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危险的书》读后感精选

《最危险的书》读后感精选

《最危险的书》是一本由[美] 凯文·伯明翰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页数:5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危险的书》读后感(一):读后感

1.其实我对乔伊斯和他所写的《尤利西斯》没有多大的了解,前言让我想起了美国往事中颁布禁酒令的片段,它与尤利西斯的出版处于同一个时代,一战、经济萧条,超出社会秩序和大众认知的行为都被禁止,现代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所要反抗的是根深蒂固的经验论,这种已持续一个世纪的经验论过度信任永久的技术进步、权力和商业的不断膨胀,以及齐整的、净化的且可永远接受公共检查的事物秩序。”

《最危险的书》读后感(二):乔伊斯并没有“像对待情人一样”对待《尤利西斯》的广大读者

“像对待情人一样对待读者” ——这句话对乔伊斯而言,是不对的。 《尤利西斯》是乔伊斯自顾自说写个娜拉的,这个激起他“生命里洪流”的人儿,又是一条强劲有力的绳索拽着乔伊斯免于跌入生活地狱的深渊。他才不管“读者”怎么期待。在乔伊斯看来,娜拉是他唯一的读者,尽管里面纵横错杂着古希腊神话,娜拉完全看不懂,然而,就像神话里尤利西斯的回家路,书最后以娜拉书信语言的方式结尾(尽管娜拉已然将她写给乔伊斯的书信烧毁我们不得而见其风格笔迹,但它们唯一的读者乔伊斯知道并在结尾以莫里口吻再现了娜拉)。 《尤利西斯》,是一部非常私人的隐秘的情欲之情书。公开于世,意味着乔伊斯要挑战一切——维多利亚时代经典英语文学,以及人类本就在说却不可文之私语的被所谓人类文明的禁锢。 执着专注的乔伊斯,沉浸在自己的激情里,他引发一股力量,卷起漩涡,将无数人袭卷。

回看乔伊斯之前的作品《都柏林人》《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没一个顺顺利利出版的。

五年之作《尤利西斯》,第一本印刷时乔伊斯还在添加东西。乔伊斯告诉我们,书是有它自己的生命的,即便是在“定稿”印刷时,还可以生长,且在读者阅读时又有无数不同的生长延展方式。 《尤利西斯》之后,乔伊斯在自己的语言文学世界里走的太远了,娜拉一直说“你就不能写点别人看得懂的东西”,庞德也理解不了。可是,乔伊斯已经停不下来了。于是,《芬尼根的守灵夜》,真得可以摆着镇书架了,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文学爱好者读者来说。 

《最危险的书》,佩服作者大量史料书信调研融合力。非常棒。

此版译文也很好。

《最危险的书》读后感(三):有感

从2017年末开始读的这本《最危险的书——为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而战》终于是在2018年初顺利结束了,在此之前我并未读过《尤利西斯》,对乔伊斯也知之甚少,虽然这本书如同《红楼梦》一样,已经形成了文学学派,却从没进入过我的世界。

在读《尤利西斯》之前,先读了一本“书的历史”,在我看来十分幸运。《尤利西斯》的晦涩难懂,使许多人在数次尝试阅读之后,都只能选择了放弃。“所以不如先来看看这这本书到底是怎么回事,先来个剧透”——就是我读这本《最危险的书》的初衷。

《最危险的书》作为一本学术著作,与一般意义上的论文也有很大区别,书中甚少出现令人一筹莫展的专业名词与概念,总体来说是一本朗朗上口的著作,读起来趣味性十足,我把它定义为“可以引起阅读兴趣的学术著作”,既可以帮助读者拓展知识与视野,也不会有太大的距离感。

这是一本“书的历史”,它讲的既不单单是乔伊斯,也不仅仅是《尤利西斯》的文本内容,而是围绕着《尤利西斯》,铺陈开来的20世纪西方文学世界,是现代主义文学。书里的那些传奇人物:叶芝、庞德、伍尔夫、西尔维娅·比奇等等,他们每个人单拎出来,都可以洋洋洒洒写就一部巨著,然而在这本书里,他们都是《尤利西斯》的陪衬,包括乔伊斯本人也是。

《尤利西斯》的伟大与时代紧密相关。20世纪初西方世界对思想市场的禁锢,以及书本的另一端——读者的文化与审美水平,都决定了《尤利西斯》的命运。比起乔伊斯自己多年受到梅毒折磨的命运,《尤利西斯》更带着些“宗教般的崇高与宿命感”。

基督教作为西方文化的基石,是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经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无法绕开这一命题。无论是反抗还是皈依,基督教植根于西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同“宇宙道德秩序”。一个无法接受“惩罚人类的上帝”的乔伊斯,同时也无法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平庸和不堪一击:如果梅毒不是上帝为他特设的考验,那么就证明这么多年的病痛折磨(生理和心理上的)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因为他只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男人,会被下流病轻而易举的制服住。苦难的生命里不存在上帝,不存在宿命,不存在不平凡,只有一个妓女,还有淫欲和放纵,就这样。

