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学作为天职》读后感锦集

《科学作为天职》读后感锦集

《科学作为天职》是一本由[德] 马克斯·韦伯 / 李猛 (编)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学作为天职》读后感(一):马克斯·韦伯《科学作为天职》阅读札记:“担负起我们时代的命运”

昨晚又读了一遍马克斯·韦伯的《科学作为天职》那篇演讲,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有关清明。有自己处于现实处境的体会,有了自己一定的想法,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的时候,那么科学可以给人提供的作用(价值)就有:告诉我们在实现自己的想法过程中,根据经验采取何种行动,将会承担怎样的后果和代价。科学给我们呈现出一个理性的通盘考察的事实景象,让我们了解到、看到,但科学不替我们做决定,最终让自己的实际体会说话。我们忠于自己的体会而进行思考、行动、产生成果,愿意为那个实际经历中的实际体会,承担我的现实后果和代价,也就可以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跟立场,创造出一份经过现实检验的属于自己的决断力(清明)。要强调的是,我们不需要提前对立场或世界观做出决断,没有人能够预言,立场和世界观是后来慢慢形成的,科学也不提供这样的答案。进而有了第二个问题,有关神灵。人生的目的、理想、使命及其意义和价值,即韦伯强调的“每个人都找到主掌自己生命之线的神灵,听从它”,不是预先既成的可以派定的事实,可以预言赋予的事实,和强调生活的感受、生命的状态一样,两者都并不重要,关键在实际对待生活和身边的人事物相处的过程中逐步酝酿出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渐入佳境的过程,同时酝酿出自己的神灵,一点一点累积营造的过程。当然,韦伯更侧重于投入自己的工作,我把它放开了。也就有了第三个问题,担负起我们时代的命运,有关除魔,把理智化、理性化的进程传下去,只有当自己拥有了属于自身的神灵,才好履行这一责任。

《科学作为天职》读后感(二):“人性的,太人性的!”

重读,收获很大,真不愧为密钥文本。在对科学这一天职的分析中,韦伯对围绕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世界的理性化与除魔,事实与价值诸学说之间复杂的张力的说明,尤其是“清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已隐隐勾勒出了其学说中现代社会的基本面貌。而这篇文集中的其它文章,对把握韦伯那个时代所面临的争议(也是今日我们所面临的),以及韦伯本人的核心关切都大有裨益。而我国学者写的文章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在中国思考学术,理解韦伯,可以说是更为关键了。(应星老师真敢写啊)猛大编的这套文集可说是恰逢其时,可惜韦伯热在中国总是一阵一阵,且无太多精深的研究,而其中的大部分却成了加剧今日中国政治、经济与学术畸形发展的背书,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最后猛大文章中的最后那段话真感人啊,或可看成猛大的某种告诫,以及他自己的一些期望吧!兹摘录如下,也算做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某种纪念吧。

“传统包含了每一种文明离自然本身最近的道路,包含了这个文明的生活之道与自然最初的约定。只有回到传统的根源,科学家才能重新找到生活真正的可能性。只有在这个机器的轰鸣声不得不沉默的地方,我们才能捕捉到人性最微弱的声音。科学,只有在这个传统与人性联结和冲撞的地方,才能重新开始。我们这些职业人不能忘记一个朴素、简单的事实,对于生活,我们所有人都是外行。只有找到通往人性的道路,对于我们这些科学家来说,活着才不再是一种与死亡只有物理温度差异的经营问题,不是只有苦难驱使下的纪律与义务,而在内心中拥有可以品尝的喜悦和学而不已的快乐。”

《科学作为天职》读后感(三):一个拙劣的概述

韦伯于百年前所发演讲《学术作为志业》是面向这样一种历史境况:德国恰临一战战败前夕,国内政局波动不止,各种政治思潮被知识分子不经反思地带入象牙塔,以最具魅力,但却完全服务于部分教职人员妄图成为吸睛学术明星的个人私欲的方式,廉价地兜售给正值反叛年龄的单纯学生们。与此同时,以美国模式为尊的现代化进程亦正在如火如荼地于德国展开,高校的独立性为官僚体系与大型企业所侵蚀,研究者的学术独立性受到威胁,集中体现在他们的研究资源因被掌控于官僚系统手中而与自己知识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陷入无产阶级化的境地,至于科学和知识,其目的亦愈发由求真转为经营。这样的历史境况对德国高校“价值中立,科学至上”的洪堡传统造成巨大冲击,处于学术场域之中的当事个体常常迷失在高校美国化和科学价值存疑的内外困境中。 以上场景无疑是现代性万千晦暗后果的凤毛麟角,而韦伯想要解决的问题,并非简单地告诫学术未来人退却于学术场域之外从而就此了事,而是要警示学术人个体如何在现代性侵蚀象牙塔独立性的时代浪潮之中培养出一种清教徒式的克制精神气质,以虔诚的心态敬畏科学和理性,视科学本身为终极目的,而非把它作为获得物质利益、社会地位,与个人美妙精神体验的手段。同时,学术人要在理智上悲观地降低期望,不指望自己终其一生的研究生活必定会将自己引入接近真理的方向,而也要在意志上保持一种悲观中的乐观,相信对科学事业的诚挚奉献起码能让自己获得一种“清明”,凡此种种,都是把握科学最后尊严的态度和方式。 在韦伯逝世后,这一文本被旨在对学术机构进行自我批判的有志者们奉为圭臬,于后继的社会科学从业者们而言,亦恰如《圣经》般的存在——这远不是因为它已然清晰明了地为“信徒”们指明方向,而恰恰是韦伯的含蓄、节制、鞭辟入里但绝非开门见山的思想,以一种温和但挑衅的姿态让学术人被迫明了并直面自己必定会遭遇的内外困顿的处境,从而迫切地,一代又一代人地将之反复阅读、分析和诠释,以此不断地对时代和自身加以检验。

