能力真是太强了,这么多材料,36万字,每一章都围绕一个核心话题,逐渐展开,总分总,丝丝入扣按逻辑展开,真的是厉害。

二,看完非常难受,从小对坐办公室都非常厌倦,又不知道为什么,看完之后都明白了,心情其实很是难过,这本书的内容,体会的太晚了。

三,追求自由,追求意义,是人性使然。

四,太喜欢本书里的内容,讲的是历史,讲的是"办公室社会学",从隔间这个特别的角度回顾了一遍,近二百年经济的发展,开头讲了19世纪中期,经济开始苏醒,一个小店里,六个办事员的模式,再到泰勒管理学之父,对工作无限细分,再到女性进入职场,作为秘书和速记员,再到办公大楼盖得越来越高,再到y理论的兴起,认为人这个因素也很重要,所以加入了更多人文的设计,开放式设计景观化的办公室。再往后,介绍了现在办公室一些形态,谷歌校园办公室,雅虎取消了远程办公,联合办公这形态非常让人喜欢。还有最后非常激动人心的是,作者说在2020年,预期50%的人都是自由职业者,虽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不坐在办公室里,但也意味着有很高的自由度。意味着办公室员工很大一部分要走向自由职业,自主权更多的会回到个人手上。 总之,作者伏笔万里,才在最后才把自己的观点明确显示出来就是,人是追求自由的,办公室也会向更自由的方向发展。即使现在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大多数人得花很多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办公室工作经常让人觉得厌倦和无意义,但未来,一定比现在有更大的自由和自主。

有些感动,有些振奋

《隔间》读后感(三):#2019已读018

*2019.1.9 在图书馆用《我这终将弃用的身体》换来的 阅读时间2019.4.7-4.26

这本书梳理了美国办公室的历史,但几乎没有个人见解,章节名和内容常常对不上号,读起来感觉比较杂乱,领会不到某个章节是突出想表达什么内容。书中引用了很多很老的电影和小说,可能是我生得晚吧,对这些真的不了解,所以阅读体验不太好。书里还经常会提到很多曾经的建筑,但没有附图…我个人觉得这一点还是挺麻烦的。

读到最后几章我感觉总体很混乱,好像全书绕来绕去一直在讲同样的事情:隔间的兴起——现代隔间办公室/摩天大楼——开放式办公室(失败了)——再次回到了隔间。

作者的描述不痛不痒的,书封上“人生而自由,为何自困于办公室隔间里?”的问题也完全没有得到回答,对于自由职业和开放式空间,以及对未来办公室的展望都没有讨论。总而言之这本书比较像是单纯地事实堆砌,我还是挺失望的。

唯一比较有价值却没怎么被展开叙述的是白领的自我认同。如书中所言,白领们并不把自己归类为劳工阶级(劳工=体力劳动者的刻板印象),同时常常认为自己有希望成为管理阶层甚至公司老板(即,准企业家)。“上班族害怕的是自己的工作无法得到足够的认可,也因此比较担心未来升迁不是基于特别能力或成就,而是基于年资之类的科层制度。” 因此,白领很难像劳工一样组织起来建立工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正因为相信自己有希望晋升,白领们更容易接受延长工作时间。这也可以成为最近热议的996话题中的一个视角。