梅毒在乔伊斯一生中实在太重要了,它带给他的折磨是双重的,而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也在探索着双重本质:它既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关乎外在,也涉及内心。在我看来,梅毒细菌带来的眼疾,在乔伊斯的思想体系(哲学和宗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最后,他也是因为细菌折磨而向上帝低头,选择赎罪。

《最危险的书》为我们还原了20世纪初,人们是如何为了思想自由而战的,而这种还原是方方面面的,从庭审系统到出版商,从作者本人到各有不同的读者。或许在今天,也始终有人对《尤利西斯》的遣词造句抱有不适感,但它的意义却在于,为人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语言的可能性、感官的可能性、文学世界的可能性,人类的文明世界,因为《尤利西斯》所展现的这些可能性,而在茫茫宇宙中又悄无声息的拓展开了一点点,何其伟大。

《尤利西斯》带来的应该是一种全然的自由,读得懂的自由,读不懂的自由,乔伊斯需要被理解,就好像他多次问娜拉:“有谁可以理解我?”,但《尤利西斯》不需要被理解,在书的世界里、在思想的世界里,它应该是全然自由的。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点是它展现了20世纪的文学世界,大师云集的世界,我很高兴看到了伍尔夫的参与,虽然对她的描写只有寥寥几句,但是无意中得知了《达洛维夫人》与《尤利西斯》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心里由衷喜悦,准备在读完《尤利西斯》之后,重读《达洛维夫人》。另一方面,是这本书带给我的“可能性”,我很享受这样的阅读体验,在你读完一本书后,虽然无法确切的说出心中的感受,却可以明显感觉到,从合上这本书开始,你的阅读神经——阅读方式、思维角度——都将发生改变,包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方式也一样。一本书能够带来十足十的干货,固然是好书,这本书做到了;而一本书如果能为读者带来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丰富我们的世界,可能它就已经超越了“好书”的定义。

因为《最危险的书》,我由衷的期待着《尤利西斯》将为我打开一个怎样的世界。

《最危险的书》读后感(四):转自单读 Classics 阅读计划共读群“先锋派与冲锋队”“王福”的随感《关于前言的问题》

作者把<尤利西斯>视作"现代革命的原型"(p4),因为没有原文对照,我只能猜这里的现代革命前面应该有个限定词:"文学的"。这个猜测不算离谱。在做了这个区分之后,一个随之而来的合法问题就是,文学革命和20世纪初的总体革命之间有何关联。(搁置一下这个问题。)

在这里有个微妙的地方也值得提点。现代文学的概念本身,是建立在"革命性"基础之上的。所谓"我们认定现代主义具有革命性"(p4)的更为准确的说法是,现代主义文学本身就是革命性文学,不存在"不具有革命性的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的断代依据就是革命性,其外在表现是"冲突、反叛和偶尔暴力"(p4),现代主义文学的成熟确立,在于"这种文化冲突已经衍变为一场持续性的运动"。(p4)

于是,这种革命性——亦即现代主义不同以往的根本要点,是什么?作者明言是"反经验论",更明确地说,在这种习以为常的"经验论"下的实质是对既有"秩序"的服从。秩序,构成了作者意义上的"经验论"的核心。

由此才可以理解,所谓"经验主义的敌人并不是反逻辑,而是隐秘"这句话的含义。换句话说,作者在这里使用的并非惯常意义上与理性、逻辑对立的经验论概念,而是带有习以为常、俗常等意思的经验论概念。反对既有秩序,就是反对最习以为常的现象学意义上的俗常经验。

反秩序是现代主义文学的根本任务和使命。这个命题是从作者的论述中得到的逻辑推论。

在这里,可以回到前面被搁置的问题,文学革命和总体革命之关系问题。显然,如果单单只有一场文学革命,那么革命的任务是反秩序就变得很好理解了。但问题是,如果文学革命和总体革命同时发生,甚至文学革命只是总体革命的一个片段、截面、切片、投射或者诸如此类,在总体革命打破了既有秩序的时候,文学革命反对的是什么秩序?它根本就没有一个秩序可反。

如果不落入作者的论述,而是把<尤利西斯>的时代背景放到一个更广大的范围中(即一战前后的失序世界)来看,所谓的现代性文学反经验论、反秩序根本上是可以倒置过来讲的:失序的世界通过文学革命来寻找秩序本身。

在这个命题下,审查制度和邮政系统都是秩序寻找自身的形式手段,而文学恰恰为形式手段提供了内容。唯有通过对不修边幅的、自由的文学进行传播和审查——两种截然相反的过程,20世纪的基本秩序最终才能定锚。(熟悉的正反合有木有)

由此,作者所谓的"一个标准的先锋运动倡导者变成全部艺术的代言人"(p13),"现代主义成为主流"(p15),多少都有点夸张和一厢情愿。在前言第一15页,当兰登书屋这样的出版商试图将现代主义(及其革命性)压缩到秩序化的民主文化中时,<尤利西斯>的形象就变得模糊了,"它的合法性高于其可读性","一场文化反叛衍变成公民德性","文化炸药衍变成现代经典"。