《科学作为天职》读后感(四):印刷/翻译问题的捉虫尝试

1. 我首先不太认同“天职”这个翻译,它的命定性太强了,感觉是我生而应作的一种事业,反而体现不出选择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我哪怕只是“渴望与等待”,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天职”。我比较喜欢“志业”的翻译,或者就说是“业”。

2. P11 译文:我只为我的“天职”活着···

原文:ich lebe nur meinem Beruf (leben在这里及物了,我不确定它能表达“为了···而活”的意思)

改译:我只是在履行我的志业。(我觉得“履行”也不太好,就占位表达个意思)

3. P100 倒数第三行,实在科学(Realwissenschaften)

改译:实践/实用科学(参考Realschule,有点像职业学校,不是英语的real)

4. P101 第二自然段,一个整体世界(Weltganzheit)

改译:世界的整体性(我感觉这名词得这么翻译,不然怎么区别于die ganze Welt嘞,有点概念化那味儿吧,其实倒不影响意思)

5. P121 注1: 书名冒号前的部分只翻了一半“中间考察”(我在思考猛大是不是从这里生发了“中间讨论”,哈哈!)

补译:《关于世界宗教经济伦理的中间考察: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理论》

6. P218 第二行的德文原文:Elebens 应该是 Erlebens(少了个r)

7. P224 倒数第二行德文原文斜体字:Einheitlchkeit 应该是 Einheitlichkeit(少了个i)

《科学作为天职》读后感(五):面临深渊拒绝幻想

思想史上很少有谁的演讲能像韦伯阔论学术与政治的两篇演讲结成文字被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反复阅读长盛不衰了吧?拿《科学作为天职》来说,这篇对科学在当代的命运透着悲观论调的演讲,何以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感,首先源自它是韦伯自己一生学术(及政治)事业的高度总结,它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官僚化和理性化的“祛魅”的时代,科学本身面临的内外困境,作为外在的职业,在官僚化管理下“学术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赌博”,作为内在的天职,在被除魅的理性化专业化时代,科学失去了往昔一切确定的价值,变成了彻底的手段性知识。科学无论如何不生产世界观,它必须在价值面前止步,但科学作为理性化的技术,却能让人们拥有一份“清明”,让人在做价值选择时,是经过了理性对经验的整理和对价值的考察的,也就是说科学最后迫使我们说出自己到底要什么,我们要为自己这个要什么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价值的非此即彼的抉择斗争以及实现价值所采取的技术上的后果),这就暗示了一种职业自律下的“责任伦理”。科学的看不到头的晦暗前途,并不意味着彻底的虚无,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承担!韦伯以其自身为榜样,展示了一个面临深渊却拒绝幻想拒不妥协的英雄形象,这是韦伯演讲所蕴含的力量的深层根源。正如Bryan S. Turner在为卡尔·洛维特那本《韦伯与马克思》的序言中所写道的,韦伯最终没有明确地逃离专业化和理性化的铁笼,但对他来说“这里唯一可信的答案是坚忍不拔的决心”。

本书主编李猛编选了德国知识人围绕韦伯《科学作为天职》的演讲而来的争论文章,同时选取了国内学者以韦伯演讲关照当下中国学术职业状况的文章,进一步让我们看到韦伯演讲穿透时代的力量;李猛本人提供的长文更是以韦伯的方法论文章和新教伦理研究重新诠释了韦伯的这篇演讲,祛除了通常对韦伯所谓“价值自由”的相对主义误解。

最后说一下翻译,由李康翻译李猛校译的演讲正文,总体说来流畅通达,对比已出的几个译本,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了,除了我个人觉得由韦伯口中说出“我的一个门生”比较怪异之外,其他都很好,唯第26页上数第一段漏掉了韦伯所引尼采对“末人”的批判一句,似乎不应该啊,研究者早就指出尼采对韦伯的影响。编校上有一处注释把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错成了《西方的兴起》,似乎也不应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