《隔间》读后感(四):办公室:一种工业革命的产物

作为工业革命产物的办公室,经历了短暂却又辉煌的发展过程。办公室与我们息息相关,有工作的人,大多都经历过办公生活,不过关于办公室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见,而尼基尔·萨瓦尔从办事员阶层的出现说起,探讨了办公室的诞生、发展和面临的困境,其中还涉及着男女性别问题、空间设计创新以及未来概念等问题,涵盖了文明史、性别史、建筑史等理念,一本小小的书,却涵盖如此多的内容,可谓是以小见大。 本书的大标题为“隔间”,不过初始阶段的办公室,却并非隔间,作为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彼时能够成为办公人员,不失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然而由于之前关于办事员‘女性化’的歧视,此时的办公人员并没有合适的定位,而且办公环境和建筑仍然处于初始的草创阶段;随后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建筑业获得发展,而大量公司也出现,甚至早期的跨国公司也快速发展,因而带来了办公室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公司高层建筑的出现,使得建筑面积增加,而工作人员的增加,也导致办公室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隔间也在此时开始真正出现。而随着一系列杰出人物的出现,许多新颖和超越时代的建筑思维诞生,包括办公室内取暖、室内布局等概念,都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得益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办公室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并且不断创新。 看似光鲜亮丽的背景下,弊病丛生:不断扩大的办公室,以及战争带来的女性地位提高,使得许多女性成为了办公室职员,但由于传统以来女性歧视问题,在办公室的办公女性们,虽然拥有了新的职业和岗位,却仍然摆脱不了骚扰和嘲笑等歧视,这一问题也无法根除,只能有待于社会思潮的变化,可见办公室将女性性别问题明显化;而且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涌现,许多人对于办公室狭小的环境表示了不满,虽然新颖的建筑样式不读出现,但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 因此,随着时代和观念的演进改变,办公室由初始的“先进产品”到现今的“伤痕累累”,饱受诟病,办公室为我们演绎了工业革命后相关产物的命运,无论如何,在历史潮流下,没有什么能够永久存在,随着社会媒体和个人自由的不断发展,办公室或许会消失,这也是作者在文末使用“未来办公室已死”的原因。 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办公室与工业革命息息相关,由初始账房到办公室再到摩天大楼,成也工业革命,败也工业革命。而办公室演化的本质,也便是工业化的不断进行,对人们工作的影响,要想真正预测其发展,与其研究自身演变,不如了解人们的多样需求变化。

《隔间》读后感(五):这本书讲了什么

办公室演变的时代因素。 自19世纪60年代起,试图缔造办公室文化的设计师、社会学家,以及企业管理人等对“办公空间、办公工具与人关系”有着不同理解和构想;静态的空间规划、办公家具,加上动态的人在其中的行为动作,共同构成了办公形态。 办公室是社会发展的技术和物质产物,它在形貌上的更迭,其实与工业革命、建筑材料、设计风格、办公设备、城市规划等须臾相关;同时,这些因素也互相影响着,使得办公室像世界上的其他物种一样,逐步演变,而这种演变,平行于社会与人的精神变革。 从19世纪6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诞生了近代真正意义上的办公建筑;到20世纪20年代,共享型及串联型办公室等规划型态的诞生,但其“集中监视”的理念饱受诟病;于是,20世纪50年代景观办公理念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个人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使用,标志着办公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这使得办公空间的组织、结构由原来的“一元制”变为“多元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成为新知识经济发展的主轴;办公室的设计越来越倾向于个体化、人性化、虚拟化、移动化。 “隔间”的主导者是人。 办公室的进化史折射着“人”在社会中的不同地位:工业革命以来,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现代工业文明渗透到了人们的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中,导致人们感性与理性的分裂。 在普遍性、公共性、均质性、速度和效率成为这个时代办公建筑设计的最高价值和准则的同时,人的情感、想象、生活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收到了压抑。因此,20世纪开始的人文主义理念开始体现在办公建筑的设计中,就是一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 就空间概念来说,办公室与监狱、医院等社会组织无异。但办公室构筑的社会、企业(办公室)、人之间的三维关系最终会引发我们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为什么工作?我们该如何工作得更好?这有助于职场人士反思工作方式的生成和意义:我们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工作,和对工作进行思考。 说到底,人与办公室之间应如鱼得水,“共享办公”“联合办公”等新型的未来办公空间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工作是具有社会动力的,这种动力理当具有生产性和价值,让人体验到身心愉悦,从“组织人”回归“个人”的本质。 此外,书中对重要大众话题——白领、女性就业等也展开了讨论:白领人群的崛起、女性的觉醒和职场困境、白领与蓝领的关系、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新发展等。本书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德鲁克的“知识工作者”概念到影视小说、流行文化,剖析上班族的生存之道与自我认同,从账房、摩天大楼到开放办公空间,观察办公室与建筑设计、社会变迁、心理学、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