这是因为一旦现代世界的秩序重新确立下来,现代文学革命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不是"反秩序"而是帮助确立秩序)。所以"<尤利西斯>引发的论战并未结束文学审查制度。这些论战并未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自由奔放或前卫美学的时代"。

《最危险的书》读后感(五):为什么要读乔伊斯

抬头仰望星空,并不能填饱肚子,为什么我们还要仰望星空?因为人类自大、善变、虚伪,要不停歇的了解自己的渺小才明白灵魂的可贵。

1

在20世纪初,近代史上最动荡的年代,乔伊斯的人生随着历史波荡也跌宕起伏。幼年时家庭富裕,后来家道中落,成年时母亲去世后使乔伊斯彻底抛开了母亲、家庭、宗教,他脱缰了,肆无忌惮的放荡生活。

乔伊斯从来就没有把生活当回事,就像乔伊斯从来没有把读者当回事。丰富私密的幻想,登峰造极的叙事,断裂的语法,跳跃的逻辑,在读者阅读乔伊斯任何作品前三十页(或者更短)时,大部分读者都会放弃。

《尤利西斯》中译本有将近6000条注释,其中每一字符都有自己的重量,不可删减,每一句话都紧凑的包含着隐喻、双关、典故,顿悟,迷津,企图带着梦游般的读者去读懂梦呓般的语言。

为了品味《尤利西斯》,你可能需要借阅《乔伊斯传》、《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荷马史诗》,还可能是《圣经》,很可能某天一天最终抛弃《尤利西斯》的中译本,勇敢的阅读原著,凑巧就突破了多年的英文障碍。但事件的大概率是:哦,这本书我读不下去了,我还是要放弃它。

非常难读,必须带有足够的心智。但是,假使,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阻止你去阅读乔伊斯的作品,会怎么样?不会怎么样,乔伊斯真的是一本《最危险的的书》。

2

难读,我们为什么要去阅读乔伊斯?。

像乘坐轮渡达到彼岸一样漫长,绝对的漫长才会去注意海面透过破碎的光线,发现流动的蓝色也可以是一个如此耐看的世界。

乔伊斯将流动的意识像速写一般记录成文字,他拉开了后现代主义的序幕。这可能文学的未来。你可能会说,我不喜欢了解意识的流动,我只愿意读故事,那么只能说明,你的故事小说也读的太少了,你还是个文学领域的幼儿。

乔伊斯用最真诚的语言,写下了人类最本质的灵魂,人本能的欲望不应给被披上莫须有的道德外衣,它们就安安静静的与人类共同存在,却被歪曲着自身的意义,而目的却出自更加自私的约束他人自由的目的,巩固自身权利。

亚里士多德说过,大脑即是灵魂。透过人的意识流动去触摸灵魂,光这个想法都会让人战栗不已。

3

一部文学作品究竟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一直以来,我们仅仅满足用文学说服、教化他人,从实到虚到更虚,变成了一群虚无的道德帮凶。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步伐总是在我们的世界被无限放慢。

《尤利西斯》的中文译者萧乾先生在前言中说过,中国的读者并不一定适合意识流作品,中国文学还处于现实主义阶段,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欣赏一部优秀的意识流、后现代主义作品。

30年前我国读者就在阅读现实主义作品,现在它们依旧是中国教育必读的书籍。而打个比方,曾经全世界文学界为之疯狂的现实魔幻主义风潮早已都褪色了,而这类文学作品还未被引进又遭封杀。

我们走了半个多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现在还在胡同里转悠,文章越写越小,事情越写越小,人物越写越小,小情绪、小故事、小背景。这30年里,中国文学能拿得出手的可能只有科幻小说了。固然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但有多少人为了迎合生存而放弃灵魂。

带着些“小确幸”,大家小心翼翼的维持着一触即碎的安全感。女人被脸谱化,家庭的成功就是一个女人唯一的成功之道;男人被价值化,还着第一套房的贷款,像猎狗一样找到下一套可投资的房产,顶着所有人的依靠,不停的奔波在换房换车的过程中,车、房、子女数量;工资、奖金、员工分红的数字,逐渐变多就是一个男人的成功。

4

为什么是《最危险的书》?

我非常了解阅读乔伊斯作品的难度,能让你迎难而上的方法可能就是这本《最危险的书》。从乔伊斯开始创作时,《尤利西斯》就如同《奥德赛》里的尤利西斯一样,有着叵测的命运。

在那个巨变的黄金时代,依次登场的文学青年(后来的文学大师),由作者丰富的史料和强劲的文字功底被展开的饱满又立体。时代的特产康斯托克法案、希克林准则、正风协会,邮政规则等等前后穿梭在《尤利西斯》创作及出版中。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丝毫没有对书中任何人物进行任何基于现在社会的道德审判,放在现在,连读者都很难做到。迷惑:为什么现代读者,总是乐此不疲地拿自己狭隘的道德标准去审判别人,为人物打上好与不好的标签?而最后的高潮是《尤利西斯》的出版的胜利。

“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去用生命再创生命。”(来自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